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剂油比对汽油催化裂化脱硫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博艺 杨朝合 +2 位作者 山红红 张建芳 李春义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5-597,共3页
Increasingly stringent regulation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ke gasoline desulfurization be a major concern for the present refineries. Accordingly, we proposed an original idea of sulfur reduction by catalytic cr... Increasingly stringent regulation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ke gasoline desulfurization be a major concern for the present refineries. Accordingly, we proposed an original idea of sulfur reduction by catalytic cracking of FCC gasoline and simultaneously converting most sulfur of sulfides to H 2S. Som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exploitation of the catalysts.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catalyst/oil ratio on the FCC gasoline desulfurization over two catalyst samples via catalytic cracking was discussed.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range is 400~420 ℃ for sulfur removal with relatively low cracking loss of gasoline. The highest sulfur removal percentage of 70% can be achieved with a liquid yield of more than 96%. The catalyst samples have higher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for the sulfide cracking. In addition, both the gasoline yield and the sulfur content of the desulfurized gasoline decrease with the catalyst/oil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脱硫 剂油比 温度 催化 催化活性
下载PDF
低温接触/大剂油比的催化裂化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凡东 黄延召 +1 位作者 王龙延 陈曼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39,共6页
对以"低温接触、大剂油比"理念为基础的催化裂化技术的可实施方式进行系统分析,论述实施这一技术的两种形式:即系统与环境间存在物质或能量交换,以及系统与环境间无物质或能量交换。讨论实施这一理念的各种具体工艺技术,这些... 对以"低温接触、大剂油比"理念为基础的催化裂化技术的可实施方式进行系统分析,论述实施这一技术的两种形式:即系统与环境间存在物质或能量交换,以及系统与环境间无物质或能量交换。讨论实施这一理念的各种具体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在改善产品分布、生产清洁燃料及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以及增强重油裂化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低温接触 剂油比 系统化分析 技术效果
下载PDF
催化裂解过程中空速和剂油比对液化气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沙有鑫 龙军 +1 位作者 谢朝钢 李正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以减压蜡油为原料,采用含Y型分子筛和择形分子筛两种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考察了进料空速和剂油比对液化气产率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进料空速和增大剂油比都能够提高重油转化率和液化气产率,但两者对液化气...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以减压蜡油为原料,采用含Y型分子筛和择形分子筛两种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考察了进料空速和剂油比对液化气产率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进料空速和增大剂油比都能够提高重油转化率和液化气产率,但两者对液化气组成的影响却截然不同;降低空速导致液化气丙烯含量提高,而增大剂油比却导致液化气丙烯含量降低;降低进料空速有利于催化剂中择形分子筛内的化学反应,增大剂油比则有利于催化剂中Y型分子筛内的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剂油比 空速 液化气 丙烯
下载PDF
催化裂化过程中剂油比与停留时间对硫转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杜峰 张建芳 杨朝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1,133,共5页
利用XTL-5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对胜利石油化工厂的AR在不同剂油比和停留时间下进行了催化裂化反应。结果表明,提高剂油比、延长停留时间会使原料中的硫更多地分布到催化裂化汽油和焦炭之中,分布到重油中的硫急剧减少,提高剂油比... 利用XTL-5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对胜利石油化工厂的AR在不同剂油比和停留时间下进行了催化裂化反应。结果表明,提高剂油比、延长停留时间会使原料中的硫更多地分布到催化裂化汽油和焦炭之中,分布到重油中的硫急剧减少,提高剂油比、缩短停留时间,使分布到柴油中的硫增加,液化气中的硫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剂油比 停留时间 硫含量 硫分布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师希娥 戴立益 +2 位作者 单永奎 吴东 孙予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28-832,共5页
