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育德的教育学立场
1
作者 李伟 谢升梅 《教育研究与实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43,共9页
制度育德坚守教育学立场需把握学生的可塑性原则、主动性要求原则、教育转化原则以及非等级性原则。制度、场以及心灵是制度育德的核心逻辑要素,三者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推动制度育德的生发。制度“育”德与德“育”制度... 制度育德坚守教育学立场需把握学生的可塑性原则、主动性要求原则、教育转化原则以及非等级性原则。制度、场以及心灵是制度育德的核心逻辑要素,三者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推动制度育德的生发。制度“育”德与德“育”制度双向滋养,制度育德中“育”的可能形式分为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上的两个向度,制度育德经历“制度资源-制度场境-制度体验-制度智慧”四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育德 学立场 制度-场-心灵 制度智慧
原文传递
学校全过程制度育德的发生机制及实践理路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银光 《教育研究与实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3,共10页
全过程制度育德是让个体在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过程中获致道德发展的德育理念,奠立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策要求,形成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植根于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的成长需要,是在三重逻辑相互作用下生成的结果。在学校领域... 全过程制度育德是让个体在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过程中获致道德发展的德育理念,奠立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策要求,形成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植根于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的成长需要,是在三重逻辑相互作用下生成的结果。在学校领域,全过程制度育德以多重制度系统调节学生的意义建构、身份认同和行为表现,进而作用于他们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形成了相互嵌套的复合型发生机制。为充分发挥全过程制度育德的作用,学校需要优化制度体系,转向民主型治理模式;完善公共领域,催生民主型公共生活;转变班级建构取向,培养学生道德-民主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育德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素养
原文传递
制度育德视域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3
作者 季轩民 《中国德育》 2023年第12期34-39,共6页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协同育人意味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参与。制度育德的理论成果在引导协同育人机制上具有独特优势:其一,以德为先的育人体系需要制度保障;其二,制度育德的内在逻辑...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协同育人意味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参与。制度育德的理论成果在引导协同育人机制上具有独特优势:其一,以德为先的育人体系需要制度保障;其二,制度育德的内在逻辑彰显人本理念;其三,制度整合的协同育人催生共振效应。从现状看,协同育人模式存在育人目标上制度与德育断裂脱节、育人内容上制度与德育偏离错位以及育人评价上制度与德育相互背离等问题。可以通过“制度观念—制度设计—制度实践”的发展逻辑打通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育德 协同 制度生活 制度设计
原文传递
制度何以育德? 被引量:45
4
作者 杜时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31,4,共6页
本文回答了何以提出制度育德、何谓制度育德以及制度何以育德三个问题。面对经济与道德背离的时代难题,有必要超越传统的教育理论与德育理论,把落在传统教育学理论视野之外的制度纳入进来,把制度看作是教育的资源、教育的手段,甚至是教... 本文回答了何以提出制度育德、何谓制度育德以及制度何以育德三个问题。面对经济与道德背离的时代难题,有必要超越传统的教育理论与德育理论,把落在传统教育学理论视野之外的制度纳入进来,把制度看作是教育的资源、教育的手段,甚至是教育的过程,倡导建构道德的制度来培育道德的人。制度育德有两种含义,即制度培育、促进社会道德与制度培育、发展个人道德,教育学关注的是通过学校制度来培养个人的道德或道德的个人。实现制度育德有三步曲:第一,"制度是教育资源":彰显学校制度正向的多方面的育德功能;第二,"制度是教育过程":确立优良学校制度的品质,对现行学校制度进行批判性审视,建构公平正义、民主平等、自由发展的学校教育制度,把制度建构活动变成教育过程;第三,"制度是生活方式":把成文的制度规定与有组织的制度活动,通过内化与外化双向机制,变成稳定的制度化行为模式,化为学校制度生活,通过学校制度生活来培养学生品德。这三步曲也就是制度育德的三种机制。应该强调的是,倡导制度育德并不否定环境育德、榜样育德等其他德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制度 制度育德 资源 过程 生活方式
下载PDF
“制度育德”的教育学立场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伟 杨英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5,29,共5页
