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1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被引量:1
1
作者 白亮 陈勇 +4 位作者 李伟 张雷 赵耀伟 曾庆亮 庄全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 探讨经前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3月我科采用OLIF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7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从前... 目的 探讨经前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3月我科采用OLIF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7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从前外侧入路钝性分离三层腹肌,并在腰大肌前间隙显露椎间隙,一期植入融合器及单侧螺钉及复位棒。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椎间隙高度、双侧椎间孔高度、椎管横截面面积,术前与术后1周、末次随访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26.3%(20/76):术中4例节段动脉损伤出血,经过压迫止血及使用止血材料后出血停止;术后4例大腿前方疼痛,4例交感神经链损伤,对症及营养神经等治疗症状1~3个月后均缓解;8例融合器下沉,延长卧床休息时间等治疗,术后复查亦稳定融合。术后1周椎间隙高度(1.1±0.2)cm,明显高于术前(0.7±0.2)cm(t=-11.654,P=0.000);术后1周椎间孔高度左侧(2.1±0.2)cm,右侧(2.0±0.3)cm,均明显高于术前左侧(1.7±0.2)cm和右侧(1.6±0.3)cm(t=-13.748,P=0.000;t=-9.688,P=0.000);术后1周椎管横截面面积(1.4±0.2)cm^(2),明显大于术前(0.9±0.3)cm^(2)(t=-16.317,P=0.000)。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腰、腿疼痛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00)。结论 OLIF一期联合前外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置钉固定安全高效,骨融合率高,为腰椎退变的微创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钉棒系统
下载PDF
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2
作者 徐辰 强晓军 +2 位作者 张大鹏 徐鹏 王静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对比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融合术组和减压术组,融合术组予以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减压术组予... 目的对比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融合术组和减压术组,融合术组予以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减压术组予以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检测2组炎症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腰椎功能相关评分及疼痛评分,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融合术组相比,减压术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水平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评分(VAS)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融合术组相比,减压术组腰椎功能(JOA)评分较高(P<0.05)。结论单侧入路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优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显微内镜椎管减压术 外侧椎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功能
下载PDF
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研究
3
作者 郭淼勇 张明生 +1 位作者 来秋山 高文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TLIF治疗的86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Wi... 目的比较分析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TLIF治疗的86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Wiltse组(38例)和后正中组(48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评估术前、术后6个月患者的腰椎功能JOA评分和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后正中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正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JOA、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Wiltse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后正中组,NRS评分低于后正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实施TLIF,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但Wiltse入路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的效果更佳,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Wiltse 后正中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引起腰椎节段性前凸改变的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育泽 王德春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587-1594,共8页
目的:阐明影响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术后腰椎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tic angle, SLA)增大或减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7年至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OLIF手术的8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 目的:阐明影响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术后腰椎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tic angle, SLA)增大或减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7年至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OLIF手术的8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围手术期数据,通过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获得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椎间盘角度(disc angle, DA)、SLA、腰椎前凸角、椎间盘高度、椎间孔高度、后方间隙比(posterior gap ratio, PGR)等。根据术后SLA与术前SLA的差值 > 0和≤0分为前凸组(50例)和后凸组(35例),用统计学方法予以分析。结果:前凸组和后凸组的PGR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融合器放置在偏前位置时术后SLA增大更明显;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GR (B = 0.326, p = 0.000)是术后节段性前凸变化的预测因素,与SLA的变化呈正相关;术前SLA (B = −0.162, p = 0.030)也是术后节段性前凸变化的预测因素,与SLA的变化呈负相关。结论:OLIF术后导致节段前凸增大或减小与术前SLA和椎间融合器的位置有明确相关性。较小前凸的节段术后变得前凸增大,而较大前凸的节段术后前凸可能会减小。椎间融合器放置在靠前的位置上会导致节段前凸增大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节段凸角
下载PDF
