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年2月24日巴楚—伽师6.8级地震前部分相关前兆现象
1
作者 曲延军 王海涛 聂晓红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59,共5页
本文通过中国大陆的大震活动及特殊部位的中小地震活动与新疆强震活动关系的分析研究,发现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前存在一些具有相关意义的前兆现象。
关键词 强震 前兆现象 巴楚-伽师地震 新疆
下载PDF
陆域地震的前兆现象(英文)
2
作者 潘亚农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0-62,共3页
地震是人类目前还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但在多数剧烈的陆域地震发生以前,伴随地下岩层中应力和应变能的积累,在相关的区域可能出现一些地震前兆,例如地面倾斜、前震、地电和地下水异常、动物行为异常等.因此,研究前兆现象与未来地震之间... 地震是人类目前还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但在多数剧烈的陆域地震发生以前,伴随地下岩层中应力和应变能的积累,在相关的区域可能出现一些地震前兆,例如地面倾斜、前震、地电和地下水异常、动物行为异常等.因此,研究前兆现象与未来地震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防震减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域地震 前兆现象 动物行为异常
下载PDF
地震海啸的宏观前兆现象
3
作者 高继宗 《防灾博览》 2005年第3期24-24,共1页
海啸登陆有四种前兆 地震引发的海啸登陆之前,会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宏观前兆现象,在海边生活、工作、旅游的人们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常见的海啸登陆宏观前兆现象大致有四种:一是海水异长的暴退或暴涨;二是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 海啸登陆有四种前兆 地震引发的海啸登陆之前,会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宏观前兆现象,在海边生活、工作、旅游的人们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常见的海啸登陆宏观前兆现象大致有四种:一是海水异长的暴退或暴涨;二是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三是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烈地上下颠簸;四是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兆现象 宏观 地震海啸 浅海区 登陆 海水 海岸 海面
下载PDF
岫岩地震序列的平均波速比前兆异常 被引量:24
4
作者 刁桂苓 周仕勇 +3 位作者 刘杰 张学民 李晓峰 张民 《华北地震科学》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主要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并补充部分模拟台网的资料,得到岫岩地震序列1999年11月~2000年5月2级以上地震的P、S波到时,共计包含302个事件接近12000个到时数据,纵、横波到时差约4~32s,选取同时被5个或5个以上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 主要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并补充部分模拟台网的资料,得到岫岩地震序列1999年11月~2000年5月2级以上地震的P、S波到时,共计包含302个事件接近12000个到时数据,纵、横波到时差约4~32s,选取同时被5个或5个以上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由最小二乘法计算平均波速比.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计算每次地震的平均波速比所使用台站的数目在20个左右;全部拟合结果的相关系数超过0.99,标准误差s小于1,s的均值为0.48.全部地震波速比的平均值是1.71,稍低于线弹性体的比值1.73.分析认为:事件通过相对定位法修订震源位置,绝大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在10~12km.那么地震波射线经过的路径是从此深度到地表台站,平均波速比所反映的是地壳上层的状态.波速比的滑动平均值在1999年11月29日的5.4级主震和2000年1月12日的5.0级强余震前出现连续低值的异常现象.讨论认为5级震前的异常变化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地震序列 数字地震记录 平均波速比 低值异常现象
下载PDF
大地震的幂律奇异性前兆及预测
5
作者 薛健 郝圣旺 +5 位作者 杨荣 连尉平 张永仙 卢春生 柯孚久 白以龙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8期2-3,共2页
地震是地壳中积累的大量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的灾变破坏过程。对地震的预测(特别是短临预测)一直是地震学的一个巨大挑战,《Science》(2005)曾将其列为125个科学问题之一(Are there earthquake precursors that can lead to useful predi... 地震是地壳中积累的大量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的灾变破坏过程。对地震的预测(特别是短临预测)一直是地震学的一个巨大挑战,《Science》(2005)曾将其列为125个科学问题之一(Are there earthquake precursors that can lead to useful predictions?)。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是否存在与地震发生具有因果关联的、有物理基础的前兆现象?利用何种观测手段来探测并识别这种前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临预测 前兆现象 大地震 奇异性 《SCIENCE》 幂律 弹性应变能 破坏过程
下载PDF
汶川地震前ELF异常电磁辐射的波传播特性和极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于海雁 乔晓林 《国际地震动态》 2009年第4期51-51,共1页
