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微柱透镜的自由立体前投影屏幕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建设 张波常 +1 位作者 苏萍 程雪岷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9-764,共6页
介绍了应用微柱透镜阵列的自由立体前投影显示的原理。推导出确定自由立体前投影屏幕中微柱透镜参数的公式,详细给出了一种设计方法。根据此方法设计了一块采用微柱透镜阵列的自由立体前投影屏幕,在Lighttools中对采用此屏幕的投影系统... 介绍了应用微柱透镜阵列的自由立体前投影显示的原理。推导出确定自由立体前投影屏幕中微柱透镜参数的公式,详细给出了一种设计方法。根据此方法设计了一块采用微柱透镜阵列的自由立体前投影屏幕,在Lighttools中对采用此屏幕的投影系统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显示有5个比较明显的视区,视区间隔比较连续。搭建屏幕和投影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串扰度为7.9%,图像重合度为1.008,在观察面处立体效果显著。实验结果验证了应用微柱透镜阵列的自由立体前投影显示的可行性。与背投影的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相比,自由立体前投影显示具有装调快、占用空间小、投影距离灵活可调的优点,将是未来大屏幕自由立体显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透镜 自由立体显示 前投影
下载PDF
基于重建图像全角度前投影的硬化校正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礼胜 钱贝贝 +1 位作者 孝大宇 康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1-1114,1124,共5页
现有的硬化效应校正方法依赖于射线频谱等先验条件,校正过程较为复杂,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重建图像全角度前投影的硬化校正方法.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区域分割,提取出杯状伪影主要影响的组织区域;然后进行基于像素点的全角度前投影,获得校正... 现有的硬化效应校正方法依赖于射线频谱等先验条件,校正过程较为复杂,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重建图像全角度前投影的硬化校正方法.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区域分割,提取出杯状伪影主要影响的组织区域;然后进行基于像素点的全角度前投影,获得校正基算子;再将校正基算子及其高次方乘积进行线性组合获得校正算子,并将此校正算子应用于原图像从而达到校正的目的.水模、头模和西瓜的校正结果显示,本方法对单物质及近人体的物质重建图像的硬化效应均有较好的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束硬化 校正 区域分割 CT图像 全角度前投影 杯状伪影
下载PDF
微柱透镜自由立体前投影显示亮线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3
作者 马建设 张波常 +2 位作者 苏萍 程雪岷 夏飞鹏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3-1046,共4页
主要研究并设计了消除自由立体前投影显示亮线的增透膜系。分析了显示亮线产生的原因,该亮线是由微柱透镜表面的反射造成的。选用Ta2O5和SiO2设计了13层高硬度和高透过率的增透膜。三者的热膨胀系数基本一致,避免了膜层的断裂。该膜系的... 主要研究并设计了消除自由立体前投影显示亮线的增透膜系。分析了显示亮线产生的原因,该亮线是由微柱透镜表面的反射造成的。选用Ta2O5和SiO2设计了13层高硬度和高透过率的增透膜。三者的热膨胀系数基本一致,避免了膜层的断裂。该膜系的SiO2膜层总厚度大于1μm,大大提高了增透膜的耐摩擦性。Ta2O5膜层总厚度只有33.1nm,大大减少了高温蒸发时间,避免了PMMA板材的高温变形。镀膜后透镜板在可见光波段透过率理论最高可达98%左右,消除了表面反射亮线,大大提高了柱镜板的透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透镜 自由立体显示 前投影 亮线 增透膜
下载PDF
SONY(索尼)CinezaVPL-HS10液晶前投影机
4
《视听技术》 2004年第2期6-6,共1页
关键词 索尼公司 液晶前投影 Cineza VPL-HS10 功能
下载PDF
富可视家用前投影机的六虎将
5
作者 谢龙娟 《实用影音技术》 2005年第4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富可视公司 家用前投影 X2 性能 ScreenPlay4805 外形
下载PDF
使用前投影和背投影自动化立体三维平板显示图象
6
作者 季旭东 严增濯 《光电技术》 1994年第2期68-74,54,共8页
关键词 前投影 投影 三维电视系统 三维显示系统 平板
下载PDF
InFocus(富可视)ScreenPlay 7200 DLP前投影机
7
《视听技术》 2004年第2期4-5,共2页
关键词 富可视公司 ScreenPlay7200 DLP前投影 数字光处理
下载PDF
视频影像产品市场潜力大 前投影机进入家庭趋势明显
8
作者 海英 《家庭电子》 2002年第6期7-7,共1页
前投影机作为一种影像设备,目前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科研、商务会议等领域。大量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国内市场已经连续多年以6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教育行业广泛应用之后,商务和家庭两个应用领域的发展又将相继成为市场的新趋势... 前投影机作为一种影像设备,目前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科研、商务会议等领域。大量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国内市场已经连续多年以6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教育行业广泛应用之后,商务和家庭两个应用领域的发展又将相继成为市场的新趋势。在家用影像设备市场上,几乎与前投影机的兴起同步,国内市场从1995年开始陆续出现了清晰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影像产品 前投影 市场
下载PDF
德州仪器以DLP^TM技术荣膺2004年全球最大投影显示面板供货商DLP^TM前投影技术2004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7%
9
《电子与电脑》 2005年第3期142-142,共1页
2005年2月16日,北京一德州仪器(TI)(NYSE:TXN)宣布其DLP^TM技术在2004年增长强劲,各项分析数据显示德州仪器凭借DLP前投影及背投影技术,在2004年成为全球领先的面板子系统供货商。其中,包括商务与家庭娱乐的投影产品在内,DLP^TM... 2005年2月16日,北京一德州仪器(TI)(NYSE:TXN)宣布其DLP^TM技术在2004年增长强劲,各项分析数据显示德州仪器凭借DLP前投影及背投影技术,在2004年成为全球领先的面板子系统供货商。其中,包括商务与家庭娱乐的投影产品在内,DLP^TM前投产品全球的市场份额于2004年底增长至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P^TM技术 投影技术 显示器 2004年 德州仪器公司 投影 DLP前投影技术
