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和MRI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的解剖学研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褚爱鹏 黄文起 陈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4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CT及MRI进行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重建方法。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三维重建患者中选取45例,共计90个膝关节,对其进行MRI及CT扫描,对前交叉韧带股骨附着点的形态、面积及其同周围... 目的探讨采用CT及MRI进行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重建方法。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三维重建患者中选取45例,共计90个膝关节,对其进行MRI及CT扫描,对前交叉韧带股骨附着点的形态、面积及其同周围结构关系及进行测量分析。结果45例受试者的左右两侧膝关节ACL股骨止点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受试者的ACL股骨止点面积、长轴角、远距、后距、短轴、长轴等数据均明显大于女性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的解剖学特征存在一定个体化差异,通过结合MRI及CT成像数据实现三维重建,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对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 三维重建 解剖学数据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路世勇 李光磊 王宝鹏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1-864,共4页
随着对前交叉韧带(ACL)生物力学和功能解剖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关节镜下微创技术的应用,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成为治疗ACL损伤的标准术式。近年来,解剖重建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导致报道的ACL股骨止点面积... 随着对前交叉韧带(ACL)生物力学和功能解剖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关节镜下微创技术的应用,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成为治疗ACL损伤的标准术式。近年来,解剖重建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导致报道的ACL股骨止点面积及解剖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股骨 临床解剖学 止点 ACL损伤 功能解剖 生物力学 微创技术 标准术式
原文传递
膝关节置换修复退行性股骨髁间窝前交叉韧带撞击症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辉 王群 +2 位作者 燕双喜 董天云 邹海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9期6251-6255,共5页
背景:传统上对退行性股骨髁间窝前交叉韧带撞击症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是可造成交叉韧带功能的丧失,引起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点主张对于韧带损伤及合并膝关节其他结构损伤应尽早手术治疗。目的:探讨膝关... 背景:传统上对退行性股骨髁间窝前交叉韧带撞击症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是可造成交叉韧带功能的丧失,引起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点主张对于韧带损伤及合并膝关节其他结构损伤应尽早手术治疗。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对退行性股骨髁间窝前交叉韧带撞击症的修复效果,并与AO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比。方法:纳入退行性股骨髁间窝前交叉韧带撞击症患者72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切开AO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膝关节置换治疗。治疗后7 d评定患者的修复效果;在治疗前与治疗后7 d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制定的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后7 d治疗组的疗效优良率为94%,对照组为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治疗组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而IKDC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7 d治疗组的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关节腔感染、关节疼痛、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膝关节置换治疗退行性股骨髁间窝前交叉韧带撞击症能提高近期疗效,有效恢复膝功能,同时减少置换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钉 手术后并发症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退行性股骨髁间窝交叉韧带撞击症 膝关节置换 AO空心螺钉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位置需个体化
4
作者 徐卿荣 朱振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模拟生理负荷条件下前交叉韧带的等距重建位置是否适用于每一个体。方法  7具新鲜冷冻尸体膝关节标本 ,在前交叉韧带股骨与胫骨附着区各取 5点分别钻骨隧道 ,通过钢丝和等距测量器施加初负荷 ,检测膝关节屈曲过程中胫骨和股... 目的 探讨模拟生理负荷条件下前交叉韧带的等距重建位置是否适用于每一个体。方法  7具新鲜冷冻尸体膝关节标本 ,在前交叉韧带股骨与胫骨附着区各取 5点分别钻骨隧道 ,通过钢丝和等距测量器施加初负荷 ,检测膝关节屈曲过程中胫骨和股骨隧道间的距离变化。结果 股骨韧带附着区中点、后点和下点与胫骨附着区 5点间的距离变化保持在等距范围内。膝关节自 0°屈曲至 90°位点间距离变化在各个标本间的差异无显著性。股骨韧带附着区中点、前点、上点和下点随膝关节屈曲分别在各膝关节间出现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股骨韧带附着区内重建位置变化影响重建疗效 ,股骨韧带附着区后点和下点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理想等距位点 ,前交叉韧带重建时应个体化调整重建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重建 位置 个体化 前交叉韧带股骨
下载PDF
对关节镜下股骨端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王利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8期120-121,共2页
探讨分析对接受关节镜下股骨端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 探讨分析对接受关节镜下股骨端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为两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股骨端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伸展段的重现偏差为(4.1±0.3)°,膝关节中间段的重现偏差为(3.8±0.5)°,膝关节屈曲段的重现偏差为(3.9±0.4)°;对照组患者膝关节伸展段的重现偏差为(5.4±0.5)°,膝关节中间段的重现偏差为(5.6±0.2)°,膝关节屈曲段的重现偏差为(5.5±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位置的重现偏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为(95.1±2.3)分,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为(79.5±1.7)分,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关节镜下股骨端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镜下股骨端双隧道重建膝交叉韧带 膝关节功能 康复护理 效果观察
下载PDF
膝关节三维CT重建评估住院医师嵴发生率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旸 李东明 +1 位作者 郑伟 胡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使用住院医师嵴作为股骨端定位骨性标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2015年间在我院行膝关节CT三维重建的患者中,选取80例,年龄4~81岁,男性53人,女性27人,依照年龄分为4组,A组(4~12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使用住院医师嵴作为股骨端定位骨性标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2015年间在我院行膝关节CT三维重建的患者中,选取80例,年龄4~81岁,男性53人,女性27人,依照年龄分为4组,A组(4~12岁)、B组(13~30岁)、C组(31~45岁)、D组(45~81岁),其中B组和C组为我科前交叉韧带断裂拟手术患者,各组20例。分析每组膝关节髁间窝外侧嵴(1ateral intercondylar ridge)即住院医师嵴(resident ridge)三维CT重建之发生率及镜下观察结果。结果:4组患者住院医师嵴发生率:A组0%,B组15%,C组15%,D组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医师嵴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B组和C组全部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股骨外侧髁内侧壁后1/3定位ACL股骨止点足印区的原则,行有限髁间窝清理后,结果显示,术前三维CT重建证实存在住院医师嵴的患者,术中却未被发现,但在2组患者均能发现位于股骨外髁内侧壁股骨止点足印区内有一条白色致密纤维切迹。住院医师嵴和白色致密纤维切迹无相关性(P〉0.05)。结论:住院医师嵴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无相关性,与年龄有相关性,可能与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前界受到应力的持续刺激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使用住院医师嵴作为股骨端个体化骨性定位标志尚需临床进一步研究。在B组和C组患者术中确认的白色致密纤维切迹,即ACL股骨足印区致密纤维切迹,可以作为ACL重建术中股骨隧道的个体化非骨性定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 住院医师嵴 前交叉韧带股骨足印区 骨性标志 白色致密纤维切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