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尿失禁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于书慧 韩佳凝 +5 位作者 钟丽君 陈聪语 肖云翔 黄燕波 杨洋 车新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索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目的:探索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Gleason评分、手术方式、是否尿道功能重建、是否淋巴结清扫、性神经是否保留、留置导尿时间、D’Amico风险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查尔森(Charlson)合并症指数、术后随访时间、前列腺体积,以及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前静息均值、快肌均值和慢肌均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评估盆底肌电参数的预测效能,再利用约登指数(Youden index)并结合临床意义,共同确定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纳入患者271例,术后自主控尿率为81.9%。患者快肌评分为23.5(18.2,31.6)分,慢肌评分为12.5(9.6,17.3)分,179例(66.1%)患者未保留性神经,110例(40.6%)患者进行了尿道功能重建。高龄和盆底快肌评分低被确认为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0岁患者是≥70岁患者自主控尿率的5.482倍(95%CI:1.532~19.617,P<0.05);患者的盆底快肌评分与尿失禁恢复的关系密切(OR=1.209,95%CI:1.132~1.291,P<0.05)。当术前盆底快肌评分的最佳临界值设定为18.5分时,RO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和61.2%。结论: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于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表现出较好的预测准确性和临床应用性,能够用于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的早期识别,其中年龄和盆底快肌评分是重要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电生理参数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尿失禁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免穿刺活检前列腺癌的可行性
2
作者 付强 孙振业 +1 位作者 姚振 王禾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71-775,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RARP)治疗影像学高度怀疑而免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患者的可行性,为后续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影像学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患...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RARP)治疗影像学高度怀疑而免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患者的可行性,为后续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影像学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穿刺组与免穿刺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行RARP,穿刺组患者术前进行穿刺活检,活检确诊后择期手术,免穿刺组患者未进行穿刺活检直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结局指标(诊断准确率、围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尿控恢复率)、次要结局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留置导尿管时间、切缘阳性率、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值)。结果病理证实穿刺组41例(100%)均为前列腺癌,免穿刺组中40例(97.56%)为前列腺癌。穿刺组与免穿刺组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9.51%vs.2.50%)、手术时间[(75.31±20.35)min vs.(60.25±10.64)min]、术中出血量[(141.25±30.45)mL vs.(111.45±33.58)mL]、住院时间[(7.89±1.21)d vs.(5.13±1.02)d]、住院总费用[(4.12±0.56)万元vs.(2.61±0.43)万元]、焦虑评分差值[(7.02±1.25)分vs.(1.99±0.42)分]、抑郁评分差值[(7.05±1.31)分vs.(1.95±0.38)分]比较,免穿刺组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穿刺组术后1、6及12个月的尿控恢复率较穿刺组略高(75.00%vs.58.54%;87.50%vs.80.49%;95.00%vs.92.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RP在免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手术中具备可行性,可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穿刺活检 前列腺 住院费用 尿控恢复率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体会
3
作者 范冬萍 邓兰 +4 位作者 何其英 付琴 周艳 廖堃 刘玲(通讯作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0952-0952,共1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 前列腺根治术患者88例参与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接受...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 前列腺根治术患者88例参与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在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排便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等术后指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前列腺 快速康复护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经腹膜外全筋膜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吉文 赵友光 +1 位作者 姬生军 王宗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究改良经腹膜外全筋膜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2组均行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术中采取常... 目的探究改良经腹膜外全筋膜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2组均行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术中采取常规筋膜间保留血管神经束,观察组术中采取改良全筋膜内切除。比较2组手术情况、切缘阳性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充盈期膀胱顺应性值(BC)、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状态下逼尿肌压力(Pdetat Qmax)、控尿率、勃起功能正常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年,对比2组生化复发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管及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均无中转开腹,术中、术后均无输血。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血清VEGF、IGF-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BC、PVR低于对照组(P<0.05),Qmax、Pdetat Qmax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控尿率、勃起功能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生化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腹膜外全筋膜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良好,手术操作对血管内皮刺激较轻,术后尿流动力学、控尿与勃起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不会增加切缘阳性及生化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前列腺 改良全筋膜内切除 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尿流动力学 勃起功能 血管内皮刺激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行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左娟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行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行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18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9%(P<0.05)。观察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5),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1%(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降低行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其康复进程,并提升护理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加速康复外科 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 腹腔镜