终板体积骨密度在侧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沉降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王文举 孔凡国 +1 位作者 潘其鹏 张昌盛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终板体积骨密度(endplate 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EP-vBMD)对侧方入路腰椎融合(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术后Cage沉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LLIF手术治疗的151例患者进行回... 目的探讨终板体积骨密度(endplate 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EP-vBMD)对侧方入路腰椎融合(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术后Cage沉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LLIF手术治疗的15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EP-vBMD、椎体体积骨密度(vertebral body 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VB-vBMD)、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医学共病(糖尿病等)、吸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查尔森共病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手术节段、手术椎体和是否使用后路螺钉固定等资料。根据术后1年患者是否发生Cage沉降,将患者分为Cage沉降组和非沉降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将单因素分析P<0.2的变量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观察EP-vBMD对终板沉陷的影响。结果Cage沉降患者的VB-vBMD和EP-vBMD水平均低于非Cage沉降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e沉降组患者年龄高于非Cage沉降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e沉降组和非Cage沉降组患者性别、吸烟、糖尿病、后路螺钉固定等资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P-vBMD和应用后路螺钉固定均是Cage沉降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低EP-vBMD是LLIF术后Cage沉降的风险因素,对患者进行LLIF时,应考虑术前EP-vBMD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侧方腰椎融合术 椎间融合器沉降 体积骨密度
下载PDF
前入路腰椎融合手术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6
作者 吴昊天 王振斌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715-1722,共8页
前入路腰椎融合手术是脊柱微创手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入路腰椎融合手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医学的进步也有了更多的演变,这对于需手术治疗的腰椎疾患患者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前入路腰椎融合手术技术,故对该研究进行一综述。
关键词 腰椎融合 手术技术
下载PDF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与翼点入路夹闭术在前交通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李永康 蓝鹏 何培武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 目的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行翼点入路开颅治疗,观察组行额外侧锁孔入路开颅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及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60.16±75.27)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06.78±28.07)min及住院时间(7.34±1.8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8、7.405、7.404,P均<0.05);观察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脑直回切除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术后新增颅内出血、短暂性缺血、感染、神经症状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别接受额外侧锁孔入路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均具有一定效果,但额外侧锁孔入路术的效果更理想,在改善神经及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优势,且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动脉瘤 外侧锁孔 翼点夹闭术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斜外侧经肌间隙入路与改良侧方经腰大肌入路腰椎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余圣剀 蔡凯文 +4 位作者 诸进晋 章凯 罗科锋 吴董泽 蒋国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8-456,共9页
目的:比较采用斜外侧经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改良侧方经腰大肌入路腰椎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方法:回... 目的:比较采用斜外侧经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改良侧方经腰大肌入路腰椎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30例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因退行性腰椎不稳进行OLIF或CLIF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和CLIF组,两组患者一期术后4周均进行二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LIF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69.9±7.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5.67±3.05kg/m^(2),2节段病变6例,3节段病变12例;CLIF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66.5±8.6岁,BMI 24.03±2.06kg/m^(2),2节段病变2例,3节段病变10例。收集两组一期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资料,术前和一期手术术后1个月、6个月、1年时进行背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一期手术术后1年融合器沉降高度、融合器与冠状面的夹角。对两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病变节段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OLIF组和CLIF组一期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83.89±39.43min、55.56±27.49ml、8.39±4.804d和198.75±23.27min、65.00±44.62ml、8.75±2.30d,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LIF组术后5例出现大腿前方麻木和屈髋无力,经营养神经治疗1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3周后治愈。CLIF组术后4例出现大腿前方麻木和屈髋无力,经营养神经治疗1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中出现腰椎节段动脉损伤,出血量达到200ml;1例患者腰大肌积液伴感染,经抗生素治疗6周后治愈。两组术前VAS、ODI、LL及DH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时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LL差值(OLIF组12.47°±6.69°vs CLIF组6.26°±6.47°)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随访时,OLIF组和CLIF组椎间融合率(83.33%vs 91.67%)、融合器沉降高度(1.54±0.72mm vs 1.44±0.61mm)无统计学差异(P>0.05),OLIF组融合器与冠状面夹角(8.94°±4.97°)显著性大于CLIF组(5.30°±3.69°)(P<0.05)。结论:OLIF与C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均能够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且疗效相当,而CLIF利用多角度融合器增加LL和维持腰椎曲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不稳 外侧经肌间隙腰椎融合术 改良侧方经腰大肌腰椎融合术 疗效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旭狮 葛小聪 +2 位作者 刘启龙 李秀珍 姚仕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手术治疗的LS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OLIF组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目的:探讨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手术治疗的LS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OLIF组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组,各38例。