下载PDF
基于深度值前向投影的视频帧插值模型
10
作者 陈祖儿 郑明魁 +1 位作者 张承琰 易天儒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视频帧插值技术应用广泛,其目的是在给定两个连续的视频帧条件下,生成中间帧。针对向投影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多个像素投影到同一个位置的像素重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值前向投影的视频帧插值模型。根据提出的深度估计模块的深度值对... 视频帧插值技术应用广泛,其目的是在给定两个连续的视频帧条件下,生成中间帧。针对向投影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多个像素投影到同一个位置的像素重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值前向投影的视频帧插值模型。根据提出的深度估计模块的深度值对前向投影过程进行线性加权,并具有深度平移不变性,对重叠像素区域的前景物体边界和背景像素的像素重建有一定的效果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公开的视频帧内插数据集Vimeo-90k上测试结果良好,与其他算法相比,在PSNR、SSIM和LPIPS性能评价指标上均能达到较为优秀的性能指标,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帧插值 视频帧预测 投影 深度估计 图像合成
下载PDF
基于lucidshape的投影型前照灯的曲面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尧刚 李书伟 刘绍娜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6-380,共5页
投影型前照灯是自适应前照灯AFS系统的硬件基础,利用逐次逼近法求解非球面透镜母线二元高次方程,建立非球面透镜数学模型,解决非球面曲面的母线方程求解复杂,不能显化反映非球面透镜已知参数间关系的问题;利用轴长渐变法实现双焦点多椭... 投影型前照灯是自适应前照灯AFS系统的硬件基础,利用逐次逼近法求解非球面透镜母线二元高次方程,建立非球面透镜数学模型,解决非球面曲面的母线方程求解复杂,不能显化反映非球面透镜已知参数间关系的问题;利用轴长渐变法实现双焦点多椭圆反射曲面从水平面到垂直面的光滑过渡,建立双焦点多椭圆反射面曲面方程,完成投影型前照灯反射镜面的设计。利用lucidshape软件建立投影型前照灯光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逐次逼近法设计非球面透镜和轴长渐变法设计双焦点多椭圆反射镜面方法可行,设计出的投影型前照灯满足GB4599-2007及ECE R112法规的配光要求,提高了前照灯的照明质量,并降低了炫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照灯 逐次逼近法 轴长渐变法
下载PDF
投影仪前盖注射模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新玲 《模具工业》 2013年第7期39-42,共4页
介绍投影仪前盖注射模结构,阐述其工作过程,并从浇注系统、侧抽芯结构、推出结构、先复位结构以及冷却系统等方面分析了模具设计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模具结构合理,动作平稳,避免了塑件的损伤和顶白,能满足塑件质量和批量生产要求。
关键词 投影 注射模 设计要点
下载PDF
投影仪前盖注射模设计
13
作者 郭新玲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3,7,共4页
谈文介绍投影仪前盖注射模结构,阐述其工作过程,并从浇注系统、侧抽芯结构、推出结构、先复位结构以及冷却系统等方面分析了模具的设计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模具结构合理,动作平稳,避免了塑件的损伤和顶白,能满足塑件质量和批量生... 谈文介绍投影仪前盖注射模结构,阐述其工作过程,并从浇注系统、侧抽芯结构、推出结构、先复位结构以及冷却系统等方面分析了模具的设计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模具结构合理,动作平稳,避免了塑件的损伤和顶白,能满足塑件质量和批量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 注射模 设计要点
下载PDF
基于光源利用率的投影式汽车前照灯近光配光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辉 李礼夫 《照明工程学报》 201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由于常用旋转或复合椭球面的投影式前照灯多采用反射器和挡板的近光配光方式,具有光源利用率较低的不足,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变焦点的椭球面反射器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反射器曲面的焦点和参数来构造一种基于无挡板的投影式汽车前照... 由于常用旋转或复合椭球面的投影式前照灯多采用反射器和挡板的近光配光方式,具有光源利用率较低的不足,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变焦点的椭球面反射器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反射器曲面的焦点和参数来构造一种基于无挡板的投影式汽车前照灯近光反射器。本文首先分析了投影式椭球面反射器光源与焦点位置关系对近光光配的影响变化规律,其次阐述了变焦点椭球面反射器的设计基本原理,然后建立了具有五个区域的反射器椭球面的三维方程式,并构造了椭球面上经纬线的变化函数,通过在MATLAB中计算得到曲面上空间点分布,将空间点分布导入三维软件Rhino中得到椭球面反射器三维模型,最后将三维模型导入光学软件LucidShape中,进行光学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汽车前照灯反射器的近光光利用率可提高20%以上,且水平方向照射范围在±20°以上,满足GB4599—2007汽车用灯丝灯泡前照灯法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照灯 光利用率 近光 变椭球曲面反射器
下载PDF
FD-2型投影式前照灯检验仪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5
作者 刘晓馨 杨凯 郑康宁 《汽车维修》 2004年第8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FD-2型投影照灯检验仪 使用 维护 汽车 检测设备
下载PDF
MD投影机中的光学元器件(五)——投影镜头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景福 《现代显示》 2010年第6期5-8,24,共5页
微显示投影机所用的镜头,不同于电影放映、幻灯投影、书写投影、投影测量等投影镜头,更不能拿照相机镜头代替微显示投影镜头。微显示投影镜头有特殊的结构和要求,除了要求成像清晰、色彩丰富鲜艳、消除畸变、画面亮度均匀以外,还要求与... 微显示投影机所用的镜头,不同于电影放映、幻灯投影、书写投影、投影测量等投影镜头,更不能拿照相机镜头代替微显示投影镜头。微显示投影镜头有特殊的结构和要求,除了要求成像清晰、色彩丰富鲜艳、消除畸变、画面亮度均匀以外,还要求与投影机的光学引擎、显示器件相匹配。按使用情况,投影镜头分为前投影镜头和背投影镜头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投影机镜头 投影机镜头 远心镜头 反远镜头
