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中第二产程初期运用支撑式前倾跪位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宋庆华 韦玉娟 +3 位作者 黄玲 蒋汛 何彦瑾 苏烨 《全科护理》 2024年第5期874-876,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与第二产程初期运用支撑式前倾跪位相结合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在医院住院分娩且行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1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与第二产程初期运用支撑式前倾跪位相结合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在医院住院分娩且行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1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5例,第一产程两组初产妇均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舒适体位,直至宫口开全。第二产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膀胱截石位,干预组在第二产程初期采用支撑式前倾跪位。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及使用催产素、产后尿潴留、产后腰背痛、产时胎心音减速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产时胎心减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中第二产程初期运用支撑式前倾跪位可缩短第二产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第二产程初期 支撑式前倾跪位 分娩结局
下载PDF
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婷 黄晴晴 +2 位作者 魏梦中 邓宅武 胡朝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需留置胃管。其中42例患者采... 目的研究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需留置胃管。其中42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留置胃管作为对照组;另42例患者采用转头前倾法进行留置胃管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再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2.86%、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6.19%、30.00%,均有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vs 19.05%),有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96.67%,明显高于培训前的53.33%,有差异(P<0.05)。结论转头前倾法能使护理人员更好掌握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的相关知识,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头前倾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留置胃管
下载PDF
无痛分娩中蹲位联合直立前倾位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3
作者 徐倩 钱波 +1 位作者 曹羽 施荣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中蹲位联合直立前倾位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1日~2023年8月1日实施无痛分娩的160例初产妇按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位和截石位分娩,观察组采用蹲位联合...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中蹲位联合直立前倾位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1日~2023年8月1日实施无痛分娩的160例初产妇按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位和截石位分娩,观察组采用蹲位联合直立前倾位及截石位分娩,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会阴侧切率、中转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时和产后出血量、会阴损伤评估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分娩中蹲位联合直立前倾位有利于缩短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会阴严重裂伤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无痛分娩 蹲位 直立前倾 第二产程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治疗骨盆前倾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彭韵秋 周明明 +4 位作者 李文华 黄译 唐建鑫 黄坤齐 谢冰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8期120-124,共5页
骨盆前倾型非特异性下腰痛是导致腰痛的常见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一般以腰骶部疼痛为主,影像学检查结果通常提示腰骶角增大。因该病手术指征不明显,故有关外科手术治疗的报道较少。中医治疗该病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正骨推拿手法与针灸治疗... 骨盆前倾型非特异性下腰痛是导致腰痛的常见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一般以腰骶部疼痛为主,影像学检查结果通常提示腰骶角增大。因该病手术指征不明显,故有关外科手术治疗的报道较少。中医治疗该病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正骨推拿手法与针灸治疗因缓解疼痛症状较快、复发率较低、操作简便、费用实惠等原因,广受临床医师青睐。该文收集近年来有关骨盆前倾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相关文献,从“筋骨平衡”理论角度对骨盆前倾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倾 非特异性下腰痛 筋骨平衡 现代生物力学 针灸治疗 手法 运动疗法
