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不同制氢方式的成本分析
被引量:
37
1
作者
王彦哲
周胜
+1 位作者
周湘文
欧训民
《中国能源》
2021年第5期29-37,共9页
氢能是我国能源系统大幅度低碳转型和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氢能来源广泛、高效清洁,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制氢阶段,不同制氢方式的制氢成本和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以中国氢能生产现状和实际价格水平为基...
氢能是我国能源系统大幅度低碳转型和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氢能来源广泛、高效清洁,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制氢阶段,不同制氢方式的制氢成本和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以中国氢能生产现状和实际价格水平为基础,建立平准化制氢成本(LCOH)模型,测算了不同制氢方式的平准化成本和碳排放强度。研究发现,煤制氢成本最低为11元/kg,天然气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成本在15〜20元/kg之间,电解水制氢成本普遍在30元/kg以上,其中风电光伏制氢成本超过40元/kg。与煤制氢相比,各种新能源制氢技术减排成本在1000~4000元/tCO_(2)之间。敏感性分析表明,制氢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制氢设备年运行小时数、制氢原料价格,或者电价以及制氢设备投资成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制氢方式
制氢
成本
碳排放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典型工业副产气制氢的技术方案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袁园
张旭
李兵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83,共3页
通过对从炼焦过程产生的焦炉煤气、以石脑油为原料制取的城市煤气和氯碱工业的副产气等3种利用典型工业副产气制氢的方式分析,与2种输氢方式组合成6种氢燃料供应技术方案,并对其进行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表明,6种氢燃料供应技术方案...
通过对从炼焦过程产生的焦炉煤气、以石脑油为原料制取的城市煤气和氯碱工业的副产气等3种利用典型工业副产气制氢的方式分析,与2种输氢方式组合成6种氢燃料供应技术方案,并对其进行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表明,6种氢燃料供应技术方案为利用典型工业副产气制氢发展合理的氢燃料供应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副产气
制氢方式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厂各种制氢工艺的比较和工业选用分析
3
作者
甄冬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4期274-274,共1页
氢气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元素,它是宇宙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现代工业中,氢气是最重要的工业元素,很多工业生产和制造都需要氢气,工业获取氢气的方式比较多,常见的制氢工艺包括甲醇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以及气化合成制氢三种方法,这三...
氢气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元素,它是宇宙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现代工业中,氢气是最重要的工业元素,很多工业生产和制造都需要氢气,工业获取氢气的方式比较多,常见的制氢工艺包括甲醇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以及气化合成制氢三种方法,这三种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在本文当中,笔者将对上述三种制氢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制氢
方式
比较
制氢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内可再生能源文献信息
4
作者
蒋崇林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文献信息
地热能
DSP
生物质
制氢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2035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预测评价
被引量:
19
5
作者
付佩
兰利波
+5 位作者
陈颖
郝卓
邢云翔
蔡旭
张春梅
陈轶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65-2374,共10页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重要技术路径.为量化预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汽车相关技术路线和政策为参考,选取燃油经济性、整车轻量化水平、电力结构碳排放因子和氢能碳...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重要技术路径.为量化预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汽车相关技术路线和政策为参考,选取燃油经济性、整车轻量化水平、电力结构碳排放因子和氢能碳排放因子为关键参数,构建传统燃油汽车(ICEV)、轻度混合动力汽车(MHEV)、重度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数据清单并对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量化预测评价,对电力结构碳排放因子和不同制氢方式碳排放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讨论.结果发现,2022年ICEV、 MHEV、 HEV、 BEV和FCV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以CO_(2)-eq计)分别为208.0、 195.5、 150.0、 113.5和205.0 g·km^(-1).到2035年,BEV和FCV相比于ICEV具有较为显著的减碳效益,分别降低69.1%和49.3%.电力结构的碳排放因子对BEV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影响最显著.关于燃料电池汽车的不同制氢方式,短期应以工业副产氢提纯为主供应FCV氢能需求,长期以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化石能源制氢结合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来满足FCV氢能需求,最终实现FCV全生命周期减碳效益的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全生命周期评价(LCA)
碳排放
电力结构
不同
制氢方式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不同制氢方式的成本分析
被引量:
37
1
作者
王彦哲
周胜
周湘文
欧训民
机构
清华大学张家港氢能与先进锂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国能源》
