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的记忆化书写——《刽子手之歌》创伤叙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198,共7页
诺曼·梅勒的非虚构小说《刽子手之歌》以客观超然的笔触,真实记录了美国犹他州死刑犯加里·吉尔摩的人生历程和犯罪受审经过。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历史的记忆化书写,透过历史场景、细节脉络和创伤记忆反观个体创伤发生的时代背... 诺曼·梅勒的非虚构小说《刽子手之歌》以客观超然的笔触,真实记录了美国犹他州死刑犯加里·吉尔摩的人生历程和犯罪受审经过。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历史的记忆化书写,透过历史场景、细节脉络和创伤记忆反观个体创伤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揭示流淌在小说情节中的创伤本原,探讨创伤叙事呈现生存之原本状态与创伤之未知面貌的技巧问题,及其引导读者透视自我、整理记忆、反思当下的价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刽子手之歌》 历史的记忆化书写 创伤叙事
下载PDF
论《刽子手之歌》中的作者不在场 被引量:2
2
作者 石雅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51,共8页
本文试图将当今文学评论中的热点话题与作品研究结合起来。文章以作者不在场等相关思想为论述的出发点,进而分析了梅勒小说《刽子手之歌》中作者不在场的多种叙述策略,即文本风格的变化、文本与读者的直接交流以及文本的多维空间及互文... 本文试图将当今文学评论中的热点话题与作品研究结合起来。文章以作者不在场等相关思想为论述的出发点,进而分析了梅勒小说《刽子手之歌》中作者不在场的多种叙述策略,即文本风格的变化、文本与读者的直接交流以及文本的多维空间及互文性,以达到探索当今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身份与角色的转变及其意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刽子手之歌》 梅勒 小说 叙述策略 美国 文学研究
下载PDF
莫言《檀香刑》中刽子手赵甲的精神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家文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4,共6页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檀香刑》中的赵甲洗手成了身体被"阉割"后欲望变态满足的替代品,在其成为首席刽子手的过程中,其"力比多"经历了从压抑到转移升华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其人格的建构过程。看客之所以...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檀香刑》中的赵甲洗手成了身体被"阉割"后欲望变态满足的替代品,在其成为首席刽子手的过程中,其"力比多"经历了从压抑到转移升华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其人格的建构过程。看客之所以对砍头趋之如鹜,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刺激了观众虚伪的同情心,更重要的在于它满足了人的窥视欲。就此而言,莫言在继承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同时,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化,同时把赵甲型塑为中国文学人物形象画廊里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刽子手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刑》 刽子手 力比多 精神分析
下载PDF
《刽子手之歌》的“美国存在主义”主题剖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宏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8-170,共3页
《刽子手之歌》是诺曼·梅勒的代表性作品。文中的主人公加里·吉尔摩是典型的"美国存在主义者",他的心理特征和反社会行为高度浓缩了诺曼·梅勒的"美国存在主义"这一人生哲学,即:你不能逃避自己,你必... 《刽子手之歌》是诺曼·梅勒的代表性作品。文中的主人公加里·吉尔摩是典型的"美国存在主义者",他的心理特征和反社会行为高度浓缩了诺曼·梅勒的"美国存在主义"这一人生哲学,即:你不能逃避自己,你必须面对自己。面对异化的20世纪,梅勒提醒我们:"人们只有一条出路。成为美国存在主义者,并以追求感官享受和暴力行为来反抗这个异化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刽子手之歌》 吉尔摩 美国存在主义
下载PDF
历史与虚构的悖论——诺曼·梅勒传记小说《刽子手之歌》再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江彩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从新历史主义视角来解读诺曼.梅勒的小说《刽子手之歌》,可以看出梅勒有意识地颠覆历史与虚构的明确界限,借以表现一种不同于当时主流的意识形态,在颠覆的同时却陷入了另一个历史...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从新历史主义视角来解读诺曼.梅勒的小说《刽子手之歌》,可以看出梅勒有意识地颠覆历史与虚构的明确界限,借以表现一种不同于当时主流的意识形态,在颠覆的同时却陷入了另一个历史与虚构的悖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历史 虚构 刽子手之歌》
下载PDF
“刽子手悖论”之消解
6
