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前内侧入路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韦钊岚 李富明 +1 位作者 徐攀峰 韦宝琛 《微创医学》 2013年第5期608-6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前内侧入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行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的4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的整体功能进行评估,通过... 目的探讨经前内侧入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行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的4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的整体功能进行评估,通过体格检查了解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过1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年。5例残留前抽屉试验阳性,前移0.5 cm;2例Lachman试验阳性,前移0.5 cm左右;所有病例轴移试验阴性;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6例,良6例,优良率达100%。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日常工作,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前交叉韧带断裂解剖重建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过顶位重建,经前内侧入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能准确地将股骨骨道置于前交叉韧带股骨侧的足迹内,具有更好的旋转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交叉韧带断裂 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
下载PDF
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的早中期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曾伟清 肖子鹏 +5 位作者 唐刚健 柴晟 钟健 陈炜坚 吕青 车小乔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 探讨单髁置换手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CLR)对单间室膝骨关节炎(unicompartmental knee osteoarthritis, UKOA)合并前交叉韧带缺失(ant... 目的 探讨单髁置换手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CLR)对单间室膝骨关节炎(unicompartmental knee osteoarthritis, UKOA)合并前交叉韧带缺失(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deficient, ACLD)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结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桂林市中医医院采用同期UKA联合ACLR治疗的UKOA合并ACLD的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估术前和末次随访的VAS、IKDC、Lysholm评分,并随访观察并发症及翻修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55个月,平均随访(24.58±10.48)个月。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67±6.20)d,平均出血量为(43.33±39.44)mL,平均切口长度为(9.25±0.43)cm。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Lysholm评分平均为(67.17±22.96)分、IKDC评分平均为(59.87±8.77)分,分别较术前平均(51.33±14.99)分、(48.95±13.68)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早中期的临床数据显示,同时进行ACLR联合UKA对UKOA合并ACLD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不稳定和内侧间室疼痛,提高患者本体感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应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置换手术 交叉韧带重建术 间室膝骨关节炎 关节镜
下载PDF
单束重建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姜景尧 张振兴 叶鸿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中单束重建的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及髌股关节退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类解剖组(n=35)和类等长组(n=67)。类解剖组于... 目的 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中单束重建的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及髌股关节退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类解剖组(n=35)和类等长组(n=67)。类解剖组于踝间窝外侧壁、原前交叉韧带足印中心方向置入克氏针,类等长组于外侧髁间嵴前部、股骨后皮质延长线5 mm处置入克氏针,对比两组患膝肿胀值、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Lysc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轴移实验结果及Recht分级。结果 术后1个月,类解剖组患膝肿胀值及VAS评分均小于类等长组(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类解剖组Lyscholm评分及IKDC评分均大于类等长组(P<0.05);术后12个月,类解剖组膝关节轴移实验阳性明显少于类等长组(P<0.05);术后12个月,类解剖组Recht分级明显优于类等长组(P<0.05)。结论 ACLR中于类解剖位置行单束重建可更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增加膝关节稳定性,减少髌股关节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损伤 交叉韧带重建术 重建 解剖位置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严方 周璞 +1 位作者 文顺 李前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39-43,共5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单束解剖重建术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单束解剖重建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下肢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日常生活、疼痛、关节僵硬评分及总分,以及前抽屉试验阳性率、Lachman征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术后BBS评分、FM-B评分、BI评分,以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术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效果更佳,可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增强下肢平衡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下双解剖重建术 膝关节稳定性
下载PDF
