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翼-前掠翼气动布局纵向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晋军 赵霞 +1 位作者 王双峰 展京霞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7-240,244,共5页
前掠翼布局由于其潜在的优势,在未来战斗机的研制中将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本实验通过可变前掠翼和鸭式前翼布局的风洞测力实验,重点分析比较了平板机翼在不同掠角下的纵向气动性能以及鸭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掠翼在大迎角时能有... 前掠翼布局由于其潜在的优势,在未来战斗机的研制中将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本实验通过可变前掠翼和鸭式前翼布局的风洞测力实验,重点分析比较了平板机翼在不同掠角下的纵向气动性能以及鸭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掠翼在大迎角时能有效提高模型的升力系数,小迎角时其升阻比也略优于后掠翼。前掠翼布局能有效推迟失速,具有良好的失速特性;前掠角较大时,升力系数曲线在失速迎角附近有一个升力系数的"平台",该布局具有"缓失速"特性。距离主机翼较远的鸭式前翼(模型M2)在主机翼前掠和后掠情况下,均可改善整体布局的失速特性,增大失速迎角,增强前掠翼布局缓失速的特点。近距耦合鸭翼(模型M3)显著提高了模型在大迎角下的升力系数。另外,主翼前掠和鸭式前翼布局飞行器具有较好的机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气动布局 纵向气动特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柔性复合材料前掠翼飞机静气动弹性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万志强 唐长红 邹丛青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8-124,共7页
本文作者计算分析的是柔性复合材料前掠翼概念机的静气动弹性特性。文中作者利用 NASTRAN计算了单独机翼的发散速度 ,并重点计算和分析了该机在亚音速情况下 ,飞行载荷和纵向静稳定性、操纵性导数分别随马赫数和动压变化的曲线。通过对... 本文作者计算分析的是柔性复合材料前掠翼概念机的静气动弹性特性。文中作者利用 NASTRAN计算了单独机翼的发散速度 ,并重点计算和分析了该机在亚音速情况下 ,飞行载荷和纵向静稳定性、操纵性导数分别随马赫数和动压变化的曲线。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1)相同高度下 ,随着马赫数的增加 ,刚体纵向静稳定性、操纵性导数和弹性纵向静稳定性、操纵性导数分别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且某些变化相差甚大 ;机翼剪力、弯矩和扭矩随翼展变化的曲线中 ,刚体部分所占的比例不断减小 ,弹性部分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机翼的最大垂直挠度 (在翼尖前缘处 )和最大扭角 (在翼尖处 )略有增加。 (2 )相同马赫数下 ,随着动压的不断增加 ,刚体纵向静稳定性、操纵性导数保持不变 ,弹性纵向静稳定性、操纵性导数呈线性变化 ;机翼剪力、弯矩和扭矩随翼展变化的曲线中 ,也同样是刚体部分所占的比例不断减小 ,弹性部分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机翼的最大垂直挠度 (在翼尖前缘处 )和最大扭角 (在翼尖处 )略有增加。 (3)使用复合材料剪裁技术可以适当减小机翼内洗 ,从而提高发散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复合材料 前掠翼飞机 气动弹性 发散 飞行载荷 静稳定性导数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前掠翼与后掠翼布局流动机理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文法 王旭 米康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5,共5页
采用三维N-S控制方程和标准k-ε模型,计算了前掠翼和后掠翼模型的气动特性,比较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流场显示分析了其流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小迎角下后掠翼的升力系数较高,大迎角下前掠翼的失速性能较好,其根源是展向速度的方... 采用三维N-S控制方程和标准k-ε模型,计算了前掠翼和后掠翼模型的气动特性,比较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流场显示分析了其流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小迎角下后掠翼的升力系数较高,大迎角下前掠翼的失速性能较好,其根源是展向速度的方向相反。后掠翼过早的翼尖失速是导致失速迎角较小的原因。而前掠翼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大迎角性能,是由于其机翼根侧缘涡和翼尖前缘涡相互作用,对机翼产生上吸力,带来涡升力并且增强了对机翼表面流动的控制能力。前掠翼的流动机理可为先进飞机布局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流动机理 数值研究 漩涡
下载PDF
前掠翼与平直翼布局气动特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旭 黄萌 +1 位作者 任智静 刘雄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基于ANSYS 11.0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块CFX,选取Reynolds平均的三维N-S方程及SST涡粘湍流模型,采用数值计算和流场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变前掠翼布局在低速起飞/着陆及高跨音速作战使用状态的气动性能进行了计算。着重对前掠翼与平直翼布局气... 基于ANSYS 11.0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块CFX,选取Reynolds平均的三维N-S方程及SST涡粘湍流模型,采用数值计算和流场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变前掠翼布局在低速起飞/着陆及高跨音速作战使用状态的气动性能进行了计算。着重对前掠翼与平直翼布局气动特性和流动机理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涡结构的分析发现,机翼前掠使得机翼前缘涡和鸭翼机身涡呈"V"字型靠近并相互加强,从而诱导出了二次涡,大大提高了对翼面气流分离的控制能力,验证了增大升力系数和失速迎角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变前掠翼布局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气动特性 流动机理 数值分析 涡结构 气流分离