选取各种不同孔径的分子筛催化剂如AIMCM-41、纳米双介孔分子筛(NBMAS)和微孔分子筛HZSM-5,以异丙苯和1,3,5-三异丙苯为模型反应物,采用脉冲法考察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反应物的催化裂化反应采用不... 选取各种不同孔径的分子筛催化剂如AIMCM-41、纳米双介孔分子筛(NBMAS)和微孔分子筛HZSM-5,以异丙苯和1,3,5-三异丙苯为模型反应物,采用脉冲法考察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反应物的催化裂化反应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裂解转化率和裂解产物的分布有不同的影响。异丙苯裂化反应中,在转化率增加的同时,小分子烯烃的选择性增加,其副产物(对-二异丙苯和间-二异丙苯)的选择性降低;在1,3,5-三异丙苯的裂解反应中,随着裂解程度的加深,小分子烯烃的选择性增加,中间产物(异丙苯和二异丙苯)的选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分子筛 反应温度 剂油比 1 3 5-三异丙苯 异丙苯
下载PDF
剂油比对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解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孟祥海 徐春明 +1 位作者 高金森 张倩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2,共4页
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 ,针对A ,B两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 ,考察了剂油比对催化裂解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 ,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其剂油比对裂解气体产物中各组分收率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对于A型催化... 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 ,针对A ,B两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 ,考察了剂油比对催化裂解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 ,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其剂油比对裂解气体产物中各组分收率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对于A型催化剂 ,在反应温度为 70 0℃、水油比为 0 .6 3和停留时间为 1.8s的实验条件下 ,总低碳烯烃收率在 5 0 %以上 ,并且随剂油比的增大 ,总低碳烯烃收率线性增加 ;对于B型催化剂 ,在反应温度为 6 5 0℃、水油比为 0 75和停留时间为 1.7s的实验条件下 ,总低碳烯烃收率最高可达 4 4 % ,并且随剂油比的增加 ,总低碳烯烃收率有一个最大值。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 ,得出了实验考察范围内乙烯、丙烯、丁烯和总低碳烯烃收率随剂油比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还显示 ,催化剂对催化裂解起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不仅裂解产物的变化规律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气体 烯烃 收率 剂油比 催化裂解技术
下载PDF
改变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建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2-25,共4页
本文叙述了剂油比(C/O)在催化裂化装置操作中的重要地位,着重论述了改变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反应、反应-再生两器的热平衡以及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适时调整剂油比使装置适应不同性质的原料、生产不同的产品、提高装且... 本文叙述了剂油比(C/O)在催化裂化装置操作中的重要地位,着重论述了改变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反应、反应-再生两器的热平衡以及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适时调整剂油比使装置适应不同性质的原料、生产不同的产品、提高装且的适应弹性,最大程度地发挥装置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还介绍了几种用不同的原料生产不同产品的催化裂化工艺,如FCC、RFCC、MGG、DCC的剂油比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剂油比 催化裂化装置 热平衡
下载PDF
剂油比和水油比对催化裂化汽油芳构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由宏君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07年第2期66-69,83,共5页
以“兰炼”(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的简称,下同)催化裂化(FCC)汽油为原料,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为芳构化反应装置,考察了剂油比和水油比对芳构化产物收率、产品的马达法辛烷值(MON)、研究法辛烷值(RON)和液体产品组成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以“兰炼”(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的简称,下同)催化裂化(FCC)汽油为原料,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为芳构化反应装置,考察了剂油比和水油比对芳构化产物收率、产品的马达法辛烷值(MON)、研究法辛烷值(RON)和液体产品组成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剂油比的提高,干气、液化气和焦炭收率逐渐增大,汽油和柴油收率逐渐减小,产品的转化率在94%左右,且随着剂油比的升高转化率先减少后增加,当剂油比为14.67∶1时,产品的转化率有最小值;MON和RON随着剂油比的升高而先增加后减少,当剂油比为6.03∶1时,产品的MON和RON有最大值,分别为83.50%和96.83%;随着水油比的加大,汽油、柴油和焦炭收率与产品的MON和RON逐渐减少,干气和液化气收率变化不大,而“兰炼”FCC汽油的转化率在9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比 剂油比 芳构化 催化裂化汽