下载PDF
孕晚期前倾位训练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严敏莉 李惠勤 谢映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孕晚期前倾位训练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接受产检的200例产孕晚期初产妇,并按照1:1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研究组则... 本研究旨在探讨孕晚期前倾位训练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接受产检的200例产孕晚期初产妇,并按照1:1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研究组则采取常规+前倾位训练,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产时枕后位发生率7.0%低于对照组的19.0%(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93.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研究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多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阿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产妇开展孕晚期前倾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缩短产程时间,保障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倾位训练 孕晚期 初产妇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不同股骨颈前倾角对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杰 龙江涛 +4 位作者 王倩倩 席红卫 程鑫葵 成毅 徐树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57-761,共5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患儿不同股骨颈前倾角时股骨的应力分布,以明确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矫正的意义,并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在山西省儿童医... 目的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患儿不同股骨颈前倾角时股骨的应力分布,以明确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矫正的意义,并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例右侧DDH患儿影像学资料。患儿女,6岁,提取正常侧(左侧)髋关节股骨扫描数据,通过三维CT扫描重建股骨三维模型,分别设计股骨颈前倾角35°、25°、15°时的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计算,观察不同股骨颈前倾角度时股骨的生物力学分布。结果DDH患儿股骨三维模型上股骨颈前倾角为35°、25°、15°时股骨模型受到的最大应力分别为21.18 MPa、17.36 MPa、9.85 MPa。股骨颈前倾角为35°时,股骨干应力集中;股骨颈前倾角为25°时,股骨远端骨骺的应力降低25%;股骨颈前倾角为15°时,股骨应力主要集中在股骨头颈至股骨干上段。股骨颈前倾角为35°时,位移大于1 mm的区间是股骨头至股骨干中段;股骨颈前倾角为25°时,位移大于1 mm的区间是股骨头至股骨干中上端;股骨颈前倾角为15°时,位移大于1 mm的区间是股骨头至股骨颈。股骨颈前倾角为35°、25°、15°时其股骨远端骨骺的最大位移分别为0.0041 mm、0.0018 mm、0.0012 mm。结论股骨颈前倾角对DDH患儿的股骨力学有着重要影响。股骨的应力分布随着股骨颈前倾角改变而改变,股骨颈前倾角度增大,股骨干应力逐渐增加,在股骨干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股骨颈前倾角越大,应力传递在股骨干区域受到的遮挡效应越大,股骨远端骨骺在横断面的变形也增加。股骨颈前倾角为15°时股骨应力分布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脱位 先天性 股骨颈 前倾 下肢 生物力学现象 儿童
下载PDF
治疗性运动对头前倾并发颈痛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7
作者 孙喜妹 刘华 +2 位作者 柴良伟 李凯洋 马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2,共9页
目的系统分析治疗性运动对头前倾并发颈痛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Science Direct、EBSCO、Springlink、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文献类型为不同类型治疗性运动对... 目的系统分析治疗性运动对头前倾并发颈痛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Science Direct、EBSCO、Springlink、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文献类型为不同类型治疗性运动对头前倾并发颈痛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研究人员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量表与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416例患者。1a级证据证明肩胛骨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头前倾并发颈痛患者头前倾角度(MD=3.62,95%CI 2.41~4.83,P<0.001),减轻颈部疼痛(MD=1.32,95%CI 0.18~2.46,P=0.02)。1b级证据证明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可减轻功能残疾(MD=-0.92,95%CI-1.11~-0.74,P<0.001);1b级证据证明颈深屈肌训练能改善头前倾角度(MD=-0.83,95%CI-1.56~-0.10,P=0.03),减轻颈部疼痛(MD=0.93,95%CI 0.54~1.32,P<0.001),改善功能残疾(MD=2.17,95%CI 1.39~2.95,P<0.001)。结论肩胛骨稳定性训练颈深屈肌训练均能有效改善头前倾,减轻疼痛,改善颈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倾 颈痛 运动 生活质量 颈部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姿势解密技术的手法治疗对头前倾与圆肩的治疗效果研究
