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素间语义关系对学龄前汉语儿童理解复合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姜自霞 孙菁 魏晓言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95,共9页
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对学龄前汉语儿童理解复合词的影响。实验材料为"性状+物体""材料+物体""用途+物体"三种语义关系的复合词,被试为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共84名儿童,... 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对学龄前汉语儿童理解复合词的影响。实验材料为"性状+物体""材料+物体""用途+物体"三种语义关系的复合词,被试为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共84名儿童,实验任务是词—图匹配。结果显示,儿童理解陌生复合词的正确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三个年龄段儿童理解复合词词义的正确率与词素间的语义关系有关。儿童的错误选择的特点是,倾向于根据重心语素推断复合词的词义,所犯错误也和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素间语义关系 学龄前汉语儿童 理解复合词
下载PDF
太平路儒学刻本《前汉书》考论
2
作者 杨居让 刘艳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2年第4期96-98,共3页
本文通过详细解读中国历代书目文献以及《钦定天禄琳琅书目》评鉴,纠正了太平路儒学《前汉书》是元大德九年刻本的历史错误。进而通过比对研究,论证了太平路儒学《前汉书》是南宋乾道年间刻元、明递修本。
关键词 太平路儒学 前汉书》 递修本
下载PDF
刘光■《前汉书艺文志注》浅析
3
作者 傅荣贤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2年第4期1-3,共3页
刘光■《前汉书艺文志注》以先入为主的今文经学思想为宗镜,借注解《汉书·艺文志》宣扬公羊学思想,且极性能事诋毁刘歆,认为古文经系其伪造。总体而言,《前汉书艺文志注》是为了承继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之余绪,而非为目录学起见,... 刘光■《前汉书艺文志注》以先入为主的今文经学思想为宗镜,借注解《汉书·艺文志》宣扬公羊学思想,且极性能事诋毁刘歆,认为古文经系其伪造。总体而言,《前汉书艺文志注》是为了承继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之余绪,而非为目录学起见,因此目录学建树无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光■ 前汉书艺文志注》 目录学
下载PDF
学前汉英双语儿童关系从句习得实证研究
4
作者 罗文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8年第8期9-13,共5页
语言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及个性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能力,儿童是语言史的小宇宙缩影,尤其双语儿童是语言接触的小宇宙缩影,正如M.Grammont(1902:61)所说,所有展示语言生命特色的语音、构词、句法修正,都存在于儿童的言语中。本研究以"... 语言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及个性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能力,儿童是语言史的小宇宙缩影,尤其双语儿童是语言接触的小宇宙缩影,正如M.Grammont(1902:61)所说,所有展示语言生命特色的语音、构词、句法修正,都存在于儿童的言语中。本研究以"一亲一语""边语边文"的中国家庭为背景,选取曾家怡(4岁3个月)双语儿童为被试,观察她近一年半时间的双语语法发展,以日记、观察、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本着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理论,从普遍原则和类型学等入手,从已有的粤英双语儿童资料以及曾家怡普通话英语双语习得语料进行研究,尝试揭示学前汉英双语儿童关系从句的语言习得机制。国内学前汉英双语儿童语言习得的实证研究尚待拓展,因其似大树之根、大厦之基,研究本土学前汉英双语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对于研究"中国式英语"、指导6~12岁尚处于语言关键期的中国儿童学习英语以及编撰小学英语教材等都有深远影响和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汉英双语儿童 关系从句习得 普遍原则 类型学
下载PDF
《前汉刘家太子传》与西汉金山国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以存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3-50,共8页
