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刺激声音对前庭肌诱发电位潜伏期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施乐娟 陈庆峰 +1 位作者 姚建慧 陈向平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声音对前庭肌诱发电位(VEMP)潜伏期的影响。方法对15例(30耳)听力正常年轻人,设置3组6种刺激声。第1组:CE-Chirp~(chirp)和click;第2组:500 Hz NB-CE-Chirp~(NB500)和500 Hz短纯音(TB500);第3组:1 000...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声音对前庭肌诱发电位(VEMP)潜伏期的影响。方法对15例(30耳)听力正常年轻人,设置3组6种刺激声。第1组:CE-Chirp~(chirp)和click;第2组:500 Hz NB-CE-Chirp~(NB500)和500 Hz短纯音(TB500);第3组:1 000 Hz NB-CE-Chirp~(NB 1000)和1 000 Hz短纯音(CTB 1000)。分别记录P1和N1的潜伏期,并进行比较。结果 chirp、NB500和NB1000的P1和N1潜伏期与各自对应的click、TB500和TB1000的P1和N1潜伏期均缩短,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6种刺激声所诱发的VEMP P1和N1波间期,方差分析显示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声音诱发VEMP出现的潜伏期差异,与声音的频率特征无关,是由组合声音的特性决定的。同时也解释了chirp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BR)V波潜伏期短于click声诱发的ABR V波潜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RP CLICK 短纯音 前庭肌诱发电位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瞬目反射、前庭肌诱发电位反应对于眩晕的诊断意义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辛文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分析眩晕采用听觉诱发电位、瞬目反射、前庭肌诱发电位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50例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0例,观察所有患者的瞬目反射(BR)、听觉诱发电位(BAEP)、前... 目的分析眩晕采用听觉诱发电位、瞬目反射、前庭肌诱发电位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50例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0例,观察所有患者的瞬目反射(BR)、听觉诱发电位(BAEP)、前庭肌诱发电位反应(VEMP),分析进行各种生理检查后患者的敏感性和阳性率。结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BR、BAEP、VEMP检查阳性率分别为0%、3.33%、46.67%,后循环缺血患者3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66.00%、64.00%、0%。针对BR、BAEP检查,后循环缺血组阳性率高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针对VEMP检查,后循环缺血组阳性率低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R诊断前庭中枢性眩晕疾病的阳性率较高,BAEP能够鉴别诊断前庭中枢性眩晕疾病和前庭周围型眩晕疾病,VEMP可准确检出前庭周围型眩晕疾病,3种检查技术联合诊断能够提升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瞬目放射 前庭肌诱发电位反应 眩晕 诊断意义
下载PDF
前庭神经炎患者的颈肌性前庭诱发电位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勍 刘红丽 +5 位作者 彭新 戴静 李娜 马丽涛 毕慧娟 单希征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 探讨前庭神经炎患者颈肌性前庭诱发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10月武警总医院眩晕研究所病房收治的前庭神经炎患者65例,正常对照组选自武警总医院健... 目的 探讨前庭神经炎患者颈肌性前庭诱发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10月武警总医院眩晕研究所病房收治的前庭神经炎患者65例,正常对照组选自武警总医院健康工作人员4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听力学检查和前庭功能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包括冷热试验为水平半规管功能检查,主要反映前庭上神经功能;cVEMP为球囊功能检查,主要反映前庭下神经功能。结果65例前庭神经炎患者冷热试验结果均异常,其中45例cVEMP检测结果异常,异常率为69.2%。48例正常对照者中冷热试验结果均正常,其中2例cVEMP检测结果异常,异常率为4.2%。两组cVEMP检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8.3712,P=0.005)。结论cVEMP可以反映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下神经分支的受累情况,对进一步认识和诊断前庭神经炎临床类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 前庭下神经 前庭诱发电位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耳蜗电图和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特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米雪芹 李蓓 +3 位作者 徐瑞 胡雯静 张琪 潘庆春 《四川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耳蜗电图(ECochG)和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VEMP)的特点,评价ECochG和VEMP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40例。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且目前血压>140/90 m...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耳蜗电图(ECochG)和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VEMP)的特点,评价ECochG和VEMP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40例。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且目前血压>140/90 mmHg为高血压组,既往无高血压且目前血压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ECochG和VEMP,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ECochG和VEMP的特点。结果(1)ECochG中高血压组AP潜伏期延长,-SP/AP比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oVEMP检查中,高血压组P1、N1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1-P1波间期和振幅不对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VEMP检查中,高血压组P1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1潜伏期、P1-N1波间期和振幅不对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ECochG、cVEMP/oVEMP的检查结果可帮助了解高血压患者耳蜗及前庭功能状态,为诊断高血压病所致的耳蜗及前庭病变提供依据,为早期防治高血压所致的耳蜗及前庭功能障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耳蜗电图 前庭源性诱发电位
