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4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育苗方式对刺槐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磊 边翠芳 +1 位作者 王海晨 朱琳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为了解不同育苗方式对刺槐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泰安市徂徕山林场种植的刺槐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和容器育苗3种方式进行育苗,并分析不同育苗方式对刺槐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和生物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扦插育苗方... 为了解不同育苗方式对刺槐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泰安市徂徕山林场种植的刺槐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和容器育苗3种方式进行育苗,并分析不同育苗方式对刺槐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和生物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扦插育苗方式下,刺槐幼苗苗高和地径明显高于播种育苗和容器育苗(P<0.05),且播种育苗苗高和地径高于容器育苗(P<0.05);(2)扦插育苗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显著高于播种育苗和容器育苗,播种育苗其次,容器育苗最低(P<0.05);(3)扦插育苗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均高于播种育苗和容器育苗,播种育苗高于容器育苗(P<0.05)。扦插育苗方式下,刺槐幼苗生长状况较为理想,可促进刺槐幼苗生长,改善其根部发育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扦插育苗 根系发育 生物量
下载PDF
刺槐素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损伤
2
作者 补娟 史深 +2 位作者 叶勒丹·马汉 王兆霞 周玲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刺槐素(Acacet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浓度刺槐素(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最佳剂量;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 目的:探讨刺槐素(Acacet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浓度刺槐素(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最佳剂量;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LPS(50 ng/mL)预处理BMDMs(0 min,10 min,30 min,60 min),加入刺槐素(10μmol/L)孵育0.5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磷酸化p65(p-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的表达,激光共聚焦观察核因子κB核转位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5~40μmol/L的刺槐素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选择10μmol/L刺槐素作为后续研究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不同时间刺激组p-p65、p-IκB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给予刺槐素治疗后,能显著降低p-核因子κB p65和p-IκBα的表达;刺槐素能抑制LPS介导的核因子κB p65核转位。结论:刺槐素的抗炎作用与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刺槐素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候选抗炎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脂多糖 核因子ΚB 巨噬细胞 抑制 抗炎作用 磷酸化 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
下载PDF
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
3
作者 唐志红 范以撒 +1 位作者 廖永峰 文倩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为研究人工刺槐林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以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的碳(C)、氮(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以及土壤碳、氮和MBC、MBN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 为研究人工刺槐林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以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的碳(C)、氮(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以及土壤碳、氮和MBC、MBN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表层(0~10 cm)土壤碳、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14、0.67 g/kg,碳氮比为9.1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87.59、25.17 mg/kg,碳氮含量比值为11.43;土壤微生物碳墒平均值为4.68%,土壤微生物氮墒平均值为3.8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碳、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刺槐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生物量氮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黄土高原健康和衰退刺槐林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宗善 陈维梁 +7 位作者 焦磊 张钦弟 李兆林 王聪 高光耀 卫伟 孙婧雅 白应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7-769,共13页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区域森林生长衰退和死亡普遍发生,并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组成以及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相关研究在国内还显偏少。