下载PDF
变前掠翼气动布局纵向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文法 王旭 +1 位作者 张乐 米康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共4页
发展和改进了一种变前掠翼气动布局及其设计思想,设计了集战斗和轰炸于一体的通用任务模式,并根据设计指标和翼身融合技术初步设计了变翼几何外形。采用N-S方程计算了该几何外形不同构型的纵向气动性能,分析了机翼前掠角对不同任务模式... 发展和改进了一种变前掠翼气动布局及其设计思想,设计了集战斗和轰炸于一体的通用任务模式,并根据设计指标和翼身融合技术初步设计了变翼几何外形。采用N-S方程计算了该几何外形不同构型的纵向气动性能,分析了机翼前掠角对不同任务模式下纵向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前掠翼气动布局可通过改变机翼前掠角来获取最佳纵向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气动布局 纵向性能
下载PDF
近距鸭翼高度对鸭翼-前掠翼布局纵向气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展京霞 王晋军 +1 位作者 赵霞 李天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4,共5页
前掠翼布局由于其潜在的优越性,在未来战斗机的研究设计中将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风洞测力实验,研究了近距鸭翼相对于前掠主机翼的高度对布局纵向气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主机翼前掠角的增大,近距鸭翼布置高度逐渐增... 前掠翼布局由于其潜在的优越性,在未来战斗机的研究设计中将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风洞测力实验,研究了近距鸭翼相对于前掠主机翼的高度对布局纵向气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主机翼前掠角的增大,近距鸭翼布置高度逐渐增加可获得较好的气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近距鸭 升力 阻力 升阻比
下载PDF
变前掠翼布局气动特性及流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文法 王旭 刘雄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9-564,共6页
基于N-S控制方程和流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变前掠翼布局的气动特性和流动机理。低亚声速下,平直翼构型展弦比最大,因而最高的气动效率,适合起飞和着陆;跨声速时,前掠翼构型均有很好的低阻和失速特性,适合巡航或机动;超声速时,三角翼构... 基于N-S控制方程和流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变前掠翼布局的气动特性和流动机理。低亚声速下,平直翼构型展弦比最大,因而最高的气动效率,适合起飞和着陆;跨声速时,前掠翼构型均有很好的低阻和失速特性,适合巡航或机动;超声速时,三角翼构型的零升阻力和激波阻力最小,可用于高速突防或逃逸。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多功能战斗机的气动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气动布局 气动特性 流动机理 N-S方程
下载PDF
变前掠翼无人机气动特性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8
8
作者 苏新兵 周洲 +1 位作者 王旭 杨健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2,共5页
在无人机空中气动特性优化建模问题的研究中,变前掠翼无人机具有很复杂的动力学特性,由于存在固有的气动弹性发散和变体过程强气动耦合以及力学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无人机本身的动态特性相当复杂,而利用经典牛顿力学对单一刚体建... 在无人机空中气动特性优化建模问题的研究中,变前掠翼无人机具有很复杂的动力学特性,由于存在固有的气动弹性发散和变体过程强气动耦合以及力学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无人机本身的动态特性相当复杂,而利用经典牛顿力学对单一刚体建模难以清楚反映变体飞行过程的动态响应。在介绍变前掠翼布局无人机动特性的基础上,对无人机机翼变掠过程的5种典型构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为分析动力学特性提供依据;采用Kane方法建立了机翼前掠过程中多体动力学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简化解耦后的纵向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系统是稳定的,可为变前掠翼布局飞行器的动力学分析和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无人机 多体动力学 纵向 气动特性
下载PDF
展向动量测定法与前掠翼流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薛榕融 叶正寅 +1 位作者 王刚 武洁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6-742,共7页
