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马骊珠 张建刚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前循环AIS-LVO患者 95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n =54,采取...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前循环AIS-LVO患者 95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n =54,采取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治疗)和对照组(n =41,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脑血管开通、血流灌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管再通率(79.63%)及血管灌注≥2b级占比(72.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60.98%、5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19.51%),mR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循环AIS-LVO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疗效佳,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对预后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预后
下载PDF
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杨霖 陈婷 童玲玲 《微创医学》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直接机械取栓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实施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 目的探讨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直接机械取栓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实施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穿刺时间、取栓次数、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中血管再通成功率(近期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成功率(75.00%vs.53.57%)、发病至穿刺时间、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与直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近期疗效相当,但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可减少取栓次数,且不影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循环大血管闭塞 直接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
下载PDF
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前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任毅 王程晓 杨立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观察机械血栓切除术(MT)治疗前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04—2023-04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4例AIS-LV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90 d改良Ran... 目的观察机械血栓切除术(MT)治疗前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04—2023-04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4例AIS-LV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NIHSS评分、闭塞血管部位、血压、ASPECT评分、手术及预后指标,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ROC)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124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5例,预后不良79例,2组患者在入院时NIHSS评分、闭塞血管位置、血压及ASPECT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到再通时间、再通成功、血管再通分级(TICI)、24 h内发生颅内出血、术后90 d mRS评分、90 d死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增高(P=0.014,OR=2.065)、入院时血压升高(P=0.044,OR=1.033)、ASPECT评分增高(P=0.001,OR=1.741)、发病至入院时间较长(P=0.002,OR=2.912)、入院到再通时间增加(P=0.001,OR=1.025)以及24 h内颅内出血(P=0.034,OR=4.033)会增加预后不良的概率。ROC曲线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预测AIS-LVO患者机械血栓切除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95%CI:0.861~0.962,P<0.001),灵敏度为74.68%,特异度为97.78%。结论入院时NIHSS评分、血压、ASPECT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到再通时间以及24 h内颅内出血情况是影响AIS-LVO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这些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诊断效能,多因素综合分析可作为MT治疗AIS-LVO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机械血栓切除术 大血管闭塞 循环 循环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中药塌渍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云霞 李晓晖 +3 位作者 尚祥岭 王红燕 袁鑫帅 李晨郢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5-67,7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3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院前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3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院前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塌渍疗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比较两组肺部感染评分表、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部感染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塌渍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及相应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塌渍疗法 急性循环缺血性 肺部感染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5
作者 向浩 徐萌萌 尹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再通但远期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血管再通的LVO-AIS患者123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的Rankin量...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再通但远期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血管再通的LVO-AIS患者123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65例(mRS>2分),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VO-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侧支循环良好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83%vs 47.6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2,95%CI:0.989~1.205,P=0.046)、糖尿病(OR=0.122,95%CI:0.026~0.561,P=0.007)、症状性脑出血(OR=0.038,95%CI:0.002~0.656,P=0.024)、侧支循环不良(OR=0.037,95%CI:0.007~0.196,P=0.000)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高龄、糖尿病、症状性脑出血、侧支循环不良,提示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危险因素 血栓溶解疗法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 支架取栓术
下载PDF
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
