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腰椎前凸角度与下腰痛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曲峰 吴叶 +2 位作者 史亚民 巨宝兰 陈清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2851-2853,共3页
背景:正常的腰椎有向前的生理前凸,对维持脊柱的生理曲线和人体平衡、姿势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腰椎的生理前凸变化是否与下腰痛有必然的联系,尚有一些争论。目的:分析患者腰椎前凸角度与下腰痛的关系,以期对下腰痛治疗与康复中校正腰... 背景:正常的腰椎有向前的生理前凸,对维持脊柱的生理曲线和人体平衡、姿势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腰椎的生理前凸变化是否与下腰痛有必然的联系,尚有一些争论。目的:分析患者腰椎前凸角度与下腰痛的关系,以期对下腰痛治疗与康复中校正腰椎前凸角度的必要性有所认识。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类对比观察,于2007-02/2008-01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对象: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其中48例有慢性下腰痛,10例没有慢性下腰痛。方法:通过测量58例成年人腰椎侧位X射线片腰椎前凸的角度,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是否有下腰痛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腰椎前凸角度。②下腰痛患者与没有下腰痛者腰椎前凸角度平均值的比较。③不同性别患者腰椎前凸角度与下腰痛关系。结果:①有下腰痛患者与没有下腰痛者腰椎前凸角度平均值差异不明显(P>0.05)。②腰椎前凸角度与年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04,P>0.05)。③女性腰椎前凸角度较男性大(P<0.01);女性腰椎前凸角度与有或无下腰痛没有关系;男性有下腰痛者腰椎前凸角度趋向于减少,但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人腰椎前凸角度的变化与下腰痛患者临床症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治疗方案中校正生理前凸变化并不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前凸角度 下腰痛 性别 组织构建
下载PDF
L_(4~5)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克云 李志忠 +4 位作者 李宁宁 胡朝辉 唐运鹏 卓祥龙 谢湘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3087-3090,共4页
背景:统计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L4~5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L4~5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和L4滑脱... 背景:统计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L4~5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L4~5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和L4滑脱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的116例患者,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前凸角度。随访资料完整患者40例,L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28例,L4腰椎滑脱12例,随访12~24个月,分析治疗前后骶骨倾斜角变化。结果与结论:治疗后腰椎前凸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腰椎管狭窄与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因手术变化的趋势是相同的(P>0.05)。治疗前后MacNab评分优和良中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后路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体间融合 腰椎前凸角度 腰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腰椎滑脱
下载PDF
用四象体质辨识调查问卷(QSCC)Ⅱ来腰痛患者疾病亲和度,腰椎前凸角度及肥胖度相观性研究
3
作者 林莹镐 宋闰卿 李秉伊 《世界中医骨科杂志》 2009年第2期7-10,共4页
腰痛是全人口80%的人曾有过患病的历史,寻找家庭医生仅次于感冒的临床上多发常见病”,众所周知导致腰痛的根本原因是姿势不良,分析脊椎弯曲以诱导良好的姿势是可能有助于腰痛治疗。谈及影响腰痛发生的因素之一是肥胖,肥胖是不但各... 腰痛是全人口80%的人曾有过患病的历史,寻找家庭医生仅次于感冒的临床上多发常见病”,众所周知导致腰痛的根本原因是姿势不良,分析脊椎弯曲以诱导良好的姿势是可能有助于腰痛治疗。谈及影响腰痛发生的因素之一是肥胖,肥胖是不但各种成人病的原因,而且引起心理不安,忧郁等情绪方面的问题,又引起因体重负荷的腰痛,关节痛等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Low Back Pain 四象体质 Sasang CONSTITUTION 体重指数BM 肥满Obesity 腰椎前凸角度Lumbar Lordotic Angle 腰椎Lumbar LORDOSIS
下载PDF
成人下腰痛与腰椎前凸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于一民 刘沂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前凸角度与下腰痛的关系。方法测量58例患有下腰痛患者和35例无腰痛者的侧位X线片腰椎前凸角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腰痛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度小于无腰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腰痛和腰椎前凸的丢失相关。
关键词 下腰痛 腰椎 前凸角度
下载PDF
腰椎曲度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嘉欣 汪翔 何玉麟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利用影像学手段研究中青年腰椎曲度与L5S1椎间盘突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18-40岁行腰椎MRI检查者369例,其中L5S1椎间盘突出组184例,正常对照组185例。在T2WI正中矢状位上测量腰骶角与腰... 目的利用影像学手段研究中青年腰椎曲度与L5S1椎间盘突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18-40岁行腰椎MRI检查者369例,其中L5S1椎间盘突出组184例,正常对照组185例。在T2WI正中矢状位上测量腰骶角与腰椎前凸角度,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腰椎间盘突出者与对照组间及男女间腰骶角、腰椎前凸角度的差异性。结果 L5S1腰椎间盘突出组与对照组间腰骶角、腰椎前凸角度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L5S1腰椎间盘突出组中男女间腰骶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曲度与L5S1椎间盘突出具有相关性,腰骶角与腰椎前凸角度能评价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腰椎曲度变小即腰骶角减小或腰椎前凸角度减小,易增加L5S1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提示可以通过测量腰骶角、腰椎前凸角度来帮助人们提前发现腰椎间盘突出,做好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骶角 腰椎前凸角度 相关性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固定与单独应用对退行性滑脱节段力线改善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利锋 蒋继乐 +4 位作者 郭杰 庞哓蒙 孙巍 葛腾辉 李观清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4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固定与单纯OLIF手术对腰椎退行性滑脱(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患者节段力线的影响。