下载PDF
正常青年人骨导眼肌前庭肌源诱发电位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嘉伟 樊小勤 +2 位作者 林颖 钟波 查定军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通过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眼肌前庭肌源诱发电位(bone conducted 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BC-oVEMP)测量健康青年人的反应和表现,为骨导眼肌前庭肌源诱发电位临床应用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20名健康青年人作... 目的通过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眼肌前庭肌源诱发电位(bone conducted 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BC-oVEMP)测量健康青年人的反应和表现,为骨导眼肌前庭肌源诱发电位临床应用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20名健康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经校准的激振器在受试者头颅正中近发际线处施加141.1 dB力级(force level,FL)的骨导振动,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BC-oVEMP的电位波形,并计算正常值参数范围。结果受试者全部引出VEMP波形,N_1-P_1波引出率为100%,N_1的潜伏期为10.31±0.51 ms,P_1潜伏期为15.14±1.48 ms,波间期为4.83±1.28ms,振幅为10.91±5.02μV。除振幅耳间波动稍大外,oVEMP阈值、N_1潜伏期及P_1潜伏期左右耳间波动很小。结论 BCoVEMP是一种简单安全快速检测椭圆囊功能的临床实用技术,与气导给声VEMP相比,它不依赖于外中耳结构的声传导途径,引出率高,获得电位波形幅度更大,更加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导振动 前庭功能 前庭诱发电位 椭圆囊
下载PDF
500 Hz不同时程短纯音骨导眼性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研究
6
作者 樊小勤 林颖 +4 位作者 刘嘉伟 董晨 王敏姣 钟波 查定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比较500 Hz不同时程短纯音诱发骨导眼性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bone conducted 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BC-oVEMP)的波形差异,以探讨BC-oVEMP最佳时程的刺激声参数。方法选择20例听力正常的健康青年人(男女各10例... 目的比较500 Hz不同时程短纯音诱发骨导眼性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bone conducted 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BC-oVEMP)的波形差异,以探讨BC-oVEMP最佳时程的刺激声参数。方法选择20例听力正常的健康青年人(男女各10例,年龄20~25岁,平均22.0±2.0岁)为研究对象,由听觉诱发电位仪输出500 Hz不同时程短纯音,经功率放大器放大,由激振器在受试者头颅正中近发际线(Fz)处施加骨导振动,单侧记录BC-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波间期、n1-P1振幅、振幅比、双侧不对称比。结果500 Hz不同时程(以上升时间-平台期-下降时间表示,单位为ms)刺激声均引出BC-oVEMP,相同上升/下降时间、不同平台期的短纯音(2-0-2、2-1-2、2-2-2、2-4-2、2-8-2 ms)诱发的BC-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波间期、n1-P1振幅、振幅比、双侧不对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1-P1振幅随平台期的延长先增大再减小,其中2-1-2、2-2-2 ms的短纯音诱发BC-oVEMP的n1-P1振幅最大。相同平台期、不同上升/下降时间(1-2-1、2-2-2 ms)的短纯音诱发BC-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上升/下降时间的延长,n1、P1潜伏期均出现延长;n1-P1波间期、n1-P1振幅、振幅比、双侧不对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1-P1振幅随上升/下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BC-oVEMP在听力健康青年人中可诱发出良好的波形,500 Hz上升/下降时间为1 ms、平台期为2 ms的短纯音可作为BC-oVEMP优先刺激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导振动 椭圆囊 前庭功能 前庭源性诱发电位
下载PDF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对前庭性偏头痛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陈元华 张国胜 陈金波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通过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评价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椭圆囊、球囊、前庭上神经通路以及前庭下神经通路的功能状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参照VM的诊断标准,选取36例VM患者作为VM组,同时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通过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评价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椭圆囊、球囊、前庭上神经通路以及前庭下神经通路的功能状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参照VM的诊断标准,选取36例VM患者作为VM组,同时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两组个体分别进行颈肌前庭诱发电位(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电位(oVEMP)检查,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M组cVEMP的引出率和潜伏期无明显差异,但其波幅明显降低,耳间不对称比明显升高。结论VM患者的椭圆囊和前庭上神经通路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oVEMP可作为其确诊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诱发源性电位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诱发电位
下载PDF