6
作者 霍敏中 冯锦昉 +1 位作者 方挺松 梁振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结果。比较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区、梗死核心区患侧与健侧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值;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核心的灌注参数(rCBF、rCBV、rTTP、rMTT);分析脑组织异常灌注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4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4.5~9.0 h内经溶栓治疗结果,比较预后良好(改良Rankin评分≤2分,n=28)与预后不良(改良Rankin评分>2分,n=15)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rMTT、rTTP值。结果 100例疑似患者经NCCT检查发现,59例患者可见早期的低密度病灶,其余41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NCCT阳性率为59.00%。CTP检查结果发现,100例患者中9例经过CTP检查灌注正常,其余91例患者脑灌注均有异常现象,与临床症状相符,CTP检查发现阳性率为91.00%。CTA检查结果发现,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88例,无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12例。多模式CT结果: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区健侧、患侧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的CBF明显较健侧低,患侧的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核心区患侧的CBV、CBF明显较健侧低,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梗死核心区相比,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明显较高,rMTT、rTTP值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缺血半暗带rCB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BF较治疗前高,rMTT、rTTP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灌注异常者中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明显较血流灌注正常者高(95.6%vs.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4.5~9 h内经溶栓治疗患者43例,其中预后良好者28例,预后不良者15例。预后良好者前缺血半暗带rCBV与预后不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者rCBF较预后不良高,rMTT、rTTP较预后不良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CT可早期发现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异常情况,可用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 多模式CT 梗死核心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
7
作者 方敏 干克娜 +2 位作者 刘卉 曾宏亮 罗征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6-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三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4 h留置胃管,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A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短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入院第7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个月A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院3个月mR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时,于手术前开展鼻饲,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相关发生率,有助于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状态,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饲时机 急性循环大动脉闭塞性 梗死 相关肺炎
下载PDF
血清CCL5、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恶性脑水肿的关系
8
作者 王菲 张娟利 +1 位作者 苏航 赵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嘌呤能2X7受体(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并发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择AIS-LVO患者162例(观察组),接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后72 h并发MBE 43例、未并发...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嘌呤能2X7受体(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并发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择AIS-LVO患者162例(观察组),接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后72 h并发MBE 43例、未并发MBE 119例,同期另选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CL5、P2X7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LVO并发MBE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L5、P2X7R水平对AIS-LVO并发MBE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CL5、P2X7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发现,AIS-LVO患者并发MBE者NIHSS评分、ASPECTS评分及血清CCL5、P2X7R水平均高于其未并发MBE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评分增加及血清CCL5、P2X7R水平升高为AIS-LVO并发MB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CCL5、P2X7R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AIS-LVO并发MB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0.790、0.880,血清CCL5、P2X7R水平联合预测AIS-LVO并发MBE的AUC大于二者单独(P均<0.05)。结论血清CCL5、P2X7R水平升高是AIS-LVO并发MBE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CL5、P2X7R水平对AIS-LVO并发MBE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 恶性水肿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 嘌呤能2X7受体
下载PDF
基于TASL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9
作者 李小雷 单春辉 +3 位作者 赵明娟 张晖 暴云锋 陈英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患者136例并根据其治疗后90 d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70例)与预后不良(66例)两组。记录责任血管狭窄度、疗前选择性脑血流量(territorial cerebral blood flow,TCBF)、疗后TCBF_(10 d)、相对选择性脑血流量(relative CBF,rTCBF)以及病灶体积,同时收集患者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卒中分型、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等风险因素信息,将上述指标纳入统计模型。对两组间的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统计其单因素差异性,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联合logisitic回归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结果进行诊断效能评判。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Z=16.022)、基线NIHSS评分(Z=148.400)、卒中分型(Z=49.640)、责任血管狭窄度(Z=27.193)、TCBF_(疗前)(Z=693.000)、rTCBF(Z=18.874)及病灶体积(Z=-10.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联合分析中,年龄(OR=0.108)、基线NIHSS评分(OR=0.615)、卒中分型中的穿支动脉疾病(OR=90.154)、TCBF_(疗前)(OR=4.611)及病灶体积(OR=0.138)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且5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判定方法切实有效(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具有较高价值。责任血管灌注的改变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药物保守治疗方法下,患者90 d预后更易受到年龄、基线NIHSS评分、卒中种类、CBF_(疗前)及病灶体积的影响,并不依赖于责任血管的灌注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 药物治疗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 血流量
