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庭反射异常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依林 赵检 +4 位作者 邵杰 王飞 魏显招 倪海健 李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42-144,共3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发生在10岁以后的无明确病因的三维脊柱畸形。据Weistein等报道,AIS患者占脊柱侧弯人群的80%,大约1%~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尤其是10~16岁女性易感。AIS是公认的多因素致病性疾病,涉及遗传、组...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发生在10岁以后的无明确病因的三维脊柱畸形。据Weistein等报道,AIS患者占脊柱侧弯人群的80%,大约1%~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尤其是10~16岁女性易感。AIS是公认的多因素致病性疾病,涉及遗传、组织、激素、生物力学和神经反射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反射 姿势反射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小脑性眼球反向偏斜和旋转性眼前庭反射
2
作者 Wong A.M.F Sharpe J.A 杨秀梅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2-2,共1页
Background: Skew deviation is typically caused by brainstem damage, and has not been identified with focal cerebellar lesions. This vertical strabismus has been attributed to asymmetric disruption of vestibuloocular r... Background: Skew deviation is typically caused by brainstem damage, and has not been identified with focal cerebellar lesions. This vertical strabismus has been attributed to asymmetric disruption of vestibuloocular reflex (VOR) projections from otolithic receptors of the utricle to ocular motoneurons, but asymmetry of the utriculo-ocular counter-roll reflex has not been detected. Methods: Lesions localized to the cerebellum were identified by MRI in five patients with vertical strabismus. Their skew deviation was measured by prism cover tests in all patients and by search coils in three patients. The angular VOR was tested in patients and 10 controls during sinusoidal ± 10 degree torsional,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head-on-body rotations at 0.5, 1, and 2 Hz. Static torsional VOR gain was measured by the change in torsional eye position divided by change in head position during maintained head tilt. Results: Static torsional VOR gains were asymmetric in each patient. Three patterns of asymmetry were identified: 1) decreased static gain in one eye in both directions; 2) decreased gains in both eyes in one direction; and 3) asymmetric gain in one direction in one eye alone. Dynamic torsional VOR gains were symmetrically reduced in both directions in both eyes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s: Focal cerebellar lesions can cause skew deviation. The static torsional vestibuloocular reflex (VOR) is linked to cerebellar control of vertical vergence. Asymmetry between the eyes or in direction of the static torsional VOR provides evidence that monocular or binocular imbalance of the utriculo-ocular reflex leads to cerebellar skew dev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反射 反向偏斜 垂直性斜视 旋转性 头位倾斜 椭圆囊 脑干损伤 聚散度 眼位 运动神经元
下载PDF
