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和形态学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锦 袁建桥 +4 位作者 崔梦琦 赵芳源 吴刚 王星星 张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观察再定位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共36侧关节盘发生移位,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1.4)个月,评价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的... 目的:观察再定位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共36侧关节盘发生移位,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1.4)个月,评价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拍摄MRI,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拍摄CBCT,用于评估颞下颌关节盘形态、位置和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关节弹响(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90.48%)和疼痛(有效率均为88.89%)均改善。治疗后部分关节盘恢复正常形态(双凹型占66.67%),部分(72.22%)关节盘完全复位;盘-髁距离减小(1.87±2.05)mm、盘-髁角度减小(17.75±11.57)°(P<0.05)。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关节前间隙较治疗前均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P<0.05);治疗结束时关节前间隙较治疗1周增大,后间隙减小(P<0.05),关节上间隙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关节盘形态和位置,进而协调颞下颌关节盘-髁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移位 定位咬合 形态学评价
下载PDF
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和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雷安文 周嵩琳 +2 位作者 王之恒 林家婷 郭平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7-92,共6页
目的:比较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和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51例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 目的:比较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和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51例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体外电磁式冲击波治疗组28例和再定位咬合板组23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张口度、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值(dysfunction index,DI)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张口度、DI值以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体外电磁式冲击波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再定位咬合板治疗组(P<0.05);再定位咬合板治疗组DI值低于体外电磁式冲击波治疗组(P<0.05);两组在张口度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疼痛方面,体外电磁式冲击波治疗效果好;在颞下颌关节临床障碍方面,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效果好,两种方法在治疗张口度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上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移位 体外电磁式冲击波 定位咬合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文佳玉 武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1-866,共6页
目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率高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占很大比例。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被认为是治疗ADD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缓解疼痛... 目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率高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占很大比例。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被认为是治疗ADD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缓解疼痛、弹响等临床症状,并改善下颌运动范围。由于ARS广泛应用,其确切机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ARS现有的操作方法、治疗机制及其长期疗效尚无定论。鉴于目前对ARS治疗的不同看法,本综述试图提供ARS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咬合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泽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6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经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均经手法复位后戴用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目的:观察经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均经手法复位后戴用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1d、治疗后2周,患者最大开口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1),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疗效肯定,可恢复正常的盘-髁关系,明显改善患者开口度,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盘移位 手法复位 定位咬合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茹 叶少友 +1 位作者 聂凌云 曾剑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评价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名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患者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诊,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再定位咬合板治疗... 目的评价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名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患者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诊,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再定位咬合板治疗,18名弹响患者中13名(72.22%)弹响完全消失,10名疼痛患者中8名(80.00%)疼痛消失,14名下颌运动异常患者中10名(71.43%)转为正常。26名患者认为治疗有效(92.86%)。结论再定位咬合板对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 定位咬合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载PDF
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梦琦 张宜爽 +3 位作者 袁建桥 张锦 赵芳源 张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究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方法:纳入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颅颌面锥形束CT,应用三维测量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评价... 目的:探究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方法:纳入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颅颌面锥形束CT,应用三维测量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评价治疗后患者关节间隙、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结果: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关节前间隙减少,上间隙、后间隙增大(P<0.05);治疗前双侧髁突有85.7%居于后位、14.3%居于中位,治疗后双侧髁突78.6%居于前位、21.4%居于中位。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上气道总体积、腭咽体积、腭咽最小截面积、腭咽高度、舌咽高度、腭咽矢径、舌咽矢径、腭咽冠径增大,腭咽及舌咽截面矢冠比增大(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调整患者髁突位置,缓解颞下颌关节相关症状,同时改善上气道结构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咬合 下颌后退 关节盘可复性移位 上气道 锥形束CT
下载PDF
