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前房角超声生物显微镜图像自动评估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蒋维艳 颜瑜琳 +1 位作者 程思敏 杨燕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3-842,共10页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前房角(ACA)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01/2022-06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进行UBM检查的受试者675名1 130眼的UBM图像4 196张构建图像数据集。采用Unet++网络...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前房角(ACA)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01/2022-06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进行UBM检查的受试者675名1 130眼的UBM图像4 196张构建图像数据集。采用Unet++网络对ACA组织自动分割,并开发一种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房角开闭状态进行自动分类,同时开发一种自动定位巩膜突、测量ACA参数的算法。另选取黄石爱尔眼科医院的受试者127名221眼的UBM图像631张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受试者188名257眼的UBM图像594张评估该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结果:本研究构建的分析系统对房角开闭状态识别的准确度为95.71%;ACA角度参数测量值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960,ACA厚度参数测量值的ICC均大于等于0.884,且该系统对ACA参数的准确测量部分依赖于巩膜突的准确定位。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智能分析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自动评估ACA图像,是一种有潜力的快速识别ACA结构的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原发性闭型青光眼 前房角 巩膜突
下载PDF
OCT前房角形态学结合PLR比值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华萍 《临床研究》 2023年第2期15-20,共6页
目的 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房角形态学结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河南省商丘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124例作为DR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8... 目的 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房角形态学结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河南省商丘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124例作为DR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作为T2DM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OCT检查,测定前房角形态学参数及PLR比值。对比T2DM组、DR组一般资料及前房角形态学参数、PLR比值,分析影响DR发生的因素。将DR组患者分为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两个亚组,分析前房角形态学参数、PLR比值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OCT前房角形态学结合PLR比值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1)T2DM组与DR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R组病程、BMI、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SU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高于T2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R组胰岛素、空腹C肽、2 h-C肽均、前房角形态学指标、PLR比值均低于T2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将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以DR发生为因变量(未发生=0,发生=1),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2hPG、空腹C肽、2 h-C肽、前房角形态学指标及PLR比值均为DR发生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前房角形态学指标、PLR比值与DR组患者疾病分期有关,PDR组前房角形态学指标均低于NPDR组,PLR比值高于NP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经ROC曲线分析,前房角形态学指标结合PLR比值诊断DR的价值显示,相比于单个指标预测,前房角形态学指标结合PLR比值诊断价值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0.912,P <0.001)。结论 OCT可反映出DR前房角形态学变化,前房角形态学参数降低,PLR比值升高,且均与疾病分期有关,前房角形态学参数结合PLR比值对DR的诊断价值较高,可用于此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前房角形态学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前房角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进展
3
作者 郭疆 余敏斌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50-155,共6页
传统的前房角手术包括前房角切开术、外路小梁切开术、睫状体分离术等 ,此种手术在青光眼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眼内窥镜技术等的不断发展 ,前房角手术出现了 :激光巩膜造口术、前房角刮除术、前房角粘连分离术、... 传统的前房角手术包括前房角切开术、外路小梁切开术、睫状体分离术等 ,此种手术在青光眼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眼内窥镜技术等的不断发展 ,前房角手术出现了 :激光巩膜造口术、前房角刮除术、前房角粘连分离术、前房角抽吸术、准分子激光小梁切开术、眼内窥镜引导下的前房角切开术、眼内窥镜引导下的激光小梁切开术等新术式。本文就前房角手术的历史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前房角手术 治疗 前房角切开术 外路小梁切开术 睫状体分离术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的眼部三维前房角开放距离测量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武薇 段会龙 +3 位作者 李燕 姜春晖 秦冰 黄大卫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1-838,共8页
为了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成像的三维前房角图像中,准确的获取各连续帧中地房角开放距离(AOD),提出一种三维前房角成像模式,并针对其特性实现了房角开放距离的自动测量。该方法首先从构成一组三维图像的25帧二维房角截面图像中分割... 为了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成像的三维前房角图像中,准确的获取各连续帧中地房角开放距离(AOD),提出一种三维前房角成像模式,并针对其特性实现了房角开放距离的自动测量。该方法首先从构成一组三维图像的25帧二维房角截面图像中分割出前房角区域,并检测出角膜前后边缘和虹膜前边缘等3条初始边缘;然后基于初始边缘从原图像的梯度图中细检测得到准确的边缘;接着利用映射方法根据用户手工输入的3个关键帧图像中的Schwalbe线(SL),计算得到其余22帧原始图像中的SL位置,并最终得到每一帧图像中基于SL的房角开放距离(AOD-SL)。实验结果表明,该自动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准确度,其对房角边缘的检测准确率为96.06%;在关键帧中对AOD-SL测量的准确率达到9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前房角成像 图像分割 开放距离 三维前房角扫描模式