为揭示前掠翼与后掠翼的流动差异,研究前掠翼流动的特点和机理,设计了可进行直接比较的具有相同翼型剖面、相同展弦比、无根梢比的前掠45°(Λ=-45°)与后掠45°(Λ=45°)机翼模型,采用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流场求解器... 为揭示前掠翼与后掠翼的流动差异,研究前掠翼流动的特点和机理,设计了可进行直接比较的具有相同翼型剖面、相同展弦比、无根梢比的前掠45°(Λ=-45°)与后掠45°(Λ=45°)机翼模型,采用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流场求解器对前掠和后掠翼低速纵向气动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提出了展向动量测定法前掠翼流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前掠翼展向动量输运使得升力向翼根汇聚,前掠翼展向升力分布更接近于椭圆分布,致使前掠翼诱导阻力更小;2)黏性对前掠翼的流场计算影响很大,文献中基于势流理论得到前掠翼比后掠翼气动性能好的结果是不准确的;3)在小迎角时,前掠翼气动效率与后掠翼相当,仅在最大升阻比迎角时前掠翼优于后掠翼,中等迎角下前掠翼翼根分离导致气动效率下降,但前掠翼具有更好的大迎角失速特性,有利于前掠翼大迎角飞行;4)相同总升力的情况下,前掠翼的翼根弯矩只有后掠翼的翼根弯矩的89.4%,采用前掠翼更有利于减轻机翼的结构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向动量测定法 前掠翼 流动机理 气动效率 根弯矩
下载PDF
对变前掠翼布局隐身特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旭 刘雄 +2 位作者 任智静 米康 张建邦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变前掠翼布局设计,给出在鸭翼与机头连接处略有不同的2种方案。气动计算表明:在对变前掠翼布局的作战使用中将三角翼用以突防是合理的,且鸭翼与机头融为一体的尖前缘设计方案更优。对2种方案三角翼布局的双站雷达散射特性计算表明:... 针对变前掠翼布局设计,给出在鸭翼与机头连接处略有不同的2种方案。气动计算表明:在对变前掠翼布局的作战使用中将三角翼用以突防是合理的,且鸭翼与机头融为一体的尖前缘设计方案更优。对2种方案三角翼布局的双站雷达散射特性计算表明:在大部分方位角内其雷达散射截面都处于0 dBm2以下,且波峰波瓣很窄,不易被雷达发现和连续跟踪。相比较而言,尖前缘的设计方案其隐身特性仍然较优。因而在对变前掠翼布局设计时,宜采用将鸭翼前缘与机头前缘融为一体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隐身特性 气动特性 数值分析 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
下载PDF
平板前掠翼发散风洞试验预测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志强 唐长红 邹丛青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8-93,共6页
介绍了平板前掠翼的发散试验技术。采用了 Southwell方法进行发散动压预测 ,该方法是一种亚临界发散试验技术。通过试验 ,也介绍了预测试验和临界试验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试验采用了三个平板前掠翼模型 ,其中两个为复合材料层合平板 ,一... 介绍了平板前掠翼的发散试验技术。采用了 Southwell方法进行发散动压预测 ,该方法是一种亚临界发散试验技术。通过试验 ,也介绍了预测试验和临界试验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试验采用了三个平板前掠翼模型 ,其中两个为复合材料层合平板 ,一个为铝合金平板。为了对亚临界试验结果进行预测和验证 ,在试验前进行了发散动压的计算并补充进行了临界发散风洞试验。计算结果和临界试验结果均表明 ,利用 Southwell方法进行发散动压的预测能够取得较好的结果。模型发散动压的计算是利用 NASTRAN的柔度法和自行开发程序的模态法进行的 ,两种方法均采用亚音速偶极子格网法气动力理论的定常部分进行气动力的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预测试验结果和临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前掠翼 预测技术 复合材料 气动弹性 风洞试验 发散试验 飞机 气动性能 Southwell方法 发散动压
下载PDF
变前掠翼无人机翼身连动机构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旭 刘文法 +2 位作者 米康 陈鹏 任智静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变前掠翼无人机设计了一种翼身连动机构,使无人机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在直机翼、前掠翼、三角翼之间进行气动布局转换,从而在整个任务飞行过程都能达到性能最佳。该连动机构为一环形卡槽式结构,在连接翼梁的卡槽两端布置有4个油腔,通... 针对变前掠翼无人机设计了一种翼身连动机构,使无人机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在直机翼、前掠翼、三角翼之间进行气动布局转换,从而在整个任务飞行过程都能达到性能最佳。该连动机构为一环形卡槽式结构,在连接翼梁的卡槽两端布置有4个油腔,通过电磁活门控制高压油液驱动翼梁旋转,从而完成机翼的转换。该结构使翼升力在翼根的应力集中通过环形槽两侧的作用点被分散,避免了因翼根加固所导致的结构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前掠翼 身连动 液压控制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机翼掠角对前掠翼布局气动性能影响的流动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米康 王旭 刘文法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0,共5页
