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缺血卒中的近远期疗效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强 王娟娟 高喜斌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前循环缺血卒中的近远期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cadberin,VE-C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前循环缺血卒中的近远期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cadberin,VE-C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前循环缺血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病人入院后立即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联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对照组病人直接进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指标、取栓后即刻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比较2组术前、术后72 h、术后1周及术后30 d的NIHSS评分,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30 d血浆Endocan、VE-Ca水平及3年后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取栓次数、取栓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取栓失败率、植入支架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即刻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72 h、1周、30 d 2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2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0 d 2组血浆Endocan、VE-Ca水平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取栓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支架植入,降低Endocan、VE-Ca水平,有利于血管内皮功能恢复和神经损伤恢复,提高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SOLITAIRE AB 支架取栓 前循环缺血卒中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
下载PDF
中药塌渍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云霞 李晓晖 +3 位作者 尚祥岭 王红燕 袁鑫帅 李晨郢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5-67,7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3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院前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3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院前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塌渍疗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比较两组肺部感染评分表、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部感染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塌渍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及相应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塌渍疗法 急性循环缺血性脑 肺部感染
下载PDF
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
3
作者 霍敏中 冯锦昉 +1 位作者 方挺松 梁振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结果。比较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区、梗死核心区患侧与健侧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值;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核心的灌注参数(rCBF、rCBV、rTTP、rMTT);分析脑组织异常灌注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4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4.5~9.0 h内经溶栓治疗结果,比较预后良好(改良Rankin评分≤2分,n=28)与预后不良(改良Rankin评分>2分,n=15)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rMTT、rTTP值。结果 100例疑似患者经NCCT检查发现,59例患者可见早期的低密度病灶,其余41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NCCT阳性率为59.00%。CTP检查结果发现,100例患者中9例经过CTP检查灌注正常,其余91例患者脑灌注均有异常现象,与临床症状相符,CTP检查发现阳性率为91.00%。CTA检查结果发现,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88例,无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12例。多模式CT结果: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区健侧、患侧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的CBF明显较健侧低,患侧的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核心区患侧的CBV、CBF明显较健侧低,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梗死核心区相比,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明显较高,rMTT、rTTP值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缺血半暗带rCB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BF较治疗前高,rMTT、rTTP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灌注异常者中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明显较血流灌注正常者高(95.6%vs.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4.5~9 h内经溶栓治疗患者43例,其中预后良好者28例,预后不良者15例。预后良好者前缺血半暗带rCBV与预后不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者rCBF较预后不良高,rMTT、rTTP较预后不良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CT可早期发现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异常情况,可用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脑 多模式CT 梗死核心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前后循环梗死评分系统:1种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新方法
4
作者 彭世鑫 仇玉龙 +3 位作者 朱继 张晓冬 蒋理 徐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新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评分系统-前后循环梗死评分系统(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image score,APCIIS)。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新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评分系统-前后循环梗死评分系统(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image score,APCIIS)。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前循环AIS组(n=109)及后循环AIS组(n=54)。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前循环AIS及后循环AIS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以血栓负荷评分(the clot burden score,CBS)及基底动脉闭塞评分(the basilar artery 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core,BATMAN)为参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该新型评分(APCIIS)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在前循环AIS组,APCIIS的预后评估价值虽然未能优于CBS,但显示出相对更高的敏感度86.8%、特异度90.1%及曲线下面积0.939。在后循环AIS组,APCIIS的预后价值优于BATMAN评分。结论:APCIIS是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1种方便可靠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 急性后循环缺血 预后
下载PDF
基于TASL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小雷 单春辉 +3 位作者 赵明娟 张晖 暴云锋 陈英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患者136例并根据其治疗后90 d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70例)与预后不良(66例)两组。记录责任血管狭窄度、疗前选择性脑血流量(territorial cerebral blood flow,TCBF)、疗后TCBF_(10 d)、相对选择性脑血流量(relative CBF,rTCBF)以及病灶体积,同时收集患者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卒中分型、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等风险因素信息,将上述指标纳入统计模型。对两组间的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统计其单因素差异性,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联合logisitic回归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结果进行诊断效能评判。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Z=16.022)、基线NIHSS评分(Z=148.400)、卒中分型(Z=49.640)、责任血管狭窄度(Z=27.193)、TCBF_(疗前)(Z=693.000)、rTCBF(Z=18.874)及病灶体积(Z=-10.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联合分析中,年龄(OR=0.108)、基线NIHSS评分(OR=0.615)、卒中分型中的穿支动脉疾病(OR=90.154)、TCBF_(疗前)(OR=4.611)及病灶体积(OR=0.138)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且5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判定方法切实有效(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具有较高价值。责任血管灌注的改变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药物保守治疗方法下,患者90 d预后更易受到年龄、基线NIHSS评分、卒中种类、CBF_(疗前)及病灶体积的影响,并不依赖于责任血管的灌注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脑 药物治疗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的预测因素
