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一前庭平衡能力训练实验研究
1
作者 梁云裕 《体育风尚》 2017年第5期42-43,共2页
感觉统合是指人体将所接收到的感觉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加以组织、比较和贮存;也是将目前的和过去的感觉信息加以统合,使个体能有效地选择并组织适当的动作。我们在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中,进行走平衡木、平衡板、翻滚、垫上运动、儿童踏板... 感觉统合是指人体将所接收到的感觉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加以组织、比较和贮存;也是将目前的和过去的感觉信息加以统合,使个体能有效地选择并组织适当的动作。我们在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中,进行走平衡木、平衡板、翻滚、垫上运动、儿童踏板车的游戏时,发现有部分总是控制不了身体,身体因失去平衡而不能完成动作;在重复几次的练习中,还同样出现。这种因失平衡的现象不止在某一个班部分同学中发生,所任教班的部分同学中也同样出现。为什么会出现平衡失调?我们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平衡失调是感觉统合失调的一部分,在少年儿童时期可以通过训练进行感觉统合,发现得越早训练效果越好。针对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我们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平衡感觉的调查,再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感觉统合 前庭平衡
下载PDF
前庭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许红霞 陶烈君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数据导入...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数据导入Excel工作表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联合前庭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眩晕残障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及肌张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分级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眩晕残障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降低肌张力,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疗法 脑卒中 前庭中枢性平衡功能障碍 平衡功能
下载PDF
电针加康复训练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对照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宏 刘志顺 +2 位作者 赵婷 赵因 王麟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明确电针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穴取百会、风府、风池等)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经治疗4周后,分别对Berg平衡量表、人体平... 目的明确电针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穴取百会、风府、风池等)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经治疗4周后,分别对Berg平衡量表、人体平衡姿势描记图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65·2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后Berg量表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睁眼平衡姿势描记图各项指标均较疗前好转(P<0·01,P<0·05)。结论电针加康复训练是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耳蜗神经疾病 针灸疗法 电针 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
下载PDF
电针调理髓海法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宏 刘志顺 +2 位作者 赵婷 赵因 王麟鹏 《上海针灸杂志》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6例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经治疗4星期后,分别对Berg平衡量表、目测类比评分、静动态平衡试验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96%,对照组65.22%,差...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6例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经治疗4星期后,分别对Berg平衡量表、目测类比评分、静动态平衡试验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96%,对照组65.2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疗后Berg量表积分、睁眼双足站立时间和闭眼双足站立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疗法是治疗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 针灸疗法 电针
下载PDF
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检查在中枢与周围性眩晕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华梅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9期36-39,55,共5页
目的分析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检查在中枢与周围性眩晕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择取2017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该院就诊的中枢性眩晕及周围性眩晕各35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均开展眼震视图及视频头脉冲等检查,分析组间检查结果差异... 