下载PDF
脑静脉侧支循环评估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转归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菲罗拉·卡萨尔 朱希婧 +1 位作者 廖安宇 朱武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9-326,共8页
血管内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手段。脑动脉侧支循环常被认为是制定血管内治疗决策和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的研究证据显示,脑静脉侧支循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转归同样重要。脑静脉侧支循环不仅为脑血... 血管内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手段。脑动脉侧支循环常被认为是制定血管内治疗决策和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的研究证据显示,脑静脉侧支循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转归同样重要。脑静脉侧支循环不仅为脑血液循环提供关键的引流作用,其动态变化也关联着患者的临床预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无效再通、出血转化及脑水肿形成等多种结局。作者旨在通过复习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脑静脉侧支循环评估的相关研究报道,阐述脑静脉侧支循环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以期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防治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内治疗 静脉 侧支循环 综述
下载PDF
直接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对比
11
作者 陆弘盈 谭衍 +2 位作者 边远 李欣明 蔡文强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目的]对比直接抽吸取栓术(ADAPT)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DAPT组37例和支架组35例。ADAPT组行直接抽吸取栓术,支架组行支架... [目的]对比直接抽吸取栓术(ADAPT)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DAPT组37例和支架组35例。ADAPT组行直接抽吸取栓术,支架组行支架取栓术。对比两组穿刺-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静脉溶栓、一次血管再通率、全部血管再通率、血栓逃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近期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静脉溶栓、全部血管再通率及血栓逃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DAPT组穿刺-血管再通时间短于支架组,取栓次数少于支架组,一次血管再通率高于支架组(P<0.05或P<0.01)。两组术后7 d NIHSS评分、90 d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DAPT组90 d预后良好率高于支架组(P<0.05)。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DAPT组(P<0.05)。[结论]相较于支架取栓术,ADAPT治疗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可获得更好的近期预后,并发症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直接抽吸取栓术 循环大血管闭塞 支架取栓术
下载PDF
BGC近端血流控制联合DAC远端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12
作者 腾国良 李翠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 研究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联合远端通路导管(DAC)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 将142例前循环AIS患者分为研究组(70例)和常规组(72例),常规组采用Trevo支架行常规血管内机械取栓术(EMT),研究组... 目的 研究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联合远端通路导管(DAC)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 将142例前循环AIS患者分为研究组(70例)和常规组(72例),常规组采用Trevo支架行常规血管内机械取栓术(EMT),研究组采用与常规组相同的方法进行Trevo支架置入和释放,并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联合DAC远端抽吸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结局、手术相关指标和临床预后。结果 研究组的完全再灌注率显著高于常规组(71.4%vs. 36.1%,P<0.001),无血栓远端迁移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82.9%vs. 58.3%,P=0.001),一次性取栓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60.0%vs. 30.6%,P<0.001),手术相关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11.4%vs. 41.7%,P<0.001),术后24 h及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01),术后良好结局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支架EMT基础上,加行BGC近端血流控制联合DAC远端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AIS,较单纯使用常规支架EMT更易实现一次性取栓成功,减少了远端血栓迁移,提高完全再灌注率,更有利于在术后短期内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并获得更满意的功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循环 球囊导引导管 远端通路导管 近端血流控制 远端抽吸
下载PDF
头颈CT血管造影及NIHS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钟事宏 罗泳惠 郭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究头颈CT血管造影(CTA)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7月于瑞金市中医院诊治的8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数字减影血... 目的:探究头颈CT血管造影(CTA)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7月于瑞金市中医院诊治的8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检查及NIHSS评分评估。以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侧支循环不良组,对比两组CTA侧支循环评分[外侧裂+脑凸面侧支评分系统(Maas评分)、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评分系统(Tan评分)]及NIHSS评分;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NIHSS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DSA检查结果,82例AIS患者中侧支循环良好组42例,侧支循环不良组40例。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Maas评分、Tan评分均明显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溶栓治疗后,82例AIS患者中预后不良22例,预后良好60例。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Maas、Tan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aas评分、Tan评分、NIHSS评分均为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TA检查(Maas评分、Tan评分)联合NIHSS评分预测AIS患者预后的AUC(0.915)显著高于Tan、NIHSS评分(P<0.05)。结论:头颈CT血管造影联合NIHSS评分能对AIS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进行有效评估,二者联合可提高溶栓治疗后预后的预测效能,可为AIS患者侧支循环评估及预后预测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CT血管造影 NIHSS评分 急性缺血性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介入血管再通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李士伟 徐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介入血管再通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4月通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所有...