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发明用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瘤
1
作者 袁启明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1994年第1期42-42,共1页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霍夫施泰特尔教授及其同事们发明一种不用手术治疗而利用激光从内部摧毁良性前列腺瘤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足将激光探针直接引入组织,通过高温从内部使直径在4厘米以内的肿瘤受到破坏,人体可以分解死亡的组织。用这种...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霍夫施泰特尔教授及其同事们发明一种不用手术治疗而利用激光从内部摧毁良性前列腺瘤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足将激光探针直接引入组织,通过高温从内部使直径在4厘米以内的肿瘤受到破坏,人体可以分解死亡的组织。用这种方法已成功地为300多名患者解除了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 前列腺瘤 手术治疗 激光探针 慕尼黑大学 性功能障碍 直接引入 新方法 恶性肿 压迫输尿管
下载PDF
减瘤性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在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王莎莎 刘棚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究减瘤性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在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减瘤性前... 目的:探究减瘤性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在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减瘤性前列腺癌根治术;研究组采用减瘤性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肿瘤控制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3 m、6 m,研究组PS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转移病灶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3 m、6 m转移病灶点数明显多于研究组(P<0.05)。经术后病理及6 m随访,研究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寡转移前列腺癌治疗中,减瘤性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能改善PSA水平,提高肿瘤控制效果以及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根治术 雄激素剥夺治疗 寡转移前列腺
下载PDF
减瘤性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内分泌治疗在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丁琪 孙慕斌 +5 位作者 金晓华 范志江 屠文健 李锋 石轶 范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 探讨减瘤性前列腺癌根治术(cytoreductive radical prostatectomy,CRP)联合内分泌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在寡转移前列腺癌中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 纳入2015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67例,32例... 目的 探讨减瘤性前列腺癌根治术(cytoreductive radical prostatectomy,CRP)联合内分泌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在寡转移前列腺癌中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 纳入2015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67例,32例行CRP联合ADT治疗(CRP组),35例行单纯ADT治疗(ADT组)。记录CRP组围手术期数据、两组进展至CRPC时间及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运用Kaplan-Meier法比较。结果 两组(PSA)水平,Gleason评分,临床T、N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组Clavien-DindoⅠ级并发症2例,Ⅱ级并发症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CRP组20例进展至CRPC,中位进展时间为26个月,ADT组21例进展至CRPC,中位进展时间为19个月。两组激素依赖性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RP是延长寡转移前列腺癌进展至CRPC的独立保护因素(HR=0.276,95%CI:0.136~0.558,P <0.001)。两组C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2)。结论 CRP联合ADT治疗寡转移前列腺癌并发症较少,安全性好,与单纯ADT治疗相比,能延缓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进展至CRPC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转移前列腺 前列腺癌根治术 内分泌治疗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前列腺黏液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诊治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武鹏 王福利 +5 位作者 张静 任静 全志永 徐婉妮 魏丽春 秦卫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前列腺黏液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全程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2例典型前列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初始前列腺...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前列腺黏液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全程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2例典型前列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初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1.2 ng/mL,行多参数磁共振(mpMRI)提示前列腺实性结节,临床分期T4N1Mx,68 Ga标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68 Ga-PSMA PET/CT):摄取值为4.2~5.3,穿刺活检为浸润性黏液腺癌,行前列腺及盆腔野外放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抗雄治疗,复查影像学病灶明显缩小。病例2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初始PSA为91.78 ng/mL,mpMRI提示前列腺肿块侵犯膀胱,临床分期T4N1M1b,68 Ga-PSMA PET/CT:前列腺、盆腔淋巴结、多处骨病灶呈核素摄取增高,穿刺病理示前列腺腺癌伴有少许黏液腺癌成分,先行内分泌治疗,3个月后复查PSA降至0.083 ng/mL,影像学检查肿瘤明显缩小,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减瘤性前列腺切除术+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继续行内分泌辅助治疗。结论前列腺黏液腺癌与传统腺泡腺癌具有不同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预后,MDT模式下的全程管理对这一特殊类型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黏液腺癌 全程管理 多学科诊疗模式 内分泌治疗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前列腺切除术
下载PDF
^(18)F-DCFPyL联合^(18)F-FDG PET/CT评估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1例报道
5
作者 陈广浩 李月凯 +2 位作者 耿尚振 陈守臻 史本康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097-1098,共2页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间叶源性梭形细胞瘤,最常发生于胸膜腔,在前列腺中尤为罕见。本院收治1例前列腺SFT,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前列腺孤立性纤维 ^(18)F-DCFPyL ^(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下载PDF