OLIF组采用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TLIF组采用TLIF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术后1、3、6个月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及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CK)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OLIF组手术时间长于TLIF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OLIF组VAS、ODI评分均低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DH和L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DH和LL水平均高于术前,且OLIF组均高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CRP、C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OLIF组CRP、CK水平均低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LIF联合后路内固定相比,OLIF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LSS患者可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促进恢复,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椎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术后终板塌陷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韩佳骆 王岩 +2 位作者 郭建伟 张亚楠 马学晓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5989-5999,共11页
背景与目的: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LIF)通过置入大型椎间融合器达到恢复椎间高度与间接减压的目的,大型椎间融合器带来的支撑力也使得OLIF技术可以不必联合后方椎弓根螺钉的固定,由此产生了Stand-Alone技术与侧方钢板固定技术。然而此... 背景与目的: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LIF)通过置入大型椎间融合器达到恢复椎间高度与间接减压的目的,大型椎间融合器带来的支撑力也使得OLIF技术可以不必联合后方椎弓根螺钉的固定,由此产生了Stand-Alone技术与侧方钢板固定技术。然而此类技术并不能为所有患者提供足够的支撑稳定性,存在着较高的终板塌陷率,进而导致融合失败。本研究通过分析接受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决策差异,探讨OLIF术后发生终板塌陷的危险因素。旨在指导临床进行更精准、安全、有效的术式选择。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OLIF及OLIF联合侧方钢板固定的患者64例,共80个手术节段。根据术后6个月CT终板有无塌陷分为塌陷组与非塌陷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影像资料(是否合并滑脱、椎体的动态稳定性、责任节段上下椎体的CT均值、融合节段数);手术决策以及术中操作所带来的差异(椎间隙高度变化、是否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是否合并术中终板损伤)。将单因素分析中P < 0.05的潜在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开展多因素分析并绘制列线图。结果:80个手术节段中,发生终板塌陷24例(30%)。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椎体动态不稳、椎体低CT值与术中终板损伤为术后终板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融合节段数、椎体撑开高度及是否联合侧方钢板固定与是否发生终板塌陷无统计学关联。结论:椎体动态不稳、椎体低CT值与术中终板损伤为术后终板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侧方钢板固定对于术后终板塌陷并无显著保护作用。对于此类患者应采取更强的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腰椎融合术 终板塌陷 危险因素分析 内固定方式选择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联合侧方钢板治疗低骨量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分析
11
作者 张义强 李霖 +2 位作者 郭建平 宋扬 江超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术(OLIF combined with lateral plate fixation,OLIF-LP)、联合后路双侧椎弓根钉固定术(OLIF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b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OLIF-BPS)治疗伴有低骨量... 目的探讨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术(OLIF combined with lateral plate fixation,OLIF-LP)、联合后路双侧椎弓根钉固定术(OLIF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b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OLIF-BPS)治疗伴有低骨量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行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的低骨量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行OLIF-LP手术)和B组(20例,行OLIF-BPS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于术前、术后7 d及术后6个月行CT及MRI检查,测量术前及术后椎间孔高度(foramen height,FH)、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末次随访时通过CT评价融合器沉降情况.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手术出血量均低于B组(P<0.001),两组术后7 d、术后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及SF-36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01).术后7 d、术后6个月DH、FH及CSA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沉降3例(9.37%),B组沉降2例(10.00%),两组融合器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沉降病例均无临床症状.结论OLIF-LP术与OLIF-BPS术治疗伴有低骨量的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相当,但侧路椎体钢板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钢板 椎弓根钉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早期疗效
12
作者 蔡毅 彭小忠 +2 位作者 卓祥龙 武振国 李兵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观察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因腰椎融合术后ASD行OLIF治疗的患者资料。患... 目的观察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因腰椎融合术后ASD行OLIF治疗的患者资料。患者首次手术均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术后24~240个月发生ASD,应用单纯OLIF或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或联合侧方内固定进行治疗。评估其手术情况,并评价术后疗效和相关影像学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4~30个月,OLIF手术节段均骨性融合。手术方式采用stand alone 5例,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5例,联合侧方固定8例。手术时间为70(50,115)min,术中出血量为50(20,136)mL。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影像学测量显示,患者术后手术节段的椎间隙腹侧和背侧高度、椎间孔高度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OLIF是治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ASD的有效方式,具有良好的早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联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海东 何守玉 +1 位作者 方申云 闵继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0-897,共8页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O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5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O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5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9例,年龄62.17±9.72岁;OLIF联合侧方钢板(lateral plate,LP)固定组24例(LP组),OLIF联合后方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内固定组29例(PS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人群特征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于术前、术后1周、3个月及12个月分别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影像学指标如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椎间孔高度(foraminal height,FH)、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来综合评价临床疗效。