听力正常儿童骨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正常值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沈佳丽 孙夏雨 +8 位作者 陈向平 杨军 陈建勇 汪玮 张勤 王璐 马孝宝 贺宽 沈敏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72-77,共6页
目的记录听力正常儿童骨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BC-VEMP)特征,为临床儿童前庭功能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1名(62耳)4~12岁听力正常儿童,按照年龄进行分组,4~5岁组11人(22耳),6~12岁组20人(40耳),行BC-VEMP测试。将60 dB nHL作为起始刺... 目的记录听力正常儿童骨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BC-VEMP)特征,为临床儿童前庭功能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1名(62耳)4~12岁听力正常儿童,按照年龄进行分组,4~5岁组11人(22耳),6~12岁组20人(40耳),行BC-VEMP测试。将60 dB nHL作为起始刺激强度,记录骨导刺激时颈性VEMP(cVEMP)、眼性VEMP(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波间期、N1-P1波幅、波幅不对称比以及阈值。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2岁听力正常儿童BC-VEMPs引出率为100%。4~5岁组与6~12岁组相比,BC-cVEMP的P1、N1潜伏期、P1-N1波间期、P1-N1波幅、阈值、波幅不对称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BC-oVEMP的N1、P1潜伏期、N1-P1波间期、N1-P1波幅、阈值、波幅不对称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C-VEMPs是一种可行的前庭功能辅助性检查手段,不同年龄段儿童BC-VEMPs正常值的建立,可为儿童前庭功能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正常儿童 骨导颈性前庭诱发源性诱发电位 骨导眼性前庭诱发源性电位 不同年龄段 正常参考值
原文传递
前庭试验组合在听神经病患者前庭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9
作者 熊芬 谢林怡 +3 位作者 药蓉 兰兰 王秋菊 刘志成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是否可以通过使用多种前庭检测项目的组合来确定听神经病(AN)患者前庭受累情况。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30名听神经病患者(AN研究组)和30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30名AN患者均接受了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和眼肌...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是否可以通过使用多种前庭检测项目的组合来确定听神经病(AN)患者前庭受累情况。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30名听神经病患者(AN研究组)和30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30名AN患者均接受了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测试;30名中的20名患者接受了双温试验(CT)测试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检查。对照组均接受了cVEMP和oVEMP测试;30名中的20名健康受试者接受了CT测试;30名中的15名健康受试者接受了vHIT检查。结果 (1)AN患者的VEMPs异常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oVEMP和cVEMP异常率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AN患者cVEMP和oVEMP的引出率较低(33.3%和41.7%),部分AN患者VEMPs引出但存在振幅、潜伏期、不对称比的异常。(2)90%AN患者的双温试验结果正常;(3)AN患者vHIT中6个半规管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cVEMP、vHIT异常率与听力损失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多数AN患者在表现出听力下降、言语识别率低的同时存在前庭损伤,耳石器-前庭神经传导通路和各半规管均可受累,球囊-前庭下成分与椭圆囊-前庭上成分累及概率相当,半规管高频功能受累概率大于低频。前庭试验组合可以用来反映AN患者前庭受累的状态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损伤
下载PDF
气导声刺激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正常儿童中的表现
10
作者 黄玉宇 孙夏雨 +5 位作者 陈建勇 沈佳丽 王璐 贺宽 李姝娜 杨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正常儿童中气导声刺激诱发的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性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cVEMP)的各项参数指标,并对正常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方法选择4~10岁听力正常健康儿童52例,以500 Hz短纯音作为刺激音,分别行oVEMP和c... 目的探讨研究正常儿童中气导声刺激诱发的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性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cVEMP)的各项参数指标,并对正常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方法选择4~10岁听力正常健康儿童52例,以500 Hz短纯音作为刺激音,分别行oVEMP和cVEMP检测,记录左、右耳引出率及波形参数,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双耳皆未引出oVEMP 2例,单耳可引出oVEMP4例,oVEMP总体引出率为92%。双耳皆未引出cVEMP 2例,cVEMP总体引出率为96%。oVEMP与cVEMP的P1潜伏期分别为(17.07±0.89)ms、(15.55±1.58)ms;N1潜伏期分别为(12.39±0.91)ms、(23.10±2.29)ms;N1P1间期分别为(4.68±0.88)ms、(7.83±1.56)ms;oVEMP与cVEMP的振幅分别为(7.24±4.79)μV、(197.40±118.37)μV。双耳间oVEMP及cVEMP振幅不对称比分别为(19.03±12.50)%、(22.16±18.64)%。患儿左右耳的潜伏期,P1N1间期及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大部分正常儿童经气导声刺激可引出oVEMP与cVEMP。该检测患儿依从性高,可用来评估儿童前庭功能。此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的儿童气导VEMP提供正常参考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性前庭诱发源性电位 颈性前庭源性诱发电位 气导声刺激 前庭功能 正常儿童
原文传递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耳石器及半规管功能分析
11
