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直流电刺激部位对脑卒中后失语症动作命名能力的疗效
1
作者 吴美雅 陈文媛 郑璇燕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3040-3043,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刺激部位对脑卒中后失语症动作命名能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脑卒中后失语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语言治疗,1...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刺激部位对脑卒中后失语症动作命名能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脑卒中后失语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语言治疗,1次/d, 30 min/次;接受tDCS刺激,1次/d, 20 min/次,同时进行语言训练(on-line tDCS刺激)。将橡胶电极片内部海绵用生理盐水3~5 ml浸湿,通过佩戴网状帽或绑带,对照组将阳极和阴极电极分别固定于头部前额叶体表区和右侧肩部三角肌,观察组将阳极和阴极电极分别固定于头部Broca体表区和右侧肩部三角肌,在两组均连续治疗4 w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高,且观察组CRRCAE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阳极和阴极电极分别固定于头部Broca体表区和右侧肩部三角肌实施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能够明显促进提高其动作命名能力,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刺激部位 脑卒中 失语症动作 命名能力
下载PDF
刺激部位与心电生理效应间关系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黄新平 任国钧 +4 位作者 陈兆銮 周兰清 梁立权 阚瑞媛 唐安丽 《云南医药》 CAS 1994年第5期328-329,共2页
刺激部位与心电生理效应间关系的临床研究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650032)黄新平,任国钧,陈兆銮,周兰清,梁立权,阚瑞媛,唐安丽ENGLSHABSTRACTSOFORIGNALARTICLESClinicst... 刺激部位与心电生理效应间关系的临床研究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650032)黄新平,任国钧,陈兆銮,周兰清,梁立权,阚瑞媛,唐安丽ENGLSHABSTRACTSOFORIGNALARTICLESClinicstudiesontherel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 刺激部位 心电生理效应
下载PDF
刺激部位与频率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光建 蔡欢 李娜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2期51-54,共4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精神疾患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严重时可导致痴呆。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神经调控技术,能够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中。然而,其刺激部位和频率临床报道差异... 认知功能障碍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精神疾患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严重时可导致痴呆。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神经调控技术,能够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中。然而,其刺激部位和频率临床报道差异较大,从而影响了重复经颅磁刺激的进一步推广。本文就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认知功能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重点探讨刺激部位与频率,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刺激部位 频率 认知功能障碍 综述
下载PDF
心房刺激部位与电生理效应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新平 陈兆銮 +4 位作者 任国钧 周兰清 梁立权 阚瑞媛 唐安丽 《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4年第4期176-178,共3页
刺激高位右房(HRA)和房间隔右侧面下部(AS),试比较其在40例受检者中心房不应期和房室结传导时间(A-H间期)的差异及检出房室结双径路、裂隙现象和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的难易。结果表明:HRA刺激与AS... 刺激高位右房(HRA)和房间隔右侧面下部(AS),试比较其在40例受检者中心房不应期和房室结传导时间(A-H间期)的差异及检出房室结双径路、裂隙现象和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的难易。结果表明:HRA刺激与AS刺激相比心房相对不应期和功能不应期以及A─H间期均有显著性差异;AS刺激较能发现房室结双径路和裂隙现象;诱发室上速也似显差别。鉴于刺激心房内不同部位所产生的电生理效应不同,提出临床上应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心房内的刺激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刺激部位 不应期 房室结 裂隙现象
原文传递
经颅磁刺激对部位相关癫癎患者运动皮质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燕 黄祖春 +2 位作者 王学峰 满园 鲁秀荣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5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MS)探讨症状性运动部位相关癫患者发作间期运动皮质的兴奋性。方法:对诊断明确的34例癫患者(分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及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单脉冲经颅磁刺激,刺激部位头颅相应的运动手区和颈... 目的: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MS)探讨症状性运动部位相关癫患者发作间期运动皮质的兴奋性。方法:对诊断明确的34例癫患者(分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及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单脉冲经颅磁刺激,刺激部位头颅相应的运动手区和颈7棘突外侧,并于对侧小指外展肌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分析其阈强度(TI)、周围潜伏期(PL)及皮质潜伏期(CL)、中枢传导时间(CCT)和静息期(SP)。结果:所有癫患者PL、CL及CCT均在正常范围内,但TI和S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在癫患者中,未治疗组TI及SP明显低于治疗组(P< 0.01),致灶侧TI及SP低于非致灶侧(P< 0.05),但非致灶侧SP亦缩短。结论:单脉冲低频TMS能有效地反映中枢运动皮质的功能状态,用于症状性运动部位相关癫患者发作间期运动皮质兴奋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患者 皮质功能 相关 经颅磁刺激技术 正常对照组 运动皮质 运动诱发电位 中枢传导时间 发作间期 运动部位 小指外展肌 治疗组 刺激部位 正常范围 功能状态 实用价值 兴奋性 症状性 单脉冲 潜伏期 致痫灶 SP 阈强度
下载PDF
心房内不同刺激部位对窦房结恢复时间测定的影响
6
作者 黄新平 任国钧 陈兆鉴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4-355,共2页
选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23例,比较分别刺激其高位右房(HRA)和房间隔右侧面下部(AS)时的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结果显示,刺激HRA与刺激AS的SNRT在个体有不同,但在整体则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心房内刺激部位对临床检测SNRT无明... 选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23例,比较分别刺激其高位右房(HRA)和房间隔右侧面下部(AS)时的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结果显示,刺激HRA与刺激AS的SNRT在个体有不同,但在整体则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心房内刺激部位对临床检测SNRT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方刺激部位 窦方结 恢复时间 病窦综合征