大地震前存在电磁前兆现象已经被许多文献所证实。这些现象大多出现在地震前几天至几小时的时间内,在近地表大气层、上大气层、电离层、甚至磁层都存在电磁前兆现象,这对于地震的短临预测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在电离... 大地震前存在电磁前兆现象已经被许多文献所证实。这些现象大多出现在地震前几天至几小时的时间内,在近地表大气层、上大气层、电离层、甚至磁层都存在电磁前兆现象,这对于地震的短临预测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在电离层670km左右高度记录的ELF电场和磁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地震 ELF 极化特性 传播特性 异常 汶川 前兆现象
下载PDF
2014年金寨3.4级震群前庐江水氡高值异常成因初步分析
7
作者 李玲利 方震 +5 位作者 李军辉 孙盼盼 汪世仙 王俊 郑海刚 何康 《国际地震动态》 2015年第9期150-150,共1页
在地震前兆现象的震例总结和研究中,地下气体中氡异常的观测预报效能一直受到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安徽庐江水氡正常情况下变化平稳。2014年8月起,安徽金寨地区发生震群活动,期间庐江水氡快速升高,10月26日金寨主震3.4级地震后恢复正... 在地震前兆现象的震例总结和研究中,地下气体中氡异常的观测预报效能一直受到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安徽庐江水氡正常情况下变化平稳。2014年8月起,安徽金寨地区发生震群活动,期间庐江水氡快速升高,10月26日金寨主震3.4级地震后恢复正常。地震震中位于皖西NWW向的青山—晓天断裂附近,向东展布方向与NWW向金寨—东汤池断裂交汇在庐江地区。庐江水氡的高值异常是否与构造活动有关,从地球化学角度对庐江水氡异常成因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成因 震群活动 庐江 水氡 前兆现象 预报效能 地下气体
下载PDF
用地震链证明大震前地震活动相关范围的增长
8
作者 P. Shebalin 吴琼(译) +1 位作者 蒋海昆(校) 张天中(复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07年第2期1-15,共15页
"地震链"是较长距离范围内的中等地震丛集,由一系列统计上稀少的成对地震构成,成对的地震在时间及空间上紧密靠近("近邻地震")。地震链被认为是大地震具有几个月时间尺度的前兆现象。本文中我们利用随机地震目录,... "地震链"是较长距离范围内的中等地震丛集,由一系列统计上稀少的成对地震构成,成对的地震在时间及空间上紧密靠近("近邻地震")。地震链被认为是大地震具有几个月时间尺度的前兆现象。本文中我们利用随机地震目录,通过大量的检验证实该假设。此外,在地震链参数和某些特性改变的前提下,研究其稳定性。我们发现了两个不变的参数:它们表现出地震相关的空间和能量标度关系。这两个参数与其后的地震震级之间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地震链是地震预报前兆逆向追踪算法(RTP)的第一步,该算法目前已被应用于正向预测检验。完整的RTP算法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但是本文结果对证实RTP方法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链参数 证明 追踪算法 前兆现象 时间尺度 地震丛集
下载PDF
3次大理历史地震的预测、预报和预防
9
作者 高继宗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第3期133-138,共6页
《大理古佚书钞》收编的《三迤随笔》《淮城夜语》《叶榆稗史》等笔记作品中,分别记述了法端、光明、杨景浩等人,依据多种宏观异常现象,预测、预报和预防了779年、1111年、1341年的大理地震。宏观前兆现象较多的地震,是可以预测、预报... 《大理古佚书钞》收编的《三迤随笔》《淮城夜语》《叶榆稗史》等笔记作品中,分别记述了法端、光明、杨景浩等人,依据多种宏观异常现象,预测、预报和预防了779年、1111年、1341年的大理地震。宏观前兆现象较多的地震,是可以预测、预报和预防的,但需要加强宏观前兆机理的探索研究,揭示宏观前兆现象的物理本质,研发能够有效捕捉临震宏观前兆现象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震前兆监测仪器,精心设计地震前兆监测网格节点。通过网络,将连续监测到的各种信号,实时发送到地震监测中心,使用高速的计算机网络和云平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取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才有望对宏观前兆现象较多的地震,实现预测、预报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历史地震 宏观前兆现象 监测网络 预测、预报和预防
下载PDF
典型构造变形过程中物理场时空演化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胜利 马瑾 刘力强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55-65,共11页
简述了国家地震局“八五”攻关二级课题(85-04-06-02)的研究结果。发展了一套宽频带、大动态、多通道自动化数字记录系统及相应的软件,实现对构造变形中的应力、应变、位移、声发射、波速等物理场的高精度多点动态观测;在双轴加载条件... 简述了国家地震局“八五”攻关二级课题(85-04-06-02)的研究结果。发展了一套宽频带、大动态、多通道自动化数字记录系统及相应的软件,实现对构造变形中的应力、应变、位移、声发射、波速等物理场的高精度多点动态观测;在双轴加载条件下研究了简单断层、拐折断层、共线不连续断层、张性和压性及复杂雁列式断层等典型构造在变形破坏过程中应变场、断层位移场、声发射事件时空强分布及波速场的演化,并对典型失稳事件的前兆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物理场演化及失稳前兆与构造类型及其变形阶段、失稳机制的关系;应用三重非线性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典型构造及复杂构造的应力场,提出由应力场增强和应力调整等全局性原因与局部断裂弱化、扩展等造成的应力扰动场是有差异的,这可能是造成中长期和短期异常出现于不同部位的原因;以弱化段为中心,最大剪应力增量场的八瓣式分布和平均应力增量场的四象限分布,可作为识别发震构造的标志。作者还就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实验 数值模拟 断层组 声发射 应变 断层位移 前兆现象
下载PDF
关于在地震预报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11