下载PDF
手术室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芝君 张伟伟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组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根治性切除术的48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则在常... 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组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根治性切除术的48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心理支持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7.40±10.45)h、(111.50±9.54)h、(23.73±5.91)h、(6.90±1.52)d、(4.80±0.63)万元,均少于对照组的(34.60±10.31)h、(145.10±9.23)h、(31.66±7.89)h、(10.01±1.30)d、(5.35±0.54)万元(t=2.403,P=0.020;t=12.400,P<0.001;t=3.941,P<0.001;t=7.618,P<0.001;t=3.247,P=0.002)。结论手术室心理支持护理干预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能够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手术室心理支持护理干预 手术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刘明勤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224例,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将2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对比分... 目的:探讨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224例,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将2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对比分析护理前、护理后6个月两组患者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焦虑情绪,对改善尿失禁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下载PDF
手术时间分段分析法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难度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春雷 陈锐 高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索从前列腺穿刺活检到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RALP)的时间间隔能否影响手术过程中每个步骤,验证利用手术时间分段分析法评估手术难度的可行性,并对影响RALP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9月... 目的:探索从前列腺穿刺活检到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RALP)的时间间隔能否影响手术过程中每个步骤,验证利用手术时间分段分析法评估手术难度的可行性,并对影响RALP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单一术者RALP治疗的209例局限性和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根据手术录像,将手术时间分为7个时段。将前列腺穿刺活检到行RALP的时间间隔分为≤3周、4~6周、7~9周和>9周。通过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按时间间隔分类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信息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总手术时间和每一步手术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按时间间隔分类的各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和每一步手术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较大的前列腺(P=0.005)和淋巴结清扫(P=0.001)是总手术时间延长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BMI、术前PSA、前列腺体积、病理Gleason评分、淋巴结清扫和神经保留等因素对相应的手术步骤有影响;穿刺活检至行手术的时间间隔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无临床意义。结论:手术时间分段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可用于评估影响RALP难度的因素。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可以在前列腺穿刺活检后6周内进行RALP。但这些结果仍需结合多名外科医生的手术记录、术中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情况等信息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穿刺活检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手术时间
下载PDF
腹腔镜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于小平 阮东丽 +1 位作者 杨艳 赵雪利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380-38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LRP)与传统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LRP)的术中优劣和术后近远期疗效之间的差异,评价RLRP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7月西京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26...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LRP)与传统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LRP)的术中优劣和术后近远期疗效之间的差异,评价RLRP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7月西京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26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其中行RLRP治疗538例(RLRP组),行LRP治疗288例(LRP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情况(下床时间、切缘阳性率、漏尿率、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随访12个月时的完全尿控率和生化复发率)。结果:术中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RP组手术时间少于L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切缘阳性率、漏尿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RP组下床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L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完全尿控率、生化复发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LRP技术安全可行,与LRP相比,能减少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但远期疗效方面不存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已出现转移的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10
作者 蒲春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8-11,共4页
探讨已出现转移的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60例已出现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 探讨已出现转移的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60例已出现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已出现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实施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效果确切,可降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出现转移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内分泌治疗 临床效果差异
下载PDF
