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伤时间及次数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前外侧旋转失稳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罗仲流 胡勇 +1 位作者 高志 程松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受伤至手术时间及受伤次数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后膝关节前外侧旋转失稳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因单纯单侧前交叉韧带断裂在我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113例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伤到手术时间、受... 目的:探讨受伤至手术时间及受伤次数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后膝关节前外侧旋转失稳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因单纯单侧前交叉韧带断裂在我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113例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伤到手术时间、受伤次数、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前Tegner评分、Beighton评分、BMI、轴移结果。按轴移试验结果分为病例组(高度轴移,Π度或Ш度,34例)和对照组(低度轴移,0度或I度,79例),对两组人口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两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0~3个月、3~12个月、12个月以上三组,对三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受伤至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6,P<0.001);受伤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0,P<0.001);受伤至手术时间超过12个月(OR=2.43,95%CI2:1.05~12.44),受伤两次及以上(OR=9.08,95%CI1:2.02~40.86),出现高度轴移的几率越高。0~3个月、3~12个月、12个月以上三组间比较,年龄、性别、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前Tegner评分、Beighton评分、BM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高度轴移的发生率有差异(χ2=17.76,P<0.001),受伤次数有差异(χ2=59.85,P<0.001)。结论:受伤至手术时间越长,受伤两次及以上,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出现高度轴移的几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断裂 前外侧旋转失稳 高度轴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断裂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前外侧旋转失稳情况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仲流 胡勇 +2 位作者 韩清民 高志 程松苗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ACL)断裂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前外侧旋转失稳情况的差异性,为ACL断裂的中医病因病机深化及扩充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膝关节运动损伤科因ACL断裂行ACL重建术治疗的住院患者...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ACL)断裂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前外侧旋转失稳情况的差异性,为ACL断裂的中医病因病机深化及扩充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膝关节运动损伤科因ACL断裂行ACL重建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证组、筋脉失养证组及湿阻筋络证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Beighton评分、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统计患者的受伤次数及平均病程,并在全麻下进行轴移试验评估患者前外侧旋转失稳情况,分析不同证型组间的差异性。结果共收集到病例154例,进一步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其中气滞血瘀证组91例,筋脉失养证组33例,湿阻筋络证组30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组受伤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117.107),其中湿阻筋络证组患者受伤次数最多,其次是筋脉失养证组,气滞血瘀证组最少。3组平均病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381.288),其中湿阻筋络证组患者病程最长,其次是筋脉失养证组,气滞血瘀证组最短。3组轴移试验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χ^(2)=33.110),其中湿阻筋络证组高度轴移率最高,其次是筋脉失养证组,气滞血瘀证组最低。结论ACL断裂湿阻筋络证患者前外侧旋转失稳情况最明显,其病程最长,受伤次数最多,高度轴移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筋脉失养证、气滞血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断裂 关节脱位 前外侧旋转失稳 辨证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