基于前庭-眼反射的凝视稳定训练提高老年人平衡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程 吴嫄 +2 位作者 王梦奇 杨洪慧 鲁俊 《中国康复》 2023年第9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前庭-眼反射的凝视稳定训练对提高老年人平衡功能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体检健康的10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物理治疗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凝... 目的:探讨基于前庭-眼反射的凝视稳定训练对提高老年人平衡功能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体检健康的10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物理治疗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凝视稳定训练。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来评定受试者的平衡能力、采用特定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测定所有受试者的信心情况、采用平衡仪测定所有受试者的跌倒风险;干预前后进行站立-行走计时测试(TUG);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并计算跌倒率。结果:干预4周及干预后3个月,2组的BBS及ABC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且各时间点干预组的BBS及AB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及干预后3个月,2组的TUG时间及跌倒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各时间点干预组的TUG时间及跌倒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结果表明,干预组跌倒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00%、22.00%,P<0.05)。结论:基于前庭-眼反射的凝视稳定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平衡功能和信心,降低其跌倒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眼反射 凝视稳定训练 老年人 平衡功能
下载PDF
高强度运动对大学水平碰撞和竞技运动运动员颈椎测量、前庭/眼运动筛查和前庭–眼反射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唐晖 王雪峰 +3 位作者 吴鑫浩 邴馨 郭娜 曹雪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7期11949-11963,共15页
目的:检查高强度体力消耗如何影响颈椎(CSp)、前庭/眼球运动屏幕(VOMS)和前庭眼球反射(VOR)功能的临床测量。方法:病例系列。设置:运动医学中心参与者:共有111名男性运动员同意参加(66名橄榄球运动员,45名摔跤运动员;中位年龄 = 17岁[范... 目的:检查高强度体力消耗如何影响颈椎(CSp)、前庭/眼球运动屏幕(VOMS)和前庭眼球反射(VOR)功能的临床测量。方法:病例系列。设置:运动医学中心参与者:共有111名男性运动员同意参加(66名橄榄球运动员,45名摔跤运动员;中位年龄 = 17岁[范围16~19]岁)。主要结果测量:结果测量包括CSp测试(颈屈肌耐力、头部扰动测试、颈屈曲旋转测试和前外侧强度)、VOR (头部推力测试和动态视力[DVA]),以及VOMS的量化版本。在完成30-15间断体能测试之前和之后评估这些指标。使用Bland-Altman图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数据,使用p 0.011)。结论:DVA表现降低,左前外侧力量降低,头晕加重。发生在大学碰撞和好斗运动员的高强度运动后,这对与运动相关的脑震荡的边线筛查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力 颈椎 前庭/眼动筛查 前庭反射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与前庭功能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星月 赵立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537-1544,共8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其出现运动及非运动症状,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时间缩短。目前PD无法根治,仅能通过疾病修饰延缓疾病进展,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姿势异常和平衡障...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其出现运动及非运动症状,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时间缩短。目前PD无法根治,仅能通过疾病修饰延缓疾病进展,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姿势异常和平衡障碍为PD常见的症状,已有研究表明PD患者的以上症状可能与前庭功能异常相关。目前有关前庭功能与PD的研究颇多,有研究发现PD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前庭功能异常,但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将对目前已发表的前庭功能与PD相关研究进展作进一步探讨,以期为以后的研究及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前庭系统 前庭–眼反射 前庭–脊髓反射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前庭刺激
下载PDF
不同头动速度对健康人群视频头脉冲前庭眼反射增益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梁思超 郭振平 +4 位作者 卢曼林 李欣 许嘉 陈雯婧 伊海金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视频头脉冲试验中不同头动速度对前庭眼反射增益的影响。方法对50名健康受试者应用视频头脉冲试验仪进行测试,以不同头动速度(50°/s-100°/s、101°/s-150°/s、151°/s-200°/s、201°/s-250... 目的研究视频头脉冲试验中不同头动速度对前庭眼反射增益的影响。方法对50名健康受试者应用视频头脉冲试验仪进行测试,以不同头动速度(50°/s-100°/s、101°/s-150°/s、151°/s-200°/s、201°/s-250°/s、251°/s-300°/s)将前庭眼反射增益值分组,分析头动速度对增益的影响。