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坦索罗辛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逼尿肌不稳定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杨东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2期16-17,共2页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逼尿肌不稳定的可靠方法,从而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患者,共计132例,随机将患者...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逼尿肌不稳定的可靠方法,从而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患者,共计13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坦索罗辛和托特罗定联合治疗。观察并且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措施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最大尿流率以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10.34±5.38)VS(18.32±5.49)分]、最大尿流率[(17.99±3.28)VS(14.02±4.33)mL/s]以及膀胱残余尿量[(22.34±4.32)VS(29.30±4.87)mL]等三项指标上,组间比较,实施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并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采用坦索罗辛治疗的方法相比较,采用坦索罗辛联合托特罗定的治疗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是临床上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索罗辛 托特罗定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逼尿肌不稳定
下载PDF
行为治疗联合提肛肌训练应用于逼尿肌不稳定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磊群 朱高英 叶显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联合提肛肌训练应用于逼尿肌不稳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方法以在福建省仙游县总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66例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联合提肛肌训练应用于逼尿肌不稳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方法以在福建省仙游县总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66例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提肛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行为治疗。观察2组的尿失禁发生情况、勃起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0 d、60 d及90 d,观察组的尿失禁发生率和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均较同时间点的对照组低(P均<0.05)。术后90 d,2组的最大尿流率均快于刚拔管时,残余尿量均少于刚拔管时(P均<0.05),且观察组的2项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90 d,2组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5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对逼尿肌不稳定的BPH患者进行行为治疗联合提肛肌训练,能有效降低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不稳定 行为治疗 提肛训练 尿失禁
下载PDF
艾灸联合术前强化肛提肌训练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宇昆 王真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术前强化肛提肌训练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逼尿肌不稳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10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术前强化肛提肌训练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逼尿肌不稳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10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其中训练组51例给予术前强化肛提肌训练,联合组52例在训练组的基础上联合艾灸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排尿情况、膀胱功能、尿失禁恢复及主观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3个月后,联合组每日总尿量高于训练组,每日排尿次数及每日总漏尿次数少于训练组(P<0.05);联合组最大尿流率高于训练组,残余尿量少于训练组(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两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训练组(P<0.05);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训练组(P<0.05)。结论:对于逼尿肌不稳定BPH患者通过应用艾灸联合术前强化肛提肌训练能够有效控制排尿,改善膀胱功能及不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肛提训练 尿前列腺电切术 尿不稳定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3+1”膀胱功能恢复法联合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力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4
4
作者 万祥 刘冲 +6 位作者 徐欢 谷猛 陈彦博 彭御冰 陈其 蔡志康 王忠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2-916,共5页