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介入血管再通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4月通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比较两组出院时血管再生能力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出院时外周血Hcy水平和Vaspin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出院时患侧上肢臂丛神经传导速度和Fuel-Meye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ET-1(32.1±10.7)ng/L低于对照组的(69.1±15.6)ng/L(P<0.05),NO水平(33.8±8.8)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5.4±6.5)μmol/L(P<0.05),VEGF水平(84.7±23.2)ng/L高于对照组的(55.4±18.0)ng/L(P<0.05)。出院时观察组Hcy水平(13.4±5.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2.9±8.5)μmol/L(P<0.05),Vaspin水平(2.1±0.8)μg/L低于对照组的(0.9±0.3)μg/L(P<0.05)。出院时观察组臂丛神经运动及感觉分支传导速度分别为(75.3±16.8)m/s和(51.2±10.4)m/s,快于对照组的(56.5±10.7)m/s和(39.8±8.6)m/s(P<0.05),Fuel-Meye评分(59.8±12.2)分高于对照组的(43.4±8.1)分(P<0.05)。结论:针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使用丁苯酞能有效提高介入血管再通治疗后血管再生能力,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介入血管再通 急性循环大血管闭塞
下载PDF
CTA和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状态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芮 王汉 +2 位作者 陈艳 李毅 白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 探讨CT动脉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6广元市中心医院9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A及CTP检查,基于CTA图像分为侧支循... 目的 探讨CT动脉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6广元市中心医院9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A及CTP检查,基于CTA图像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2组CTP参数值[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对比剂峰值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侧支循环评分与CTP参数值的相关性。随访3个月,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患者CTA评估侧支循环良好组63例(65.63%),侧支循环不良组33例(34.37%)。侧支循环良好组rCBF、rCBV较侧支循环不良组高(P<0.05),rTTP、rMTT较侧支循环不良组低(P<0.05)。rCBF、rCBV均与CTA侧支循环评分呈正相关(r=0.472、0.518,P<0.01),rTTP、rMTT均与CTA侧支循环评分呈负相关(r=-0.502、-0.496,P<0.01)。预后良好组60例(62.50%),预后不良组36例(37.50%)。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合并冠心病比例、合并房颤比例、核心梗死体积、侧支循环不良比例、rTTP及rMTT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CBF、rCBV值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合并房颤、核心梗死体积、侧支循环不良、rTTP及rMTT值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CBF、rCBV值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CTA能直观显示AIS患者侧支循环状态,CTP参数与侧支循环评分表现出相关性,能间接反映患者侧支循环状态,CTA、CTP检查均可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急性 CT动脉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前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忠军 闯闯 +1 位作者 胡腾 李迪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89,105,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前、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及神经重症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DSA证实为颅内外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405例,均行机... 目的对比分析前、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及神经重症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DSA证实为颅内外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405例,均行机械取栓治疗。依据责任血管闭塞部位的不同,将405例患者分为前循环组(335例)和后循环组(7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静脉溶栓情况、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史、饮酒史、术前收缩压]、手术相关资料[发病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一次再通、支架置入、卒中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病因不明)]、术后(血管成功再通、血管完全再通)和结局终点(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进行对比分析。术后血管成功再通为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3级,血管完全再通为mTICI分级3级。主要结局终点为机械取栓治疗后3个月的功能独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次要结局终点包括其他临床结局(取栓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及安全性结局(住院期间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术前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83例(45.2%)。(1)前循环组患者年龄高于后循环组[(69±11)岁比(66±10)岁,t=2.107],体质量指数低于后循环组[(23.1±3.0)kg/m^(2)比(25.2±2.8)kg/m^(2),t=-5.386],基线NIHSS评分、术前收缩压均低于后循环组[(18±6)分比(24±8)分,t=-7.148;(141±27)mmHg比(153±23)mmHg,t=-3.46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静脉溶栓、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烟酒史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前循环组与后循环组患者发病至再通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组取栓次数少于前循环组[1.20(1.00,3.00)次比2.10(1.00,6.00)次,Z=9.343],一次再通率、支架置入率高于前循环组[80.0%(56/70)比47.5%(159/335),χ^(2)=24.613;34.3%(24/70)比12.8%(43/335),χ^(2)=19.29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循环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栓塞型、病因不明型的占比分别为44.3%(31/70)、55.7%(39/70)、0,前循环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栓塞型、病因不明型的占比分别为15.2%(51/335),81.2%(272/335)、3.6%(12/335),两组患者卒中病因分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56,P<0.01)。(3)前循环组与后循环组患者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3个月功能独立比例、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循环组患者血管完全再通率、出院时NIHSS评分、病死率均高于前循环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0.0%(49/70)比55.2%(185/335),χ^(2)=5.182;15(9,19)分比11(6,14)分,Z=-4.354;44.3%(31/70)比29.9%(100/335),χ^(2)=5.513;均P<0.05]。结论前循环与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后3个月功能独立相当;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事件并未高于前循环,但死亡事件发生率高于前循环。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梗死 椎动脉供血不足 循环 循环 血管内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ASL成像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转化的评估价值研究
