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刺激性G蛋白mRNA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郑利岩 陈颖 曹震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16-218,222,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调节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乌头碱模型组、乌头碱加针刺穴位组、乌头碱加针刺非经非穴组。电针刺激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双侧“内关”穴,疏密波,频率2...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调节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乌头碱模型组、乌头碱加针刺穴位组、乌头碱加针刺非经非穴组。电针刺激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双侧“内关”穴,疏密波,频率2~20Hz,强度2~3mA,针刺10min。观察针刺前后心律(率)变化;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心肌中鸟苷酸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中刺激性G蛋白基因表达(G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时大鼠心率显著增快,Gs mRNA增高(P〈0.01);针刺“内关”穴可有效改善心率,降低Gs mRNA(P〈0.01)。结论:心律失常可能和G蛋白信号转导障碍有关,G蛋白在针刺“内关”穴对心律失常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电针“内关”刺激性g蛋白基因表达
下载PDF
SIRS大鼠心肌刺激性G蛋白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梁丽 刘春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心肌刺激性G蛋白(Gs)含量、GsmRNA表达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Gs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大鼠给予大肠杆菌脂多糖(LPS)20mg/kg腹腔注射,制造SIRS大鼠模型。地塞米松(DXM)组在同样给予LPS后10min给地塞米... 目的探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心肌刺激性G蛋白(Gs)含量、GsmRNA表达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Gs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大鼠给予大肠杆菌脂多糖(LPS)20mg/kg腹腔注射,制造SIRS大鼠模型。地塞米松(DXM)组在同样给予LPS后10min给地塞米松20mg/kg腹腔注射。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Gs含量,RTPCR半定量法检测Gs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3h组、LPS6h组大鼠心肌Gs的相对含量下降,尤以6h组下降明显(P<0.01)。DXM组与LPS3h组比较,Gs的相对含量略有回升,但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LPS3h组、LPS6h组GsmRNA的表达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尤以6h组下降明显。DXM组与LPS3h组相比,较前者略有好转,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S大鼠心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的Gs发生异常,此种异常改变是在基因水平上发生的,并且参与了心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20mg/kg剂量的地塞米松对Gs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刺激性g蛋白 信使RNA 地塞米松
下载PDF
刺激性G蛋白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廖立新 王竟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51-2055,共5页
目的:比较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刺激性G蛋白的表达差异,以明确刺激性G蛋白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哪些细胞中发挥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取10例18~38岁... 目的:比较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刺激性G蛋白的表达差异,以明确刺激性G蛋白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哪些细胞中发挥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取10例18~38岁瘢痕整形手术患者术中剩余的全厚正常皮肤和切除的病理性瘢痕组织,采用PR—PCR法检测刺激性G蛋白的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蛋白的表达,比较病理性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间的差异。结果:①PR—PCR法检测发现两种组织均有刺激性G蛋白基因表达,利用凝胶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病理性瘢痕和内参照比值高于正常皮肤和内参照(P〈0.05)。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后发现两种组织均有刺激性G蛋白的表达,均分布在表皮的基底细胞内、真皮的成纤维细胞内和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内。在细胞内表达的部位符合G蛋白的本身性质(胞浆侧),两种组织的表达分布没有明显差异。③大体观察病理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的基底细胞刺激性G蛋白表达均为阳性,但无明显差异:真皮的成纤维细胞内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病理性瘢痕的表达强于正常皮肤。结论:刺激性G蛋白可能参与病理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性g蛋白 病理性瘢痕 皮肤 组织构建
下载PDF
牛磺胆酸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sα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文瑞 毛伟 +1 位作者 关红 李培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3,共4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牛磺胆酸(taurocholate acid,TC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刺激性G蛋白α(Gsα)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TC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C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sα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 本试验旨在探讨牛磺胆酸(taurocholate acid,TC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刺激性G蛋白α(Gsα)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TC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C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sα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高(15μg/mL)、中(1.5μg/mL)和低剂量(0.15μg/mL)的TCA作用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sα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PS刺激组(P<0.05)。结果表明,TCA能显著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sα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胆酸 刺激性g蛋白α 荧光定量PCR 腹腔巨噬细胞
下载PDF
刺激性G蛋白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
5
作者 廖立新 王竞鹏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6-218,共3页
1对象与方法1.1标本及试剂来源样本取自施行整形术的烧伤患者手术切除瘢痕(经病理切片染色证实)及正常全厚皮肤(自体未烧伤部位),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8~38岁。取材时间为创面愈合后6~9个月,在此期间未接受针对... 1对象与方法1.1标本及试剂来源样本取自施行整形术的烧伤患者手术切除瘢痕(经病理切片染色证实)及正常全厚皮肤(自体未烧伤部位),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8~38岁。取材时间为创面愈合后6~9个月,在此期间未接受针对瘢痕的任何治疗,将组织标本剪小后分装并迅速置入液氮罐中备用。一抗[刺激性G蛋白(Gs)兔抗人多克隆抗体α(K-20)]购自美国SantaCruz公司;二抗(马抗兔)购自上海生物技术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刺激性g蛋白 人多克隆抗体 生物技术公司 组织标本 创面愈合后 烧伤部位 切片染色
原文传递
XLαs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调控颅骨发育的研究
6
作者 左祎怡 何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7-59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大型刺激性G蛋白α亚单位(extra-large stimulatory G protein alpha subunit, XLαs)在小鼠颅骨发育和成骨分化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构建XLαs第一外显子敲除的小鼠模型,运用阿尔新蓝茜素红染色技术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大型刺激性G蛋白α亚单位(extra-large stimulatory G protein alpha subunit, XLαs)在小鼠颅骨发育和成骨分化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构建XLαs第一外显子敲除的小鼠模型,运用阿尔新蓝茜素红染色技术分析颅骨表型变化。从小鼠颅骨中分离原代颅骨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诱导成骨分化,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RNA测序技术对基因表达及其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显示,XLαs敲除小鼠颅缝宽度增加(P<0.05),颅骨未矿化区域明显增多(P<0.001),且成骨分化能力受抑制(P<0.01)。RNA测序进一步揭示XLαs缺失影响了线粒体功能。结论:本研究证实了XLαs在调节颅骨发育和成骨分化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来发挥其调控效应。这一发现为针对GNAS突变导致的颅骨发育异常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刺激性g蛋白α亚单位 颅骨发育 矿化 线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