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结形而上学:马克思哲学变革之真境——当前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前提性批判 被引量:3
1
作者 卞绍斌 张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8,共6页
在当前马克思哲学总体性质的探讨中 ,寻求终极解释原则和构筑完美的体系仍然是主导许多学者的隐性意识 ,这一体系意识极大地阻碍了马克思哲学研究向更深层次扩展。当前学界流行的几种代表性观点有其缺失和虚妄之处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 在当前马克思哲学总体性质的探讨中 ,寻求终极解释原则和构筑完美的体系仍然是主导许多学者的隐性意识 ,这一体系意识极大地阻碍了马克思哲学研究向更深层次扩展。当前学界流行的几种代表性观点有其缺失和虚妄之处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体系意识在深层逻辑上恰是向旧形而上学的回归 ,马克思哲学的变革恰恰在于颠覆旧形而上学的体系意识 ,进而终结形而上学。因此 ,走出体系的怪圈 ,探寻马克思哲学的真境 ,乃是当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结形而上学 马克思哲学 前提性批判
下载PDF
走向后体系时代——当前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前提性批判
2
作者 张宏 卞绍斌 《理论月刊》 2002年第11期21-22,共2页
在当前马克思哲学总体性质的探讨中,寻求终极解释原则和构筑完美的体系仍然是主导许多学者的隐性意识,这一体系意识极大地阻碍了马克思哲学研究向更深层次扩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学界流行的几种代表性观点的批判性解析,指出其缺卖和虚妄之... 在当前马克思哲学总体性质的探讨中,寻求终极解释原则和构筑完美的体系仍然是主导许多学者的隐性意识,这一体系意识极大地阻碍了马克思哲学研究向更深层次扩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学界流行的几种代表性观点的批判性解析,指出其缺卖和虚妄之处,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体系意识在深层逻辑上恰是向旧形而上学的回归,马克思哲学的变革恰恰在于颠覆旧形而上学的体系意识。因此,走出体系的怪圈,探询马克思哲学的真境,乃是当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意识 马克思哲学 前提性批判
下载PDF
“中国道路”的前提性批判——一种基于对当下“中国语境”反思的批判 被引量:15
3
作者 叶险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1,128,共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中国道路"研究,首先应搞清楚三个问题:必须确立科学的"中国道路"理念,以摆正"中国道路"与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关系;必须具有世界历史视野,以确定当代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位置,...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中国道路"研究,首先应搞清楚三个问题:必须确立科学的"中国道路"理念,以摆正"中国道路"与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关系;必须具有世界历史视野,以确定当代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位置,全面把握"中国道路"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关系,从而使其与世界文明发展脉搏相合拍;必须秉持科学批判的态度,把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道路"从各种虚假的迷雾中抽取出来,以使其成为能够直面的复杂整体,从而能够正确昭示其在自我批判中的不断构建和延伸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语境 前提性批判 中国问题
原文传递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性批判——一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险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1,127,共9页
近现代以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成果、越来越大的利益和越来越多元化的利益关系,整个社会就必然处于不断的政治调整和改革的过程中,否则就终将或出现以暴力为重要特征之一的革命,或出现整个社会从里到外的持续性动... 近现代以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成果、越来越大的利益和越来越多元化的利益关系,整个社会就必然处于不断的政治调整和改革的过程中,否则就终将或出现以暴力为重要特征之一的革命,或出现整个社会从里到外的持续性动荡和溃烂。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这种调整和改革的主导趋势是:只有借助于限制公权、实现个人的充分权利的制度安排,才能保障人们的这种利益和协调人们的这种利益关系,并使每个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机会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形成制约公权、实现个人的充分权利的制度安排,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政治体制改革 当代中国 前提性批判 社会经济发展 利益关系 制度安排 世界历史
原文传递
由非前提性批判走向前提性批判——从默顿规范既有批判局限性看科学规范批判的合法形态
5
作者 肖士英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0-46,共7页
默顿规范合法性的既有批判,本质上是一种非前提批判取向的批判形态。然而默顿规范合法性状况,却在根本上取决于其所依赖前提的合法性状况。故默顿规范、进而一般科学规范合法性批判,须置于对其前提合法性批判的前提之下,即须呈现为前提... 默顿规范合法性的既有批判,本质上是一种非前提批判取向的批判形态。然而默顿规范合法性状况,却在根本上取决于其所依赖前提的合法性状况。故默顿规范、进而一般科学规范合法性批判,须置于对其前提合法性批判的前提之下,即须呈现为前提批判取向的批判。这既决定了默顿规范既有非前提批判不具有充分合法性和根本有效性,故须向前提性批判形态转换,也决定了科学规范批判的合法形态,必然呈现为多层级批判构成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顿规范 合法性 前提性批判 批判的有效性 效能合法性
原文传递
何谓哲学的批判--诠说哲学的批判概念之涵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成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2,共6页
批判概念的涵义,在西方思想界是自明的,但在中国一直晦暗不明;而且批判概念在中国曾被歪曲误解得面目全非,人们甚至把被误解的批判当作本来涵义的批判,至今对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懵懵懂懂。而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亟需我们恢复哲学批... 批判概念的涵义,在西方思想界是自明的,但在中国一直晦暗不明;而且批判概念在中国曾被歪曲误解得面目全非,人们甚至把被误解的批判当作本来涵义的批判,至今对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懵懵懂懂。而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亟需我们恢复哲学批判概念本来的、合理的内涵,开展正常的批判和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形上批判或元批判,其涵义是批判的本来涵义。对哲学的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作了探讨性的诠说,大致廓清了哲学批判概念的基本义域,并由此对这一概念作了界说。诠说和把握哲学的批判概念,对于合理、恰适地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进而开展其他领域的批判,以及促进和繁荣学术事业,均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批判 前提性批判 人的批判本性 双向批判 批判精神
下载PDF
哲学批判视域中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 被引量:2
7
作者 叶险明 《理论视野》 CSSCI 2013年第10期21-23,共3页
在汲取具体科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前提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介入现实的一个重要方式。这里所说的所谓“前提性批判”是指,对人们认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既有的基本框架,以及似乎可... 在汲取具体科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前提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介入现实的一个重要方式。这里所说的所谓“前提性批判”是指,对人们认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既有的基本框架,以及似乎可以不证自明的假设或先定的各种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以获得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正确认识的方法论基础。这对“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等问题的认识也概莫能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模式 哲学批判 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 前提性批判 视域 人文社会科学 批判性反思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三个特征
8
作者 崔淑芳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83-88,共6页
内在性批判、前提性批判以及整体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三个基本特征。内在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揭露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科学视角,前提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探究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根本立足点,整体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推翻和取... 内在性批判、前提性批判以及整体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三个基本特征。内在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揭露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科学视角,前提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探究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根本立足点,整体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推翻和取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策略。三者紧密关联,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行规律和变革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从整体上对抗和取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现实路径。文章在阐述上述观点的同时,也批判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误读,力图澄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理论立场和革命策略,恢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本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性批判 前提性批判 整体性批判
下载PDF
“西方中心主义”的本体论批判--关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三个前提性问题 被引量:23
9
作者 叶险明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50,共11页
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本体论批判,必须从现实思想文化领域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在什么意义上存在、"西方中心主义"与其由以产生的现实基础的关系、"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心"与国际关系结构... 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本体论批判,必须从现实思想文化领域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在什么意义上存在、"西方中心主义"与其由以产生的现实基础的关系、"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心"与国际关系结构的"中心"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去正确认识和把握。只有在方法论上搞清楚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前提性问题,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才能富有成效,从而真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性发展和话语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主义 世界历史 前提性批判 民族和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