解剖单束与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及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金江 吴杰 +4 位作者 尹合勇 王迪凡 郭艾 李强 鲁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968-972,共5页
目的研究解剖单束(ASB)重建与传统过顶位单束(OS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因前交叉韧带断裂行关节镜下前交... 目的研究解剖单束(ASB)重建与传统过顶位单束(OS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因前交叉韧带断裂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共6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OSB组30例,ASB组30例。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关节稳定性指标、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术前,2组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关节稳定性指标、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88.28±3.08)分vs.(87.62±2.63)分]和IKDC评分[(84.66±4.81)分vs.(83.27±2.8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的Lachman试验阴性率比较(93.33%vs.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移试验阴性率ASB组高于OSB组(90.00%vs.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SB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OSB组[生理(91.87±2.81)分vs.(83.00±3.31)分;心理(93.62±2.65)分vs.(86.48±3.32)分;环境(93.53±2.91)分vs.(83.95±2.47)分;社会关系(93.78±2.57)分vs.(83.80±2.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传统过顶位单束重建或者解剖单束重建ACL,均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但解剖单束重建在改善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方面更有优势,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断裂 交叉韧带重建 解剖 过顶位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前内入路解剖单束重建与过顶位单束重建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陈铁柱 陈宏文 +8 位作者 王靖 李思鸿 翁晓军 黄术 张丽娜 蒋志达 朱健 李彪 李晓声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比较解剖位单束(ASB)重建与过顶位单束(OS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44例ACL断裂的单膝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SB重建手术22例(ASB组),采用OSB重建手术22例(OSB组)。两... 目的比较解剖位单束(ASB)重建与过顶位单束(OS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44例ACL断裂的单膝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SB重建手术22例(ASB组),采用OSB重建手术22例(OS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6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在膝关节活动度方面,ASB组无屈曲、伸直受限;OSB组1例伸直受限5°,无屈曲受限;在Lachman试验方面,ASB组均为阴性,OSB组术后Ⅰ度3例,但止点硬。两组Lachman试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轴移试验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ASB重建ACL,在控制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方面优于传统OSB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膝关节 解剖重建 过顶重建 内侧入路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中股骨止点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汤义民 徐斌 +2 位作者 王高远 陶钧 徐洪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的解剖学特点,探寻ACL解剖单束重建中理想的股骨止点定位方式,并应用于临床,比较其与传统单束重建方式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观察30例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ACL纤维在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时的张力变化,探寻解剖特点,...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的解剖学特点,探寻ACL解剖单束重建中理想的股骨止点定位方式,并应用于临床,比较其与传统单束重建方式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观察30例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ACL纤维在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时的张力变化,探寻解剖特点,分析测量相应数据和规律,拟订理想的解剖单束重建股骨止点定位方法;在100例ACL损伤并行单束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前随机抽取50例患者(实验组)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定位股骨止点,另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等长重建方式定位股骨止点,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Lysholm评分、KT-2000关节测量仪检查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Lysholm评分和KT-2000检查显示,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ACL解剖单束重建近期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等长单束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解剖学研究 股骨止点 解剖重建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一站式个性化单束重建术治疗策略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哲 吴震宇 +2 位作者 辛建海 冷冰 王大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一站式个性化单束重建术治疗策略。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根据术前精确...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一站式个性化单束重建术治疗策略。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根据术前精确测量其股骨骨性解剖参数及半月板损伤类型制定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方案,其中试验组采用股骨AM束附着点(即足印区直接止点区域)定位,对照组采用传统足印区中心定位。比较2组治疗前、末次随访时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并对比治疗前、末次随访时拉赫曼(Lachman)、前抽屉试验(ADT)及轴移试验(PST)结果,另比较KT-2000测量仪下胫骨前移度。