智能气腹系统在机器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何茫茫 喻晓芬 +2 位作者 洪敏 张琦 张大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 探讨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AirSeal智能气腹... 目的 探讨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维持气腹,对照组术中采用STORZ或OLYMPUS等标准系统自动气腹机维持气腹,比较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4h、8h、24h肩部疼痛程度及医师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150.76±32.47)min,短于对照组(163.32±29.5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术后8 h观察组肩部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观察组各维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中能缩短手术时间,缓解患者术后肩部疼痛,提高术者满意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气腹压力 智能气腹系统 二氧化碳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壁重建新尿道的功能学评价
12
作者 赵杰 官正辉 王江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801-2806,共6页
目的:采用静态尿道闭合压力(static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 SUCP)测定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壁重建新尿道(bladder wall reconstuction neourethra, BWN)的控尿功能。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03月到2023年04月的5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 目的:采用静态尿道闭合压力(static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 SUCP)测定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壁重建新尿道(bladder wall reconstuction neourethra, BWN)的控尿功能。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03月到2023年04月的5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采用BWN技术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RARP),拔除尿管后1个月、6个月行SUCP测定,测最大尿道闭合压(maximum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 MUCP)、功能尿道长度(functional urethral length, FUL)、尿道闭合面积(urethral functional pressure area, UFA),分析评价SUCP的特点。结果:53例患者拔除尿管后1个月,尿控48例,尿失禁5例,控尿率为90.57%。均行SUCP测定,尿控组BWN均形成明显峰状曲线,与膜部尿道压力曲线形成典型的双峰,尿失禁组SUCP曲线呈低平双峰。尿控组和尿失禁组的FUL为(27.6±5.1)mm vs (26.0±8.9)mm,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MUCP和UFA分别为(63.0±18.9)cmH_(2)O vs (31.4±8.6)cmH_(2)O、(729.0±244.5)mm×cmH_(2)O vs (314.2±66.3)mm×cmH_(2)O,尿控组均明显高于尿失禁组(P<0.05)。结论:BWN明显延长FUL,增加UFA,改善了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壁重建新尿道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尿失禁 功能 尿道压
下载PDF
PLR、GP88、PGK-1对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关锐 韩宝帅 李慧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清颗粒蛋白88(GP88)、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对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LRP)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该院接受LRP治疗的93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清颗粒蛋白88(GP88)、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对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LRP)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该院接受LRP治疗的93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手术前后PLR及血清GP88、PGK-1水平。按照随访结局,将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52例及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PLR及血清GP88、PGK-1水平。收集入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R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P88、PGK-1及PLR对LR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93例患者术后PLR及血清GP88、PGK-1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预后不良组PLR及血清GP88、PGK-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血清PSA水平、肿瘤侵犯精囊、切缘阳性均与LRP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Gleason评分上升、临床T3期、血清PSA水平上升、肿瘤侵犯精囊、切缘阳性均是LR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LR、血清GP88、PGK-1单项及联合预测LR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95%CI:0.518~0.932)、0.757(95%CI:0.514~0.981)、0.755(95%CI:0.512~0.986)、0.861(95%CI:0.802~0.927),3项指标联合预测效能最高。结论PLR及血清GP88、PGK-1水平越高,LRP患者预后越差,上述3项指标预测LRP患者预后不良均有一定效能,但3项指标联合预测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颗粒蛋白88 磷酸甘油酸激酶1 预后 前列腺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苟淼 罗敏 +1 位作者 伍晓梅 杨清荣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5%,住院时间为(7.8±2.8)d;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2.5%,住院时间为(12.1±3.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快速康复护理 效果
原文传递
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福庆 王赞礼 +1 位作者 冯子熠 张学聪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0期44-46,49,共4页
目的分析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P)后患者生化复发(B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RP治疗的48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和随访的相关参数。根据是否术后出现BCR,将患者... 目的分析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P)后患者生化复发(B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RP治疗的48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和随访的相关参数。根据是否术后出现BCR,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差异,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复发组患者术前PSA值(39.2±27.8)μg/L、术前Gleason评分(7.26±1.13)、术后Gleason评分(7.14±1.10)、手术切缘阳性率(20.5%)、包膜侵犯阳性率(21.1%)、精囊侵犯阳性率(19.5%)、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0.5%)显著高于非复发组[(31.4±27.2)、(6.81±1.31)、(6.89±1.26)、(8.3%)、(9.0%)、(8.3%)和(7.6%),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PSA值、术前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精囊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是RP后BCR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PSA、术前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精囊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是RP后BCR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生化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艳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7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B组围术期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B组围术期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性功能异常、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比A组高,P〈0.05;B组性功能异常、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比A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优质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性功能异常、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治疗后血清GP88水平变化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建军 喻长莉 孙超君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治疗后血清颗粒蛋白88(GP88)水平变化及预后。