下载PDF
新书介绍《眼外伤前房角改变及其治疗》
5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35-835,共1页
本书主要介绍了眼外伤后常见的各种前房角改变、对视功能的影响及其治疗。作者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各种眼外伤后的前房角改变150多例,均进行摄影,从中归纳了典型改变17类,精心挑选出104幅照片和示意图。本书根据图片详细介绍了... 本书主要介绍了眼外伤后常见的各种前房角改变、对视功能的影响及其治疗。作者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各种眼外伤后的前房角改变150多例,均进行摄影,从中归纳了典型改变17类,精心挑选出104幅照片和示意图。本书根据图片详细介绍了前房角的正常解剖结构;前房角镜下的正常前房角表现以及前房角镜的正确使用方法;眼外伤所致前房角损伤的病理机制和组织学改变;各类前房角改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手术操作;眼外伤后特殊的前房角改变及对视功能的损害,强调了前房角检查在眼外伤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本书适合于眼科临床医师,特别是从事眼外伤专业的医师和医学研究生参考借鉴,以期进一步提高外伤性眼病的诊治水平,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角改变 治疗方法 眼外伤 新书介绍 前房角 临床医师 组织学改变 前房角损伤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伴白内障的青光眼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旭 龙波 +2 位作者 刘灵琳 苟文军 刘思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无并发症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0例50眼,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3mo,记录并比较术前...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无并发症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0例50眼,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3mo,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备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术前及术后3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mo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P=0.001);术后3mo的眼压为15.63±3.11mmHg,较术前(45.12±5.30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P=0.000);术后3mo的前房深度为3.57±0.02mm,较术前(1.43±0.25mm)明显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P=0.001);术前、术后前房角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32,P=0.000;Z=-2.432,P=0.016;Z=-4.379,P=0.000;Z=-4.538,P=0.000)。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前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 青光眼 慢性
下载PDF
Pentacam分析仪比较正常和高度近视眼前房深度和前房角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代海燕 朴天华 +1 位作者 林玉华 赵保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25-526,共2页
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比较高度近视眼与正常人(正视眼)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depth,CACD)和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两项前房参数差异,进一步了解高度近视眼的解剖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10/20... 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比较高度近视眼与正常人(正视眼)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depth,CACD)和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两项前房参数差异,进一步了解高度近视眼的解剖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10/2011-06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正视眼82例,收集同期我院门诊与准分子激光中心就诊的高度近视眼68例,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CACD和ACA。对高度近视组与正视眼组的前房参数值进行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参数有无差异。结果: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得正常人CACD平均值为3.02±0.47mm,ACA平均值为33.26°±6.20°。高度近视眼的CACD平均值为3.24±0.38mm,ACA的平均值为39.55°±6.68°。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的两项前房参数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前房参数,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中央前房深度深、前房角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前房深度 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 前房角
下载PDF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后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及前房角的改变 被引量:3
8
作者 龚琦 袁志兰 +1 位作者 刘庆淮 刘肖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338-233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后,术眼前房深度和角膜厚度及前房角结构的改变。方法:对20例2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wk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量化测量...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后,术眼前房深度和角膜厚度及前房角结构的改变。方法:对20例2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wk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量化测量前房深度、角膜厚度和前房角宽度。结果:全部患者术后1wk角膜厚度明显增加,前房深度明显增大;500μm处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及ACA角度均与术前值比较明显增加,且均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使角膜厚度显著增加;可显著增加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前房深度 膜厚度 前房角