8
作者 刘挪亚 王强 +1 位作者 王昊岩 谭万婷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2996-13004,共9页
目的:观察基于姿势解密技术的手法治疗对头前倾与圆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头前倾与圆肩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自我牵伸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我牵伸疗法结合基于姿势解密技术的治疗手法进行... 目的:观察基于姿势解密技术的手法治疗对头前倾与圆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头前倾与圆肩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自我牵伸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我牵伸疗法结合基于姿势解密技术的治疗手法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2周后、治疗四周后进行头前倾角、肩前倾角与仰卧位肩峰到床的距离的测量与评估。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头前倾角、肩前倾角及仰卧位肩峰到床的距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组内比较:对照组患者在首次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头前倾角、肩前倾角与仰卧位肩峰到床的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二周后、治疗四周后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 0.05)。结论:自我牵伸疗法结合基于姿势解密技术的手法治疗对头前倾与圆肩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与单纯自我牵伸疗法相比,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的优势,因此,姿势解密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治疗头前倾与圆肩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倾与圆肩 手法治疗 姿势解密技术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前倾托辊的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鹰 孟文俊 +2 位作者 王学民 黄霞云 翟丙元 《起重运输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4-26,共3页
指出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的原因,探讨了前倾托辊的纠偏原理,通过算例分析了前倾角度对纠偏效果的影响,定性给出了前倾角度与纠偏力的关系,提出纠正输送带跑偏的建议。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前倾托辊 跑偏 带式输送机 托辊 前倾 输送带跑偏 纠偏原理 纠偏效果 算例分析 角度
下载PDF
远离颈椎前倾
10
作者 范青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3年第9期33-34,共2页
“天鹅颈”可以展现个人气质,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它以细、长、直为特点。一般从人体下巴到锁骨的距离称为颈部长度,天鹅颈的标准是颈部长度约为0.5个头长,脖子存在生理曲度,无前倾,肩部呈直角等表现。而颈椎前倾是影响天鹅颈的主要原... “天鹅颈”可以展现个人气质,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它以细、长、直为特点。一般从人体下巴到锁骨的距离称为颈部长度,天鹅颈的标准是颈部长度约为0.5个头长,脖子存在生理曲度,无前倾,肩部呈直角等表现。而颈椎前倾是影响天鹅颈的主要原因,因此想要拥有天鹅颈就要避免颈椎前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曲度 颈椎 个人气质 前倾 天鹅 下巴
下载PDF
幼儿发育性髋脱位髋臼前倾的三维CT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连永 赵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314-1315,1318,共3页
[目的]利用髋关节的三维CT影像,来探讨3岁以下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dislocationofthehip,DDH)髋臼前倾角(Acetabularanteversion,AA)的改变。[方法]对44例3岁以下单侧DDH患儿的3D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正常侧髋作为对照,测... [目的]利用髋关节的三维CT影像,来探讨3岁以下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dislocationofthehip,DDH)髋臼前倾角(Acetabularanteversion,AA)的改变。[方法]对44例3岁以下单侧DDH患儿的3D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正常侧髋作为对照,测量髋臼的前倾角。[结果]正常侧髋臼AA为(10·0±4·7)°,脱位侧为(18·1±4·5)°,P<0·01。按年龄分组,正常侧髋臼AA:小于18个月组为(9·2±4·3)°,大于等于18个月组为(10·6±4·9)°,P=0·34。脱位侧髋臼AA:小于18个月组为(16·2±4·5)°,大于等于18个月组为(19·2±4·1)°,P=0·03。[结论]三维CT能清晰地显示幼儿DDH髋臼的形态。脱位后,髋臼前倾角明显增加,且脱位时间越长,髋臼前倾越明显。了解髋臼的前倾情况,对DDH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髋臼前倾 幼儿 三维CT 发育性髋脱位 髋臼前倾 三维CT影像 CT研究 DISLOCATION 3岁以下
下载PDF
儿童髋臼前倾的发育规律研究
12