结果水平半规管平均增益按不同头动速度组(50°/s-100°/s、101°/s-150°/s、151°/s-200°/s、201°/s-250°/s、251°/s-300°/s)分别为0.992±0.130、0.983±0.154、0.999±0.151、0.945±0.142、0.835±0.106,其中201°/s-250°/s组与101°/s-150°/s组(P<0.05,P=0.035)、151°/s-200°/s组(P<0.01,P=0.000)差异显著,251°/s-300°/s组和其他组别间差异均显著(P1<0.01,P1=0.000;P2<0.01,P2=0.000;P3<0.01,P3=0.000;P4<0.05,P4=0.010);前半规管平均增益按不同头动速度组分别为0.984±0.136、0.916±0.181、0.926±0.179、0.895±0.169、0.863±0.174,其中50°/s-100°/s组和101°/s-150°/s组(P<0.05,P=0.018)、201°/s-250°组(P<0.01,P=0.005)间VOR增益差异显著;后半规管平均增益按不同头动速度组(50°/s-100°/s、101°/s-150°/s、151°/s-200°/s、201°/s-250°/s、251°/s-300°/s)分别为0.997±0.158、0.846±0.156、0.793±0.130、0.815±0.112、0.830±0.046,50°/s-100°/s组和101°/s-150°/s组(P<0.01,P=0.000)、151°/s-200°/s组(P<0.01,P=0.000)、201°/s-250°/s组(P<0.01,P=0.000)间差异显著,101°/s-150°/s组和151°/s-200°/s组间差异显著(P<0.01,P=0.001)。结论前庭眼反射增益随头动速度的提高呈现递减的趋势,其中部分组别存在显著差异,实际操作中应避免头动速度过低导致的结果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头脉冲 前庭反射
下载PDF
基于眼球前庭动眼反射的机器人视觉误差主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恒宇 罗均 +2 位作者 李超 李磊 谢少荣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7,共7页
针对机器人在颠簸环境下作业过程中产生姿态变化从而导致的视觉不稳定性问题,基于眼球前庭动眼反射的机理,提出一种主动补偿视觉误差的方法.在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基础上,根据眼球运动的神经回路,建立了一个具有自适应性的前庭动眼反射控... 针对机器人在颠簸环境下作业过程中产生姿态变化从而导致的视觉不稳定性问题,基于眼球前庭动眼反射的机理,提出一种主动补偿视觉误差的方法.在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基础上,根据眼球运动的神经回路,建立了一个具有自适应性的前庭动眼反射控制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性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主动补偿机器人姿态变化所引起的视觉误差,并且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最后,通过实体机器人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眼 前庭动眼反射 眼球运动控制 视觉补偿 机器人视觉
下载PDF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对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静妙 魏俊宽 +1 位作者 蒋新霞 单春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对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方法对例病史超过个月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行鼓膜置管术前及术后,分别行姿势描记图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静态平衡能力异常,重心晃动的路径总长明显延...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对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方法对例病史超过个月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行鼓膜置管术前及术后,分别行姿势描记图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静态平衡能力异常,重心晃动的路径总长明显延长,晃动速度明显增快。行"鼓膜置管术"后1个月,平衡能力恢复正常。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平衡能力减低,尤其是对那些伴有头晕、易跌倒或动作笨拙的患儿,建议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前庭脊髓反射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听性脑干反应及前庭脊髓反射的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皮丽宏 李晓明 +2 位作者 王俊阁 陈红耀 梁恒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及前庭脊髓反射(vestibulospinal reflex,VSR)的结果。方法对轻、中、重三组OS...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及前庭脊髓反射(vestibulospinal reflex,VSR)的结果。方法对轻、中、重三组OSAHS患者和对照组进行ABR测试及静态姿势描记检查(posturography,PSG),对其中28例重度OS-AH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前后分别进行ABR、PSG测试并进行对比。结果重度OSAHS患者ABR的波I、V潜伏期及III-V波间期延长;中、重度OSAHS患者PSG各参数延长;28例重度OSAHS患者UPPP术后3个月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SG各参数均较术前降低。结论重度OSAHS患者的脑干听觉传导通路受损,中、重度OSAHS患者前庭脊髓反射功能降低,UPPP有助于早期改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听性脑干反应 姿势描记 前庭脊髓反射
下载PDF
不同程度缺氧OSAHS患者前庭脊髓反射的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皮丽宏 郭明丽 +1 位作者 王荣国 郑墨荣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4期3692-3694,共3页