根据黄土高原延安羊圈沟小流域人工刺槐林健康和衰退个体分别构建了刺槐健康和衰退...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区域森林生长衰退和死亡普遍发生,并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组成以及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相关研究在国内还显偏少。根据黄土高原延安羊圈沟小流域人工刺槐林健康和衰退个体分别构建了刺槐健康和衰退树轮年表,并对人工刺槐林健康和衰退年表特征及对气候响应敏感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刺槐衰退年表质量较低,其年表统计参量,包括平均敏感度、样芯间相关系数、信噪比和样本群体代表系数均要低于刺槐健康年表。刺槐衰退年表在生活史早期(1985—2007年)与生长健康年表的波动趋势相类似,而在生活史晚期(2008—2016年)与健康年表指数出现生长分离现象,生长速率明显偏低。年表与气候要素响应分析表明刺槐生长衰退年表对气候要素响应敏感性要低于刺槐生长健康年表,但是两者均含有干旱胁迫气候信号,主要体现在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降雨和干旱指数的正相关关系。年表与极端气候年份的时序叠加分析表明,生长健康和衰退年表对极端干旱年份响应敏感性均较高,表明极端干旱胁迫条件对刺槐生长健康和衰退个体均有抑制性影响;生长健康年表对极端湿润年份响应敏感性明显高于衰退年表,表明刺槐健康个体比衰退个体更能有效利用湿润年份有利条件,而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研究揭示出黄土高原健康和衰退刺槐个体生长趋势变化及对气候响应敏感性均存在明显差异性,将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人工刺槐林生长衰退和死亡预测模型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因而对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恢复和保护及可持续经营具有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气候响应 生长衰退 人工刺槐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林龄对刺槐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晓雄 李妍 +4 位作者 胡斯乐 董立国 张敏 王迎 余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9-5268,共10页
探究刺槐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可为提升土壤质量与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8年生、18年生和30年生)和刚撂荒的农耕地(CK)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适湿度筛分法获得不同粒径团聚体,测... 探究刺槐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可为提升土壤质量与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8年生、18年生和30年生)和刚撂荒的农耕地(CK)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适湿度筛分法获得不同粒径团聚体,测定其有机碳含量和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各林龄土壤团聚体均以>0.25 mm粒径为主,含量为92.74%—95.78%。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着林龄的增加显著提高,以30年生林地最高,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较CK显著增加48.19%和91.38%(P<0.05)。(2)各林龄均以<0.25 mm粒径有机碳含量最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2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随着林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3)团聚体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组成。随着林龄的增加,各粒径团聚体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先降低后增加,18年生林地最低。酸杆菌门变化趋势与放线菌门相反。变形菌门无明显变化。土壤有机碳、pH、全氮和全磷是影响团聚体细菌群落的主要因素。(4)>2 mm和2—0.25 mm粒径团聚体中,己科河菌门(Rokubacteria)对团聚体稳定性影响最大,既对团聚体稳定性产生直接正效应,又通过增加有机碳的含量间接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在<0.25 mm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最大,有机碳含量越高,团聚体稳定性越强。综上,营造刺槐人工林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可作为该区域生态恢复的有效措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人工林可通过改变土壤团聚体细菌群落和有机碳含量从而影响团聚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团聚体分布 团聚体稳定性 细菌群落 团聚体有机碳
下载PDF
基于刺槐年轮重建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年径流输沙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春月 信忠保 +1 位作者 李宗善 买尔当·克依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53,共11页