敦煌变文《前汉刘家太子传》多被视为歌颂归义军张氏的作品,此说略显空泛,亦难涵括作品全部内容。变文紧扣"却得父业"讲述刘家太子复国故事,隐喻张承奉身世,追本溯源于张议潮以证明张承奉政权的合法性;变文以前汉刘家太子与... 敦煌变文《前汉刘家太子传》多被视为歌颂归义军张氏的作品,此说略显空泛,亦难涵括作品全部内容。变文紧扣"却得父业"讲述刘家太子复国故事,隐喻张承奉身世,追本溯源于张议潮以证明张承奉政权的合法性;变文以前汉刘家太子与南阳为纽带,结合敦煌历史及现实,透露出中原李唐王朝衰颓倾覆后,汉人建立的西汉金山国在周边异族虎视的困境中力图宗承汉帝国以自立的诉求。可以说,《前汉刘家太子传》是一篇富含政治色彩的"王权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汉刘家太子传》 西汉金山国 政治诉求
下载PDF
从《汉书》看前汉帝王与《尚书》
6
作者 赵文元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8-73,52,共7页
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与汉朝统治者息息相关。在汉代尊儒思想逐渐壮大的影响下,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亦开始承继起周秦的发展传统,以《书》为教、引《书》为用的特征愈发明显。前汉诸帝引《书》用《书》,将《书》学思想融入其治政实践中... 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与汉朝统治者息息相关。在汉代尊儒思想逐渐壮大的影响下,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亦开始承继起周秦的发展传统,以《书》为教、引《书》为用的特征愈发明显。前汉诸帝引《书》用《书》,将《书》学思想融入其治政实践中,足见《尚书》在统治阶级心中的重要地位;而诸帝为《书》学发展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更是促进了前汉《尚书》学的迅速发展。条列前汉帝王与《尚书》之文献,可探帝王对前汉《尚书》学发展的影响及前汉《尚书》学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尚书 前汉帝王 引《书》 用《书》
下载PDF
《前汉演义》与《史记》比较
7
作者 张秀珍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8期113-116,共4页
《史记》这一煌煌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垂范后世。司马迁用自己的视角为后世记录西汉前期至汉武盛世的风云变幻和昂扬精神。不仅如此,他还影响了后世的创作。民国黄士恒编著的《前汉演义》中的基本史实都是承继《史记... 《史记》这一煌煌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垂范后世。司马迁用自己的视角为后世记录西汉前期至汉武盛世的风云变幻和昂扬精神。不仅如此,他还影响了后世的创作。民国黄士恒编著的《前汉演义》中的基本史实都是承继《史记》而来,却独具个性。其"演义"的文体特征,较为完善的白话语体和对人物行为、心理的详细刻画,可谓精彩绝伦。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探究汉史通俗化写作对读者接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汉演义》 通俗化 异同
下载PDF
敦煌变文《前汉刘家太子传》“刘家太子复国故事”探微
8
作者 许鸿梅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40,共13页
作为敦煌变文《前汉刘家太子传》主体内容,“刘家太子复国故事”与史书出入颇多,是在“复兴”主题的历史框架下为注解“南阳白水张,见王不下床”而诞生的再创作。故事所使用的框架构建与嵌套叙事手法巧妙地为归义军张氏政权提供支持,同... 作为敦煌变文《前汉刘家太子传》主体内容,“刘家太子复国故事”与史书出入颇多,是在“复兴”主题的历史框架下为注解“南阳白水张,见王不下床”而诞生的再创作。故事所使用的框架构建与嵌套叙事手法巧妙地为归义军张氏政权提供支持,同时从侧面反映出后者“忠诚王室,藩屏中原”的自我定位。此外,故事在内容上折射出的童子神灵信仰、佛道交融、昆仑与太白星神话等意象,是理解9-10世纪敦煌社会历史记忆、现实构建与文化认同有意义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汉刘家太子传》 张氏归义军 文化交融 集体认同
下载PDF
《前汉演义》与《一千零一夜》之人物性格比较——从司马相如和马鲁夫的故事看古代中、阿社会的平民意识
9
作者 林丰民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2年第2期51-55,共5页