目的分析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检查在中枢与周围性眩晕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择取2017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该院就诊的中枢性眩晕及周围性眩晕各35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均开展眼震视图及视频头脉冲等检查,分析组间检查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视频眼震电图检测试验结果中病理性自发眼震率8.57%与对照组的2.86%间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1,P>0.05);观察组病理性凝视率17.14%及位置性眼震率14.29%与对照组的0.00%、6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2、17.425,P<0.05);观察组水平扫视欠冲试验中扫视过冲率2.86%、慢扫视5.71%、扫视紊乱率2.86%,平稳跟踪试验Ⅳ型曲线率5.71%,视动单速试验反向或垂直眼震率2.86%、视动正弦试验反向或垂直眼震率2.86%与对照组的0.00%、0.00%、0.00%、0.00%、0.00%、0.00%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4、2.059、1.014、2.059、1.014、1.014,P>0.05);观察组水平扫视欠冲率88.57%,平稳跟踪试验Ⅲ型曲线率85.71%,视动单速试验眼震增益单侧减弱率40.00%、双侧减弱率42.86%,视动正弦试验眼震增益单侧减弱率40.00%、双侧减弱率45.71%,与对照组的62.86%、0.00%、0.00%、0.00%、0.0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3、52.500、17.500、19.091、17.500、20.741,P<0.05);观察组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试验水平扫视试验速度向左(223.50±76.50)°/h、向右(225.27±57.19)°/h,延迟时间向左(288.83±81.05)ms、向右(277.43±95.08)ms,精准度向左(55.75±22.38)%、向右(61.25±21.70)%与对照组的(291.54±41.49)°/h、(310.72±45.25)°/h,(166.18±45.35)ms、(173.82±40.46)ms,(75.50±15.49)%、(79.62±11.62)%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5、6.924、7.813、5.932、4.302、4.415,P<0.05);观察组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平稳跟踪试验水平曲线增益向左(0.47±0.15)、向右(0.48±0.16),左右不对称比(17.12±5.50)%,相位差(11.58±9.43)°与对照组的(0.70±0.12)、(0.71±0.13)、(7.95±6.52)%、(3.69±2.48)%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4、6.600、6.360、4.787,P<0.05);观察组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试验中水平视动单速眼震向左增益(0.55±0.21)、向右增益(0.56±0.19)、左右不对称比(22.10±16.57)%与对照组的(0.76±0.10)、(0.77±0.09)、(5.66±3.95)%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1、5.909、5.710,P<0.05);观察组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视动正弦试验水平眼震向左增益(0.49±0.15)、向右增益(0.53±0.13),左右不对称比(22.53±19.35)%、相位差(11.01±9.20)°与对照组的(0.70±0.14)、(0.71±0.12)、(6.21±5.22)%、(4.53±7.49)°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5、6.019、4.818、3.232,P<0.05)。结论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检查在中枢与周围性眩晕的诊断中能够获得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检查 中枢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康复训练在儿童自闭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夏芸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4-0087,共4页
探究康复训练在儿童自闭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10~2023.10门诊收治的60例儿童自闭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结果 训练后,研究组的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量表(PEP-3)评分更高(... 探究康复训练在儿童自闭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10~2023.10门诊收治的60例儿童自闭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结果 训练后,研究组的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量表(PEP-3)评分更高(P<0.05);训练后,研究组的感觉综合失调评分越高(P<0.05);研究组的训练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在儿童自闭症护理中开展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孤独症症状和提高感觉统合能力,训练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儿童自闭症护理 PEP-3评分 感觉统合能力 前庭平衡 训练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人体行走系统功能认知的步态稳定性判据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晓光 杨磊 +2 位作者 韦磊 刘绍维 王挺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4-213,共10页
鉴于现有双足机器人行走过程步态稳定性判据的不足和人类高效、稳定、协调的行走步态特征,提出一种基于人体行走运动特征及前庭平衡系统功能认知的步态稳定性判据,实现对步态稳定性的定量判别。根据人体行走运动特征和人体前庭平衡系统... 鉴于现有双足机器人行走过程步态稳定性判据的不足和人类高效、稳定、协调的行走步态特征,提出一种基于人体行走运动特征及前庭平衡系统功能认知的步态稳定性判据,实现对步态稳定性的定量判别。根据人体行走运动特征和人体前庭平衡系统工作原理,将表征人体运动步态稳定性特征的矢状面质心角动量、质心前向加速度、零力矩点与中心力矩轴的前向距离进行多参数加权融合;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构建基于人体行走运动特征及前庭平衡系统功能的多参数融合的综合步态稳定性判定方法。经实验分析,该方法得到的稳定性判别指数集中分布在0.02~0.03区间内,能够实现步态稳定性的定量判别。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步态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是准确刻画步态稳定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步态特征 前庭平衡系统 多参数加权融合 步态稳定性判据
下载PDF
基于感觉讯息处理及自我调节功能量表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梅新 邓晶鑫 +6 位作者 李慧萍 胡纯纯 王怡 张颖 张凯峰 徐琼 徐秀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6-290,共5页