下载PDF
渣油催化裂化装置消除剂油比瓶颈的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祖庇 《炼油设计》 2000年第3期10-13,共4页
介绍了渣油裂化催化剂的性能要点 ,讨论了渣油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发挥、产品分布、汽油辛烷值等与剂油比的关系。指出渣油裂化一般采用氢转移活性低的催化剂 ,这种催化剂需要在高剂油比下操作 ;对渣油的裂化和提高汽油辛烷值也需要高的剂... 介绍了渣油裂化催化剂的性能要点 ,讨论了渣油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发挥、产品分布、汽油辛烷值等与剂油比的关系。指出渣油裂化一般采用氢转移活性低的催化剂 ,这种催化剂需要在高剂油比下操作 ;对渣油的裂化和提高汽油辛烷值也需要高的剂油比。现有一些催化剂循环量受到限制剂油比较低的装置可采用分段进料的方法 ,着重提高对渣油的剂油比。提出了现有几种装置提高剂油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催化 裂化催化 剂油比
下载PDF
剂油比对重油催化裂化产品分布及裂化气组成的影响
10
作者 王凤秀 张学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14-18,共5页
本文在小型提升管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考察了剂油比对产品分布和裂化气组成影响。結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剂油比的增加,裂化气、汽油、轻质油产率以及转化率和焦炭生成量均有所增加,而重油和柴油产率减少;裂化气中各组分含... 本文在小型提升管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考察了剂油比对产品分布和裂化气组成影响。結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剂油比的增加,裂化气、汽油、轻质油产率以及转化率和焦炭生成量均有所增加,而重油和柴油产率减少;裂化气中各组分含量增加(以进料为基准),其中C_3~=和C_4~=烯烃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剂油比 裂化气组成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内剂油比实时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娇 王迪 +2 位作者 孙立强 王江云 魏耀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3,共3页
为了控制催化裂化装置(FCCU)提升管内油气流率与催化裂化反应的深度,需要对提升管内剂油比进行实时检测和调节。针对FCCU提升管出口T型弯头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T型弯头压降与颗粒质量流率关系进行提升管内剂油比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 为了控制催化裂化装置(FCCU)提升管内油气流率与催化裂化反应的深度,需要对提升管内剂油比进行实时检测和调节。针对FCCU提升管出口T型弯头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T型弯头压降与颗粒质量流率关系进行提升管内剂油比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不改变提升管结构,直接利用T型弯头的阻力特性,测量过程安全简单;通过试验装置进行考察的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测量数据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提升管 T型弯头 剂油比 颗粒流率
下载PDF
催化裂化低温接触/大剂油比技术的反应行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昊 孟凡东 +2 位作者 赵德智 闫鸿飞 陈曼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32-334,336,共4页
采用微反活性、反应速度常数、热裂化因子、氢转移反应系数及原料硫到气体硫系数对催化裂化低温接触、大剂油比技术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低温接触、大剂油比技术能有效促进催化裂化反应、强化氢转移反应、抑制热裂化反应,从而使催... 采用微反活性、反应速度常数、热裂化因子、氢转移反应系数及原料硫到气体硫系数对催化裂化低温接触、大剂油比技术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低温接触、大剂油比技术能有效促进催化裂化反应、强化氢转移反应、抑制热裂化反应,从而使催化裂化装置干气产率降低、汽油硫和烯烃含量下降、烟气中SOx浓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低温接触 剂油比 动力学评价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催化裂化汽油分子组成及辛烷值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月阳 曾宿主 王琪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36-37,共2页
讨论了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和芳烃分子组成及辛烷值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总烯烃和总芳烃含量升高,且以低碳正构单烯烃和低碳芳烃含量升高为主,大分子烯烃和芳烃含量降低,辛烷值明显增加。随着剂油比的增加,汽油中... 讨论了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和芳烃分子组成及辛烷值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总烯烃和总芳烃含量升高,且以低碳正构单烯烃和低碳芳烃含量升高为主,大分子烯烃和芳烃含量降低,辛烷值明显增加。随着剂油比的增加,汽油中各碳数烯烃均有所下降且以正构烯烃含量下降为主,苯及总芳烃含量升高且以低碳芳烃含量升高为主,辛烷值略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 分子组成 温度 剂油比
下载PDF
剂油比调变方式对DCR装置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凡芳 孙雪芹 +3 位作者 姜健 王智峰 侯凯军 高永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58,共4页