刺槐是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典型水土保持植物。以黄土丘陵区甘肃天水吕二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刺槐径向生长过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并开展了利用刺槐年轮估算小流域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适用性评估。研究表明:(1)吕二沟刺槐人工... 刺槐是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典型水土保持植物。以黄土丘陵区甘肃天水吕二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刺槐径向生长过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并开展了利用刺槐年轮估算小流域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适用性评估。研究表明:(1)吕二沟刺槐人工林的径向生长随林龄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幼龄林阶段(1—10 a)刺槐处于快速径向生长期((4.17±0.74)mm/a),之后逐渐下降,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阶段(11—40 a)平均生长速率为(2.31±0.41)mm/a,较前期下降了44.60%。刺槐胸高断面积增量(BAI)在1—10 a平均以(5.46±2.13)cm^(2)/a的速度生长,在11—40 a仍保持上升趋势但年际间生长波动较大,生长速率平均为(10.80±1.95)cm^(2)/a,流域刺槐生长并未发生明显衰退。(2)刺槐的径向生长与温度多呈负相关,与降水、相对湿度及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多呈正相关。其中刺槐径向生长与上年8月、9月(P<0.05)及当年7月均温、最高温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当年5月最低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当年6月、7月降水量和上年8月、当年7月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当年3月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上年6月、上年10月—当年1月及当年3月—8月PDSI显著正相关(P<0.05),干旱胁迫明显抑制流域刺槐生长。(3)1978—2017年吕二沟流域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呈减少趋势,年际间波动较大,存在明显丰枯阶段。流域径流输沙受降水量影响显著,且径流输沙显著正相关(P<0.001)。(4)利用刺槐年轮估算吕二沟流域年径流量、输沙量效果良好(P<0.02),方法可行。比较而言,相对自然条件下即人类干扰较少时径流输沙估算优于人类活动影响时期。利用树轮宽度反演水文过程可为缺乏水文观测资料区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刺槐 树木年轮 气候 径流输沙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环境与生理因子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树干液流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彪 陈立欣 +6 位作者 吴应明 胡旭 付照琦 高雅洁 葛艳灵 田沁瑞 林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40,共14页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下环境和生理对刺槐蒸腾耗水的调控机制,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降雨拦截试验(...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下环境和生理对刺槐蒸腾耗水的调控机制,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降雨拦截试验(整个生长季减雨50%),连续监测刺槐的树干液流变化,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和水分生理变化,分析环境和水分生理对树干液流的影响。【结果】(1)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刺槐的液流速率(Js),干旱处理下平均Js(0.92 g/(cm^(2)·h))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下的平均Js(1.87 g/(cm^(2)·h)),但其变化规律相似。(2)干旱处理影响了刺槐的枝、叶相对含水量,且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枝、叶相对含水量降低。不同处理条件下,刺槐枝、叶水势和水容均呈“V”字型变化,干旱处理下的枝、叶片水势(-1.22 MPa、-0.72 MPa)低于对照处理(-1.15 MPa、-0.60 MPa)。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降低,分别为0.52 g/(cm^(3)·MPa)和1.05×10^(-2)g/(cm^(2)·MPa)。(3)刺槐树干液流的变化受气象因子、土壤水分条件和水分生理因子的共同影响,不同处理条件下蒸散的主控因子均为太阳总辐射,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对刺槐树干液流速率的影响减弱,表明相较于干旱处理,对照条件下刺槐更依赖于组织水容储水来满足蒸腾耗水。【结论】研究揭示了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刺槐液流速率,但未改变其液流活动规律。刺槐人工林树干液流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共同影响,主导因子依次为气象因子、土壤水分和水分生理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干旱条件下人工林的蒸腾耗水过程的变化特征,对评估气候变化条件下黄土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水分生理 干旱处理 结构方程模型 刺槐人工林
下载PDF
基于光周期和温度的物候模型对华北平原刺槐始花期的模拟
8
作者 林楠 刘冬 +6 位作者 王雨欣 王姝纯 卢凡青 王淼 张煦庭 李秋月 徐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5-3758,共14页