下载PDF
跨世纪“投影”
17
作者 海滨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1999年第24期70-70,共1页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国内投影机的总销量为13000台,预计1999年的销量可达到25000台。据部分厂商介绍,1999年3月份,投影机的增长大大超过往年同期水平。
关键词 LCD投影 DLP投影 前投影 跨世纪 EPSON 投影 售后服务 教育行业 流明 SVGA
下载PDF
制图口诀
18
作者 粱玉春 《机械职业教育》 1996年第5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制图 线面求交 特殊位置 线面垂直 一般位置 重影点 投影关系 辅助线 垂直关系 前投影
下载PDF
基于Lucidshape的AFS光型分析
19
作者 郑尧刚 李书伟 刘绍娜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2年第12期4-6,共3页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能够根据汽车夜间行驶时的速度、方向盘的转角、路面状况和天气条件自动地调整前照灯旋转角度来改变光型,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主要通过Lucidshape光型分析软件建立投影型前照灯模型;模拟、分析AFS光型特点...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能够根据汽车夜间行驶时的速度、方向盘的转角、路面状况和天气条件自动地调整前照灯旋转角度来改变光型,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主要通过Lucidshape光型分析软件建立投影型前照灯模型;模拟、分析AFS光型特点,有利于灯具的设计,提高产品效率和质量,缩短AFS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S Lucidshape 光型分析 投影照灯
下载PDF
Design methodology of an osculating cone waverider with adjustable sweep and dihedral angles 被引量:1
20
作者 Shao-hua CHEN Jun LIU +1 位作者 Wei HUANG Feng DI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770-782,共13页
When considering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a waverider,the on-design and off-desig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ign conditions,especially the lift-to-drag ratio and the stability,deserve atten... When considering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a waverider,the on-design and off-desig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ign conditions,especially the lift-to-drag ratio and the stability,deserve attention.According to recently studies,the planform and rear sight shape of a waverider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bov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Thus,the planform leading-edge profile curve used to design the planform shape of a vehicle is applied to designing an osculating cone waverider.Two key parameters concerned in planform and rear sight shape,namely the plan view sweep angle of the leading edge and the dihedral angle of the underside are introduced to the waverider design process.Each parameter is inserted in the control curve equation.Especially,a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is put forward for the free adjustment of the sweep angle along the leading edge.Finally,three examples are generated for verif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After the verific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inviscid flow field of one case,the influences of the sweep and dihedral angles on the lift-to-drag ratio and the lateral static stability are evaluated,and meaningful results are obtained.Based on these results,we can conclude that,considering the maximum lift-to-drag ratio,the sweep angle plays a role on the lift-to-drag ratio only at subsonic and trans/supersonic speed as a negligible effect is observed at hypersonic speeds,whereas the dihedral angle is seem to produce a relevant difference at hypersonic speeds.Considering the lateral static stability,the dihedral angles have more influence on the waverider than the sweep ang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culating cone waverider Planform leading-edge profile curve Sweep and dihedral angles Lift-to-drag ratio Lateral static sta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