目的:探讨"3+1"膀胱功能恢复法联合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逼尿肌无力(AC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BPH伴ACD的患者行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术后行"3+1"膀胱功能恢复法,即3阶段膀胱功能恢复训... 目的:探讨"3+1"膀胱功能恢复法联合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逼尿肌无力(AC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BPH伴ACD的患者行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术后行"3+1"膀胱功能恢复法,即3阶段膀胱功能恢复训练,同时用1种药物辅助治疗。记录并分析患者就诊时、术后3、6个月的膀胱内压、残余尿、最大尿流率、IPSS、Qo L、能否自行排尿、能否有规律的排尿、膀胱功能满意等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肾功能、泌尿道系感染等指标。结果: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膀胱内压[(35.1±2.7)cm H_2O vs(50.2±2.3)cm H_2O,P<0.05]、最大尿流率[(4.2±2.7)ml/s vs(21.1±4.1)ml/s,P<0.05]较术前明显增高,残余尿[(173.0±31.6)ml vs(30.5±12.9)ml,P<0.05]、IPSS[(27.3±3.2)分vs(5.1±1.4)分,P<0.05]、Qo L[(4.1±0.8)分vs(0.8±0.1)分,P<0.05]较术前明显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对比,患者均可自行排尿(0/35,0%vs 35/35,100%,P<0.05),大部分患者有了规律(排尿间隔3~4 h)的排尿(0/35,0%vs 30/35,85.71%,P<0.05),膀胱满意度为I级患者显著增加(0/35,0%vs 30/35,85.71%,P<0.05),充盈性尿失禁患者显著减少(10/35,28.57%vs 2/35,5.71%,P<0.05),肾功能正常患者增加(12/35,34.29%vs 30/35,85.71%,P<0.05),无明显泌尿系感染者显著增加(6/35,17.14%vs 33/35,94.29%,P<0.05)。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经过"3+1"膀胱功能恢复法后除2例仍排尿困难,其余33例排尿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通过"3+1"膀胱功能恢复法联合剜除术,对BPH伴逼尿肌无力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作用,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膀胱功能恢复法 尿无力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剜除术 治疗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逼尿肌无反射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宇峰 刘荣福 +2 位作者 陈斌 王惠强 邢金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0-182,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有膀胱逼尿肌无反射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8月该科23例经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有膀胱逼尿肌无反射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有膀胱逼尿肌无反射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8月该科23例经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有膀胱逼尿肌无反射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3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并发逼尿肌无反射的患者行TURP。手术前和术后12个月分别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det)、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p.),并进行手术前后比较,分析综合治疗疗效。结果2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反射患者治疗前后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明显改善。结论TURP术对BPH合并逼尿肌无反射患者的临床疗效是确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前列腺电切 前列腺增生 膀胱尿无反射
下载PDF
逼尿肌不稳定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飙 武治津 +1 位作者 高居忠 吴克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应用尿动力学技术,术前确定32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有无逼尿肌不稳定。观察BPH术后逼尿肌稳定组(A组)和不稳定组(B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A组的膀胱痉挛发生率(100%)和较重膀胱痉挛的发... 应用尿动力学技术,术前确定32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有无逼尿肌不稳定。观察BPH术后逼尿肌稳定组(A组)和不稳定组(B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A组的膀胱痉挛发生率(100%)和较重膀胱痉挛的发生率(82.4%)均显著高于B组(53.3%和50%,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不稳定 膀胱痉挛 尿动力学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逼尿肌不稳定17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保兴 陈国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评价金匮肾气丸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尿动力学检查,对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合并逼尿肌不稳定患者分为可多华(4mg/d)治疗组和可多华(4mg/d)联合金匮肾气丸(6g)组,分别在治疗3... 目的:评价金匮肾气丸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尿动力学检查,对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合并逼尿肌不稳定患者分为可多华(4mg/d)治疗组和可多华(4mg/d)联合金匮肾气丸(6g)组,分别在治疗3个月时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SSS)、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基线特征相似,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IPSS、SSS和QOL优于可多华组。结论:金匮肾气丸可减轻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不稳定患者储尿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尿不稳定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伴逼尿肌不稳定27例联合治疗临床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昕 霍日查 邵鸿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伴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分析。方法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有膀胱出口梗阻并伴逼尿肌不稳定的27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围手术期予以口服托特罗定,术后行生物反馈...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伴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分析。方法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有膀胱出口梗阻并伴逼尿肌不稳定的27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围手术期予以口服托特罗定,术后行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术后排尿情况。结果术后3~6个月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为(11±5)分,最大尿流率为(15.01±6.1)ml/s,残余尿量〈50 ml。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联合托特罗定、生物反馈治疗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不稳定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尿不稳定