光周期和温度是影响木本植物开花的两大关键气象因素。基于我国华北平原1963—2018年57个站点的刺槐始花期实测数据,构建了6种基于气温或光周期驱动的春季物候过程模型(积温模型、光周期模型、光周期-温度顺序模型、温度-光周期顺序模... 光周期和温度是影响木本植物开花的两大关键气象因素。基于我国华北平原1963—2018年57个站点的刺槐始花期实测数据,构建了6种基于气温或光周期驱动的春季物候过程模型(积温模型、光周期模型、光周期-温度顺序模型、温度-光周期顺序模型、光周期-温度平行模型、光周期-温度乘法模型),并进行了参数率定和模型比较优选,以期明确刺槐开花的主导驱动因子以及潜在的光温作用机制。根据内部模拟的赤池信息准则(AIC)判定光周期-温度顺序模型的表现最佳,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86,均方根误差(RMSE)为4.81d,纳什效率系数(NSE)达到0.74,说明刺槐始花期的发生同时受到光周期和温度的作用。同时,在华北平原14个代表性站点上,光周期-温度顺序模型的表现普遍优于均值模型。基于光周期-温度顺序模型的参数率定结果,以下限温度6.5℃和下限日长4.5h来统计刺槐开花的实际有效积温量和实际有效日长累积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6年来刺槐开花的实际有效积温量呈现显著递增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4.5℃·d(P<0.05),而实际有效日长累积量却呈现极显著递减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23.9h·d(P<0.01),这说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刺槐开花的热量需求会更快速完成,引起刺槐开花日期的提前,但自然光周期的年内变化只与地理位置有关,日长累积需求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完成,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春季升温引起的开花日期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 温度 刺槐 始花期 物候模型
下载PDF
光周期处理对刺槐无性系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9
作者 张曼 伍越 +4 位作者 孙宇涵 彭祚登 张淑敏 于立新 李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8,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光周期对刺槐无性系组培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分析不同光周期下根原基突出时间及不同阶段根系的生长状态和生理指标,探讨其生根能力,筛选出促进刺槐生根的最适光周期。【方法】以4个二倍体刺槐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设置5... 【目的】研究不同光周期对刺槐无性系组培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分析不同光周期下根原基突出时间及不同阶段根系的生长状态和生理指标,探讨其生根能力,筛选出促进刺槐生根的最适光周期。【方法】以4个二倍体刺槐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设置5种光周期处理,统计分析不同光周期下刺槐生根率及生理指标变化,并观察根外部形态变化,同时每天取根基部制作石蜡切片,观察根原基发生时间。【结果】1)解剖学观察显示,刺槐无性系组培苗生根过程分为3个时期:愈伤组织形成期(0~7 d)、不定根形成期(根原基诱导期)(7~10 d)、不定根伸长期(10 d后)。2)生根情况及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4个刺槐无性系中,D26-5①刺槐无性系根原基较早出现,同时生根能力最强,生根率为92%,且24 h/0 h光周期处理下根原基突出时间最早,生根率提高至97.8%。3)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随着光周期增加而上升,24 h/0 h光周期下含量最高。丙二醛含量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两者在24 h/0 h光周期处理下的含量都要小于16 h/8 h光周期,说明刺槐应对连续光照时可通过调节渗透物质等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结论】刺槐无性系组培苗不定根发生能力受光周期影响,在24 h/0 h光周期下根原基突出时间最早,生根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光周期 不定根 石蜡切片
下载PDF
蔡家川流域人工刺槐生物量模型的构建与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福明 冯泳翰 +3 位作者 赵怡 朱景康 魏曦 梁文俊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利用蔡家川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48株刺槐样木生物量的实测数据,以胸径、树高、冠幅、冠长及胸径、树高的复合因子为自变量,构建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多元线性模型和相容性生物量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估计标准误... 利用蔡家川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48株刺槐样木生物量的实测数据,以胸径、树高、冠幅、冠长及胸径、树高的复合因子为自变量,构建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多元线性模型和相容性生物量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估计标准误差(SEE)、总相对误差(TRE)、平均相对误差(ARE)和平均百分比误差(MPE)等6个指标对模型进行拟合度和精确度的检验。结果表明:以胸径(D_(BH))、树高(h)的复合因子构建的生物量模型估测效果较好。3种模型的检验指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均适用于蔡家川流域刺槐生物量的预测。其中,多元线性模型对树枝、树叶生物量预测效果最佳,预测精度为90.11%和89.72%;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对总树干、根系和总生物量的预测精度高达91.38%、90.83%、93.90%,并且解决了各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相容性问题。构建的模型中,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估测效果最好,多元线性模型和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 多元线性模型 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蔡家川流域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不同坡向刺槐林下植物种间关联及群落稳定性
11