末次随访时根据Bridwell评估方法对椎间融合率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时间为13.2±6.5个月(12~16个月)。LP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性低于PS组(75.41±11.53min vs 127.05±5.62min,P<0.05;39.55±5.32mL vs 89.81±9.62mL,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ODI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LP组VAS评分及ODI均优于PS组[3.05±0.67 vs 4.55±0.39,P<0.01;(17.36±2.76)%vs(22.80±6.02)%,P<0.01],但这种差异在术后1年时消失。LP组术前DH、FH及CSA分别为8.96±1.23mm,16.18±3.49mm和88.95±14.79mm^(2),术后1年分别为12.53±3.47mm、20.14±3.12mm、124.83±7.56mm^(2),较前均明显改善;PS组术前DH、FH及CSA分别为8.66±2.21mm、16.35±5.19mm、89.23±12.18mm^(2),术后1年分别为12.32±4.67mm、20.86±3.44mm、125.75±7.76mm^(2),较前均明显改善,但各参数在同期随访时无组间差异。LP组22例实现椎间融合,融合率为91.67%,略低于PS组(93.10%),但无统计学差异。LP组融合器沉降2例,腰骶丛损伤2例;PS组融合器沉降2例,腰骶丛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IF+LP及OLIF+PS均可有效治疗腰椎滑脱症,相比于OLIF+PS,OLIF+LP的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而临床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外侧椎间融合术 侧方钢板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终板形态对斜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患者椎间融合器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金路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6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终板形态对斜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患者椎间融合器(Cage)沉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OLIF手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终板凹角(endplate concave... 目的探讨终板形态对斜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患者椎间融合器(Cage)沉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OLIF手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终板凹角(endplate concave angle,ECA)、终板凹深(endplate concave depth,ECD)、Cage位置(cage position,CP)、节段性前凸(segmental lordosis,SL)、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与Cage沉降(cage subsidence,CS)的关系。结果108例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出现下终板沉降6例,上终板沉降32例。上终板Cage沉降和非沉降、下终板Cage沉降和非沉降患者的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终板Cage沉降患者女性百分比增加(P<0.05),下终板Cage沉降和非沉降患者的性别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终板ECA与Cage沉降无显著关联(P>0.05),但上终板ECA=180°且治疗水平每侧平坦时,Cage沉降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ECA(上、下终板)均与Cage沉降呈负相关,表明角度越小,Cage沉降风险越大(P<0.05);ECD(上、下终板)与Cage沉降不存在相关性(P>0.05);术前椎间隙高度与上终板沉降呈负相关(P<0.05);Cage处于前端位置与上终板沉降相关(P<0.05);Cage沉降与节段性前凸无相关性(P>0.05)。Cage上下终板沉降患者的术后1年VAS和罗兰·莫里斯残疾问卷(Rok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均高于未沉降患者(P<0.05)。结论终板ECA与OLIF患者Cage沉降相关,对终板凹陷的患者,应更加重视终板准备和Cage的放置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板 外侧腰椎融合术 椎间融合 沉降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用于退变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狭窄中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林俊安 洪晔 +1 位作者 陈志刚 吕书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97-100,145,共5页
目的研究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在退变性腰椎侧弯(DLS)合并腰椎狭窄(LSS)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DLS合并LSS患者8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研究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在退变性腰椎侧弯(DLS)合并腰椎狭窄(LSS)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DLS合并LSS患者8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OLIF组(45例)和MIS-TLIF组(44例)。OLIF组采用OLIF治疗,MIS-TLIF组采用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 d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的手术效果,评估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O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引流量低于MIS-TLIF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MIS-TLIF组,手术效果优于MIS-TLIF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ODI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且OLIF组ODI低于MIS-TLIF组,JOA评分高于MIS-TLIF组(P<0.05)。OLIF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MIS-TLIF组(P<0.05)。结论与MIS-TLIF比较,OLIF治疗DLS合并LSS患者能改善其围手术期指标,提高手术效果,增强腰椎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椎间融合术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侧弯 腰椎狭窄
下载PDF
膝前正中入路与内外侧双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苏二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比较膝前正中入路与内外侧双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商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6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Ⅴ型、Ⅵ型)患者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前... 目的比较膝前正中入路与内外侧双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商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6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Ⅴ型、Ⅵ型)患者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前正中切口组(n=62)和内外侧切口组(n=44),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下肢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前正中切口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内外侧切口组;前正中切口组日常生活功能、膝关节稳定程度等Merchant评分高于内外侧切口组,疼痛评分及活动范围等Merchant评分低于内外侧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膝内外侧切口入路治疗,膝前正中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而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与膝内外侧切口入路无明显差异,但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略长于膝内外侧切口入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正中 外侧双切口 疗效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辉林 刘刚 刘雄文 《微创医学》 2023年第4期427-430,共4页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数量亦明显增多,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内镜手术后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目前,对于不适合单纯内镜手术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数量亦明显增多,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内镜手术后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目前,对于不适合单纯内镜手术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是具有良好疗效的主流手术方式之一[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椎间融合术 外侧 椎管减压