结果2组末次随访时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试验组末次随访时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末次随访时的Lachman试验、ADT试验、PST试验结果等级分布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末次随访时的Lachman试验、ADT试验、PST试验结果等级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KT-2000测量屈膝30°及90°的胫骨前移度均小于治疗前,试验组末次随访时KT-2000测量屈膝30°及90°的胫骨前移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实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精确测量其股骨骨性解剖参数及评估半月板损伤情况,并以此为指导,采用改良的股骨AM束附着点定位的单束解剖重建方案,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稳定性,且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交叉韧带损伤 一站式个性化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双束解剖重建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亚雄 刘晓宁 张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探讨双束解剖重建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8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双束解剖重建术治疗,随访36个月,分别在3、12、36个... 目的探讨双束解剖重建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8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双束解剖重建术治疗,随访36个月,分别在3、12、36个月时记录患者KT-1000检测值;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股骨骨道扩大、胫骨骨道扩大情况;膝关节轴移试验情况。结果术后3、12、36个月KT-1000值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术后KT-1000值上升。术后3、12、3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IKDC评分升高。术后3、12、36个月股骨骨道扩大、胫骨骨道扩大发生率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术后股骨骨道扩大、胫骨骨道扩大发生率升高。术后36个月股骨骨道扩大发生率高于胫骨骨道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36个月膝关节轴移试验阳性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术后膝关节轴移试验阳性情况好转。结论双束解剖重建术治疗ACL临床疗效较好,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功能较佳,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交叉韧带 解剖重建术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股骨后外束足迹解剖变异与双束重建骨道定位的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伟 王大平 +5 位作者 欧阳侃 柳海峰 朱伟民 彭亮权 李皓 冯文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股骨侧后外侧束(PLB)在股骨足迹的解剖变异范围、参考标记和关节镜下定位方法。方法:采用30侧人膝关节标本,解剖ACL的PLB在股骨髁间窝外侧壁(Lateral Intercondylar Wall,LIW)的足迹。观察髁间窝外侧壁的形态...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股骨侧后外侧束(PLB)在股骨足迹的解剖变异范围、参考标记和关节镜下定位方法。方法:采用30侧人膝关节标本,解剖ACL的PLB在股骨髁间窝外侧壁(Lateral Intercondylar Wall,LIW)的足迹。观察髁间窝外侧壁的形态、住院医师脊(Resident Ridge)与ACL足迹关系、测量ACL长轴与股骨干夹角(AA)、PLB中心距离髁间窝外侧壁下缘软骨的垂直高度(PD)。采用数字影像学方法对足迹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住院医师脊为ACL足迹的上界(屈膝90°),紧靠住院医师脊下方为ACL纤维最集中的部位。(2)AA=18.7±15.25°,范围在-18°与56°之间;PD=7.02±1.47mm,范围在11 mm与3.75 mm之间,二者组数据离散程度均较大。(3)髁间窝外侧壁有2种类型,梯形8侧,三角形22侧,两种髁ACL的AA、PD均有明显差异(P=0.00)。结论:(1)AA、PD因人而异,数值差异较大,必须在术中测量进行个体化PLB定位。(2)虽然由于个体化的解剖变异,关节镜下难以采用通用的指引,但新鲜损伤,可根据明确的残端足迹术中定位;陈旧损伤住院医师脊可见时,PLB中心位置可参考在住院医师脊下方、前内束骨道前方予以定位;另外,3D-CT显示的髁间窝外侧壁形态也可以作为参考,梯形者PLB中心点较高、AA角较平,三角形者PLB中心点较低、AA角较倾斜。(3)如陈旧损伤住院医师脊无法辨认,难以明确PLB高度和AA角,建议进行双束个体化原位解剖重建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后外 足迹 变异 解剖重建 住院医师脊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与缝线内夹板增强术联合应用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断裂 被引量:4
11
作者 荆立忠 杨久山 王少山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与缝线内夹板增强术联合应用治疗膝后交叉韧带(PCL)断裂的疗效。方法 膝PCL断裂患者5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增强组26例。常规组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治疗,增强组联合应用关节...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与缝线内夹板增强术联合应用治疗膝后交叉韧带(PCL)断裂的疗效。方法 膝PCL断裂患者5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增强组26例。常规组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治疗,增强组联合应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和缝线内夹板增强术治疗。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并定期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8个月时,测量胫骨后移距离,采用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再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常规组2例患者术后第6周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经硬腰联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第18个月时,两组患者胫骨后移距离、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与常规组相比,术后第18个月时增强组患者胫骨后移距离减少(P<0.05)。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联合缝线内夹板增强术治疗膝PCL断裂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 缝线内夹板增强术 关节镜手术 膝后交叉韧带损伤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骨隧道定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旭升 陈根强 +1 位作者 付晓艳 章良忠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1-52,98,共3页