下载PDF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凤亮 郭宝印 《医疗装备》 2019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DU)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TURP或HoLEP手术治疗的56例BPH合并D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 目的探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DU)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TURP或HoLEP手术治疗的56例BPH合并D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其中TURP组32例,HoLEP组24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HoLEP组手术时间长于TURP组,切除的前列腺组织多于TURP组,血红蛋白丢失量、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Ho LEP组最大尿流率高于TURP组、残余尿量低于TURP组,并且术后Ho LEP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总评分和排尿期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 LEP手术治疗BPH合并DU患者安全、有效,且改善下尿路症状的效果优于TU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尿收缩乏力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合并逼尿肌功能减弱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颐俊 李杰 +1 位作者 张继付 刘丰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致膀胱出口梗阻(BOO)合并逼尿肌功能减弱(DU)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BPH合并BOO伴DU患者62例位A组,另选同期本院需行TURP治疗的BP... 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致膀胱出口梗阻(BOO)合并逼尿肌功能减弱(DU)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BPH合并BOO伴DU患者62例位A组,另选同期本院需行TURP治疗的BPH合并BOO但无DU患者62例设为B组,A组患者按照手术治疗后是否长期留置尿管分为两组,无效者13例,设为A_1组;有效者49例,设为A_2组。结果 A_1、A_2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A_1组的最大尿流率显著低于A_2组,而残余尿量、IPSS评分、QOL评分显著大于A2组(P<0.05);A_2、B两组术后指标水平比较,A_2组、B组术后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排尿时间、IP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A_2组术后QOL评分明显小于B组,尿管留置时间略多于B组(P<0.05)。结论大部分BPH合并BOO伴DU患者行TURP治疗后均获得一定的效果,有效减少了尿管留置的时间,术前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是影响TURP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尿功能减弱 TURP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残余尿量与膀胱出口梗阻和逼尿肌收缩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吴伟力 沈华 +3 位作者 廖凯 于洪波 周鹤同 吴宏飞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残余尿量(VRU)与膀胱出口梗阻(BOO)程度和逼尿肌收缩力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为BPH的患者152例,均行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PV)和膀胱VRU,自由尿流率检测,全套尿动力学检查评估BOO程度和逼尿肌收缩...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残余尿量(VRU)与膀胱出口梗阻(BOO)程度和逼尿肌收缩力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为BPH的患者152例,均行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PV)和膀胱VRU,自由尿流率检测,全套尿动力学检查评估BOO程度和逼尿肌收缩力。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B超和尿动力学参数行相关性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定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V与BOO程度和逼尿肌收缩力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432和r=0.343,P<0.01)。最大尿流率(Qmax)与BOO程度负相关(r=-0.327,P<0.01),而与逼尿肌收缩力无显著相关性(r=0.123,P>0.05)。VRU≤150 ml时,VRU与逼尿肌收缩力间无显著相关性(r=0.041,P>0.05);当VRU>150 ml时,VRU与逼尿肌收缩力有显著负相关性(r=-0.490,P<0.01);VRU>300 ml时,该相关性尤为明显(r=-0.717,P<0.01)。结论:VRU对逼尿肌功能有一定预测价值。VRU>150 ml者应重视逼尿肌功能的评估,尤其是VRU>300 ml时,建议行尿动力学检查以正确评估BOO程度和逼尿肌收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残余尿 膀胱出口梗阻 尿收缩力
下载PDF