6
作者 巨文盈 高旸 +2 位作者 何雨轩 左朦 吴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29-73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AACIS)经机械取栓术(MT)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RNI)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RNI的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MT治疗的312例AACIS患...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AACIS)经机械取栓术(MT)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RNI)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RNI的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MT治疗的312例AAC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RNI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对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赋分建立预测RNI的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在312例AACIS患者中,159例(50.96%)具有RN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病史(OR=0.518;95%CI 0.290~0.926;P=0.027)与Van Swieten评分(3~4分)(OR=0.537;95%CI 0.294~0.981;P=0.043)是AACIS患者经MT后影响RN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mTICI分级(2b级或3级)(OR=3.912;95%CI 1.706~8.982;P=0.001)是其独立保护因素。构建的AACIS患者MT术后RNI预测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8(95%CI 0.565~0.690;P<0.001),最佳截断值为3分,敏感度为68.39%,特异度为52.98%。结论由AACIS患者糖尿病病史、术前Van Swieten评分、术后mTICI分级组成的预测评分模型对预测患者MT术后RNI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 机械取栓术 快速神经功能改善 预测评分模型
下载PDF
卒中护理小组干预对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李梅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200-0203,共4页
脑卒中患者中使用卒中护理小组干预,并观察效果。方法 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患者脑卒中3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卒中护理小组干预,分析效果差异。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 脑卒中患者中使用卒中护理小组干预,并观察效果。方法 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患者脑卒中3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卒中护理小组干预,分析效果差异。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血管再通时间、护理满意度分数比较,均P<0.05。结论 机械取栓术在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发挥着很大的优势,开展卒中护理小组干预,能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对加快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恢复,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 护理小组干预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陈大龙 隗永健 杜洪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623-3626,共4页
目的研究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7含量变化,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和体检健康老年人群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 目的研究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7含量变化,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和体检健康老年人群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IL-17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IL-17含量在脑卒中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均显著增高,且随着脑卒中时间的延长,IL-17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70岁高年龄段患者血清IL-17含量在脑卒中后第3天和第5天显著高于60~70岁低年龄段患者(P<0.05),大梗死面积患者血清IL-17含量在脑卒中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显著高于小梗死面积患者,且两项指标上升呈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老年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IL-17含量升高与年龄和梗死面积有关,对其检测可评估该类患者的病程演进、严重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缺血性脑 白细胞介素-17 外周血
下载PDF
前循环和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兴润 李香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642-646,655,共6页
目的 分析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CiS)和前循环缺血性卒中(ACiS)患者的具体特征,评估两种疾病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就诊、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373名患者入组进... 目的 分析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CiS)和前循环缺血性卒中(ACiS)患者的具体特征,评估两种疾病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就诊、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373名患者入组进行研究。依据病变部位将研究对象分为PCiS组(89例)和ACiS组(284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的基本数据和临床结局,确定PCiS与ACiS患者在临床、病因、放射学以及临床结局等方面的具体特征,将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患病和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 PCiS组和ACiS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患高脂血症、心房颤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早期缺血性病变情况、CT血管造影(CTA)或MR血管造影(MRA)检查与卒中有关的闭塞或狭窄、颅内动脉异常、颅外动脉异常、颅内外动脉异常情况、患病机制中心源性梗死情况、治疗情况以及临床结局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年龄、入院时较高NIHSS评分、心房颤动情况、早期缺血性病变、与卒中有关的闭塞或狭窄、颅内动脉异常、静脉溶栓情况多出现于ACiS患者群体中,而入院时较高GCS、高脂血症、血管内治疗情况则更常出现于PCiS患者群体中。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β=0.356)及静脉溶栓治疗情况(β=2.427)为PC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NIHSS评分(β=0.122)及颅外动脉异常情况(β=0.700)为AC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iS患者往往较大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有更多的心房颤动情况、早期缺血性病变、与卒中有关的闭塞或狭窄、颅内动脉异常、静脉溶栓情况。PCiS患者入院时GCS评分较高、有更多高脂血症、血管内治疗情况。入院时NIHSS评分及静脉溶栓治疗情况是PCiS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NIHSS评分及颅外动脉异常情况是ACiS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缺血 循环缺血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路昭颖 郭爱红 +5 位作者 王文哲 贺婵婵 吕一迪 郝瑛子 段雪蒙 张能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7期3519-3523,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0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筛选出...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0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筛选出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达到2b级或3级的患者,再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结果104例患者中,实现成功再通的有88例。术后3个月随访时,预后良好45例,预后不良43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P<0.01),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心房颤动史、侧支循环代偿较差、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或P<0.01),入院收缩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症状发作至穿刺时间短于预后良好组(P<0.01),入院时、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或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15(11,24)分比12(10,14)分、20(14,29)分比9(6,14)分、17(13,28)分比7(4,9)分、16(12,25)分比6(3,8)分](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代偿较差、术后7 d或出院时NIHSS评分是影响取栓患者血管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23,95%CI 1.536~19.877;OR=1.324,95%CI 1.172~1.495)(均P<0.01)。结论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术后7 d或出院时NIHSS评分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应在术中关注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术后注意NIHSS评分变化,灵活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脑 机械取栓术 无效再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超早期强化降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1