原文传递
经颅磁刺激在儿童抽动障碍中的应用现状
7
作者 朱佳莹 杨慧敏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7期26-29,共4页
抽动障碍(TD)是一种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类疾病,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期。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多以药物、心理行为干预为主。但药物治疗有病情反复、难治愈等情况。难治性TD患儿甚至需要终身服药以控制病情,药物的副作用是... 抽动障碍(TD)是一种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类疾病,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期。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多以药物、心理行为干预为主。但药物治疗有病情反复、难治愈等情况。难治性TD患儿甚至需要终身服药以控制病情,药物的副作用是除疾病本身以外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心理行为干预对患儿具有局限性。因此,探寻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广泛应用性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经颅磁刺激是目前临床上接受度较好的神经调控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无创性等特点,但对于刺激部位、刺激参数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就经颅磁刺激在儿童TD中的应用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抽动障碍 经颅磁刺激 刺激部位 刺激参数
下载PDF
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
8
作者 樊碧发 水源 段玉成 《中老年保健》 2014年第10期14-15,共2页
神经电刺激治疗是通过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电疗方法。目前其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根据不同的刺激部位,神经电刺激治疗可分为经皮的神经电刺激、外周神经刺激、脊髓电刺激及运动皮层电刺激等。
关键词 刺激治疗 神经电刺激 慢性疼痛 低频脉冲电流 脊髓电刺激 刺激部位 神经刺激 运动皮层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许春杏 王骞 李红政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2期4491-4496,共6页
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精神病。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作为一种慢性精神疾病,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有关GAD的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大、依从性差等缺点,故治疗存在局限性。目前相关研究认为rTMS可以作为GAD的... 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精神病。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作为一种慢性精神疾病,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有关GAD的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大、依从性差等缺点,故治疗存在局限性。目前相关研究认为rTMS可以作为GAD的一种治疗选择。但rTMS治疗GAD的机制尚不明确,并且在多种治疗方案中尚未能明确最佳刺激部位及刺激频率。近年来有关rTMS治疗GAD的临床研究也日益增多并逐渐改进,均得出rTMS治疗GAD疗效可靠的结论,但今后相关研究尚需在目前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总之,rTMS治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相对较高,将在该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刺激部位 刺激频率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下载PDF
不同部位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疗效与认知功能改善的观察性研究
10
作者 孙亚琴 张向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2-0025,共4页
研究不同部位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疗效与认知功能改善的观察性。方法 选取慢性失眠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单一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实施不同部位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比治疗效果、睡眠质量评分以及认知... 研究不同部位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疗效与认知功能改善的观察性。方法 选取慢性失眠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单一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实施不同部位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比治疗效果、睡眠质量评分以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评分以及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部位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可以改善疗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改善认知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部位重复经颅磁刺激 慢性失眠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拔罐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治德 《科学中国人》 2000年第2期53-53,共1页
拔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早在公元281-363年间,晋、葛洪《肘后方》中,以角制罐,作外科吸脓血之用。唐代《外台秘要》也有载。清代赵学敏《本草拾遗》都有详细描写。拔罐法又名吸筒法,古称角法。是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有效的... 拔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早在公元281-363年间,晋、葛洪《肘后方》中,以角制罐,作外科吸脓血之用。唐代《外台秘要》也有载。清代赵学敏《本草拾遗》都有详细描写。拔罐法又名吸筒法,古称角法。是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有效的理疗方法。操作简单、易学易用,容易掌握,它不但疗效很好,并且无任何副作用,值得研究与推广,更进一步的发掘整理,使其在防治疾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疗法 禁忌症 疗效 刺激部位
下载PDF
百家园
12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针灸疗法 头针 刺激 刺激部位
下载PDF
前扣带回皮层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13
作者 伊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2,共1页
电针广泛用于治疗疼痛等临床疾患。之前的研究提示,电针刺激频率、强度和治疗时程都可显著影响其镇痛效果。有证据提示,刺激部位也可能影响电针镇痛效果。Goldman N等报道,在一个炎症痛模型中,病灶局部电针镇痛效果好于病灶远处电针,而S... 电针广泛用于治疗疼痛等临床疾患。之前的研究提示,电针刺激频率、强度和治疗时程都可显著影响其镇痛效果。有证据提示,刺激部位也可能影响电针镇痛效果。Goldman N等报道,在一个炎症痛模型中,病灶局部电针镇痛效果好于病灶远处电针,而Somers DL和Clemente FR则报道在一个神经病理痛模型中,病灶对侧电针镇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镇痛 前扣带回 镇痛效果 皮层 治疗时程 刺激频率 刺激部位 神经病理
下载PDF
初级躯体感觉皮层是否参与疼痛的编码?