作者 卢伟 李连永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儿童的髋臼骨性前倾角(osseous acetabular anteversion,OAA)及软骨性前倾角(cartilaginous acetabular anteversion,CAA),明确从出生至骨成熟儿童OAA及CAA的发育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国医科...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儿童的髋臼骨性前倾角(osseous acetabular anteversion,OAA)及软骨性前倾角(cartilaginous acetabular anteversion,CAA),明确从出生至骨成熟儿童OAA及CAA的发育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93例髋关节发育正常儿童的髋关节MRI影像学资料,其中男童147例,女童146例;年龄1个月至16岁,平均年龄8.01岁。在通过髋臼中心的轴面图像上测量OAA和CAA,比较正常儿童OAA和CAA随年龄变化的趋势。结果正常儿童OAA在生后1岁时为(8.69±3.16)°,2岁时增大至(11.83±2.95)°;2~9岁之间维持恒定。9~16岁,OAA略有上升,16岁时达到(14.37±3.55)°。正常儿童CAA在生后1岁时为(12.29±3.13)°,2岁时增大至(15.19±2.68)°,之后不随年龄变化,维持在(15.17±3.38)°,直至16岁达到成人水平。结论 CAA在生后2年内迅速发育至成人水平,后不随年龄而变化;骨性髋臼前倾则随年龄而逐渐增大。在儿童时期,不能用OAA代替CAA,在儿童髋关节手术前,应通过MRI评价CAA的前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前倾 骨性髋臼前倾 软骨性髋臼前倾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跳远前倾式离板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天德 宋广林 +1 位作者 刘强 顾建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49,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观察对比法及理论分析 ,对比蒙、刘易斯 ,鲍威尔 3位世界超级明星的跳远技术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起跳前倾式离板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分析认为 ,前倾式离板技术有助于加速上板、正心用力集中、摆动及缓冲积极、同时对空中和... 采用文献资料、观察对比法及理论分析 ,对比蒙、刘易斯 ,鲍威尔 3位世界超级明星的跳远技术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起跳前倾式离板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分析认为 ,前倾式离板技术有助于加速上板、正心用力集中、摆动及缓冲积极、同时对空中和落地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田径运动 跳远 前倾式离板 起跳速度 摆动 缓冲
下载PDF
按摩合前倾定位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辉 吴乐彬 +2 位作者 沈新云 钱世勋 陈中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1-752,共2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步伐的日趋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则最为常见。其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中医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风寒、劳损、外伤等因素导致颈椎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使颈椎关节和韧带的松动错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步伐的日趋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则最为常见。其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中医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风寒、劳损、外伤等因素导致颈椎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使颈椎关节和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颈椎慢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前倾定位 牵引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横韧带对髋臼假体前倾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福江 高志国 +1 位作者 于建华 王胜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5-626,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髋臼横韧带作为髋臼假体前倾定位参照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进行100例100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男67例,女33例;年龄45~82岁,平均64.5岁。股骨颈骨折头下型4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Ⅲ~Ⅳ期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髋臼横韧带作为髋臼假体前倾定位参照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进行100例100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男67例,女33例;年龄45~82岁,平均64.5岁。股骨颈骨折头下型4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Ⅲ~Ⅳ期32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Ⅰ级12例,创伤性髋关节炎6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患者均为初次置换。术中应用髋臼横韧带作为髋臼假体前倾定位的解剖参照标志,术后测量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并与正常值比较。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获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术后髋臼假体前倾角为(15.17±5.00)°,与正常值(15±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横韧带是髋臼假体前倾定位的可靠解剖参考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假体 前倾定位