目的:为关节镜下自体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的骨隧道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8例膝关节标本上,标出前交叉韧带的附着点、重建点的位置,测量重建点的距离。结果:胫骨隧道重建点位于胫骨髁间棘前内侧缘前交叉韧带后方7mm处,股... 目的:为关节镜下自体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的骨隧道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8例膝关节标本上,标出前交叉韧带的附着点、重建点的位置,测量重建点的距离。结果:胫骨隧道重建点位于胫骨髁间棘前内侧缘前交叉韧带后方7mm处,股骨隧道重建点位于髁间窝外侧壁从前到后7mm,右膝为11点,左膝为1点处。关节内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长度为22.5±0.9mm。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选择合适的重建点,获取标准的股骨、胫骨隧道对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膝关节 重建术 骨隧道 定位 解剖 手术 关节镜
下载PDF
双束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中股骨隧道中心距离的计算机模拟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Tashiro Y Okazaki K +2 位作者 Iwamoto Y 胡玮 郑小飞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5年第3期192-192,共1页
对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手术,精确的骨隧道位置和牢靠的移植物固定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钻孔和隧道扩大技术的应用,股骨前内侧(anteromedial,AM)束与后外侧(posterolateral,PL... 对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手术,精确的骨隧道位置和牢靠的移植物固定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钻孔和隧道扩大技术的应用,股骨前内侧(anteromedial,AM)束与后外侧(posterolateral,PL)束隧道之间的骨桥可能会变得薄弱,使得双束ACL重建中易发生骨桥破裂、双隧道内口重叠等情况。特别是对于身材相对矮小的病例,隧道解剖定位时AM与PL隧道之间难以保持足够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重建术 交叉韧带 骨隧道 计算机模拟 距离 评估 重建手术 扩大技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前内侧束紧缩、后外侧束保残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4
作者 宋洋 杜庆钧 +3 位作者 欧阳毅 邱耿韬 黄明光 曾秋涛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44-47,64,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内侧束紧缩、后外侧束保残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ACL前内侧束损伤合并后外侧束完全断裂的患者20例,在关节镜下行前内侧束紧缩、后外侧束保残重建术。比较术前和术后1年Lysholm评分、Te...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内侧束紧缩、后外侧束保残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ACL前内侧束损伤合并后外侧束完全断裂的患者20例,在关节镜下行前内侧束紧缩、后外侧束保残重建术。比较术前和术后1年Lysholm评分、Tegner运动评分、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及Lachman试验结果。结果术后1年,患者的Lysholm评分及Tegner运动评分为均高于术前(P<0.05),抽屉试验、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结果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下行前内侧束紧缩、后外侧束保残重建术治疗ACL损伤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损伤 内侧 后外侧 关节镜 保留残端 重建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髂胫束移植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 被引量:6
15
作者 米琨 伏春华 +5 位作者 朱传奇 欧伦 刘武 刘鹏飞 吴舟 农必华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髂胫束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取髂胫束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30例,同时处理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等合并伤,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1个月,无明显并发症,患膝关节功能按照Lyshol...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髂胫束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取髂胫束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30例,同时处理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等合并伤,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1个月,无明显并发症,患膝关节功能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16例,良12例,一般2例,优良率93.33%。结论髂胫束切取方便,不需要特殊器械,切取范围广,编织后的髂胫束足够粗大,是临床上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损伤 髂胫移植 关节镜 重建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腘绳肌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任涛 王虎 +4 位作者 孙景福 刘晓雷 罗军 郭伟华 刘小鹏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腘绳肌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因单纯ACL损伤行关节镜下重建患者27例,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半腱肌、股薄肌)单束重建,随访1年,观察术前、术后0.5年、1年膝关节...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腘绳肌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因单纯ACL损伤行关节镜下重建患者27例,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半腱肌、股薄肌)单束重建,随访1年,观察术前、术后0.5年、1年膝关节活动度、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及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1年、术后0.5年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且术后1年优于术后0.5年(P<0.05);术后1年、术后0.5年患者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阳性率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术后1年与术后0.5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腘绳肌单束重建治疗ACL损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交叉韧带损伤 腘绳肌重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春礼 丁明 杜天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7-580,共4页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们看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ACL)重建术取得了巨大进展,从关节外到关节内,从开放手术到关节镜手术,从非解剖到解剖重建,目前的成功率达到85%左右。