下载PDF
RetCamⅡ在先天性青光眼前房角检查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丽娜 樊宁 +3 位作者 成洪波 赖铭莹 张国明 唐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758-759,共2页
目的:评价RetCamⅡ在先天性青光眼前房角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用RetCamⅡ在全身麻醉下对18例可疑先天性青光眼患儿进行双眼前房角检查并照相。结果:通过RetCamⅡ检查前房角,并结合其它眼部检查,确诊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13例26眼,Axenf... 目的:评价RetCamⅡ在先天性青光眼前房角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用RetCamⅡ在全身麻醉下对18例可疑先天性青光眼患儿进行双眼前房角检查并照相。结果:通过RetCamⅡ检查前房角,并结合其它眼部检查,确诊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13例26眼,Axenfeld-Rieger综合征3例6眼,无虹膜性青光眼1例2眼,先天性大角膜1例2眼。结论:RetCamⅡ可以客观记录前房角的结构图像,对先天性青光眼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Cam数字视网膜照相机 青光眼 前房角
下载PDF
糖尿病性青光眼前房角组织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国兴 林雯 +4 位作者 陈丽英 郑卫东 周琳英 钟秀容 梁平 《眼科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青光眼前房角组织的超微结构。方法对6例糖尿病性青光眼小梁采用Hu12A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小梁原有结构消失,代之以层状结构的纤细胶原纤维,小梁间隙表面衬附的内皮细胞蜕变、脱落或消失...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青光眼前房角组织的超微结构。方法对6例糖尿病性青光眼小梁采用Hu12A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小梁原有结构消失,代之以层状结构的纤细胶原纤维,小梁间隙表面衬附的内皮细胞蜕变、脱落或消失,内皮细胞下无基膜样物质,小梁内见少许小血管。结论小梁网内皮细胞蜕变、脱落或消失及小梁原有结构消失后的纤细胶原纤维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青光眼 小梁 前房角组织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改良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前房角的改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宁静 陈琦 +2 位作者 莫梓坚 黄建忠 陈惠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中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的改变及疗效。方法 对20例34眼前房角关闭270°~360°,虹膜膨隆型及高褶虹膜型的中晚期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大光斑、低能量的曲线形、斜照、略模糊光斑光凝的...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中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的改变及疗效。方法 对20例34眼前房角关闭270°~360°,虹膜膨隆型及高褶虹膜型的中晚期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大光斑、低能量的曲线形、斜照、略模糊光斑光凝的改良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式。 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8 个月,其中1年以上者14例26眼。15例26眼眼压控制≤21 mmHg(76.47%);28眼周边前房加深,房角粘连范闱减轻或重新开放(82.35%) 全部治疗眼的周边虹膜皱缩,堆积现象缓解,并发症少,有效地保护了患者仅存的视功能。结论 改良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是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激光 周边虹膜成形术 前房角 术后 疗效 中期 晚期 型青光眼
下载PDF
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前房角镜对前房角检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海涛 朱红军 +2 位作者 杨华 王保君 徐英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前房角 CT检测 型青光眼 膜透明性 视网膜组织 发病机制 关闭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晓琍 赵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151-1152,共2页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98-01/2008-01在我科住院的PACG患者35例35眼,其中急性PACG28例,慢性PA...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98-01/2008-01在我科住院的PACG患者35例35眼,其中急性PACG28例,慢性PACG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成形术,随访6mo。结果:术后平均眼压14.6±2.3mmHg,比术前用药后眼压23.2±3.6mmHg明显降低,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64±0.32mm,增加到术后的3.16±0.5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2眼(91%)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成形术,可有效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前房角成形术 原发性闭型青光眼
下载PDF
哈萨克族牧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组织病理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林 马建州 +3 位作者 姚春华 刘毅 黄璘 石淑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356-357,共2页
目的:观察研究新疆哈萨克族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前房角组织的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手术切除的小梁和虹膜组织常规脱水石蜡包埋,作矢状连续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镜下见小梁网眼变窄或消失,内皮细胞减少,小梁... 目的:观察研究新疆哈萨克族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前房角组织的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手术切除的小梁和虹膜组织常规脱水石蜡包埋,作矢状连续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镜下见小梁网眼变窄或消失,内皮细胞减少,小梁网中有色素沉积,部分小梁网完全被色素斑块遮盖,看不清小梁结构,部分可见小梁虹膜并置,小梁纤维化伴玻璃样变性。Schlemm腔内壁内皮细胞不同程度增生,致管腔呈不规则狭窄甚至管腔闭塞,部分管腔内可见色素沉积。虹膜变薄,基质疏松,有的虹膜间质血管壁增厚并呈玻璃样变,部分可见虹膜间质薄壁血管形成。结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组织的病理损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既可以有效地防止视功能的损害,又能有效地预防因高眼压而造成的前房角组织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牧民 青光眼 前房角组织 病理