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动力学、I-PSS评分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毅豪 黄智峰 +4 位作者 吴松 郑东翔 唐荣志 梁琼琼 左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膀胱动力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的8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 目的研究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膀胱动力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的8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盆底功能锻炼)与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五苓散)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MFR)、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IPSS评分、逼尿肌收缩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FR均有上升,MUP、MUCP则均有下降,其中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I-P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逼尿肌收缩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BPH患者采取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方式,可缩短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恢复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改善BPH患者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盆底功能锻炼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动力学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尿收缩能力
下载PDF
术前逼尿肌功能状态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PKRP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征 刘磊 +3 位作者 朱清 胡跃世 王阳 曹志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逼尿肌功能状态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BPH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逼尿肌是否稳定分为逼尿肌稳定(DS)... 目的探讨术前逼尿肌功能状态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BPH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逼尿肌是否稳定分为逼尿肌稳定(DS)组和逼尿肌不稳定(DI)组。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两组术后3d膀胱痉挛发生情况、术后1~3d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以及留置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术后3d内膀胱痉挛发生率为48.28%,显著低于DI组的71.11%(P<0.05);术后1d、2d、3d,DS组痉挛次数、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优于DI组(P<0.05)。结论术前逼尿肌功能状态与BPH患者PKRP术后膀胱痉挛有一定关系,术前逼尿肌不稳定患者更易发生膀胱痉挛,且膀胱痉挛程度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功能 良性前列腺增生 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逼尿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志刚 刘和 +2 位作者 常义 李德林 范丽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通过人前列腺增生(BPH)致膀胱出口梗阻(BOO)后逼尿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及超微结构的研究揭示BOO后逼尿肌功能损害,了解BOO后膀胱逼尿肌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分实验组(梗阻组)33例和对照组(非梗阻组)15例,检测神... 目的通过人前列腺增生(BPH)致膀胱出口梗阻(BOO)后逼尿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及超微结构的研究揭示BOO后逼尿肌功能损害,了解BOO后膀胱逼尿肌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分实验组(梗阻组)33例和对照组(非梗阻组)15例,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超微结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例,用电镜观察两组超微结构并对比。结果免疫组化梗阻组和非梗阻组NGF均表达,梗阻组表达明显高于非梗阻组(P<0.01);电镜部分对照组逼尿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隙有少量胶原纤维,细胞间以中间连接为主;实验组逼尿肌肥大,扭曲变形,排列不齐,增宽的细胞间隙中有大量的胶原纤维,细胞间中间连接减少,代替缝隙连接及桥粒连接等方式。结论 BPH致BOO后膀胱逼尿肌细胞中NGF表达水平增高与逼尿肌不稳定(DI)及逼尿肌去神经改变等病理生理变化有关;BPH致BOO后逼尿肌不稳定及逼尿肌功能减退与逼尿肌形态改变及细胞连接等超微结构改变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尿 神经生长因子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逼尿肌不稳定对老年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志刚 张飞 +3 位作者 张强 何汇海 范丽 刘和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BPH)下尿路症状(LUTS)伴逼尿肌不稳定(DI)患者的临床及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对120例患者根据尿动力学检查均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BOO),根据DI的存在与否分为2组,其中DI组63例,非DI组57例。对2组患者前列腺体积(VP)...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BPH)下尿路症状(LUTS)伴逼尿肌不稳定(DI)患者的临床及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对120例患者根据尿动力学检查均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BOO),根据DI的存在与否分为2组,其中DI组63例,非DI组57例。对2组患者前列腺体积(VP)、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流率(Qmax)、残余尿(RV)、PSA和尿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DI组与非DI组年龄分别为(75.5±5.8)和(73.5±4.9)岁,IPSS分别为(28.3±5.1)和(27.9±4.9),PSA为(4.5±1.8)和(4.2±1.6)ng/mL,Qmax为(5.6±2.8)和(6.0±3.1)mL/s,以上参数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I组与非DI组VP为(78.2±25.8)mL与(55.5±22.6)mL(P=0.02),RV为(48.5±26.8)和(140.2±57.3)mL(P=0.018),初始尿意容量(FUR)为(95.0±25.0)和(135.0±26.0)mL(P=0.001),最大尿意容量(MUR)为(192.5±50.0)和(328.5±58.0)mL(P=0.005),梗阻级别为4.6±1.1和3.3±1.8(P=0.015)。结论前列腺体积大、BOO明显的患者易合并DI;DI患者尿动力学特点为膀胱敏感性增加,膀胱功能容量与残余尿量减少;尿动力学检查是准确诊断DI,指导进行临床治疗与预防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尿不稳定 尿路症状 尿动力学