采用DCR催化裂化评价装置,选取2种不同的催化剂,考察剂油比调变方式对剂油比及产品分布的影响,以指导DCR装置的评价及工艺开发,其中剂油比的调变采取3种方式,即原料油温度、再生剂温度、反应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油温度每降低90℃、... 采用DCR催化裂化评价装置,选取2种不同的催化剂,考察剂油比调变方式对剂油比及产品分布的影响,以指导DCR装置的评价及工艺开发,其中剂油比的调变采取3种方式,即原料油温度、再生剂温度、反应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油温度每降低90℃、再生剂温度每降低30℃或者反应温度每增加15℃,对于催化剂A,剂油比增加1个单位左右;对于催化剂B,剂油比增加0.9个单位左右。同种原料油,同样的剂油比调变方式,不同类型的催化剂条件下,对剂油比的影响不大。因此,在DCR装置评价不同催化剂时,可参考其他催化剂裂解同种原料油条件下的剂油比调变方式,会进一步提高对同一家炼厂进行市场服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DCR装置 剂油比
下载PDF
苯乙烯抽提工艺萃取精馏最佳剂油比的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海燕 王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125,共4页
对苯乙烯抽提工艺的预分馏单元、选择性加氢单元、萃取精馏单元、溶剂回收单元进行了流程模拟,得到与实际运行工况基本吻合的工艺参数。通过对萃取精馏塔中溶剂进料量的改变,研究C8抽余油苯乙烯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找出萃取精馏塔的最... 对苯乙烯抽提工艺的预分馏单元、选择性加氢单元、萃取精馏单元、溶剂回收单元进行了流程模拟,得到与实际运行工况基本吻合的工艺参数。通过对萃取精馏塔中溶剂进料量的改变,研究C8抽余油苯乙烯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找出萃取精馏塔的最佳剂油比为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萃取精馏 流程模拟 剂油比
下载PDF
关于剂油比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硕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4期140-140,122,共2页
文章阐述了剂油比在催化裂化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剂油比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提高剂油比的手段,并通过上述方面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合理调节这一重要参数提出指导性意见,以求达到平稳、合理的控制催化裂化的目的。
关键词 剂油比 催化裂化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剂油比计算公式推导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大伟 谭卫东 +2 位作者 孙晓飞 刘宗强 谷红锐 《工业催化》 CAS 2022年第12期70-73,共4页
剂油比参数在催化裂化装置操作中对实际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国内催化裂化装置现用的剂油比计算公式存在引入数据多、计算复杂等问题。本文利用催化裂化装置生焦与烧焦碳平衡推导出简单、可靠和可行性强的剂油比计算公式。该公式表明,... 剂油比参数在催化裂化装置操作中对实际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国内催化裂化装置现用的剂油比计算公式存在引入数据多、计算复杂等问题。本文利用催化裂化装置生焦与烧焦碳平衡推导出简单、可靠和可行性强的剂油比计算公式。该公式表明,剂油比的本质意义即单位时间进入提升管中的总进料经过催化反应后转换为可烧焦的焦量相对总进料的占比与同时进入提升管反应器参与总进料催化反应的催化剂转变为待生剂的含碳量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剂油比 催化裂化装置 碳平衡 待生
下载PDF
改善微剂油比的预提升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18
作者 杨文慧 郝希仁 +1 位作者 张靖 闫可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22年第3期35-40,共6页
通过计算分析,认为催化裂化油气管线结焦的原因为未气化油的存在。在催化裂化系统中,未气化油肉眼无法观察到,但对装置运行有多方面的影响,而微剂油比是影响未气化油生成的重要因素。根据未气化油产生的原因,开发得到有效改善微剂油比... 通过计算分析,认为催化裂化油气管线结焦的原因为未气化油的存在。在催化裂化系统中,未气化油肉眼无法观察到,但对装置运行有多方面的影响,而微剂油比是影响未气化油生成的重要因素。根据未气化油产生的原因,开发得到有效改善微剂油比的预提升技术。采用预提升器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大连石化)800 kt/a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干气产率由改造前的3.5%降低至2.6%,集气室和油气管线结焦基本解决;大连石化3.5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因烟机结垢振动而进行的清垢周期大幅延长,运行3年后停工检查发现,烟机结垢不明显,较改造前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未气化 气管线结焦 烟机结垢 剂油比
下载PDF
剂油比对催化装置汽油柴油的影响
19
作者 张苡源 孙浩 《化工中间体》 2009年第2期45-47,共3页
面对化工产品大幅度降价的国际经济形势,增产汽油和柴油收率,增加经济效益,成为当前形势下装置的主要任务。本文结合青岛炼化催化装置的实际特点,从剂油比对汽油柴油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了适合于本装置多产汽柴油的最佳剂油比和操作条件。
关键词 剂油比 收率 燃料 催化装置
下载PDF
提高剂油比 改善产品分布
20
作者 李华 《催化裂化》 1996年第2期23-27,共5页
引进SDW技术的RFCC投产后轻质油收率低,长岭炼化总厂在吸收消化这一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RFCC的潜力,摸索出一套适合装置操作的经验,采取了提高剂油比,增加一再/二再烧焦比,改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等措施,使轻质油... 引进SDW技术的RFCC投产后轻质油收率低,长岭炼化总厂在吸收消化这一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RFCC的潜力,摸索出一套适合装置操作的经验,采取了提高剂油比,增加一再/二再烧焦比,改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等措施,使轻质油收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油比 烧焦比 催化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