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彦任 黄磊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6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研究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DWR)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门诊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DDWR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手... 目的研究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DWR)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门诊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DDWR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手法复位。研究组经手法复位后立即按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分别于复位前、复位后3个月、复位后6个月对患者疼痛情况、平均最大开口程度与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者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最大开口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平均最大开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ADDWR患者的疼痛、增大平均开口程度、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改良定位咬合 疼痛情况 平均最大开口程度 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石涛 邢文忠 +2 位作者 郭英 李阳 李振春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35-339,共5页
目的:观察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经手法复位后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3个月内的患者经医师进行手法复位关节盘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按医嘱戴用再定位咬合板... 目的:观察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经手法复位后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3个月内的患者经医师进行手法复位关节盘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按医嘱戴用再定位咬合板3-6个月,对照组不戴再定位咬合板。分别记录患者复位前、复位后3个月和复位后6个月时的疼痛分值。比较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复位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平均最大开口度和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和紊乱指数(CMI)。在复位后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MRI检查,观察关节盘和髁突在开口位和闭口位时的相对位置情况。结果:观察组22例患者中受累关节疼痛分值VAS复位前平均为2.72,3个月和6个月时下降到0.56和0.42;对照组22例患者中受累关节疼痛分值VAS复位前平均为2.83,3个月和6个月复查时分别下降到1.21和0.78。观察组复位前平均最大开口度为25.7mm,复位后即刻增大到44.7mm,3个月和6个月复诊时平均最大开口度分别为43.8mm和43.2mm;对照组复位前平均最大开口度为26.2mm,复位后即刻增大到45.2mm,3个月和6个月复诊时平均最大开口度分别为30.4mm和38.5mm。复位后3个月和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和紊乱指数(CMI)有显著性差异。(4)MRI检查结果显示:3个月时,观察组22例患者中2例患者闭口位时关节盘位于髁突前下方,开口位时关节盘可完全回复,6个月时共有3例患者开闭口位时关节盘均在髁突前;对照组22例患者复位后3个月复查时有5例开闭口位时关节盘均在髁突前方,6个月时增加到9例。结论:颞下颌关节盘紊乱病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经手法复位后应及时戴入再定位咬合板稳固关节盘,有效得保持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复性盘移位 定位咬合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手法复位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陈曦 孙顺涛 吴新宏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6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研究再定位咬合板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42例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 目的研究再定位咬合板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42例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采用再定位咬合板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90 d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参照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关节弹响及最大张口度,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关节弹响度、最大张口度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关节弹响度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张口度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患者的最大张口度明显升高,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咬合 手法复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 疗效
下载PDF
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存艺 胡济安 施洁珺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920-924,共5页
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是将下颌引导至治疗性前伸位来重建生理性的关节盘-髁突-关节窝关系。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是最常用的矫治器,可促进症状缓解和发挥颞下颌关节结构重塑作用。最近,各类活动或固定功能矫治器也逐渐... 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是将下颌引导至治疗性前伸位来重建生理性的关节盘-髁突-关节窝关系。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是最常用的矫治器,可促进症状缓解和发挥颞下颌关节结构重塑作用。最近,各类活动或固定功能矫治器也逐渐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病的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但其效果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对不同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并且分析其中盘突关系恢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定位咬合 功能矫治器 关节盘移位
下载PDF
前伸咬合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关节振动的作用
11
作者 王琛 张静露 +2 位作者 奚晓菁 于林凤 张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0-503,共4页
目的:研究前伸咬合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影响。方法:30例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者分别作正常开闭口运动(正中颌位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以及前伸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至切对切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收... 目的:研究前伸咬合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影响。方法:30例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者分别作正常开闭口运动(正中颌位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以及前伸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至切对切开始的最大开闭口运动),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收集2种下颌运动方式下的关节振动信号,结合Joint-3D技术记录并分析开口度、开口型的变化,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伸开闭口组关节振动的振动总能量TI、频率小于300Hz的振动能量A、频率大于300Hz的振动能量B、峰振幅PA明显小于正中颌位最大开闭口运动组(P<0.01)。2种运动产生振动的峰频率PF以及频率大于300Hz的振动能量与频率小于300 Hz的振动能量之比B/A没有差异。2种运动方式下,开口度无明显变化,而37.4%的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前伸开闭口的下颌偏离中线距离比正常开闭口运动小。结论:下颌前伸至切对切可降低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区振动的强度但不改变其频率特性,部分患者可以改善开口型。本研究从定量化的角度为调整下颌前伸的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咬合 定位咬合 关节振动
下载PDF
再定位垫对于治疗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蒿文嵩 李刚 +1 位作者 于孟强 周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9期31-33,共3页
目的:评价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例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治疗期限为6个月,治疗完成后随访6个月,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并行颞下颌关节核... 目的:评价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例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治疗期限为6个月,治疗完成后随访6个月,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并行颞下颌关节核磁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23例弹响患者中16例(69.56%)弹响完全消失,2例(8.70%)弹响减轻,总有效率78.24%,11例疼痛患者中6例(54.55%)疼痛消失,3例(28.18%)疼痛明显减轻,总体有效率为82.72%,4例张口受限患者中2例(有效率50.00%)转为正常,1例(有效率25%)即张口度改善大于0.5cm,总体有效率75.00%。结论:再定位咬合板对治疗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咬合 深覆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