采用N-S方程和SST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前掠翼和后掠翼飞机气动性能的差异,对不同前掠角前掠翼布局的飞机纵向气动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流动特性,总结了前掠角对前掠翼布局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掠翼与后掠翼气动性能... 采用N-S方程和SST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前掠翼和后掠翼飞机气动性能的差异,对不同前掠角前掠翼布局的飞机纵向气动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流动特性,总结了前掠角对前掠翼布局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掠翼与后掠翼气动性能差异的根源是展向速度的不同;小迎角(α<16°)时,前掠角较小的模型气动效率较高,升力系数和升阻比也较大;大迎角(α>16°)时,随着前掠角的增大,前缘涡和侧缘涡增强,对翼面流动产生有利控制,因而前掠角大的模型升力系数较大。该研究可为前掠翼布局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旋涡 流动机理
下载PDF
前掠角对前掠翼布局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米康 王旭 刘文法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9-181,272,共4页
为研究前掠角对前掠翼布局气动性能的影响,文中采用N-S方程和标准k-ε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前掠角前掠翼布局的纵向气动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流动特性,并总结了前掠角对前掠翼布局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迎角(α<16°... 为研究前掠角对前掠翼布局气动性能的影响,文中采用N-S方程和标准k-ε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前掠角前掠翼布局的纵向气动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流动特性,并总结了前掠角对前掠翼布局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迎角(α<16°)时,前掠角较小的模型气动效率较高,升力系数和升阻比也较大;大迎角(α>16°)时,随着前掠角的增大,前缘涡和侧缘涡增强,对翼面流动产生有利控制,因而前掠角大的模型升力系数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旋涡 流动机理
下载PDF
前掠翼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彬乾 B.Laschka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21-328,共8页
为适应飞机新布局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前掠翼空气动力特性的低速实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单独机翼和翼身组合体的纵横向气动特性、流谱及旋涡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前掠翼具有良好的升阻特性,力矩特性及失速特性,可以提供较大的可用升力和... 为适应飞机新布局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前掠翼空气动力特性的低速实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单独机翼和翼身组合体的纵横向气动特性、流谱及旋涡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前掠翼具有良好的升阻特性,力矩特性及失速特性,可以提供较大的可用升力和良好的大迎角大侧滑角机动性。以上优点在翼身组合体上更为明显。实验发现前掠翼后缘出现后缘涡,观察了前掠翼特有的前后缘涡系的发生和发展,分析了产生前后缘涡系的原因及前后缘涡系对气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气动特性 流态 旋涡
下载PDF
大展弦比前掠翼气动隐身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炎平 刘莉 龙腾 《航空计算技术》 2011年第3期5-9,共5页
前掠翼布局优越的气动性能为无人机气动布局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方向。采用CST方法对翼型几何外形进行参数化描述,实现前掠翼气动和隐身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型的参数化描述。建立了基于N-S方程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前掠翼气动分析模型和基... 前掠翼布局优越的气动性能为无人机气动布局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方向。采用CST方法对翼型几何外形进行参数化描述,实现前掠翼气动和隐身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型的参数化描述。建立了基于N-S方程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前掠翼气动分析模型和基于矩量法的计算电磁学方法的前掠翼隐身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Kriging模型的前掠翼气动隐身多目标优化方法,采用拉丁超方试验设计方法获取样本点,建立前掠翼气动和隐身的Kriging代理模型。将Pareto多目标遗传算法与Kriging代理模型结合进行大展弦比前掠翼的气动隐身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模型是合理的,所提出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是可行的,能够有效提高大展弦比前掠翼性能与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KRIGING模型 CST方法 雷达散射截面 Pareto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复合材料前掠翼发散亚临界风洞试验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志强 杨超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0-204,共5页