方法连续性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63例(7...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固定与单纯OLIF手术对腰椎退行性滑脱(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患者节段力线的影响。方法连续性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63例(73个节段)接受OLIF手术且未行后路截骨术的DS患者的资料。单纯OLIF手术17例,OLIF手术联合后路固定46例;单节段手术53例,双节段手术10例。所有患者于术前与术后3 d行腰椎标准站立位侧位X线片检查,并测量椎间高度(disc height,DH)、滑移率(slip ratio,SR)和节段前凸角度(segmental lordosis,SL)等。结果73个手术节段中,单纯OLIF组21个、OLIF联合后路固定组52个。两组小关节退变程度、融合节段和融合器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节段力线方面,单纯OLIF组与OLIF联合后路固定组SL改善1.5°、5.0°,SR改善约5.3%和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LIF联合后路固定组SL、SR较单纯OLIF组分别提高3.5°、6.3%。结论OLIF手术联合后路固定对DS患者节段力线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OLIF手术,尤其是SR和SL改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滑脱 后路固定 节段力线 节段前凸角度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与腰椎曲度的关系 被引量:21
7
作者 郑兆俭 林樯 +1 位作者 周倩 陈志瑞 《中医正骨》 2013年第10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与腰椎曲度的关系。方法:将经手法治疗后治愈且获得1年随访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症状复发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症状未复发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后及随访1年时摄腰椎侧位X线片,在...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与腰椎曲度的关系。方法:将经手法治疗后治愈且获得1年随访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症状复发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症状未复发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后及随访1年时摄腰椎侧位X线片,在X线片上分别测量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度及骶骨倾斜角,并作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度、骶骨倾斜角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27±1.35)mm,(10.24±1.27)mm,t=0.275,P=0.886;(43.02°±1.16°),(42.34°±1.57°),t=0.262,P=0.935;(40.04°±3.67°),(40.45°±3.75°),t=0.131,P=0.736];随访1年时,观察组患者的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度、骶骨倾斜角均小于对照组患者[(6.18±1.07)mm,(8.50±0.63)mm,t=12.533,P=0.001;(30.54°±1.40°),(40.45°±1.17°),t=36.435,P=0.000;(35.01°±4.19°),(38.02°±4.16°),t=3.417,P=0.019];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时与治疗后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度及骶骨倾斜角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4.06±0.72)mm,(1.78±0.65)mm,t=60.135,P=0.000;(12.12°±0.56°),(2.31°±0.46°),t=77.655,P=0.000;(5.37°±1.23°),(2.02°±1.29°),t=72.365,P=0.000]。结论: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度及骶骨倾斜角小,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腰椎曲度 腰椎曲线指数 腰椎前凸角度 骶骨倾斜角
下载PDF
腰椎后路手术椎间融合器位置与腰椎前凸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振 张增山 +3 位作者 张恒维 李延坤 翟凯 田云虎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17-420,433,共5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腰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腰椎前凸变化与椎间融合器位置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100例于2016年1月1日~2016年5月1日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接受腰3/4、腰4/5和腰5/骶1单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的病例,皆行椎... 目的探讨单节段腰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腰椎前凸变化与椎间融合器位置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100例于2016年1月1日~2016年5月1日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接受腰3/4、腰4/5和腰5/骶1单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的病例,皆行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及cage植骨融合术。记录术后3~5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器的中心点比值(CPR)、后间隙比值(PGR)及相应手术间隙的椎间隙前凸角度(θ角),探讨腰椎前凸与椎间融合器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3~5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CPR的平均值分别为0. 55,0. 55,0. 54; PGR平均值分别为0. 15,0. 15,0. 14;平均θ角分别增加5. 41°,5.56°及5. 17°。术后3~5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θ角改变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 87,12. 54,12. 21,P值均<0. 001; ODI评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 23,-15. 23,-15. 98,P值均小于0. 001;但末次随访时所测θ角、ODI评分与术后3~5d及术后3个月所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5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CPR与θ角的相关性分别表现为:r=0. 546,r=0. 554及r=0. 551,P均<0. 001; PGR与θ角的相关性分别表现为:r=0. 492,r=0. 501及r=0. 481,P均<0. 001。结论 PLIF手术中放置cage时,一定范围内的CPR,PGR与θ角改变呈正相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加大CPR,PGR可使相应椎间隙角度及腰椎前凸改变最优化,进而改善病例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椎间融合器 椎间隙前凸角度 中心点比值 后间隙比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