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14年4月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诊治的285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治疗后血清颗粒蛋白88(GP88)水平变化及预后。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14年4月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诊治的285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n=198)和预后不良组(n=8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GP88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两组患者血清GP88水平均降低,预后良好组下降幅度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P88<38.39ng/mL组中位无进展时间长于GP88≥38.39ng/m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PSA、TNM分期、分化程度、切缘阳性、Gleason评分、辅助放疗、GP88均与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血清GP88水平降低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GP88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颗粒蛋白88 预后
下载PDF
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首次血清PSA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静琦 周晓洲 +2 位作者 季惠翔 郑霁 陈志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590-1595,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后首次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本科行RP的25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术后6~8周首次血清... 目的分析影响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后首次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本科行RP的25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术后6~8周首次血清PSA值是否达到生化复发水平,以0.2 ng/mL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PSA <0.2 ng/mL组和PSA≥0.2 ng/mL组,针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RP后首次PSA水平的因素。结果①251例前列腺癌患者:两组患者在BMI、术前有无电切、术前PSA、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有无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术前PSA、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为影响术后首次血清PSA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②153例淋巴结清扫的前列腺癌患者:两组在BMI、术前PSA、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淋巴结是否阳性、阳性淋巴结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PSA、淋巴结阳性为影响术后首次血清PSA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术前PSA、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T分期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首次血清PSA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PSA和淋巴结阳性是影响淋巴结清扫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首次血清PSA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前列腺 生化复发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淋巴血管侵犯在评价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方面的系统性回顾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长海 董礼明 +2 位作者 崔星蕾 邢绍强 于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与分析淋巴血管侵犯在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计算机在线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数字图书馆、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 目的系统性评价与分析淋巴血管侵犯在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计算机在线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数字图书馆、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方面的研究,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相关检索时间设置为建库开始至2018年3月,检索语种为英文及中文。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与统计工作。结果最终共纳入18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发表时间从2004年至2017年。相关患者共23 775例,其中淋巴血管侵犯患者7 742例,所占比例为32.6%。单因素分析结果汇总显示在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淋巴血管侵犯的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率[HR=1.41,95%CI(1.28~1.55),P<0.001]显著升高。多因素分析进一步确认淋巴血管侵犯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生化复发的独立影响因子[HR=1.24,95%CI(1.16~1.33),P<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模型中合并HR值在1.30(1.25~1.36)与1.45(1.29,1.63)之间,多因素分析模型中合并HR值范围在1.22(1.15~1.30)到1.26(1.17~1.34)。Begg's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t=2.03,P=0.073)与多因素(t=0.49,P=0.632)分析模型中均无显著发表偏倚存在。结论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化复发呈显著性相关,可作为评价此类患者术后生化复发方面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淋巴血管侵犯 生化复发 系统性评价
下载PDF
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翠芸 李丽 +1 位作者 安恒庆 王玉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总结分析15例采用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及准备工作,掌握手术配合要点,熟悉手术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结果在高清3D立体视野下完成的腹腔...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总结分析15例采用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及准备工作,掌握手术配合要点,熟悉手术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结果在高清3D立体视野下完成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精细,缝合精确。手术进展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熟练掌握器械使用和维护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