对复合材料前掠翼的亚临界发散试验和模型设计技术进行研究。采用测量结构应变的Southwell亚临界发散试验技术,对两个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进行发散动压的亚临界预测。在亚临界风洞试验前进行了发散动压的计算,其后特别进行了临界发散... 对复合材料前掠翼的亚临界发散试验和模型设计技术进行研究。采用测量结构应变的Southwell亚临界发散试验技术,对两个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进行发散动压的亚临界预测。在亚临界风洞试验前进行了发散动压的计算,其后特别进行了临界发散风洞试验,以对Southwell亚临界发散预测方法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和临界试验结果均表明,利用Southwell亚临界发散试验技术进行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发散动压的预测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该亚临界方法可以推广到高速模型发散试验和飞行试验。同时也验证了模型发散速度随着前掠角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 发散 亚临界发散试验技术 前掠翼 复合材料 大展弦比机
下载PDF
多控制面尺寸对前掠翼静气弹响应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新兵 王宁 +2 位作者 马斌麟 冯浩洋 孟元豪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0-565,757,共7页
针对多控制面尺寸对弹性前掠翼静气弹响应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结构力学(CFD/CSD)松耦合静气动弹性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亚声速条件下前、后缘控制面弦向和展向尺寸对前掠翼模型气动特性和弹性变形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 针对多控制面尺寸对弹性前掠翼静气弹响应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结构力学(CFD/CSD)松耦合静气动弹性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亚声速条件下前、后缘控制面弦向和展向尺寸对前掠翼模型气动特性和弹性变形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前缘控制面弦向尺寸增大而后缘控制面弦向尺寸减小时,升力特性在迎角变化呈现相反特性,较小迎角条件下,升力特性逐渐变差,较大迎角条件下变好;当前缘控制面弦向尺寸增大而后缘控制面尺寸减小时,较小迎角条件下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减缓,而较大迎角时相反;随着前、后缘控制面展向尺寸的增大,升力系数增大,升力特性提高;当前、后缘控制面展向尺寸逐渐增大时,较小迎角条件下弯曲变形加剧,扭转变形减缓,而较大迎角条件下弯曲和扭转变形均有所减缓。计算分析得到的规律可为前掠翼飞行器的设计及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静气动弹性 多控制面尺寸 气动特性 弯扭变形 CFD/CSD松耦合
下载PDF
鸭翼位置对前掠翼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彬乾 Laschka B.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04-409,共6页
本文依据在低速风洞所取得的测力、油流观察及旋涡测量结果,研究了前掠翼鸭式布局的鸭翼位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鸭翼位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前掠翼鸭式布局大迎角性能的提高取决于鸭、主翼前缘涡的相对位置及... 本文依据在低速风洞所取得的测力、油流观察及旋涡测量结果,研究了前掠翼鸭式布局的鸭翼位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鸭翼位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前掠翼鸭式布局大迎角性能的提高取决于鸭、主翼前缘涡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控制,也就是它们间的相互干扰。文中根据前掠及后掠鸭翼与主翼组合的实验结果,提出了采用鸭式布局时鸭、主翼应具有的平面形状及它们的相对位置。文中还对双前掠翼布局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气动特性 分离 旋涡
下载PDF
控制面偏转方式对前掠翼静气弹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新兵 王宁 +1 位作者 马斌麟 冯浩洋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9,共7页
针对不同控制面偏转方式对弹性前掠翼静气弹特性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结构力学(CFD/CSD)松耦合静气动弹性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不同迎角、动压及马赫数条件下前、后缘控制面联合偏转对前掠翼模型的气动特性和弹性变形特性... 针对不同控制面偏转方式对弹性前掠翼静气弹特性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结构力学(CFD/CSD)松耦合静气动弹性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不同迎角、动压及马赫数条件下前、后缘控制面联合偏转对前掠翼模型的气动特性和弹性变形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控制面偏转对前掠翼飞机静气动弹性特性影响较大;当迎角变化,同向偏转方式的气动特性和弹性变形特性较好,α=4°时,弹性机翼的升阻特性较好;当动压变化时,反向偏转方式的气动特性和弹性特性占优,最大升阻比较同向偏转提高约7%,反向偏转方式气动特性较好,最大升阻比较同向偏转提高约7%;当马赫数变化时,弹性机翼条件下3种模型分别在Ma=0.7时升力系数达到最大值。计算结果可以为前掠翼飞机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掠翼 静气动弹性 控制面偏转方式 CFD/CSD松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