下载PDF
前倾安装盘形滚刀作用效果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照煌 张得科 +2 位作者 孟亮 孙飞 户秀妹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07-214,共8页
盘形滚刀是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破岩刀具,因其对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工程工期和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一直以来就是领域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题.通过对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刀盘上传统安装的盘形滚刀的破岩受力分析,发现其破岩刃域存在严重侧滑... 盘形滚刀是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破岩刀具,因其对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工程工期和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一直以来就是领域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题.通过对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刀盘上传统安装的盘形滚刀的破岩受力分析,发现其破岩刃域存在严重侧滑和破岩刃侧向力(包括摩擦力)不平衡,而盘形滚刀的前倾安装可有效减缓甚至消除这一力学现象.因此,提出了盘形滚刀前倾安装的概念,分析了前倾安装的盘形滚刀破岩工作中摩擦力的分布特点,研究了盘形滚刀破岩刃域不平衡侧向力自相平衡的盘形滚刀前倾安装角及侵深变化对自相平衡的影响,从而为提高盘形滚刀作业寿命、降低盘形滚刀更换次数、提高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作业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盘形滚刀 侧向力 前倾安装 侧滑
下载PDF
固定式磨牙竖直器矫正下磨牙前倾阻生 被引量:3
17
作者 贝珉 达式金 +1 位作者 韩超 季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0-901,共2页
下磨牙前倾阻生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其危害主要有:1)易滞留食物,导致其自身及邻牙的龋病。2)当该牙因阻生而低于平面时,常导致对牙伸长,从而导致关系的进一步紊乱。为有效地竖直前倾阻生的下磨牙,特设计了固定式磨牙竖直器。
关键词 前倾阻生 固定式 磨牙 矫正
下载PDF
前倾坐姿下办公椅腰臀部承托舒适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天怡 申黎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3-178,共6页
前倾坐姿是工作状态下保持时间最长的坐姿。该坐姿条件下,腰背部支撑不足则容易造成低背部椎间盘病变并出现疼痛症状,因此,办公椅的相关承托性设计尤为重要。提取办公椅承托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承托因素,即座深、坐垫倾角、腰垫高度、腰... 前倾坐姿是工作状态下保持时间最长的坐姿。该坐姿条件下,腰背部支撑不足则容易造成低背部椎间盘病变并出现疼痛症状,因此,办公椅的相关承托性设计尤为重要。提取办公椅承托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承托因素,即座深、坐垫倾角、腰垫高度、腰垫倾角,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腰臀部体压分布指标和主观舒适感评价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前倾坐姿舒适感。由极差法提取针对各因素的关键指标,使讨论具体而统一。与普通办公椅相比,适当前倾的坐垫和略微偏低的腰垫将提高前倾坐姿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倾坐姿 办公椅 体压分布 舒适性
下载PDF
移位摄片法在全髋置换术中对髋臼前倾判断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严怀宁 胡玉华 +1 位作者 钱金用 章庆俊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682-684,共3页
全髋置换术(THR)中,由于体位因素,髋臼的位置存在某种不准确性,即使用定位器也不一定能准确把握髋臼的植入和角度[1].
关键词 移位摄片法 全髋置换术 髋臼前倾 X线片 髋臼假体
下载PDF
运用动量分析老年人身体站立前倾时的动态平衡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帆 林榕 +3 位作者 蒋琴华 王竹影 吴志建 宋彦李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463-3470,共8页
目的运用动量参数探讨老年人执行身体前倾动作时,年龄差异对动态平衡机制的影响。方法16位健康老年人为老年组,16位健康大学生为年轻组,组内男女各半。受试者站立于测力板上,随机进行自然站立与双脚并拢的前倾动作各10次,并以5台红外线... 目的运用动量参数探讨老年人执行身体前倾动作时,年龄差异对动态平衡机制的影响。方法16位健康老年人为老年组,16位健康大学生为年轻组,组内男女各半。受试者站立于测力板上,随机进行自然站立与双脚并拢的前倾动作各10次,并以5台红外线摄影机同步纪录;以MATLAB计算质心线动量与角动量,并以SPSS进行检验。结果执行身体前倾动作时的动态平衡能力,老年人与年轻人在不同支撑面下的质心线动量和角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线动量与角动量显著相关(r=0.947),且与压力中心偏离度(r=0.877 vs 0.720)、质心偏离度(r=0.923 vs 0.814)、倾斜角(r=0.671 vs 0.557)等参数呈正相关,而与安全限界(r=-0.819 vs-0.695)呈负相关。结论利用动量参数可以作为评价老年人动态平衡的手段,而促进老年人动态平衡提升,应以训练动态稳定极限位置的质心速度控制能力为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 站立前倾 动态平衡 稳定极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