作者 马丽娟 吴垠 李光宗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9期102-107,共6页
目的 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的应用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102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 目的 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的应用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102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降压,观察组术后采取超早期强化降压。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血清指标[氧磷酶-1(PON-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水肿加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预后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48/51)与对照组90.20%(46/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以及脑水肿加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 2组血清PON-1水平高于术前,Lp-PLA2、NSE水平低于术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90 d, 2组NIHSS评分低于术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性颅脑出血发生率、脑血管再闭塞发生率、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及术后90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超早期强化降压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脑 机械取栓术 强化降压 超早期 脑水肿 血压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与前循环卒中患者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对比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庆松 向阳 +1 位作者 王俊 刘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比检测120例PCI及96例前循环卒中患者(对照组)中一侧椎动脉发育不... 目的探讨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比检测120例PCI及96例前循环卒中患者(对照组)中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及椎动脉优势现象的分布差异,分析椎动脉优势或发育不良与PCI的相互关联,及其优势比(odds ratio,OR)和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结果 PCI组椎动脉优势与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分别为63例(52.5%)和11例(9.17%),对照组分别为30例(31.25%)和2例(2.08%),PCI组病例椎动脉优势及椎动脉发育不良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掊2=9.823,P=0.002及掊2=4.731,P=0.030),且PCI组有椎动脉优势或发育不良的危险较对照组明显增高(OR 2.432,95%CI 1.388~4.261;OR=4.743,95%CI 1.025~21.942),而有一侧椎动脉优势或发育不良的患者出现PCI的危险明显高于没有该血管变异的病例(RR 1.462,95%CI 1.154~1.185,RR 1.576,95%CI 1.209~2.053)。结论椎动脉发育不良及椎动脉优势现象与PCI间存在明显关联,单侧椎动脉优势这种常见的血管变异现象在PCI发病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缺血 循环缺血 椎动脉优势 椎动脉发育不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对hs-CRP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韩小辉 姜广亚 +1 位作者 黄玮 任腾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8期2321-2325,共5页
目的观察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临床资料,其中47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病人作为... 目的观察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临床资料,其中47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病人作为观察组,43例行常规抗血栓方法(非静脉溶栓)治疗病人作为对照组,均在多模式MRI辅助下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分、不良反应,观察两组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闭塞血管再通率为53.19%(25/47),高于对照组的30.23%(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5)。NIHSS评分观察组治疗后24h、3d、7d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治疗后24h、3d、7d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MRI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病人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制炎症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脑 静脉溶栓 磁共振成像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姗 刘永刚 +5 位作者 董辉 邢晓明 孟会红 钱倩 任翠剑 高爱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分析机械取栓(MT)在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ACI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至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采用MT治疗的AACIS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发病-治疗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时间窗内组(发病-治疗时间... 目的分析机械取栓(MT)在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ACI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至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采用MT治疗的AACIS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发病-治疗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时间窗内组(发病-治疗时间≤6 h,n=30)和超时间窗组(发病-治疗时间>6 h,n=10)。以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价治疗效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对比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以评价预后。结果时间窗内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3.33%(25/30),超时间窗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0.00%(16/20),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内,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出现。两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在超时间窗AACIS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再通率,具有与时间窗内患者相似的近远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超时间窗 急性循环缺血性脑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NCCT联合DSA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文波 唐蜜 彭俏菁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评估NCCT联合DSA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60例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前循环急性CIS患者均进行NCCT和DSA检查。分析诊断结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管狭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DSA检出60例阳性,NCCT... 目的评估NCCT联合DSA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60例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前循环急性CIS患者均进行NCCT和DSA检查。