目的对不同程度缺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进行静态姿势描记(PSG),观察不同程度缺氧对OSAHS患者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方法根据缺氧程度不同将98例OS-AHS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31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33例,选30例为... 目的对不同程度缺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进行静态姿势描记(PSG),观察不同程度缺氧对OSAHS患者前庭脊髓反射的影响。方法根据缺氧程度不同将98例OS-AHS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31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33例,选30例为对照组,分别行PSG,对33例重度组OSAHS患者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前后PSG测试对比。结果 PSG各参数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对照组、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中度组、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患者CPAP治疗3个月外周面积及路径总长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晃动速度减低更为显著(P<0.01)。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下降,CPAP有助于改善OSAHS患者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静态姿势描记 前庭脊髓反射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蜗性听力损失对前庭脊髓反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静妙 蒋新霞 +2 位作者 魏俊宽 徐鸥 单春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通过姿势描记图检查对耳蜗性聋患者的前庭脊髓反射(vestibulospinal reflex,VSR)功能作定性及定量研究,以探讨耳蜗性聋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人体姿态平衡仪记录正常对照组和耳蜗性聋组重心移动的各项参数,主要包括重心晃动... 目的通过姿势描记图检查对耳蜗性聋患者的前庭脊髓反射(vestibulospinal reflex,VSR)功能作定性及定量研究,以探讨耳蜗性聋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人体姿态平衡仪记录正常对照组和耳蜗性聋组重心移动的各项参数,主要包括重心晃动的路径总长和晃动速度,并将耳蜗性聋组重心移动的各项参数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听力损失≥71 dBHL的重度耳蜗性聋患者,重心轨迹晃动的路径总长长度明显延长,晃动速度明显增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路径总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状态下,晃动速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力损失为41~70 dBHL的耳蜗性聋组病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耳蜗性聋(听力损失≥71 dBHL)的患者,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异常,静态平衡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感音性 前庭脊髓反射
下载PDF
前庭-心血管反射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海玲 金元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前庭-心血管反射(vestibulo-cardiovascular reflexes,VCR)是指在运动和体位变化期间,通过对前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经由自主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心律等心血管功能的感觉-运动的综合调节系统。但是对前庭器官的过度刺激或单侧器官的损伤... 前庭-心血管反射(vestibulo-cardiovascular reflexes,VCR)是指在运动和体位变化期间,通过对前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经由自主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心律等心血管功能的感觉-运动的综合调节系统。但是对前庭器官的过度刺激或单侧器官的损伤会引起眩晕、心率加快等异常反应。本文就VCR存在的证据、意义、其介导的神经回路,以及参与此过程信息传递的神经递质等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心血管反射 神经回路 递质
下载PDF
仿生双眼前庭动眼反射的控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恒宇 罗均 +1 位作者 谢少荣 夏冰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0-723,共4页
在眼球运动生理神经学和解剖学的基础上,对双眼的前庭动眼反射神经回路及其运动机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简化复杂的眼球运动神经回路,建立双目前庭动眼反射模型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旋转前庭动眼反射和平移前庭动眼反射。最后,通过仿真试验... 在眼球运动生理神经学和解剖学的基础上,对双眼的前庭动眼反射神经回路及其运动机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简化复杂的眼球运动神经回路,建立双目前庭动眼反射模型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旋转前庭动眼反射和平移前庭动眼反射。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该模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眼 前庭动眼反射 双目运动系统 建模仿真
下载PDF