作者 张犇 赵廷宁 +5 位作者 张海强 杨建英 贾亚倢 赵炯昌 胡亚伟 李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为了解人工林群落内物种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以晋西黄土区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戈登·摩尔稳定性等方法,对林下植物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结... 为了解人工林群落内物种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以晋西黄土区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戈登·摩尔稳定性等方法,对林下植物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样地内共有植物30科56属62种。其中,灌木层植物10科18属19种,杠柳(Periploca sepium)为优势种;草本层植物22科38属43种,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为优势种。阳坡有14种灌木,阴坡有7种;阴坡有28种草本植物,阳坡有24种。(2)不同坡向刺槐人工林内植物种的关联性不同,阳坡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白首乌(Cynanchum bungei)的关联性极显著(P<0.01);半阳坡茜草(Rubia cordifolia)、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和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的关联性极显著(P<0.01);阴坡蛇莓(Duchesnea indic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关联性显著(P<0.05);半阴坡酸枣(Ziziphus jujuba)、卫矛(Euonymus alatus)、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和披针薹草(Carex lancifolia)的关联性极显著(P<0.01)。(3)阳坡和阴坡的林下植物群落整体稳定性强,半阳坡和半阴坡的林下灌木群落稳定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种间关联 群落稳定性 坡向 晋西黄土区
下载PDF
基于Gash修正模型与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的刺槐冠层截留模拟
12
作者 马军 韩磊 +3 位作者 周鹏 柳利利 王娜娜 马云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8-196,共9页
[目的]对比分析Gash修正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在模拟和预测人工林冠层截留的适用性,揭示干旱区刺槐冠层截留及其响应过程,为深入了解森林生态水文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5—10月,以宁夏河东地区刺槐(Robinia pseudo... [目的]对比分析Gash修正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在模拟和预测人工林冠层截留的适用性,揭示干旱区刺槐冠层截留及其响应过程,为深入了解森林生态水文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5—10月,以宁夏河东地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定位观测了树干茎流和穿透雨并计算得到冠层截留,采用修正后的Gash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对刺槐林林冠截留量进行了模拟。[结果](1)研究区刺槐人工林的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为154.19,5.61,16.5 mm,产生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阈值分别为1.37,2.17 mm。(2)Gash修正模型和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刺槐冠层截留量,Gash修正模型的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20%,0.06%,0.24%,52.43%,模拟结果拟合精度达到83%;与Gash修正模型相比,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SSA-BP),均方误差降低了61.48%,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40.39%,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7.9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降低了50.52%,决定系数提高了1.2%。[结论]在林木冠层截留模拟研究方面,加入麻雀搜索算法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以有效降低模拟误差,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截留 修正后Gash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麻雀搜索算法 刺槐
下载PDF
刺槐根系和根际土对7种乔灌草植物的化感潜力
13
作者 朱玲 魏天兴 +3 位作者 于欢 王仙 范德卉 赵雨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6-1415,共10页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抗干旱胁迫能力、生长速率和适应性较强,是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探究刺槐根系和根际土对该区常见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化感潜力,以刺槐根系和根际土为实验材料,采用生物测定法,设定根系和根际土...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抗干旱胁迫能力、生长速率和适应性较强,是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探究刺槐根系和根际土对该区常见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化感潜力,以刺槐根系和根际土为实验材料,采用生物测定法,设定根系和根际土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5、1.0、3.0、5.0、7.0、10.0mg·mL^(-1),测定不同质量浓度浸提液对冰草(Agropyroncristatum)、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刺槐、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油松(Pinustabuliformis)、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其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刺槐根系和根际土对受体植物各指标的化感作用受到质量浓度、受体植物种类和化感物质来源,及两两之间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1)刺槐根系和根际土浸提液促进刺槐和绣线菊的种子萌发,促进作用随浸提液质量浓度增加而加强,对绣线菊的促进作用强于刺槐;根际土对刺槐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强于根系,对绣线菊来说则相反。刺槐根系和根际土浸提液对冰草、侧柏、胡枝子、油松、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规律一致,呈现“低促高抑”的效应。2)刺槐根系和根际土浸提液对胡枝子、冰草、侧柏、油松、绣线菊和刺槐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一致,其中根系和根际土浸提液促进胡枝子幼苗生长,促进作用随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且根系的促进作用强于根际土;对其他5种受体植物均表现为“低促高抑”的效应。刺槐根系和根际土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不一致,根系浸提液抑制紫花苜蓿的幼苗生长,根际土浸提液对其呈现“低促高抑”的效应。该研究可为刺槐林的乔灌草复合搭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根系 根际土 化感潜力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人工林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不同入渗水量下刺槐林地优先流特征