下载PDF
手法复位加咬合板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 被引量:13
13
作者 牛宇 赵会杰 +2 位作者 程立伟 王影 阎妍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9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对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6名急性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行手法复位后分成两组,A组佩戴再定位咬合板,B组不作处理。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最大主动张口...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对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6名急性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行手法复位后分成两组,A组佩戴再定位咬合板,B组不作处理。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最大主动张口度进行评价,采用SPSS21. 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46例患者最大主动张口度均明显改善,A组、B组患者由治疗前的(20. 6±1. 9)mm、(19. 7±2. 5)mm增加到(41. 9±3. 6)mm和(37. 6±5. 3)mm;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VAS分别由治疗前(6. 7±0. 9、5. 9±1. 2)下降到(1. 8±0. 8、2. 5±0. 7)。治疗3个月后A组、B组最大主动张口口度以及VAS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加再定位咬合板能较好地恢复盘-髁关系,并能缓解肌源性和关节源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 手法复位 定位咬合
下载PDF
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浩 吴璇 +1 位作者 石涛 邢文忠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研究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0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门诊就诊的ADDwR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数字化组和传... 目的研究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0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门诊就诊的ADDwR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数字化组和传统组,每组20例。数字化组患者采用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堆塑自凝树脂再定位咬合板,比较2组咬合板椅旁调改时间、治疗满意度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标评分。结果数字化组椅旁调改时间为(379.8±91.0)s,明显短于传统组[(816.9±102.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01,P<0.001)。治疗满意度评分越低表示患者越满意,数字化组在制作与戴入过程、外观影响、异味三方面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VAS评分、各项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数字化组和传统组治疗6个月后VAS评分分别为(1.71±0.56)、(1.80±0.40)分,相较于治疗前[(2.97±0.83)、(2.94±0.79)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相同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标治疗前评分比较,2组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再定位咬合板相比,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用于治疗ADDwR可获得相似的临床效果,且可提高临床效率及患者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盘可复性移位 定位咬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原文传递
前伸再定位咬合板对关节内结构紊乱病的治疗概述
15
作者 李听 周建萍 +1 位作者 戴红卫 吴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 ,TMD)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征是颞下颌关节区或咀嚼肌疼痛、关节弹响和下颌关节运动受限,中年女性多发。关节内结构紊乱是TMD的一种类型,其中,盘-突关系不协调最为常...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 ,TMD)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征是颞下颌关节区或咀嚼肌疼痛、关节弹响和下颌关节运动受限,中年女性多发。关节内结构紊乱是TMD的一种类型,其中,盘-突关系不协调最为常见。前伸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通常放置于上颌骨或下颌骨上,依靠前牙的引导斜坡来引导下颌向前,从而带动髁突向前向下恢复盘-突关系,是治疗盘-突关系不协调的常见治疗方式之一。但是目前ARS的适应症、具体操作程序、临床佩戴情况、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缓解的可能机制尚存在争议。因此,这篇文章就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相关医生在进行临床诊疗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咬合(ars)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 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治疗
下载PDF
全可调架与平均值架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英 曲哲 陈小冬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全可调架与平均值架制作的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门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46例,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 目的比较应用全可调架与平均值架制作的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门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46例,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分别应用全可调架及平均值架制作再定位咬合板。戴用咬合板后按时预约复诊调,同时检查患者的关节、肌肉症状,记录复诊调次数。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弹响症状均全部消失。平均值架组患者治疗后有16例疼痛症状消失(16/20,占80%),20例开口度有改善(20/20,占100%)。全可调架组患者治疗后有20例疼痛症状消失(20/21,占95%),18例开口度有改善(18/18,占100%)。两组在治疗关节弹响、疼痛和改善开口度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值架组患者平均复诊调(8±0.73)次,全可调架组患者平均复诊调(4±0.67)次,两组在调次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全可调架制作再定位咬合板比使用平均值架制作,对于治疗关节盘移位的疗效更加确切,复诊调次数少,疗程短,患者满意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可调铪架 定位咬合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可复性盘移位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前移位锚固术后临床疗效评估
17
作者 段咏华 潘亮 +2 位作者 许峻瑜 曲靖 梅健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101-104,共4页
目的评估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前移位锚固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治于上饶市人民医院的80例颞下颌盘不可复前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前伸再定位咬合... 目的评估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前移位锚固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治于上饶市人民医院的80例颞下颌盘不可复前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观察组采用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疼痛值、开口度、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和紊乱指数(CMI)。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关节盘复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髁突骨质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开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开口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开口度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DI及CM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DI及CM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DI及CM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前移位锚固术能有效复位前移的关节盘,缓解疼痛,改善开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盘不可复移位 颞下颌关节 锚固术 定位咬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