单侧前庭功能丧失患者前庭眼反射和视动反射眼震电图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勇新 纪维纲 +1 位作者 李虹 雷广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前庭代偿过程中前庭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05例单侧前庭功能丧失患者进行自发性眼震、前庭眼反射及视动反射眼震电图检查,并行定量分析。结果①21例患者出现自发性眼震,其病程为3天~6年,眼震平均慢相速度为7.1... 目的观察前庭代偿过程中前庭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05例单侧前庭功能丧失患者进行自发性眼震、前庭眼反射及视动反射眼震电图检查,并行定量分析。结果①21例患者出现自发性眼震,其病程为3天~6年,眼震平均慢相速度为7.12~12.70°/s;②患者组健侧耳冷热水灌注前庭眼反射眼震强度均低于健康人;③0.167Hz正弦摆动、幅度90°试验患者组双向眼震强度低于健康人,病程≤5年的患者眼震优势偏向向健侧,病程>5年的患者无眼震优势偏向;④非桥小脑角占位病变及直径<2.5cm的桥小脑角占位病变患者,视动性眼震强度与健康人差异无显著性,直径≥2.5cm的桥小脑角占位病变患者,视动性眼震强度低于健康人,眼震优势偏向向健侧。结论在前庭代偿过程中前庭功能处于抑制状态,通过抑制达到前庭系统的重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疾病 前庭反射 眼震电图 视动眼震
下载PDF
前庭脊髓反射系统定量检测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丽敏 迟放鲁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1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用眼震电图定量测试前庭眼反射系统已在临床广泛使用,本文就另一前庭功能的检查手段——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的定量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前庭脊髓反射与前庭眼反射人体平衡的维持依靠前庭、视觉、本体感受器三个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用眼震电图定量测试前庭眼反射系统已在临床广泛使用,本文就另一前庭功能的检查手段——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的定量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前庭脊髓反射与前庭眼反射人体平衡的维持依靠前庭、视觉、本体感受器三个系统共同协调完成。当重力或加速运动破坏人体原有的平衡状态时,这些系统的感受器将产生冲动传至平衡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脊髓反射 定量检测方法 前庭功能 临床意义 前庭反射 人体重心 前庭系统 冷热水试验 姿势平衡 姿势描记
下载PDF
正弦偏心旋转诱发的豚鼠前庭眼动反射特点
16
作者 贾宏博 毕红哲 +4 位作者 刘广莉 谢溯江 王锦铃 田大卫 王善详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目的:观察豚鼠于不同频率和偏心半径正弦旋转时相对于轴心旋转的前庭眼动反射变化特点,以提取反映前庭耳石器功能的指标,为建立其功能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频率0.1,0.2,0.3,0.4,0.5,0.6Hz,峰速60°/s的正弦旋转刺激,分别将... 目的:观察豚鼠于不同频率和偏心半径正弦旋转时相对于轴心旋转的前庭眼动反射变化特点,以提取反映前庭耳石器功能的指标,为建立其功能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频率0.1,0.2,0.3,0.4,0.5,0.6Hz,峰速60°/s的正弦旋转刺激,分别将豚鼠置于轴心,头向外偏心半径330mm,660mm,990mm处诱发其眼震,分析不同刺激条件下的眼震增益变化规律。结果:频率和偏心半径都对眼震的增益有显著影响:同一偏心半径条件下,眼震增益随频率增加而增大;同一频率条件下,眼震增益随偏心半径增加而增大,以在0.3Hz,0.4Hz最为明显,超过此频率范围后增益随半径变化不明显。结论:提取眼震增益的增强率(enhancementratio,ER)可以表达眼震增益随偏心半径增加而增大的增强效应,并作为反映豚鼠前庭耳石器功能的指标,以0.4Hz,半径990mm的正弦旋转模式作为耳石器功能评价的刺激模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旋转 耳石器 前庭眼动反射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前庭平衡投射点结合强化前庭感觉整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17
作者 陶烈君 许红霞 +1 位作者 龙耀翔 龙耀斌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5期68-70,78,共4页
目的探讨TMS前庭平衡投射点结合强化前庭感觉整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TMS前庭平衡投射点结合强化前庭感觉整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强化前庭感觉整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MS前庭反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腿部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及运动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改良肌张力Ashworth评估量表评分为(1.54±0.30)分,低于对照组,巴氏量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功能评分分别为(86.39±6.43)分、(45.57±5.62)分、(52.51±4.24)分、(27.29±2.79)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S前庭平衡投射点结合强化前庭感觉整合训练干预护理脑卒中偏瘫平衡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异常的肌张力,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平衡及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经颅刺激前庭反射 强化前庭感觉整合训练
下载PDF
健康青年人前庭眼动反射参数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玉忠 赵行宇 《空军医高专学报》 1995年第1期21-23,共3页
为确定前庭眼动反射(VOR)参数特征,以20名健康军校男性学员为对象,用正弦摆动前庭刺激观察前庭眼动反射,获得正常人10项参数平均值及标准差.其中最大快相速度、最大快相时间、增益及优势对称比更具有临床意义,可作为前庭系统疾病及特殊... 为确定前庭眼动反射(VOR)参数特征,以20名健康军校男性学员为对象,用正弦摆动前庭刺激观察前庭眼动反射,获得正常人10项参数平均值及标准差.其中最大快相速度、最大快相时间、增益及优势对称比更具有临床意义,可作为前庭系统疾病及特殊职业(航空、航海)人员选拔和健康鉴定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 前庭眼动反射