下载PDF
全氟萘烷对兔眼前房角及眼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晓波 唐仕波 +2 位作者 卢凤荷 张洁 郑湖玲 《眼科学报》 2001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观察全氟萘烷(perfluorodecalin,PFCLs)对兔眼前房角和眼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3只新西兰白兔(实验眼 17只,对照组6只),前房穿刺实验眼注入0.05ml全氟萘烷,对照组注入等量平衡盐液。术前及术后不同时点行裂隙灯眼前段检查... 目的:观察全氟萘烷(perfluorodecalin,PFCLs)对兔眼前房角和眼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3只新西兰白兔(实验眼 17只,对照组6只),前房穿刺实验眼注入0.05ml全氟萘烷,对照组注入等量平衡盐液。术前及术后不同时点行裂隙灯眼前段检查并测眼压,然后摘取眼球做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眼压改变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术后第1周眼压(10.82±3.17mmHg)接近术前水平(11.62±6.35mmHg,P<0.05);从第2周开始到16周眼压升高(P<0.01)。裂隙灯下对照组仅见房水闪辉(+),但实验组还见到角膜背羊脂状Keratic precipitate(Kp),全氟萘烷沉于前房下方呈大泡状或鱼卵样。后者组织病理切片见前房角大量泡沫状空泡及吞噬细胞;小梁网阻塞间隙增大,小梁组织变性。结论:前房内注入全氟萘烷可导致持续的眼压升高,前房角可见炎症反应及小梁组织变性,因此临床手术后应尽量清除PFCLs。眼科学报2001;17:220~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碳液体 前房角 眼压 全氟萘烷 动物实验 眼科手术
下载PDF
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模 秦应举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57-758,共2页
目的 研究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手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难治性青光眼36例36眼,实行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术,观察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6眼术后视力进... 目的 研究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手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难治性青光眼36例36眼,实行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术,观察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6眼术后视力进步和不变者31眼(86.11%)。近期眼压控制32眼(88.89%),远期眼压控制22眼(22/27)(81.48%)。近期获得功能性滤过泡28眼(77.78%)。36眼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手术对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巩膜咬切 联合治疗 前房角分离 难治性青光眼 并发症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青光眼患者前房角组织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林 胡淑红 +3 位作者 王娟 刘毅 姚春华 黄玲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45-145,共1页
关键词 青光眼 前房角组织 病理
下载PDF
碱烧伤对前房角组织结构及眼压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宛夏 李光玲 +3 位作者 郑大文 王效武 刘克兰 冀春萱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6-189,共4页
作者通过动物实验,澄清兔眼碱烧伤后各时期眼压的反应,并研究了与眼压反应有关的机制.结果:碱烧伤后眼压最高峰值于烧伤即刻~1小时,2周后眼压开始回落,30大~6个月眼压平稳.前房角组织结构早期以排出途径突发性阻塞为主要病理改变,中... 作者通过动物实验,澄清兔眼碱烧伤后各时期眼压的反应,并研究了与眼压反应有关的机制.结果:碱烧伤后眼压最高峰值于烧伤即刻~1小时,2周后眼压开始回落,30大~6个月眼压平稳.前房角组织结构早期以排出途径突发性阻塞为主要病理改变,中期则表现为组织的胶原纤维增生,小梁网孔开大与狭窄并存,房水排出系统阻力减小.晚期以睫状体纤维山及萎缩为主要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烧伤 前房角组织结构 眼内压
下载PDF
62例青光眼患者前房角组织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林 曹志平 +6 位作者 孙晓燕 姚春华 李扬 刘毅 石淑英 黄玲 张宝全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第4期322-322,355,共2页
关键词 青光眼 前房角组织 病理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同眼压下前房角的改变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艳 赵海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3期42-43,46,共3页
目的: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改变以及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和前驱期患者105例135眼,应用前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在... 目的: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改变以及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和前驱期患者105例135眼,应用前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在不同眼压下发病眼的前房角的改变,根据其形态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及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手术方式。术后常规应用激素和抗生素药物治疗。观察6~24个月。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前房角为关闭状态,周边虹膜形态为S,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为AC(Spaeth房角分级法)。药物治疗后部分病例前房角开放。术后本组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提高,眼压控制稳定为20mmHg(1mmHg=0.133kPa)。术后前房角宽度大于术前。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6~24个月,眼压持续稳定,术后1周的前房角形态与术后6个月的前房角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根据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变化,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取得稳定的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前房角 眼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