17
作者 闫秋分 豆冬霞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究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出血转化(HT)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人民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241例前循环AIS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溶栓治疗后有无H... 目的 探究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出血转化(HT)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人民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241例前循环AIS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溶栓治疗后有无HT分为HT组(n=50)、无HT组(n=191),溶栓治疗前24 h内接受了磁共振ASL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两组梗死核心区、核心区边缘不同反转恢复时间(TI)下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并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法分析前循环AIS患者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T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高于无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明显长于无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侧支循环良好占比明显低于无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性别、高危因素、梗死部位及责任血管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TI值下,HT组梗死核心区rCBF值均明显低于无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核心区边缘rCBF值均明显高于无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为影响前循环AIS患者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侧支循环情况和rCBF值是前循环AIS患者发生HT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磁共振ASL成像可客观反映前循环AIS患者梗死病灶及其周围灌注改变情况,结合rCBF值可评估患者治疗后发生HT的风险,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更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急性缺血性 磁共振 动脉自旋标记 出血转化 评估价值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后对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18
作者 覃维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66-0068,共3页
探讨血管内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后对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随机抽选2020年01月-2022年12月我院治疗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176例患者,划分不同组别,各组88例,对照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 探讨血管内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后对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随机抽选2020年01月-2022年12月我院治疗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176例患者,划分不同组别,各组88例,对照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血管内治疗,对最终研究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高临床疗效的为观察组(P<0.05)。治疗后NIHSS评分更高、Barthel评分更低的为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未见差异(P<0.05)。结论 对于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其提供血管内治疗的最终效果要优于静脉溶栓治疗,方法 的使用对于患者而言均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但是当患者的实际病症符合血管内治疗的情况下,临床应该优先选择血管内治疗或者静脉溶栓后桥接血管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 循环急性缺血性
下载PDF
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裘天仑 鲍武乔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2283-228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机械取栓(EMT)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EMT治疗的115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术后90 d预后情况,比较预后良好... 目的探讨血管内机械取栓(EMT)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EMT治疗的115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术后90 d预后情况,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90 d预后的影响因素;同时对EMT术后90 d死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5例患者EMT治疗后血管再通成功81例,占70.4%;出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10分31例,11~20分45例,>20分39例;术后90 d预后良好43例,预后不良72例(包括死亡19例)。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5分比例、出院时NIHSS评分以及术后血管狭窄、血栓扩散、自发性脑出血(sICH)比例均较高,取栓时间、血栓长度均较长、术前侧支循环代偿比例、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3级比例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侧支循环代偿(OR=6.71)、术后血栓扩散(OR=0.036)、术后sICH(OR=0.074)、术后mTICI分级(OR=3.246)、出院时NHISS评分(OR=0.729)是EMT术后90 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入院时NHISS评分(OR=1.033)是EMT术后90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侧支循环代偿以及术后血栓扩散、sICH、mTICI分级和出院时NHISS评分是EMT术后90 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入院时NHISS评分是EMT术后90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内机械取栓 循环 侧支循环代偿 出血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影像学方法评估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蓉 范伟女 吴允钦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与前循环AIS相比,后循环AIS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再通无效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证实良好的侧支循环与病变体积减少、预后改善存在一定的相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与前循环AIS相比,后循环AIS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再通无效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证实良好的侧支循环与病变体积减少、预后改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后循环AIS侧支循环的重要性及影像学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急性缺血性 侧支循环 影像学评估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