背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常存在对不同感觉刺激的处理困难,影响其参与正常日常生活所需的自我调节能力。目的探讨感觉讯息处理因素对学龄前ASD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首次诊断ASD且家长完成感觉讯息处... 背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常存在对不同感觉刺激的处理困难,影响其参与正常日常生活所需的自我调节能力。目的探讨感觉讯息处理因素对学龄前ASD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首次诊断ASD且家长完成感觉讯息处理及自我调节功能量表(SPSRC)的学龄儿童。以SPSRC量表Z分值,将自我调节功能和感觉讯息处理能力及其不同版块区分为异常(Z<-1)和正常。以自我调节功能及其版块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和感觉讯息处理能力的6个版块为自变量,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影响ASD儿童自我调节功能的SPSRC内的感觉讯息处理能力的因素。结果155例ASD患儿的SPSRC量表数据进入本文分析,男126例,女29例,平均(48.1±10.2)月龄,自我调节功能维度整体异常112例(72.3%),正常43例;生理状况异常54例(34.8%),正常101例,情绪调节异常85例(54.8%),正常70例;适应能力异常72例(46.5%),正常8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自我调节功能异常患儿在听觉、视觉、触觉、味嗅觉、前庭平衡觉和本体觉异常发生率高于自我调节功能正常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听觉和触觉异常是导致自我调节功能整体异常(OR=0.319,95%CI:0.111~0.912;OR=0.236,95%CI:0.060~0.928)和情绪调节异常(OR=0.314,95%CI:0.130~0.759;OR=0.369,95%CI:0.145~0.937)的影响因素,听觉异常是导致生理状况(OR=0.382,95%CI:0.155~0.941)和适应能力(OR=0.393,95%CI:0.170~0.909)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学龄前ASD儿童自我调节功能整体、情绪调节异常主要受听觉和触觉异常的影响,听觉异常也影响生理状况和适应能力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生理状况 情绪调节 适应能力 听觉 视觉 触觉 味嗅觉 前庭平衡 本体觉
下载PDF
茶苯海明防治犬晕车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军 李明 王春华 《警犬》 2003年第4期35-35,共1页
晕车是晕动病的一种,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旅途中运输工具的起伏、颠簸、摇摆与机器的振动、噪音、气味等对第8对脑神经前庭平衡感受器产生强烈刺激,发生一时性中枢神经系统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犬临床主要表现为:卧地不动、两眼无神... 晕车是晕动病的一种,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旅途中运输工具的起伏、颠簸、摇摆与机器的振动、噪音、气味等对第8对脑神经前庭平衡感受器产生强烈刺激,发生一时性中枢神经系统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犬临床主要表现为:卧地不动、两眼无神、精神倦怠、恶心呕吐、痛苦不堪、可视粘膜苍白、头低腰弓、行动迟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车 前庭平衡感受器 茶苯海明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康复训练对耳石症患者眩晕情况和短期
10
作者 王秋梨 陈子铖 李树雄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7期39-42,共4页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耳石症的疗效,并分析该联合方案对患者眩晕症状和短期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6月—2023年5月门诊收治的90例耳石症患者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5)采用手...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耳石症的疗效,并分析该联合方案对患者眩晕症状和短期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6月—2023年5月门诊收治的90例耳石症患者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5)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复发情况和前庭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前庭康复获益量表(VRBQ)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VRBQ评分为(26.89±4.66)分,低于对照组的(29.20±5.40)分,BBS评分为(45.04±3.60)分,高于对照组的(38.73±2.3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前庭症状指数(VSI)和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VSI和DHI评分分别为(23.62±1.09)分、(44.44±1.8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2.76±1.21)分、(55.64±1.5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眩晕症状消失时间为(7.16±0.64)d,短于对照组的(8.69±0.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眩晕复发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在耳石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较好,能够促进其前庭平衡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眩晕症状,降低复发风险,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症 手法复位 前庭康复训练 眩晕情况 短期复发 前庭平衡功能
下载PDF
实例探究幼儿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创新
11
作者 马超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2016年第9期48-48,共1页
幼儿感觉统合训练(简称感统训练)是近些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借助各种专业的训练器材和正确的指导方法,通过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皮肤触觉等感觉信息以促进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发展,训练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 幼儿感觉统合训练(简称感统训练)是近些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借助各种专业的训练器材和正确的指导方法,通过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皮肤触觉等感觉信息以促进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发展,训练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早期教育活动中,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多为1.5岁至2.5岁,所以教师在设计感统训练活动的时候必然要考虑到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训练 感统训练 感觉信息 教育对象 训练器材 思维能力 指导方法 感统失调 滑板车 前庭平衡