"制度德育论"开辟了一条极具思想批判力、现实观照力、理论创造力的学校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可能路径,但其进一步的深化还需要在教育学的立场下重新审视"制度育德"这一核心命题。"制度育德"的教育学立... "制度德育论"开辟了一条极具思想批判力、现实观照力、理论创造力的学校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可能路径,但其进一步的深化还需要在教育学的立场下重新审视"制度育德"这一核心命题。"制度育德"的教育学立场包括"制度育德"的"成"人立场,"制度育德"的儿童立场,"制度育德"的过程立场,"制度育德"的明日立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育德 学立场 “成”人立场 儿童立场 过程立场
原文传递
论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的“不道德遭遇”及制度育德 被引量:1
6
作者 喻学林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2-75,共4页
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道德常识和道德品质,但实际并非如此。尽管儿童青少年一直在接受来自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但当今社会中层出不穷的丑恶现象成为他们的"不道德遭遇",严重扭曲了他们的道德信念。... 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道德常识和道德品质,但实际并非如此。尽管儿童青少年一直在接受来自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但当今社会中层出不穷的丑恶现象成为他们的"不道德遭遇",严重扭曲了他们的道德信念。要扭转今日世风日下之势,当务之急是以正义的制度的强制力教育引导人们,促进社会道德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受过教的人 不道遭遇 制度育德
原文传递
学校制度育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添翼 杜时忠 连帅磊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104,共17页
为探讨学校制度如何影响学生品德,本研究以制度情境观为理论基础,以民主化、道德化为作用机制,采用倾向性道德敏感性量表以及自编的学校制度情境量表、民主化量表、道德化认知量表、道德行为经验量表、假设情境-道德认知量表和假设情境... 为探讨学校制度如何影响学生品德,本研究以制度情境观为理论基础,以民主化、道德化为作用机制,采用倾向性道德敏感性量表以及自编的学校制度情境量表、民主化量表、道德化认知量表、道德行为经验量表、假设情境-道德认知量表和假设情境-道德行为倾向量表对75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学校制度情境影响初中生道德;(2)学校制度情境的民主化程度和学生的道德化认知是学校制度情境影响学生品德的两个重要维度;(3)民主化程度对初中生道德行为影响更大,道德化认知对假设公平情境的认知影响更大;(4)学校制度情境对初中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大于对道德认知、道德敏感性的影响;(5)无论是认知情境还是行为情境,学校制度情境的道德性越明显,对学生的品德影响越大。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学校制度情境影响学生品德的心理机制,建议推进学校制度的民主化改革,加强学生的道德化认知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育德 制度情境 民主化 学生品
原文传递
再论制度何以育德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添翼 杜时忠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5,25,共5页
制度资源观、制度过程观、制度生活观本质上是"制度本位"的制度育德观,缺乏学生视角和品德视角,因而"制度-品德"的育德过程与"民主-内化"的育德机制都有待商榷。针对前者,本文提出制度情境是中介;针对后... 制度资源观、制度过程观、制度生活观本质上是"制度本位"的制度育德观,缺乏学生视角和品德视角,因而"制度-品德"的育德过程与"民主-内化"的育德机制都有待商榷。针对前者,本文提出制度情境是中介;针对后者,本文强调道德化是关键。这样,制度情境以"道德化-民主化"为机制影响学生品德,道德化限定了制度情境影响的道德性质,民主化制约着道德心理能否外化为道德行为,二者交叠,深化了对制度何以育德的过程与机制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育德 制度情境 民主化
原文传递
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核心要义与价值旨归 被引量:2
9
作者 闫广芬 范秋艳 张先璐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8,61,共5页
《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蕴含着平衡导师在导生关系中的权责两种内在力量的逻辑,其形成背后既是对博士生导师制度安排的省察与重构,又是对我国传统师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是对导生关系现实本质的澄明与回... 《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蕴含着平衡导师在导生关系中的权责两种内在力量的逻辑,其形成背后既是对博士生导师制度安排的省察与重构,又是对我国传统师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是对导生关系现实本质的澄明与回应。其内涵要义包括以把握导师岗位的角色定位为基本要求,以明确导师岗位的责任内涵为核心内容,以理解全过程、多维度的导师岗位管理举措为践履依据三个维度。从导师职业的特殊性及导生关系的现实复杂性来看,《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的价值升华点在于“制度育德”,即在制度基础上培育、促进导师的身份认同感和道德感,而以“导生命运共同体”为制度情境是实现“制度育德”的中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 岗位意识 制度育德 导生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