在失败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们看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ACL)重建术取得了巨大进展,从关节外到关节内,从开放手术到关节镜手术,从非解剖到解剖重建,目前的成功率达到85%左右。在失败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于隧道位置错误,特别是股骨隧道错误,当然还有例如移植物张力不足、康复不当等其他方面原因,另外还有7%没有任何已知技术错误的病例逐渐发展出现残余轴移现象。传统单束重建后对旋转控制存在不足,因此,改良为双束重建意图减少旋转不稳定,但没有很强临床和生物力学证据显示其优越性。 Mcguire等建议关节外重建治疗前外侧不稳定。有学者采用三维MRI研究显示,ACL重建后膝关节由伸至屈时内旋较ACL 正常膝增大。这种现象显示单纯重建ACL并没有完全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学,推测增大的屈膝内旋可能是由于损伤的膝关节前外侧韧带( anterolateral ligament of the knee ,ALL)未获得诊断和治疗。由于关节内ACL重建不能完全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特别是旋转稳定,最近,国内外特别是国外,掀起ALL的研究热潮,对于ACL研究陷入迷茫的今天,似乎出现一线曙光,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全面总结,以便对未来的走向做出客观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 外侧韧带 价值 解剖重建 ACL 关节镜手术 旋转不稳定 外侧不稳定
下载PDF
保留韧带残留纤维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患者早期髌骨关节软骨的影响
18
作者 何浩 崔魏 +6 位作者 于凯 刘海燕 郑军卯 王辉 刘玉召 王林 张宏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保留韧带残留纤维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患者早期髌骨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患者均行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研究保留韧带残留纤维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患者早期髌骨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患者均行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仅行保留韧带残留纤维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胫骨隧道缩小程度、髌骨关节软骨相关指标、髌骨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及安全性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胫骨隧道缩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胫骨隧道缩小程度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髌骨内侧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髌骨外侧T2值和髌骨外侧角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髌骨关节软骨损伤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0~Ⅱ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保留韧带残留纤维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缩小胫骨隧道,降低髌骨关节软骨损伤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 富血小板血浆 保留韧带残留纤维 髌骨关节软骨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之强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2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的治疗效果.结论: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和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单束韧带重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的治疗效果.结论: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和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单束韧带重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束韧带重建手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自我评估问卷情况、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术后6个月膝关节稳定性.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自我评估问卷调查中,观察组患者对疼痛、炎症和功能自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稳定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束韧带重建术和双束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双束韧带重建能提升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撕裂 韧带重建 韧带重建 韧带稳定性
下载PDF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前外侧束和后内侧束止点的解剖学研究
20
作者 刘敏 杨国敬 +5 位作者 张力成 林瑞新 蔡春元 崔怀瑞 汤呈宣 王伟良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人后交叉韧带的分束情况,对前外侧束和后内侧束的止点进行观测,掌握更为详细的解剖学资料,为临床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例膝关节标本,将后交叉韧带分为前外侧束和后内侧束,对双束股骨及胫骨端止点进行标... 目的探讨国人后交叉韧带的分束情况,对前外侧束和后内侧束的止点进行观测,掌握更为详细的解剖学资料,为临床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例膝关节标本,将后交叉韧带分为前外侧束和后内侧束,对双束股骨及胫骨端止点进行标记和解剖学观测。结果后交叉韧带的双束股骨止点中点至股骨内髁关节软骨前缘的距离分别为(8.52±1.81)mm和(11.63±1.81)mm,至股骨髁间窝顶的垂直距离分别为(4.67±0.55)mm和(10.32±1.23)mm;胫骨止点中点至胫骨关节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8.43±1.21)mm和(14.52±2.31)mm,至胫骨内侧软骨边缘的距离分别为(47.44±6.23)mm和(45.95±6.32)mm。双束股骨附丽区面积分别为(107.12±15.25)mm2和(65.35±10.27)mm2;胫骨附丽区面积分别为(50.07±11.33)mm2和(51.08±10.22)mm2。结论揭示了后交叉韧带双束止点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交叉韧带 外侧 后内侧 局部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