下载PDF
对剖宫产的孩子要注意哪些心理训练
12
作者 杨霞 《健康》 2001年第10期20-20,共1页
家长问:我的孩子是剖宫产生下来的,长得很可爱,脑子也很聪明,但是他非常敏感,胆子小,怕黑,爱哭。在家脾气很大,在外面就比较胆小,很怕老师。
关键词 剖宫产 心理训练 前庭平衡能力 脾气 触觉敏感 游戏 情绪敏感 运动协调性 本体感 咬指甲
原文传递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希宇 岳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16,共3页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是一种慢性功能性前庭障碍,主要表现为超过3个月的持续非眩晕性头晕、不稳,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前庭通路与焦虑相关神经网络重叠机制、经典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假说、再适应失败假说、脑区活动的改变和分子...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是一种慢性功能性前庭障碍,主要表现为超过3个月的持续非眩晕性头晕、不稳,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前庭通路与焦虑相关神经网络重叠机制、经典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假说、再适应失败假说、脑区活动的改变和分子病理学机制,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前庭康复治疗、行为认知治疗以及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本文主要围绕上述内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前庭平衡康复治疗 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
原文传递
婴儿期,让宝宝爬
14
作者 于淑萍 《启蒙(0-3岁)》 2005年第1期22-22,共1页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早期是否接受过充足的爬行训练,对其形成正常的前庭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至关重要。因此,家长不要忽视孩子在婴儿时期的爬行训练,让宝宝爬出健康,爬出聪明。爬行的关键期孩子7-9个月大时是其爬行的关键期,孩子爬行的...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早期是否接受过充足的爬行训练,对其形成正常的前庭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至关重要。因此,家长不要忽视孩子在婴儿时期的爬行训练,让宝宝爬出健康,爬出聪明。爬行的关键期孩子7-9个月大时是其爬行的关键期,孩子爬行的发展规律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1.原地打转期(6~7个月):刚开始学爬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期 前庭平衡能力 关键期 发展规律 本体感 心理学家 刚开始 过充 训练方法 运动能力
原文传递
团团训练记(七)——7个月爬行训练有益学习能力的发展
15
作者 杨霞 《健康》 1999年第7期21-22,共2页
许多家长带孩子来咨询时,我们发现有不少孩子在7、8个月时没有进行充分的爬行训练,完全依赖家长抱着或用学步车,直接过度到走路。
关键词 学习能力 本体感 前庭平衡能力 调爬 字身 脚底板 拖影 心理学家 匍匐前进 头胸部
原文传递
发展核心感觉系统
16
《家庭教育(幼儿版)》 2010年第2期5-7,共3页
感觉统合功能关系着孩子的成长,是孩子学习、适应环境反应的根基,你的孩子打好基础了吗?小安已经上大班了,在幼儿园里总是磕磕碰碰,常打翻杯子、弄撒饭菜;不是弄伤别人,就是自己撞到桌椅;上课总也坐不住,东摸西弄惹别人;在幼儿园睡午觉... 感觉统合功能关系着孩子的成长,是孩子学习、适应环境反应的根基,你的孩子打好基础了吗?小安已经上大班了,在幼儿园里总是磕磕碰碰,常打翻杯子、弄撒饭菜;不是弄伤别人,就是自己撞到桌椅;上课总也坐不住,东摸西弄惹别人;在幼儿园睡午觉和晚上在家睡觉都很难入睡;脾气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刺激 感觉系统 听知觉 前庭平衡
原文传递
Therapeutic Effect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Vestibular Central Balance Disturbance with Brain-Regulating Electroacupuncture
17
作者 赵宏 刘志顺 +3 位作者 赵婷 赵因 王麟鹏 韩丑萍(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6年第3期144-147,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vestibular central balance disturbance. Methods: Forty-six patients with vestibular central balance disturban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vestibular central balance disturbance. Methods: Forty-six patients with vestibular central balance disturban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23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23 cases. After 4 weeks treatment, th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by Berg balance scale, Visual analog scale and a staticdynamic balance tes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7.0%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65.2%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After treatment, Berg balance scale score, eye opening with two feet standing time and eye closure with two feet standing time were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 0.05). Conclusion. This therapy is effective for vestibular central balance 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stibular Central Balance Disturbance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