下载PDF
逼尿肌不稳定对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钟敏 莫乃新 吕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18-3919,共2页
目的:观察逼尿肌不稳定(DI)对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65例前列腺增生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根据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分为DI组及非DI组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及其他尿动力学参数进行... 目的:观察逼尿肌不稳定(DI)对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65例前列腺增生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根据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分为DI组及非DI组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及其他尿动力学参数进行术前、术后比较。结果:DI组及非DI组术后各参数比较在Qmax、RV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IPSS在DI组及非DI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合并DI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后疗效优于非DI组,提示DI是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代偿性改变,及时予手术干预术后恢复良好;部分合并DI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状如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症状改善较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不稳定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后逼尿肌功能改变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志刚 张飞 马旭东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致膀胱出口梗阻(BOO)后逼尿肌功能改变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109例具有完整尿动力学结果的BPH患者根据有无BOO分为梗阻组和非梗阻组;梗阻组根据梗阻级别分Ⅲ、Ⅳ、Ⅴ、Ⅵ级4组;逼尿肌收缩力分为逼...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致膀胱出口梗阻(BOO)后逼尿肌功能改变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109例具有完整尿动力学结果的BPH患者根据有无BOO分为梗阻组和非梗阻组;梗阻组根据梗阻级别分Ⅲ、Ⅳ、Ⅴ、Ⅵ级4组;逼尿肌收缩力分为逼尿肌收缩力减弱(DCA)与收缩力正常组;逼尿肌不稳定(DI)分DI与非DI;膀胱顺应性(BC)分高、正常、低顺应性三组;28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前及术后尿动力参数对比。结果 BOO组的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DI、急性尿潴留(AUR)发生率明显高于非BOO组(P<0.05);BOO组的最大尿流率(Qmax)、BC值、DCA发生率明显低于非BOO组(P<0.05);逼尿肌收缩力正常组的残余尿(RV)与BC值明显低于减弱组(P<0.05),而BOO和D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减弱组(P<0.01);DI组的年龄、BC值及DCA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DI组(P<0.05),而BOO级别和AU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I组(P<0.01);低BC组IPSS、BOO级别、AUR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及高BC组(P<0.05),而DCA发生率明显低于正常及高BC组(P<0.01);术后Qmax、BC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RV、IPSS、DI发生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结论①BOO常与低顺应性膀胱、DI、AUR合并存在;②IPSS评分不能提示是否存在DI,DI的存在不影响IPSS评分;③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④尿动力检查能全面了解有无BOO及BOO所致逼尿肌功能改变情况,对BPH的临床鉴别诊断、预后估计及选择恰当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尿功能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卫民 张克斌 +1 位作者 李星洪 李光昭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3-964,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对28例BPH患者膀胱逼尿肌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BPH患者逼尿肌细胞外形肥大,扭曲变形,胞浆内空泡形成,密体明显减少,细胞中间连接减少甚至消失,细胞间隙明显增宽,部分胞...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对28例BPH患者膀胱逼尿肌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BPH患者逼尿肌细胞外形肥大,扭曲变形,胞浆内空泡形成,密体明显减少,细胞中间连接减少甚至消失,细胞间隙明显增宽,部分胞浆脱落物呈波浪状位于平滑肌细胞间隙之间,内含较多的胶原及弹性蛋白,尤其慢性尿潴留患者改变更为明显。结论逼尿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BPH患者膀胱排空障碍,对BPH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尿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术前提肛肌训练对逼尿肌不稳定前列腺增生病人电切术后尿失禁改善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俊平 翟晓梅 +3 位作者 武春玲 赵宝珠 赵华 秦素芳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9年第9期2490-2491,共2页
关键词 尿前列腺电切术 尿不稳定 前列腺增生 术后尿失禁 提肛训练 良性前列腺增生 术前 手术安全性
下载PDF
膀胱颈逼尿肌中eNOS基因表达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梗阻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傅强 徐月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035-1036,1038,共3页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一氧化氮合酶 膀胱尿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尿路梗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