14
作者 宋艺琳 毕华兴 +4 位作者 赵丹阳 巩大鹏 王宁 刘泽晖 黄靖涵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8-456,共9页
为探究晋西黄土区刺槐林地是否存在土壤优先流及不同入渗水量条件下对优先流发育程度的影响,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染色示踪试验与室内图像处理的技术方法,获取垂直剖面染色形态特征图像并进行特征值的提... 为探究晋西黄土区刺槐林地是否存在土壤优先流及不同入渗水量条件下对优先流发育程度的影响,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染色示踪试验与室内图像处理的技术方法,获取垂直剖面染色形态特征图像并进行特征值的提取,选取基质流深度、染色面积比、优先流比、长度指数、平均最大染色深度和染色面积比变异系数6个特征指标,基于均方差决策法定量分析不同入渗水量条件下的优先流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中存在优先流现象,随入渗水量的增加,优先路径逐步向侧向发展,优先流斜侧入渗现象明显;(2)染色面积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趋势,水分呈现非均匀下渗现象;入渗水量为75mm时的优先流比达到47.11%,优先流发育程度最高;(3)3种入渗水量条件下的平均最大染色深度分别为25.33、32.20、38.87cm,与入渗水量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入渗水量的增加可以促进水分向深层运动,有利于优先路径的开启;(4)入渗水量与优先流评价指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优先流评价指数75 mm(0.81)>50 mm(0.39)>25 mm(0.36),入渗水量增加促使优先流发育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流 刺槐人工林 染色示踪 晋西黄土区 入渗水量
下载PDF
修枝强度对刺槐林木生长、干形及花叶的影响
15
作者 李一鸣 彭祚登 +3 位作者 解锡泽 王少明 孟淑霞 邢秀霞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为通过修枝科学高效地培育刺槐林并实现全面利用,以刺槐实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枝抚育措施,选取6种修枝强度进行随机区组试验,以生长指标、干形指标及花叶形态与生物量为监测指标,分析比较不同修枝强度下刺槐的响应。从生长指标来... 为通过修枝科学高效地培育刺槐林并实现全面利用,以刺槐实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枝抚育措施,选取6种修枝强度进行随机区组试验,以生长指标、干形指标及花叶形态与生物量为监测指标,分析比较不同修枝强度下刺槐的响应。从生长指标来看,刺槐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材积在1/2修枝强度下生长更好且存在显著差异;修枝对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影响不大;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枝下高也随之增大。从干形指标来看,各修枝强度对尖削度无显著影响;形率上除常规修枝外,其他修枝强度均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对高径比的分析表明,1/2修枝强度下干形更加细长,对照则更粗壮;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加,活冠高逐渐降低,对照与常规修枝二者存在显著差异。从单株叶数量与重量看,1/3修枝强度下收获最多。从刺槐复叶形态上看,不同修枝强度下的刺槐复叶长无显著差异,修枝强度对刺槐复叶宽与小叶长宽都有显著影响。单株花数量与重量则是对照收获最多。对于刺槐花的形态,不同修枝强度对花序长宽无显著影响,不同修枝强度下龙骨瓣、翼瓣、旗瓣与花萼在不同的花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刺槐林分对不同修枝强度的响应具有显著差异性,可通过修枝科学高效地培育刺槐林并实现全面利用。为实现能源林培育,1/2修枝强度下生长指标最好,且修下的枝同样可作为薪炭燃烧。为培育无节、饱满、通直的优质建筑材,采用1/2修枝强度对刺槐林生长、干形的促进效果最好。叶的生物量与形态指标对饲料林培育十分关键,以1/3修枝强度最佳;花的生物量与形态指标对蜜源林培育十分关键,以不修枝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修枝 生长 干形 花叶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16
作者 巩大鹏 毕华兴 +3 位作者 王劲峰 赵丹阳 黄靖涵 宋艺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4,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选择晋西黄土区5种不同密度(500、1000、1500、2000、2500株·hm^(-2))刺槐... [目的]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选择晋西黄土区5种不同密度(500、1000、1500、2000、2500株·hm^(-2))刺槐人工林,测定和分析叶片、枯落物、土壤的养分。