减瘤性前列腺根治术临床预后分析
6
作者 冷康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3542-3549,共8页
目前转移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mPCa)患者标准治疗方式为内分泌治疗,此类患者临床预后较差,已有研究证明mPCa患者行减瘤性前列腺根治术(cytoreductive radical prostatectomy, CRP)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并发症等... 目前转移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mPCa)患者标准治疗方式为内分泌治疗,此类患者临床预后较差,已有研究证明mPCa患者行减瘤性前列腺根治术(cytoreductive radical prostatectomy, CRP)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并发症等,但对于此手术的可靠性及价值仍有待商榷。在我国,部分PCa患者确诊时已进入远处转移阶段,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减瘤性手术的临床预后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前列腺 手术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
下载PDF
SPECT全身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7
作者 郑龙 李姗姗 +4 位作者 唐骁爽 屈伟 封娟毅 郑向红 王社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骨显像上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SPECT图像表现为全身广泛骨质代谢活跃灶的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者病灶部...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骨显像上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SPECT图像表现为全身广泛骨质代谢活跃灶的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者病灶部位、数目、形态以及各自典型影像表现。结果:2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检出327个病灶,病灶最常累及部位分别为肋骨、脊柱、骨盆、颅骨、肩关节和股骨;33例前列腺癌患者共检出851个病灶,转移病灶最常累及部位分别为脊柱、肋骨、骨盆、股骨和肩关节、胸骨、颅骨、肱骨。多发性骨髓瘤在图像上表现为多发点状或类圆形浓聚,颅骨"帽状"浓集、肋骨"串珠样"浓集是其特征性表现;前列腺癌骨显像表现为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大小、形态不一,多为点状、条状、片状或不规则浓集灶,全身骨骼"超级影像"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SPECT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全身骨显像 多发性骨髓 前列腺癌骨转移
下载PDF
活化白细胞粘附分子在前列腺上皮内瘤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郑祥毅 丁伟 +1 位作者 谢立平 陈昭典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 :探讨活化白细胞粘附分子 (ALCAM)在前列腺上皮内瘤 (PIN)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方法检测ALCAM蛋白在 4 1例前列腺癌和癌旁PIN、良性腺上皮的表达情况。 结果 :ALCAM... 目的 :探讨活化白细胞粘附分子 (ALCAM)在前列腺上皮内瘤 (PIN)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方法检测ALCAM蛋白在 4 1例前列腺癌和癌旁PIN、良性腺上皮的表达情况。 结果 :ALCAM在前列腺腺上皮普遍表达 ,在大部分PIN和低分化的前列腺癌表达增加 ,在部分高分化前列腺癌出现表达降低。ALCAM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相关 ,与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肿瘤分期无相关性。 结论 :ALCAM在PIN和前列腺癌中存在表达紊乱 ,提示ALCAM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上皮内 活化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66
下载PDF
单纯前列腺上皮内瘤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附23例报告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亚南 毕向军 +7 位作者 陈晓清 张晓峰 肖丽萍 余新沛 刘岗 杨明常 宋骤 刘坚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 ithelial neop lasia,PI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3例低度(PIN 1级)PIN(低度组)和8例高度(PIN 2~3级)PIN(高度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并以同期确诊为前列腺癌、BP... 目的:探讨单纯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 ithelial neop lasia,PI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3例低度(PIN 1级)PIN(低度组)和8例高度(PIN 2~3级)PIN(高度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并以同期确诊为前列腺癌、BPH患者作为对照,分析上述各组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高度组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低度组及BP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与低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低度PIN的特征类似于BPH而与前列腺癌有所不同,而少数(1/16)高度PIN患者的肿瘤标志物p504 s呈阳性。结论:低度PI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BPH相似,而高度PIN的临床和病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前列腺恶性肿瘤特征,需要积极进行临床追踪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上皮内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毕磊 陈方敏 +3 位作者 石家齐 严波 肖峰 范诗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前列腺上皮内瘤11例及前列腺癌1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原位表达,分析...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前列腺上皮内瘤11例及前列腺癌1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原位表达,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Gleason评分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强度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0%vs 88.24%,P<0.001);在前列腺上皮内瘤组与前列腺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36.36%vs 88.24%,P=0.01);在前列腺上皮内瘤组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间也有统计学意义(36.36%vs 0%,P=0.022)。Gleason评分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前列腺组织中的高表达,对于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强度随着Gleason评分的增加而呈现增强趋势;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前列腺上皮内瘤中表达阳性的患者应列为密切的临床监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上皮内 前列腺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前列腺上皮内瘤的临床病理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世瑾 李冬玲 +1 位作者 雷春艳 邹翠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360-361,共2页