分析诊断结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管狭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DSA检出60例阳性,NCCT检查显示41例阳性,19例阴性,准确度为68.33%。DSA检出9例血管正常,51例血管异常。43例大脑动脉闭塞以及狭窄患者治疗后的最小直径、病变长度显著高于治疗前,直径和面积狭窄程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NCCT联合DSA可提高前循环急性CIS的诊断准确度,为血管内介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改善血管狭窄,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急性缺血性脑 血管内介入 NCCT DSA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强化降脂对不完全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政 陈鹏 +2 位作者 谷玉平 陈俊斌 朱飞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5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强化他汀治疗不完全前循环缺血性卒中(PACI)的疗效。方法选择102例我科诊断为PACI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根据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尼膜同片(3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强化他汀治疗不完全前循环缺血性卒中(PACI)的疗效。方法选择102例我科诊断为PACI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根据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尼膜同片(30mg/次,3次/d)、阿托伐他汀钙(40mg/次,睡前口服),疗程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两组TG、TC、HDL-C、LDL-C水平,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核素显像(SPECT)测定治疗前后脑血流情况;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认知功能筛查表(CASI)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TG、TC、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NIHSS、BI、r CB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CASI评分较正常人群下降,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CASI评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则在心算力、抽象与判断力和定向力方面较差;治疗组6个月内脑血管意外再发率为11.6%,低于对照组的16.9%(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强化降脂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脑供血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 不完全循环缺血性脑 认知功能筛查表
下载PDF
阿替普酶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脑血流自动调节的影响
17
作者 李松林 高艳艳 +3 位作者 段鹏辉 韩箫笛 屈振楠 蒋令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98-99,102,共3页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及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发病至就诊时间4.5 h内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基础治疗组60例与阿替普酶溶栓组60例。监测两组患者脑血流自动...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及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发病至就诊时间4.5 h内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基础治疗组60例与阿替普酶溶栓组60例。监测两组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良好结局率。结果:治疗后,阿替普酶溶栓组患侧半球相位差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两组健侧半球相位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溶栓组治疗后6、12个月良好结局率均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可以改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与1年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急性循环缺血性脑 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 预后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不同时间前循环脑卒中指导溶栓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温勇峰 黄梦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9期194-196,共3页
目的:通过回归性分析不同时间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i S)患者的CT灌注成像(CTP)定量参数,分析CTP定量参数对Aci S患者中临床治疗指导作用及评价预后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2023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收治的... 目的:通过回归性分析不同时间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i S)患者的CT灌注成像(CTP)定量参数,分析CTP定量参数对Aci S患者中临床治疗指导作用及评价预后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2023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收治的110例Aci 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长分为对照组(≤6 h,68例)和观察组(> 6 h,42例)。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7、14天的CTP定量参数。根据90天的m 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m RS> 2)和预后良好组(m RS≤2),分析CTP定量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对照组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高于观察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7天和治疗后第14天两组患者CTP定量参数、预后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不良患者CBF、CBV低于预后良好组,MTT、TTP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P定量参数可不受到时间窗的限制,指导不同时间的Aci S患者进行临床溶栓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还可用于评价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对防范预后不良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缺血性脑 CT灌注成像 临床应用价值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卒中护理小组干预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亚琴 王丹 +4 位作者 沈秋燕 陈军辉 严志忠 封晓燕 王玉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卒中护理小组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支架取栓术治疗的148例急性前循环闭塞的临床资料。72例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76例采用护理小组干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发病至... 目的探讨卒中护理小组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支架取栓术治疗的148例急性前循环闭塞的临床资料。72例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76例采用护理小组干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230±108)min]较对照组[(266±110)min]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发病90 d预后良好率(60.5%,46/76)明显高于对照组(41.7%,30/7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9.5%,68/76)明显高于对照组(73.6%,53/72;P<0.05)。观察组术后抑郁、焦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卒中小组可以快速反应,为卒中病人提供绿色通道,一体化服务为病人节省术前准备时间,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减少并发症,早期康复及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 护理小组 循环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术 护理
下载PDF
颈动脉中低回声斑块与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淑华 李彩华 +2 位作者 郝翠香 徐桂芹 刘淑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与颈动脉中低回声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260例,根据临床病情发展分为进展组(56例)和非进展组(204例),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特征。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 目的探讨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与颈动脉中低回声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260例,根据临床病情发展分为进展组(56例)和非进展组(204例),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特征。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92.9%),远高于非进展组(73%),进展组以中低回声斑块(87.5%)为主,发生率远高于非进展组(25.5%)。结论颈动脉中低回声斑块与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缺血性进展性脑 颈动脉低回声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