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密度对三者养分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密度增加,刺槐人工林叶片C、N、P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叶片C∶P、N∶P先降低后增加;枯落物的C、C∶N、C∶P、N∶P随着密度先减少后增大,N、P则先增大后减少;土壤C、P、N含量及C∶P、N∶P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C∶N随密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不同林分密度下,叶片N∶P均大于14,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比中除了叶片N、C∶N以外,均存在不同的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不同林分密度下,叶片N∶P均大于14,说明研究区刺槐人工林主要受到P限制;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刺槐人工林的养分循环及其分配和化学计量特征;在密度为1000~1500株·hm-2的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含量最高,养分限制最弱,枯落物分解速率相对较快,为适宜经营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刺槐 养分循环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对刺槐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金思雨 彭祚登 张舒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9,共13页
在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采用盆栽控水法,以1年生‘豫刺槐1号’(Robinia pseudoacacia‘Yucihuai 1’)苗木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充足供水(对照)、轻度干旱胁迫(60%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胁迫(50%田间持水量)、... 在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采用盆栽控水法,以1年生‘豫刺槐1号’(Robinia pseudoacacia‘Yucihuai 1’)苗木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充足供水(对照)、轻度干旱胁迫(60%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胁迫(50%田间持水量)、重度干旱胁迫(40%田间持水量)4个处理,自苗木土壤含水量下降到预定值并维持一定处理时间(干旱10、30、50 d),测定苗木水分状况、光合参数、生理生化等指标;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处理50 d之后进行复水处理,复水20 d后测定苗木相关生理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新复极差法(Duncan),分析干旱胁迫、复水处理,对刺槐苗木叶水势、光合参数、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及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导致刺槐苗木叶水势不同程度下降,4种处理苗木叶水势由大到小依次为对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干旱导致刺槐苗木叶绿素质量分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重度干旱的反应更敏感,复水后逐渐恢复。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导致刺槐苗木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生理指标明显下降,重度干旱时2个指标降到最低,而中度干旱时刺槐苗木光合速率未出现明显下降。干旱导致刺槐苗木叶和根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淀粉质量分数下降,重度干旱的影响大于中度干旱、轻度干旱处理。干旱处理后期,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处理时,茎中淀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迅速积累,其中淀粉的积累在干旱50 d时达到最大值,茎中淀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别比充足供水(对照)增加了69%、31%。复水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用于器官的修复和重建,各处理茎淀粉质量分数、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均下降。重度干旱在短期内迅速积累更多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同时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以应对干旱,但在干旱10~30 d时根和叶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叶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根和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根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中度干旱,根和茎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干旱胁迫30~50 d时达到最大值,根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根和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轻度干旱时,刺槐苗木会选择关闭气孔减少水分的丧失,同时增加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储存和积累,以应对干旱;而中度干旱时,刺槐苗木通过增加碳吸收进行碳积累,同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维持细胞的膨压和代谢,这是刺槐苗木应对干旱的防御机制;重度干旱时,刺槐苗木严格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的丧失,维持基本的生理活动时间为主。干旱后期,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由发挥渗透调节作用逐渐为增加淀粉的积累,并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逐渐向根和茎转移以用于复水后的修复和重建,但当土壤含水量低于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时会对刺槐苗木生理代谢产生严重的影响,复水后难以迅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树木生理 干旱胁迫 复水
下载PDF
基于YOLOv8的陕西黄土高原刺槐林枯立木识别
18