下载PDF
RFC1基因突变导致伴周围神经病和前庭反射消失的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付佳钰 刘小璇 +4 位作者 傅瑜 何及 张朔 吴捷颖 樊东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0-698,共9页
目的探讨RFC1(replication factor C subunit 1)基因突变导致伴周围神经病和前庭反射消失的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CANVAS)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2021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1例CANVAS患者。从... 目的探讨RFC1(replication factor C subunit 1)基因突变导致伴周围神经病和前庭反射消失的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CANVAS)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2021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1例CANVAS患者。从患者外周血提取DNA进行详细的共济失调相关遗传学检测。检索文献中已报道的RFC1基因变异导致的CANVAS,总结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结果本例患者为51岁女性,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步态不稳,结合辅助检查符合CANVAS临床诊断。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除外已报道的其他遗传性共济失调变异,同时完善RFC1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存在双等位基因致病性变异结构(AAGGG)exp重复扩增。检索国内外报道RFC1基因变异导致CANVAS的文献共14篇,整体CANVAS患者RFC1基因变异率为68%~100%,散发及家族性CANVAS患者中RFC1基因变异率不同,该基因变异具有种族差异。结论成人起病的晚发型共济失调患者中,通过头颅磁共振联合电生理及前庭功能检查有利于CANVAS的识别,RFC1基因检测对于该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本例CANVAS患者扩大了我国共济失调的疾病谱,证实了RFC1基因突变在中国人群共济失调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共济失调 反射 前庭 周围神经 三核苷酸重复扩增 RFC1基因
原文传递
针刺疗法辅助前庭康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羽沁 唐旭霞 何晓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研究并讨论针刺疗法在周围前庭功能下降患者前庭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确诊为部分发作性前庭综合征或慢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共计124例,随机分为针刺疗法组(PUN组)、针刺疗法+前庭-眼反射训练+前庭-脊反射训练... 目的研究并讨论针刺疗法在周围前庭功能下降患者前庭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确诊为部分发作性前庭综合征或慢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共计124例,随机分为针刺疗法组(PUN组)、针刺疗法+前庭-眼反射训练+前庭-脊反射训练组(PUN+VOR+VSR组)以及前庭-眼反射训练+前庭-脊反射训练组(VOR+VSR组),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的临床症状、眩晕障碍评分、VOR检查、平衡能力评价改变情况,分析总体疗效。结果训练2周后,与训练前相比较,PUN组头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各项评分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PUN+VOR+VSR组躯体性评分(DHI-P)和总分有显著的下降(P<0.01),情绪性评分(DHI-E)和功能性评分(DHI-F)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VOR+VSR组DHI总分有显著下降(P<0.01),躯体性、情绪性、功能性评分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治疗4周后,PUN+VOR+VSR组与VOR+VSR组DHI总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DHI各项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训练2周后,PUN组有效率为7.89%,PUN+VOR+VSR组有效率为15.00%,VOR+VSR组有效率为4.35%,三组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3.068,P=0.220);训练4周后,PUN组有效率为68.42%,PUN+VOR+VSR组有效率为75.00%,VOR+VSR组有效率为43.48%,三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0.135,P=0.006)。经多重比较进一步分析发现训练4周后,PUN组与VOR+VSR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226,P=0.022);PUN+VOR+VSR组与VOR+VSR组有效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8.735,P=0.003)。结论对于周围前庭功能下降的患者,PUN+VOR+VSR训练在前庭康复方案中疗效较单纯PUN治疗、传统VOR+VSR训练方案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且疗程不应小于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疾病 眩晕 反射 前庭 针刺疗法 慢性周围性前庭功能减退 前庭康复 前庭-脊髓反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