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修未密 后出转精——试论《文心雕龙·诠赋》的理论价值
1
作者 张亚权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85-90,共6页
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至汉代而特盛。据班固记载,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的进御之赋就有千余首。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批评的兴盛和理论的拓展,汉魏以降,论赋之言日见其多。刘勰之前,已有不少论赋文字见诸文史典籍。但大都是零缣断简,片青只语,均... 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至汉代而特盛。据班固记载,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的进御之赋就有千余首。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批评的兴盛和理论的拓展,汉魏以降,论赋之言日见其多。刘勰之前,已有不少论赋文字见诸文史典籍。但大都是零缣断简,片青只语,均有“各照隅隙,鲜观衢路”之弊。而求其能“弥纶群言”,“擘肌分理”者,当首推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诠赋》集前人赋论之大成并加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辞赋 理论价值 中国古代文论 前修未密 文体论 赋论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六义 发展史
下载PDF
初读《散曲通论》
2
作者 书良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8-128,共1页
最近,羊春秋先生的《散曲通论》已由岳麓书社出版,计33万字,引起了国内外学人极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羊先生在序中非常谦虚而又不无感慨地说:“它是我数十年的教学积累,分娩之痛,舔犊之爱,一时都渗透在这部书稿中。‘前修未密,后出... 最近,羊春秋先生的《散曲通论》已由岳麓书社出版,计33万字,引起了国内外学人极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羊先生在序中非常谦虚而又不无感慨地说:“它是我数十年的教学积累,分娩之痛,舔犊之爱,一时都渗透在这部书稿中。‘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我不敢这么自负;但‘探颐索隐,钩深致远’,则是我私心所向往的。”短短的几句话,看来平常,岂知这怎能概括得了他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从事教学、研究和著述的艰苦历程!熟悉他、敬佩他的人都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曲 通论 初读 前修未密 后出转精 十论 吴梅 迎旭轩 元曲 成熟性
下载PDF
“半菽”与“卒乘”——辞书勘误二则
3
作者 姚永铭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94-97,共4页
中国的辞书编纂,有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近年来编纂了不少新的辞书,“前修未密,后出转精”,这些新的辞书无论在容量、编排还是释义等各个方面,都远远胜过以前的旧辞书。但是,白璧难免有瑕,《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这样的... 中国的辞书编纂,有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近年来编纂了不少新的辞书,“前修未密,后出转精”,这些新的辞书无论在容量、编排还是释义等各个方面,都远远胜过以前的旧辞书。但是,白璧难免有瑕,《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这样的大型辞书,也偶有疏虞。为避免以讹传讹,贻误后学,我们不揣浅陋,姑撮二例,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辞书编纂 蔬菜 史记 广绝交论 汉书 左传 释义 前修未密 刘孝标
下载PDF
《说“燧”》平议
4
作者 石见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78-81,共4页
去年《中国语文》第四期上刊载文安朗先生《说“燧”》一文,惩于“燧”字“现有辞书只有两个义项:1.古代取火器;2.古代告警的烽火……这些义项对现代汉语来说是足够用了,而对古代浩瀚的典籍来说,就嫌少了一点。”于是游目册府,自出机杼... 去年《中国语文》第四期上刊载文安朗先生《说“燧”》一文,惩于“燧”字“现有辞书只有两个义项:1.古代取火器;2.古代告警的烽火……这些义项对现代汉语来说是足够用了,而对古代浩瀚的典籍来说,就嫌少了一点。”于是游目册府,自出机杼,得八义项焉。此诚所谓“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治学正需要这种锲而不合、精益求精的精神。然究其所论,间亦有所未安,千虑一失,容或有之,敢竭鄙诚,以就教于文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项 火炬 古代 正确理解 佩饰 现代汉语 火器 前修未密 朱子语类 韩愈
下载PDF
对徐朔方先生《冯梦龙年谱》的几点质疑
5
作者 赵荔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50-153,共4页
考订冯梦龙生平事迹的工作始于容祖肇,他所著的《明冯梦龙的生平及其著述》、《明冯梦龙的生平及其著述续考》二文为学者们多所借鉴。徐朔方先生的《冯梦龙年谱》也是容氏二文的发展。前修未密,后出转精,但笔者在拜读《年谱》的过程中,... 考订冯梦龙生平事迹的工作始于容祖肇,他所著的《明冯梦龙的生平及其著述》、《明冯梦龙的生平及其著述续考》二文为学者们多所借鉴。徐朔方先生的《冯梦龙年谱》也是容氏二文的发展。前修未密,后出转精,但笔者在拜读《年谱》的过程中,也注意到其中有欠精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挂枝儿》 徐朔方 《曲律》 王骥德 万历 晚明曲家年谱 前修未密 杂论 后出转精
下载PDF
《离骚校诂》序
6
作者 汤炳正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58-58,共1页
《离骚校诂》序汤炳正黄君灵庚《离骚校诂》既成,来书求序我说,他“研究楚学,走的是前人老路,专攻文字、训沽、章句,在楚学这圈子里颇感寂寞”。及读他寄来的复印《离骚校估》十数条,又见其中多精辟之言,发前人所未发。对此,我... 《离骚校诂》序汤炳正黄君灵庚《离骚校诂》既成,来书求序我说,他“研究楚学,走的是前人老路,专攻文字、训沽、章句,在楚学这圈子里颇感寂寞”。及读他寄来的复印《离骚校估》十数条,又见其中多精辟之言,发前人所未发。对此,我深有所感!前人有言:“不从小学入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时代条件 先秦两汉 屈赋 文字 《引书》 成一家之言 《楚辞》 前修未密 学术遗产
下载PDF
關於研究“小學”的幾點意见
7
作者 刘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63年第2期61-64,共4页
语言文字之学,古来叫做“小学”,包括声音、文字、訓詁方面而言。研究这门科学的都一致推崇清代乾嘉诸老。不过學術進步總不免受着時代的局限,乾嘉諸老只是在他们那個時代以前的基礎上提高了一步,至於繼續增長,還要等待後人来努力,所以... 语言文字之学,古来叫做“小学”,包括声音、文字、訓詁方面而言。研究这门科学的都一致推崇清代乾嘉诸老。不过學術進步總不免受着時代的局限,乾嘉諸老只是在他们那個時代以前的基礎上提高了一步,至於繼續增長,還要等待後人来努力,所以到了現代研究“小學”,必然又要在乾嘉諸老提高了的基礎之上用新的觀點方法精益求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古人 别字 说文段注 虫部 叠韵 前修未密 古音研究 本有其字 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