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是前列腺导管、小管及腺泡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近年来研究证实与前列腺癌关系密切,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分为低级别PIN(LGPIN)和高级别PIN(HGPIN),目前,临床说的PIN指的是高级别PIN,低分级PIN不作为独立的病理诊断,... 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是前列腺导管、小管及腺泡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近年来研究证实与前列腺癌关系密切,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分为低级别PIN(LGPIN)和高级别PIN(HGPIN),目前,临床说的PIN指的是高级别PIN,低分级PIN不作为独立的病理诊断,高级别PIN被公认是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上皮内 病理 分析
下载PDF
三叶因子1和3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上皮内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铭 金仁顺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1(TFF1)及三叶因子3(TFF3)在前列腺癌(PCa)及前列腺上皮内瘤(PIN)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9例前列腺癌(PCa)、50例PIN及65例癌旁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TFF1及TFF3的表达情况。结果:TFF1和T...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1(TFF1)及三叶因子3(TFF3)在前列腺癌(PCa)及前列腺上皮内瘤(PIN)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9例前列腺癌(PCa)、50例PIN及65例癌旁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TFF1及TFF3的表达情况。结果:TFF1和TFF3在PCa和P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3%、48.31%和66.00%、30.00%,显著高于癌旁BPH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49.23%和13.85%,P<0.05),TFF1与PCa Gleason评分无关(P>0.05),TFF3在Gleason评分≤7分PCa组中阳性率(70.00%)高于Gleason评分>7分组(4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F1和TFF3在PCa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TFF1和TFF3可能与PCa的发生有关,并对PCa可能起促进作用,两者有望成为PCa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1 三叶因子3 前列腺 前列腺上皮内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前列腺原发淋巴瘤转白血病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丽云 达万明 +2 位作者 赵怡雯 丁琪 朱平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原发淋巴瘤转白血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前列腺原发淋巴瘤转白血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骨髓细胞做细胞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患者经病理检查初诊为前列腺T细胞淋巴瘤,3个月后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白血病...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原发淋巴瘤转白血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前列腺原发淋巴瘤转白血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骨髓细胞做细胞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患者经病理检查初诊为前列腺T细胞淋巴瘤,3个月后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考虑急性双系列白血病(T-淋巴细胞、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复杂变异,融合基因筛查结果SET/CAN阳性、BCR/ABL及其他融合基因阴性,IgH基因重排阳性,TCRγ、TCRδ阴性。最后确诊为急性难定系列白血病(acute leukaemias of ambiguous lineage,ALAL)。结论前列腺原发淋巴瘤罕见,该病进展快,预后差,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时应考虑到它的可能并及早明确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淋巴 急性难定系列白血病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EGFR及TGF-α在前列腺腺癌及前列腺上皮内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利群 徐冶 金仁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8-311,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蛋白在前列腺腺癌(PAC)和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以及癌旁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表达在PAC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1例PAC和癌旁BPH组织以及32例HG...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蛋白在前列腺腺癌(PAC)和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以及癌旁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表达在PAC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1例PAC和癌旁BPH组织以及32例HGPIN病变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EGFR和TGF-α在不同病变中的表达。结果:①EGFR在PAC、HGPIN及BPH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53.7%及85.4%,在BPH中的表达率高于PAC和HGP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C和HGPIN组织中EGF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在高、中和低分化PA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9%、55.6%及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GF-α在PA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1%,在癌旁BPH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在高、中和低分化PA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66.7%及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GF-α在HGPIN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3%,与P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BP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和TGF-α在PAC中共同阳性率为81.8%,分别阳性率EGFR为18.2%,TGF-α为26.3%,两者呈正相关(r=0.558,P<0.001),但在HGPIN病变(r=0.111,P=5.450)和BPH(r=0.024,P=0.883)中两者无相关性。结论:EFFR和TGF-α蛋白在PAC、HGPIN和BPH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可以作为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上皮内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Α