作者 杨佩琴 张年明 《福建地震》 2004年第3期30-32,共3页
地震台站工作人员 ,在进行观测资料分析、地震预报研究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的几个问题 :1、手段单一 ,对于前兆现象无法全面表述。 2、如何识别异常与地震之间的关系。 3、如何兼顾点和面的关系。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前兆现象 异常与地震 点和面
下载PDF
张北-尚义6.2级地震北京地下水位井网动态异常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振 孙天林 简春林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7-367,共1页
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6.2级地震前,北京地下水位监测网部分井孔观测到一组由趋势到短临前兆异常,并根据这些异常点的分布及不同阶段的异常表坎特征和发展过程,进一步分析孕震过程中震源区应力-应变积累与水位动态的内在联系,得... 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6.2级地震前,北京地下水位监测网部分井孔观测到一组由趋势到短临前兆异常,并根据这些异常点的分布及不同阶段的异常表坎特征和发展过程,进一步分析孕震过程中震源区应力-应变积累与水位动态的内在联系,得出有益的启示,对地震预报前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异常 异常特征 前兆现象 地震 北京
下载PDF
构建宏观异常判定系统的尝试
13
作者 萩原幸男 系田千鹤 +2 位作者 孙宏志 牛峰 黄亮 《世界地震译丛》 2007年第3期44-47,共4页
不是根据仪器观测,而是靠人的感觉所了解的如动物的异常行为、地声、地光、地下水异常等地震前兆现象,统称为“宏观异常”(力武,1998)。一般地说,宏观异常现象的资料记录不完整、有短缺,大多不适于统计分析。
关键词 宏观异常现象 系统 地下水异常 异常行为 前兆现象 统计分析 地声 地光
下载PDF
小谚语 大道理——地光闪,八成险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锐 肖莉 《防灾博览》 2003年第5期21-22,共2页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的03时41分,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列车,正以90公里的时速驶入紧邻唐山的古冶车站,1400多名旅客已进入梦乡。突然间,司机发现前方的夜空中有三道耀眼的亮光闪现,蓝光粼粼,亮度能看清车身。这种多年行驶中从未见过的异...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的03时41分,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列车,正以90公里的时速驶入紧邻唐山的古冶车站,1400多名旅客已进入梦乡。突然间,司机发现前方的夜空中有三道耀眼的亮光闪现,蓝光粼粼,亮度能看清车身。这种多年行驶中从未见过的异常,使司机本能地果断拉下了非常制动闸,列车在呼啸的刹车声中,被一双巨手抓起来颠簸和晃动。紧急中,司机迅急松开大制动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6年 唐山地震 发光现象 前兆现象
下载PDF
与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地震有关的超低频幅度异常
15
作者 V.Kushwah V.Singh +1 位作者 B.Singh 陈传华(译) 《世界地震译丛》 2009年第4期21-29,共9页
自2002年9月起,在阿格拉布设了由三分量感应式磁力仪(f=0.01~30Hz)组成的观测系统,监测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磁场辐射信息。大量的数据显示,正常情况下,三分量(Bx,By,Bz依次代表的方向是北南、东西和垂直向)的振幅都比较低,在0.01~0.3n... 自2002年9月起,在阿格拉布设了由三分量感应式磁力仪(f=0.01~30Hz)组成的观测系统,监测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磁场辐射信息。大量的数据显示,正常情况下,三分量(Bx,By,Bz依次代表的方向是北南、东西和垂直向)的振幅都比较低,在0.01~0.3nT之间。偶尔也会发现By和Bz分量增强到0.3~2nT的现象(Bx分量最小)。这种增强大多对应地震的发生,By和Bz分量信号的增强分别对应阿格拉的东北(或南北)和西北方向的地震。不久前,就发现了Bz分量的增强与2005年10月8日发生在阿格拉西北900km的穆扎法拉巴德(巴基斯坦)大地震(M=7.7)之间存在这种对应关系。经研究2005年10月整月期间发生的太阳耀斑和磁暴,发现幅度增强与这些事件负相关。这就得到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结果:这种幅度的增强是地震前兆现象,该前兆现象首先出现在震前约10天的9月27~30日,其次出现在震前的前3天,即2005年10月5日。通过对2005年9月17~10月29日之间的数据进行前后15天的平均(m)和标准偏差(m±2σ)统计分析,可以证实这种信号是地震前兆信号。前兆信号强度上的增强,还可以从数据的小波分析结果中观察到。从数据的时频谱和功率谱分析显示信号增强发生在2Hz和7~8Hz,并且极化分析显示这是从下面传播而来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基斯坦 大地震 超低频 幅度 信号 异常 数据显示 前兆现象
下载PDF
地震预测方法刍议
16
作者 张治洮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1-11,共1页
地震预测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作出预测,从而使人们予以防备,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地震预测按时间可分为:长期预测(10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中期预测(1?2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短期预测... 地震预测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作出预测,从而使人们予以防备,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地震预测按时间可分为:长期预测(10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中期预测(1?2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短期预测(3个月内可能发生的地震)、临震预测(10日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地震预测方法从理论上可分为3大类别:地质方法(以地质构造为基础划分未来地震危险区带)、统计方法(从地震发生的统计记录中探索地震发生的概率)和前兆方法(根据某些前兆现象预测未来地震发生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测方法 地震发生 前兆现象 统计方法 长期预测 地震灾害 中期预测 短期预测