下载PDF
骨密度对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疗效的影响
18
作者 曾明 李世渊 +6 位作者 杨林 张细顺 杨健齐 谭健韶 邝满源 李家颖 关宏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1-1097,1106,共8页
目的:分析骨密度对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7月期间我科在脊柱微创通道系统辅助下OLIF治疗的MeyerdingⅠ级腰椎退行性滑脱症... 目的:分析骨密度对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7月期间我科在脊柱微创通道系统辅助下OLIF治疗的MeyerdingⅠ级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骨密度分为低骨量组(-2.5<T值<-1.0,n=30)和骨质疏松组(T值≤-2.5,n=2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滑脱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资料。计算并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滑脱复位情况、术后1个月椎管横截面面积改善情况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X线片通过Brantigan评分评估两组植骨融合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JOA评分,并以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改善率作为疗效判定改善情况。结果:低骨量组比骨质疏松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时间短及住院时间短,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骨量组术后1周完全复位29例(96.7%),骨质疏松组完全复位15例(68.2%),两组间完全复位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硬膜囊横截面面积和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骨量组的椎间隙高度恢复比骨质疏松组好(12.79±0.99mm vs 11.25±0.98mm,P<0.05),两组间硬膜囊横截面面积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骨融合率低骨量组(93.3%)与骨质疏松组(77.3%)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骨量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JOA评分与骨质疏松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LIF治疗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滑脱症均能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低骨量的患者疗效优于骨质疏松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滑脱症 骨密度 经斜侧方椎体间融合术 融合 临床疗效 椎间隙高度
下载PDF
经关节突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
19
作者 曾朋 徐无忌 郑先波 《中医正骨》 2023年第12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经关节突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 目的:观察经关节突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采用经关节突入路UBE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DLS合并LSS患者47例。男19例,女28例。年龄62~79岁,中位数69岁。L_(3)滑脱合并L_(3)~4椎管狭窄2例,L_(4)滑脱合并L_(4~5)椎管狭窄27例,L_(5)滑脱合并L_(5)S_(1)椎管狭窄18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单侧或双侧神经根受压症状;经反复非手术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病程2~12年,中位数4年。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观察滑脱椎体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腰腿部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分标准评价腰椎功能,测量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及腰椎滑脱角。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91.55±27.07)min,术中出血量(126.79±54.50)mL,术后引流量(54.23±29.67)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06±1.01)个月。术后2 d,X线检查显示患者滑脱椎体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12个月,CT检查提示患者椎间植骨融合良好。腰部疼痛VAS评分,术前(6.15±0.15)分、术后3个月(2.11±0.12)分、术后12个月(0.80±0.12)分;腿部疼痛VAS评分,术前(5.04±0.20)分、术后3个月(2.19±0.08)分、术后12个月(0.69±0.12)分;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分,术前(12.59±2.34)分、术后3个月(24.63±1.55)分、术后12个月(25.30±0.78)分;ODI,术前(60.60±0.93)%、术后3个月(19.13±0.22)%、术后12个月(17.27±0.36)%;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术前(0.94±0.05)mm、术后3个月(1.28±0.03)mm、术后12个月(1.17±0.03)mm;腰椎滑脱角,术前6.21°±0.35°、术后3个月1.61°±0.05°、术后12个月1.41°±0.06°。1例出现术区软组织水肿,经对症处理1周后症状消失;1例因出院后未遵医嘱换药拆线,出现切口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感染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椎间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经关节突入路UBE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DLS合并LSS,能有效复位滑脱椎体、恢复椎间隙高度、缓解腰腿疼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损伤小、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椎管狭窄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手术 内窥镜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瓮杰 樊阳慧 +2 位作者 窦锦珑 傅丹 毛君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56-0058,共3页
探究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收集100例2022年度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开展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双数抽签,对照组接受后路入路,观察组接受斜外侧入路,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 探究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收集100例2022年度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开展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双数抽签,对照组接受后路入路,观察组接受斜外侧入路,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更少(P<0.05),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VAS、ODI评分均更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长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能进一步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疼痛以及腰椎功能,有益于提升疗效,还能减轻治疗的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