下载PDF
乳酸盆底注射诱导小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上皮内瘤样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琦 彭洪英 +3 位作者 杨戎 魏莎莉 王德林 谭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乳酸的盆底聚集可能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过程中起着始动作用,采用盆底注射乳酸诱导小鼠前列腺组织的炎症改变加以验证。方法对小鼠进行第1、2、4、7天多次盆底乳酸注射诱发前列腺炎症,并于第2、3、5、8天摘取前列腺组织制作... 目的乳酸的盆底聚集可能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过程中起着始动作用,采用盆底注射乳酸诱导小鼠前列腺组织的炎症改变加以验证。方法对小鼠进行第1、2、4、7天多次盆底乳酸注射诱发前列腺炎症,并于第2、3、5、8天摘取前列腺组织制作组织学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组织切片反映出前列腺组织按照盆底乳酸注射时间的延长依次出现了以间质充血水肿,间质及腺泡周围炎性浸润,腺泡腔内出现炎性分泌物为代表特征的炎症病变,最后一组标本中除炎症反应外还观察到了较为明显的腺泡上皮增生,类似于人类的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样变。结论经乳酸盆底注射诱导的小鼠前列腺炎症改变类似于临床患者的病理表现,提示乳酸的盆底聚集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实验中观察到的前列腺炎症后PIN样改变为研究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前病变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非细菌性前列腺 前列腺上皮内
下载PDF
前列腺上皮内瘤中微血管密度、DNA倍体、免疫表型与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惠莲 张学斌 +4 位作者 李旭 张冠军 王鸿雁 邓元 王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2-604,634,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DNA倍体、免疫表型与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24例前列腺增生症(BPH)、2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LGPIN)、26例前列腺癌(PC)伴发高级别上皮内瘤(...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DNA倍体、免疫表型与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24例前列腺增生症(BPH)、2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LGPIN)、26例前列腺癌(PC)伴发高级别上皮内瘤(HGPIN)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CD34、34βE12、P63、P504s表达的检测,定量测定其MVD和细胞核DNA倍体。结果不同级别的PIN中MVD和DNA平均倍体均明显高于BPH组,但明显低于PC组(P<0.01),且随PIN级别的增高,DNA倍体的异多倍体数及MVD值随之升高(P<0.01)。DNA倍体与MVD呈正相关关系。34βEl2和P63在BPH和LGPIN腺体周围的基底细胞呈连续阳性,在HGPIN中呈断续阳性,在PC中呈阴性。P504s在HGPIN中呈灶状阳性,在PC中呈强阳性,在BPH和LGPIN中呈阴性。结论DNA倍体、MVD与PIN密切相关,是反映其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参考指标;免疫表型进一步证实PIN特别是HGPIN是PC的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上皮内 前列腺 微血管密度 DNA倍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前列腺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伟 方平 +2 位作者 孙光 王岩 曹利瑞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s)的临床特点、影像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前列腺EGISTs患者2例,报告其中1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排便困难半年、排尿困难2个月入院,直肠指诊发现直肠前壁黏膜下有一质韧肿物... 目的探讨前列腺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s)的临床特点、影像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前列腺EGISTs患者2例,报告其中1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排便困难半年、排尿困难2个月入院,直肠指诊发现直肠前壁黏膜下有一质韧肿物,考虑为直肠肿物。前列腺B超及MRI检查均考虑肿物可能来源于前列腺,术前直肠肿物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间叶源性肿瘤。骶前肿物探查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为梭形细胞肿瘤,诊断为恶性EGISTs,考虑肿物来源于前列腺;免疫组化检查CD117、CD34均阳性。术后辅助伊马替尼治疗,随访3年6个月无复发。结论前列腺EGISTs以手术治疗为主,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转移和不能手术治疗者可行药物辅助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外间质 前列腺 临床特点 诊断 文献复习
下载PDF
前列腺上皮内瘤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庆 许恩赐 +1 位作者 江玮 陈仕平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PIN)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37例PIN患者的临床资料。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PIN24例,其中高级别PIN(high grade PIN,HGPIN)8例,低级别PIN(low grade PIN,LGPIN)16例,行TUR... 目的探讨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PIN)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37例PIN患者的临床资料。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PIN24例,其中高级别PIN(high grade PIN,HGPIN)8例,低级别PIN(low grade PIN,LGPIN)16例,行TURP手术22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2例;前列腺癌并发PIN 7例(均为HGPIN),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5例,2例行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其余病例为单纯HGPIN 4例,LGPIN 2例。结果 2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PIN患者随访1~6年,22例健康存活,2例HGPIN因年龄>75岁,6个月后重复前列腺穿刺为HGPIN,复查PSA>10ng/L行雄激素全阻断治疗,至今仍健康存活。7例前列腺癌并发HG-PIN者随访1~5年,6例均健康存活,1例5年后死亡。2例单纯HGPIN重复前列腺穿刺活检发现前列腺癌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随访2~5年均健康存活。另2例单纯HGPIN及2例单纯LG-PIN予临床密切观察,随访2~6年均健康存活。结论病理检查是诊断PIN的唯一方法,HG-PIN是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应给予严密随访,必要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上皮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前列腺上皮内瘤临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四维 叶章群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49-251,共3页
关键词 前列腺上皮内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前列腺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长滨 韩艳茹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74-274,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恶性嗜铬细胞 前列腺穿刺 病理 前列腺平滑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