作者 张铁声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消解强化的与再强化的“刽子手悖论”之要点为:1.法官之判决涉及对囚徒认知状况之预言,故囚徒就判决所作之论证应作为判断判决能否被执行之依据;2.囚徒之论证不可靠;3.该论证依赖于一个错误的认知原则;4.该认知原则之错误根源在于,误以... 消解强化的与再强化的“刽子手悖论”之要点为:1.法官之判决涉及对囚徒认知状况之预言,故囚徒就判决所作之论证应作为判断判决能否被执行之依据;2.囚徒之论证不可靠;3.该论证依赖于一个错误的认知原则;4.该认知原则之错误根源在于,误以为推得一命题必然意味着知道该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悖论 刽子手悖论 知道者悖论
下载PDF
美国存在主义者的颂歌——《一场美国梦》和《刽子手之歌》中的人物比较研究
7
作者 张长江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34-37,共4页
本文通过对诺曼.梅勒的两篇存在主义小说《一场美国梦》和《刽子手之歌》中主人公罗杰克和吉尔摩从"反抗主流社会,追求复归自我";"用暴力的手段满足自我";"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同"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认为这... 本文通过对诺曼.梅勒的两篇存在主义小说《一场美国梦》和《刽子手之歌》中主人公罗杰克和吉尔摩从"反抗主流社会,追求复归自我";"用暴力的手段满足自我";"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同"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认为这两个人物虽然都是梅勒按照美国存在主义者"希坡斯特"的模式塑造的,都勇于反抗主流社会并倾向于通过暴力手段满足自我。但由于两个人物所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存在主义 希泼斯特 一场美国梦 罗杰克 刽子手之歌 吉尔摩
下载PDF
《刽子手之歌》中“刽子手”的双重含义解读
8
作者 窦庆兰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54-157,共4页
简要介绍了《刽子手之歌》的创作过程和故事梗概,分析了“刽子手”的双重含义,描述了主人公吉尔摩凄怆的心路历程,进而阐述了尊严对每个成员及整个人类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刽子手 双重含义 伸张正义 维护尊严
下载PDF
贵族精神与民族气节——《刽子手》与《被俘的英雄》比较
9
作者 杨正先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巴尔扎克的《刽子手》和泰戈尔的《被俘的英雄》是两部现实主义作品,前者赞扬了西班牙人在反法斗争中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其中所体现的是一种高度责任感和人格尊严的贵族精神;后者歌颂了锡克族反对莫卧儿王朝战斗中视死如归的豪杰气概,... 巴尔扎克的《刽子手》和泰戈尔的《被俘的英雄》是两部现实主义作品,前者赞扬了西班牙人在反法斗争中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其中所体现的是一种高度责任感和人格尊严的贵族精神;后者歌颂了锡克族反对莫卧儿王朝战斗中视死如归的豪杰气概,其中展现的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刽子手 被俘的英雄 贵族精神 民族气节
下载PDF
尼科尔——男性作家笔下悲哀的“第二性”——从《刽子手之歌》看诺曼·梅勒的创作意识
10
作者 窦庆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6-79,共4页
《刽子手之歌》是美国作家诺曼.梅勒的重要作品,在小说中他根据真实故事塑造了尼克尔这一悲哀的“第二性”形象。在尼克尔身上既体现了作家的男性意识,表现在男性视角、男性叙事、男性话语三方面。同时作家又受到女性主义的影响,具有一... 《刽子手之歌》是美国作家诺曼.梅勒的重要作品,在小说中他根据真实故事塑造了尼克尔这一悲哀的“第二性”形象。在尼克尔身上既体现了作家的男性意识,表现在男性视角、男性叙事、男性话语三方面。同时作家又受到女性主义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女性意识,从而表现出诺曼.梅勒复杂的创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刽子手之歌》 尼科尔 男性作家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药》:"康大叔"与"刽子手"考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子瀛 《宿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3期17-18,共2页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鲁迅小说中的刽子手和康大叔误作一人。本文通过对作品中的"买药""谈药"情节、人物性 格、主题立意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刽子手和康大叔其实是两个人物,刽子手直接杀害了夏瑜,是统治阶级恶势力的代...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鲁迅小说中的刽子手和康大叔误作一人。本文通过对作品中的"买药""谈药"情节、人物性 格、主题立意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刽子手和康大叔其实是两个人物,刽子手直接杀害了夏瑜,是统治阶级恶势力的代 表;而康大叔则属于市井无赖、地痞流氓,是统治阶级的忠实维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老栓 康大叔 刽子手
下载PDF
《刽子手之歌》中的视角策略
12
作者 张芬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9-71,共3页
本文聚焦于诺曼·梅勒在其非虚构小说《刽子手之歌》中所选择的视角策略的独特性。文本中高度密集交织的人物视角所潜在的空白,增加了文本的不确定性状态,使得读者与文本在动态交流的系统过程中不断联结、补充空白,进而丰富阅读建... 本文聚焦于诺曼·梅勒在其非虚构小说《刽子手之歌》中所选择的视角策略的独特性。文本中高度密集交织的人物视角所潜在的空白,增加了文本的不确定性状态,使得读者与文本在动态交流的系统过程中不断联结、补充空白,进而丰富阅读建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刽子手之歌》 人物视角 不确定性 空白 视角策略