作者 蔡艳绯 肖承龙 +1 位作者 林芳 严金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1期2058-2062,共5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对耳石器及半规管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病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单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前庭肌源诱发电位(VEMP)、听性...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对耳石器及半规管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病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单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前庭肌源诱发电位(VEMP)、听性脑干反应(ABR),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后半规管BPPV患者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vHIT、cVEMP、oVEMP、ABR检查结果异常侧别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老年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oVEMP双侧异常率(41.2%)比后半规管BPPV患者的oVEMP双侧异常率(10.3%)高,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BPPV患者的ABR双侧异常率(15.2%)低于老年BPPV患者的ABR双侧异常率(33.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BPPV患者与老年BPPV患者vHIT、cVEMP、oVEMP检查结果异常侧别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PV可见于半规管弥漫性损伤,内耳循环障碍可引起耳石器功能障碍,其可能是BPPV的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视频头脉冲试验 前庭诱发电位 听性脑干反应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和病因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斐 肖本杰 +6 位作者 陈瑛 高博 严静宇 赵菲 周晓闻 顾欢欢 庄建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持续时间及可能病因。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的原发性良性阵发性置性眩晕且复位成功的60例患者,对其中存在残余症状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持续时间及可能病因。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的原发性良性阵发性置性眩晕且复位成功的60例患者,对其中存在残余症状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主观视觉垂直线(SVV)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 VEMP)进行记录,随访并记录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按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短时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7 d)和长时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7 d),比较2组患者上述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复位成功后存在残余症状的患者有36例(60.00%),其中22例(61.11%)患者在1周内自发缓解,14例残余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周。短时组患者复位后当日的VAS评分和HADS评分均低于长时组(P均<0.05),SVV反方向偏斜发生率高于长时组[63.6%(14/22)vs 28.6%(4/14),χ~2=4.21,P=0.04],而2组的o VEMP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位成功后短暂的耳石器功能障碍和中枢再调定延迟参与了BPPV残余症状的发生,但其主观头晕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持续时间超过1周的残余症状多与精神情绪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症状 持续时间 前庭诱发电位
下载PDF
双侧前庭病的病因及前庭功能评估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颖 高林溪 +5 位作者 李琳 王锦玲 申金金 孙菲 邱建华 查定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双侧前庭病(BVP)是双侧内耳平衡器官或前庭传导通路受损导致的一组临床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行动能力,但临床常被误诊和漏诊。因为前庭功能检查的解读和实施在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标准,有必要对BVP深入研究。分析其发病特征、病因... 目的:双侧前庭病(BVP)是双侧内耳平衡器官或前庭传导通路受损导致的一组临床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行动能力,但临床常被误诊和漏诊。因为前庭功能检查的解读和实施在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标准,有必要对BVP深入研究。分析其发病特征、病因及不同前庭功能检查法在诊断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在西京医院眩晕耳聋门诊就诊的BVP患者的症状,检查动态视敏度、双温试验、转椅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前庭肌源诱发电位(颈肌及眼肌)。结果:42例患者主诉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站立或行走时头晕不稳(100.0%)、行走或快速头部运动时的振动幻视(50.0%)、静坐或平卧静止时无症状(85.7%)、双侧听力下降(71.4%)、耳鸣(19.0%)。床旁检查动态视敏度25例(69.4%)患者出现受损;前庭试验结果中:(1)双温试验反应减弱;(2)转椅试验增益下降及时间常数缩短;(3)视频头脉冲试验双侧增益下降伴扫视的患者36例,其中明确病因32例,原因不明4例,仅满足(1)+(2)的BVP 6例,其中明确病因者有4例,原因不明者有2例。病因中最常见的为耳毒性药物(14例)。20例患者仍能记录到前庭肌源诱发电位(颈肌或眼肌)。结论:依据前庭功能检查结果,BVP分为全部频率损失型((1)+(2)+(3))和部分频率损失型((1)+(2)),与患者病因相关。BVP是平衡障碍的少见疾病,临床病因复杂,不易确诊。应利用检测法组合以评估双侧前庭功能,前庭肌源诱发电位仅作为辅助诊断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前庭 头晕 前庭眼反射 视频头脉冲试验 前庭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莉 杨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622-623,共2页
关键词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 梅尼埃病 前庭源性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