作者 张利 高晓东 +2 位作者 张志博 张旭 赵西宁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黄土高原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由于不适宜造林加之极端干旱频发,导致人工刺槐林出现退化甚至死亡,从而产生枯立木。为准确识别陕西黄土高原刺槐林枯立木,进而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本研究以典型人工林刺槐为对象,沿陕西黄土高原降水梯度设置... 黄土高原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由于不适宜造林加之极端干旱频发,导致人工刺槐林出现退化甚至死亡,从而产生枯立木。为准确识别陕西黄土高原刺槐林枯立木,进而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本研究以典型人工林刺槐为对象,沿陕西黄土高原降水梯度设置6个样地,利用无人机获取刺槐林高分辨率RGB影像,结合多个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识别刺槐林枯立木,通过对比与分析证明了YOLOv8模型在检测效率以及检测精度方面的优越性。通过对刺槐林数据集训练与测试以及刺槐林RGB影像的拼接,从而分析刺槐林枯立木的分布格局,用枯立木指数(SDTI)反映刺槐林退化程度,同时分析了坡向对其影响。YOLOv8模型训练后平均帧率FPS达到了68.7帧/s,且其验证集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了94.6%,F1得分为0.92,均好于其他模型。综合不同目标检测模型的各项主要评价指标及泛化能力,选择YOLOv8模型分析刺槐林枯立木分布格局,表明陕西黄土高原刺槐林SDTI随降水梯度递减呈递增趋势;不同坡向SDTI呈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可为黄土高原刺槐林退化程度评估及其合理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刺槐 深度学习 无人机遥感 枯立木指数(SDTI) YOLOv8
下载PDF
不同经营世代刺槐根际土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张玉倩 彭祚登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9,共13页
【目的】探究豫西浅山丘陵区不同经营世代刺槐和不同质量浓度根际土浸提液对刺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揭示刺槐多代经营培养下根系分泌物对刺槐更新的化感效应,为刺槐破解连栽障碍和实现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探究豫西浅山丘陵区不同经营世代刺槐和不同质量浓度根际土浸提液对刺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揭示刺槐多代经营培养下根系分泌物对刺槐更新的化感效应,为刺槐破解连栽障碍和实现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刺槐不同经营世代林(一代、二代、三代林)为研究对象,以裸地为对照,各设置3块样地进行基本林分调查,分别制备1、5、10、50、100 mg/mL不同质量浓度刺槐根际土浸提液,进行刺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并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相应指标。【结果】刺槐根际土浸提液会对刺槐种子萌发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化感综合效应指数来看,在一代林中,随着根际土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刺槐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在二代、三代林中,仅在二代林5 mg/mL时表现出促进作用,其余质量浓度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在三代林中,随着根际土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刺槐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刺槐根际土浸提液会对刺槐幼苗生长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化感综合效应指数来看,在一代林与三代林中,均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刺槐幼苗生长由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再转为抑制作用,一代林和三代林在100 mg/mL时均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最强;在二代林中,不同质量浓度刺槐根际土浸提液对刺槐幼苗生长均为促进作用;裸地中,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刺槐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在50 mg/mL时达到最大值。【结论】多代经营的刺槐林根系分泌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刺槐种子萌发,但对于种子萌发以后的幼苗生长阶段并不存在抑制作用,甚至有利于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根际土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化感效应
下载PDF
不同采种时期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20
作者 张元帅 董元夫 +6 位作者 汝新 曹正 仲伟国 李庆华 梁燕 王因花 马京友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93-95,88,共4页
以3个刺槐优良无性系兴22、胶29、鲁刺11为材料,研究采收时间对刺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3个刺槐无性系的种子发芽率、露白率、硬实率及根长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兴22的种子发芽率随着采收时间的延后呈现出逐渐降低的... 以3个刺槐优良无性系兴22、胶29、鲁刺11为材料,研究采收时间对刺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3个刺槐无性系的种子发芽率、露白率、硬实率及根长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兴22的种子发芽率随着采收时间的延后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7月17日采收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94.1%;胶29、鲁刺11的种子发芽率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胶29以7月27采收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1.3%;鲁刺11则以7月22采收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72.0%。不同无性系间的种子发芽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采种时期 发芽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