14
作者 李钻 陈伟海 《心理学进展》 2017年第4期469-483,共15页
疼痛是伴随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并令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和感觉体验,也是包括情绪-动机、感觉-辨别和认知-情感的多维度的复杂主观感受。由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在疼痛编码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关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编码疼痛... 疼痛是伴随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并令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和感觉体验,也是包括情绪-动机、感觉-辨别和认知-情感的多维度的复杂主观感受。由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在疼痛编码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关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编码疼痛刺激部位、强度和性质的动物实验、非侵入性人类实验结合临床影像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就这些研究结果展开讨论,指出了导致目前结果差异可能的原因、局限性,并提出一些加以改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躯体感觉皮层 疼觉编码 刺激部位 刺激强度 刺激性质
下载PDF
滴鼻液治愈王安石的偏头痛
15
作者 萧笛 《家庭中医药》 2011年第10期38-39,共2页
中医鼻疗法是传统外治法之一。严格来讲,鼻疗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泛指所有以鼻部作为用药或刺激部位的疗法,如微针疗法中的鼻针疗法,用艾灸、按摩或药物贴敷鼻尖和鼻梁部等。
关键词 偏头痛 王安石 滴鼻液 中医鼻疗法 治愈 刺激部位 鼻针疗法 微针疗法
下载PDF
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剑萍 邱锐 +2 位作者 周银娥 欧阳娜 肖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12期2223-2225,共3页
目的探讨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站立及走跑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患儿... 目的探讨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站立及走跑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患儿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在表面肌电图指导下的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3个月),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MAS(腓肠肌痉挛)、ROM(被动踝关节关节活动度)、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及iEMG(肌电积分值)。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MAS以及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M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RO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站立以及走跑跳GMF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站立及走跑跳时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腓肠肌以及胫骨前肌iE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腓肠肌iEMG低于对照组患儿,胫骨前肌iEMG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效果更佳,能够使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位联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 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 表面肌电图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用作神经刺激的激励线圈设备的最优化设计
17
作者 T.Onuki 姜德清 等 《电子变压器技术》 2001年第2期28-32,共5页
正在研究无痛磁刺激疗法,以替代有痛电刺激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除了一个主线圈以外还配有两个子线圈的新颖线圈装置。这种方法能使所希望的磁通分布穿透 更深的细胞组织中。通过数字磁场分析,优化每个线圈电流并且优化子线圈的位置... 正在研究无痛磁刺激疗法,以替代有痛电刺激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除了一个主线圈以外还配有两个子线圈的新颖线圈装置。这种方法能使所希望的磁通分布穿透 更深的细胞组织中。通过数字磁场分析,优化每个线圈电流并且优化子线圈的位置。这种分析是借助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的。用上述方法列出了电路方程式。结果表明具有多个线圈孤磁刺激对深处的阴部(pudendal)神经的作用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化设计 激励线圈设备 遗传算法 刺激 神经刺激部位
原文传递
纤维化心房心肌病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永辉 张静 +1 位作者 张嘉莹 高传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68-169,共2页
患者男,49岁,因“发现心动过缓24年,乏力3个月”收入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治。患者24年前于当地卫生所诊脉时发现心动过缓,无任何不适。10年前在当地医院做24h动态心电图:未见心房除极波;平均心率45次/min,最高心率53次/min... 患者男,49岁,因“发现心动过缓24年,乏力3个月”收入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治。患者24年前于当地卫生所诊脉时发现心动过缓,无任何不适。10年前在当地医院做24h动态心电图:未见心房除极波;平均心率45次/min,最高心率53次/min,最低心率40次/min;呈右束支阻滞宽QRS波逸搏心律(交界性或室性),未予治疗。近3个月一般体力活动时偶感乏力,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及其他伴随症状,当地医院经食管电生理检查:采用S1S1和S1S2刺激,改变左心房刺激部位,均未见心房电激动,提示心房静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心肌病 河南省人民医院 纤维化 24H动态心电图 食管电生理检查 心房刺激部位 心动过缓 平均心率
原文传递
启动和加强排便功能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乃健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7年第3期59-59,共1页
作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创用一套可启动和加强排便功能之法,用于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整,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刺激部位或穴位 主要是头面部、双手掌指部、双足掌踱趾部等。
关键词 排便功能 能法 临床实践 自我调整 刺激部位 头面部 双手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