下载PDF
《刽子手之歌》为谁而唱
13
作者 张芬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在《刽子手之歌》中,诺曼.梅勒对写作技巧的不确定、写作内容的不确定和隐含的创作意向的表征,表明了他与沃尔夫冈.伊瑟尔在其读者批评理论中所提出的"空白"、"否定"和"否定性"这三个不确定性范畴有着紧... 在《刽子手之歌》中,诺曼.梅勒对写作技巧的不确定、写作内容的不确定和隐含的创作意向的表征,表明了他与沃尔夫冈.伊瑟尔在其读者批评理论中所提出的"空白"、"否定"和"否定性"这三个不确定性范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否定性的探索,读者可以揭示出梅勒在对待盲从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以及犯罪和法律系统的对立方面的不确定性立场。一方面,梅勒清楚地知道死刑的公正性和重要性,并意图歌颂那些为加里宣判并执行死刑的刽子手们;另一方面,梅勒对加里作为一个智力超群的嬉皮士深表同情,对他的个人主义反抗精神深表赞赏,并意图为加里这个刽子手而放声歌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刽子手之歌》 读者批评 不确定性 否定性
下载PDF
梯也尔象杀唐·卡洛斯的刽子手
14
作者 梁异华 《外国文学研究》 1981年第4期118-118,共1页
伟大导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写道:“梯也尔当时也如现在一样责备共和党人,说他们是巩固共和国的唯一障碍;他当时也如现在一样,对共和国说过象当初刽子手唐·卡洛斯说过的话:‘我要杀你,是为了你好’。”(《法兰西内战》... 伟大导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写道:“梯也尔当时也如现在一样责备共和党人,说他们是巩固共和国的唯一障碍;他当时也如现在一样,对共和国说过象当初刽子手唐·卡洛斯说过的话:‘我要杀你,是为了你好’。”(《法兰西内战》人民出版社第38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西内战 共和国 共和党 布鲁塞尔 刽子手 王后 十八世纪 马克思 首饰 侯爵
下载PDF
物随戏变 妙在其中——浅析话剧《秀才与刽子手》中长条凳的运用
15
作者 叶剑新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19,共3页
忽而是考桌,忽而是状元轿,忽而是一条石板小路,忽而又是一块暗藏无限玄机的猪肉……在戏剧的舞台上,一个长条凳究竟能有多少种变化?这是笔者在观看话剧《秀才与刽子手》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刽子手 秀才 话剧
下载PDF
重庆集中营四大刽子手落网记
16
作者 肖荣华 《共产党员》 2012年第7期58-58,共1页
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对重庆集中营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在这场大屠杀中,最残忍、狠毒的就是杨进兴、徐贵林、张界、漆玉麟等臭名昭著的四大刽子手。他们最终先后落入法网,被押上历史审判台予以处决。
关键词 刽子手 集中营 重庆 解放前夕 革命志士 大屠杀 共产党 蒋介石
下载PDF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对传统戏曲的汲取与运用
17
作者 高已原 《三峡论坛》 2017年第4期98-103,共6页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采用程式化表演方式,灵活的调度时空,诗化的舞台美术和写意的人物塑造,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吸收传统表演方法的实践。当代话剧人要懂得回望过去,从传统中汲取养分。
关键词 话剧 《秀才与刽子手 汲取与运用 戏曲色彩
下载PDF
笑声悲凉——观《秀才与刽子手》有感
18
作者 刘苇 《戏剧之家》 2007年第4期71-73,共3页
《秀才与刽子手》是一出带有怪诞色彩的黑色喜剧,以带有喜剧色彩的正剧形式,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和酷刑毒害下小人物的无奈和抗争,揭示了封建社会对“秀才”和“刽子手”这两个社会角色的人格扭曲,以及他们在面临社会大变革后的尴尬... 《秀才与刽子手》是一出带有怪诞色彩的黑色喜剧,以带有喜剧色彩的正剧形式,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和酷刑毒害下小人物的无奈和抗争,揭示了封建社会对“秀才”和“刽子手”这两个社会角色的人格扭曲,以及他们在面临社会大变革后的尴尬境遇,是一部反封建的话剧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才与刽子手 悲凉 笑声 喜剧色彩 封建科举制度 社会角色 人格扭曲 封建社会
下载PDF
“米老虎”与“刽子手”
19
作者 林航 《拳击与格斗》 2003年第6期18-18,共1页
万物盛衰终有日。"老虎"最近两次觅食,在猎物顽抗之下而伤痕累累。米歇尔泽维斯基,的确是个饱受争议的家伙。大伙说他不敢去美国,的确,他老是龟缩在德国。
关键词 刽子手 老虎 中量级 觅食 盛衰 争议 德国 猎物 伤痕 家伙
下载PDF
刽子手
20
作者 李进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3年第9期32-32,共1页
他是个刽子手。他爱他手中的那把匕首。 他是一个负责凌迟的刽子手。 凌迟是一种可怕的刑罚,受罚的犯人由皇上报出割刀的数量。如果皇上说割一千刀犯人才能死,那犯人身上必须留下一千道伤口,并且直到第一千刀犯人才能死。多一刀、... 他是个刽子手。他爱他手中的那把匕首。 他是一个负责凌迟的刽子手。 凌迟是一种可怕的刑罚,受罚的犯人由皇上报出割刀的数量。如果皇上说割一千刀犯人才能死,那犯人身上必须留下一千道伤口,并且直到第一千刀犯人才能死。多一刀、少一刀都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刽子手 犯人 凌迟 才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