下载PDF
会讯
17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6期566-567,共2页
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北京召开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VNEAC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救灾署(UNDRO)、国际地震及地球内部物理协会(IASPEI)及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发起并主持的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 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北京召开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VNEAC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救灾署(UNDRO)、国际地震及地球内部物理协会(IASPEI)及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发起并主持的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于今年9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震 地球动力学 会议 重力 地球物理学 中心力 前兆现象 大地测量 测绘 地震预报 现代地壳运动 中国地震学会 学术讨论会 震中区
下载PDF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大显身手
18
作者 本刊 《中国测绘》 2020年第7期6-7,共2页
在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双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和损失。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的重要因... 在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双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和损失。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的重要因素。地质灾害监测,观察和测量记录地质灾害各种前兆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活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海水入侵 地面沉降 前兆现象 泥石流 社会经济发展 自然演化 土地荒漠化
下载PDF
黄建平访问俄罗斯科学院高温研究所
19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2016年第2期37-37,共1页
2016年9月19-23日,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黄建平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高温研究所,交流双方项目研究进度:与维克多·诺维科夫(Victor Novikov)教授、IZMIRAN的尤里·如津教授(Yuri Ruzhin)交流地震电离层前兆现象研究成果;与弗... 2016年9月19-23日,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黄建平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高温研究所,交流双方项目研究进度:与维克多·诺维科夫(Victor Novikov)教授、IZMIRAN的尤里·如津教授(Yuri Ruzhin)交流地震电离层前兆现象研究成果;与弗拉迪米尔·奥库涅夫(Vladimir Okunev)博士和维克多·瑞克曼博士(Victor Rickman)交流弹簧滑块模型的设计过程,参观并操作弹簧滑块模型试验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科学院 研究所 高温 弹簧滑块模型 中国地震局 地壳应力 研究成果 前兆现象
下载PDF
我国古代地震科学的伟大成就
20
作者 王仁康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S1期138-144,共7页
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可以使地形改变、河流改道、桥梁崩塌、房屋毁坏、人畜伤亡,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万次,其中人能直接感觉到的只有五万次左右。而象1966年河北邢台、197... 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可以使地形改变、河流改道、桥梁崩塌、房屋毁坏、人畜伤亡,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万次,其中人能直接感觉到的只有五万次左右。而象1966年河北邢台、1975年辽宁海城及1976年河北唐山那样的大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只有十几次。但是,强烈地震并不是不可知的,它和其它自然灾害一样,是可以认识的,可以预报的。只要总结一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地震科学的伟大成就,便可清楚地说明中国人民是有志气、有能力的,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突破地震预报关,为人类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地震科学 强烈地震 地震预报 大地震 地震记录 前兆现象 辽宁海城 河流改道 历史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