2021年第5期29-37,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编号:2018YFE020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874096)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2020年度重大课题《中国氢能发展战略研究》。
文摘
氢能是我国能源系统大幅度低碳转型和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氢能来源广泛、高效清洁,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制氢阶段,不同制氢方式的制氢成本和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以中国氢能生产现状和实际价格水平为基础,建立平准化制氢成本(LCOH)模型,测算了不同制氢方式的平准化成本和碳排放强度。研究发现,煤制氢成本最低为11元/kg,天然气制氢和工业副产氢成本在15〜20元/kg之间,电解水制氢成本普遍在30元/kg以上,其中风电光伏制氢成本超过40元/kg。与煤制氢相比,各种新能源制氢技术减排成本在1000~4000元/tCO_(2)之间。敏感性分析表明,制氢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制氢设备年运行小时数、制氢原料价格,或者电价以及制氢设备投资成本等。
关键词
氢能
制氢方式
制氢
成本
碳排放强度
Keywords
Hydrogen
Hydrogen Production Method
Cost of Hydroge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分类号
TK0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典型工业副产气制氢的技术方案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袁园
张旭
李兵峰
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8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578113)
文摘
通过对从炼焦过程产生的焦炉煤气、以石脑油为原料制取的城市煤气和氯碱工业的副产气等3种利用典型工业副产气制氢的方式分析,与2种输氢方式组合成6种氢燃料供应技术方案,并对其进行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表明,6种氢燃料供应技术方案为利用典型工业副产气制氢发展合理的氢燃料供应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关键词
工业副产气
制氢方式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分类号
TQ116.2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厂各种制氢工艺的比较和工业选用分析
3
作者
甄冬冬
机构
杭州亚太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4期274-274,共1页
文摘
氢气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元素,它是宇宙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现代工业中,氢气是最重要的工业元素,很多工业生产和制造都需要氢气,工业获取氢气的方式比较多,常见的制氢工艺包括甲醇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以及气化合成制氢三种方法,这三种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在本文当中,笔者将对上述三种制氢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
工业
制氢
方式
比较
制氢方式
分类号
TQ116.2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可再生能源文献信息
4
作者
蒋崇林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文献信息
地热能
DSP
生物质
制氢方式
分类号
TK0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2035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预测评价
被引量:
19
5
作者
付佩
兰利波
陈颖
郝卓
邢云翔
蔡旭
张春梅
陈轶嵩
机构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65-2374,共10页
基金
长安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30010372202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Q2021YFE0192900)。
文摘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重要技术路径.为量化预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汽车相关技术路线和政策为参考,选取燃油经济性、整车轻量化水平、电力结构碳排放因子和氢能碳排放因子为关键参数,构建传统燃油汽车(ICEV)、轻度混合动力汽车(MHEV)、重度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数据清单并对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量化预测评价,对电力结构碳排放因子和不同制氢方式碳排放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讨论.结果发现,2022年ICEV、 MHEV、 HEV、 BEV和FCV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以CO_(2)-eq计)分别为208.0、 195.5、 150.0、 113.5和205.0 g·km^(-1).到2035年,BEV和FCV相比于ICEV具有较为显著的减碳效益,分别降低69.1%和49.3%.电力结构的碳排放因子对BEV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影响最显著.关于燃料电池汽车的不同制氢方式,短期应以工业副产氢提纯为主供应FCV氢能需求,长期以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化石能源制氢结合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来满足FCV氢能需求,最终实现FCV全生命周期减碳效益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全生命周期评价(LCA)
碳排放
电力结构
不同
制氢方式
Keywords
energy saving and new energy vehicles
life cycle assessment(LCA)
carbon emission
electricity structure
different hydrogen production methods
分类号
X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不同制氢方式的成本分析
王彦哲
周胜
周湘文
欧训民
《中国能源》
2021
3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典型工业副产气制氢的技术方案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袁园
张旭
李兵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工厂各种制氢工艺的比较和工业选用分析
甄冬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内可再生能源文献信息
蒋崇林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面向2035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预测评价
付佩
兰利波
陈颖
郝卓
邢云翔
蔡旭
张春梅
陈轶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