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球前寒武系—下寒武统原生油气藏地质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李刚
白国平
高平
马生晖
陈君
邱海华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8-96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75510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X05005001-006)联合资助。
-
文摘
近年来,前寒武系—下寒武统原生油气资源在全球油气勘探领域越来越受重视。位于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盆地、中东的阿曼盆地以及我国的四川盆地前寒武系—下寒武统的原生油气藏储量最为丰富。以这3个盆地为例,系统全面地阐释全球前寒武系—下寒武统原生油气藏的地质及其分布特征,以期为古老层系油气勘探的进一步突破提供参考。全球前寒武系—下寒武统原生油气藏油气探明和控制储量已达30090 MMboe(4.12×10^(8) t油当量),其中84.2%分布于东西伯利亚盆地,而阿曼盆地和四川盆地分别占8.9%和6.5%。烃源岩以海相泥页岩、碳酸盐岩为主,整体处于低熟—过熟阶段,且大部分分布于构造低部位;储集岩主要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早期白云岩化作用、表生淋滤作用和油气早期充注是古老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重要机制;深层和超深层古老层系的油气大部分储于碳酸盐岩中。同时,广泛发育的优质区域性盖层是油气得以有效保存的一个重要因素。自生自储成藏模式、源储相邻近源成藏模式和源储相隔“远”源成藏模式构成了前寒武系—下寒武统原生油气藏的主要成藏模式。
-
关键词
成藏模式
前寒武系—下寒武统
东西伯利亚盆地
阿曼盆地
四川盆地
-
Keyword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
Precambrian-Lower Cambrian
Eastern Siberian Basin
Oman Basin
Sichuan Basin
-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