补鞋匠马鲁夫,是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中的人物,他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伊斯兰教建立以后的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状况。司马相如实有其人,《史记》中有详细记载,生活于汉朝的繁盛时期。但我们这里要比较的是作为野史逸事的《前汉... 补鞋匠马鲁夫,是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中的人物,他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伊斯兰教建立以后的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状况。司马相如实有其人,《史记》中有详细记载,生活于汉朝的繁盛时期。但我们这里要比较的是作为野史逸事的《前汉演义》中的司马相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汉演义 《一千零一夜》 补鞋匠 鲁夫 平民意识 繁盛时期 权力意识 平民百姓 人物性格 阿拔斯
下载PDF
高校留学生职前汉语培训要素构建探究
10
作者 唐余俊 《文教资料》 2017年第19期47-48,共2页
落实因材施教原则,遵循汉语培训的一般规律,从拟订总体教学计划、制订课程教学大纲、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高校留学生职前汉语培训要素之构建工作。
关键词 高校留学生 前汉语培训 要素构建
下载PDF
平壤地区是否只有后汉而无前汉时代的遗迹、遗物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健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5-11,共7页
近年来,韩国尹乃铉先生在其论文中提出5点,论据,认为今平壤地区的古墓和土城里土城出土的文物,均为后汉而非前汉时代的遗迹、遗物。本文针对其论据也提出5点论据。指出平壤地区的古墓和土城里土城出土的文物,不但有后汉的,也有前... 近年来,韩国尹乃铉先生在其论文中提出5点,论据,认为今平壤地区的古墓和土城里土城出土的文物,均为后汉而非前汉时代的遗迹、遗物。本文针对其论据也提出5点论据。指出平壤地区的古墓和土城里土城出土的文物,不但有后汉的,也有前汉的。第一,1号墓出土有前汉王莽货泉,而无后汉文物。第二,平壤贞柏洞的“夫租君”墓和“夫租长”墓均为前汉中晚期墓葬。第三,平壤上城里土城出上的文字瓦和大量的封泥,不但有后汉的,也有前汉的。第四,拈蝉碑的发现,为汉代乐浪郡治及其所属(黏)蝉县治所在地提供了有力物证。第五,平壤地区发现的前汉孝文庙铜钟,又为前汉乐浪郡治在今平壤提供了一个有力物证。其中特别是平壤上城里土城出土的前汉乐浪郡所属各县的封泥和在平壤贞柏洞发掘出土的两座前汉中晚期的墓葬,是否定所谓平壤地区只有后汉而无前汉时代遗迹、遗物这一说法的最有力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汉 后汉 平壤 乐浪 朝鲜
原文传递
可视化语境下的学前汉字思维培养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娟 《汉字文化》 2019年第6期90-92,共3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视化手段为儿童汉字学习提供了支撑,也为学前汉字思维培养提供了可能。本文遵循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字理,依据科学的策略和方法,采取可视化手段培养学前儿童的汉字思维,展示可视化教育活动的案例,辨析汉字...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视化手段为儿童汉字学习提供了支撑,也为学前汉字思维培养提供了可能。本文遵循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字理,依据科学的策略和方法,采取可视化手段培养学前儿童的汉字思维,展示可视化教育活动的案例,辨析汉字教育的误区,以期对学前儿童汉字思维培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汉字思维培养 可视化 字理 策略误区
原文传递
20世纪德国的汉学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维江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3,共7页
德国的汉学研究从 2 0世纪初开始 ,此前的汉学研究被称为“前汉学”;从 1 9世纪后半叶起 ,德国开始从前汉学向汉学转换 ,这一过程与德国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战以后成为独立的学科 ;70年代以后 ,汉学成为一门显学 ... 德国的汉学研究从 2 0世纪初开始 ,此前的汉学研究被称为“前汉学”;从 1 9世纪后半叶起 ,德国开始从前汉学向汉学转换 ,这一过程与德国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战以后成为独立的学科 ;70年代以后 ,汉学成为一门显学 ,并且换了一个名字——中国学 ,更注重当代时事政治 ,经济 ,商业贸易的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汉 汉学 中国学
下载PDF
敦煌讲史类变文与成人仪式考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烁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49-56,共8页
历史故事是敦煌变文的重要题材来源,其中如《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舜子变》《前汉刘家太子传(变)》等,在历史事实和史籍记载的基础上,大量融合民间传说而形成自己的故事结构与情节。仔细考察上述敦煌讲史类变文故事的核心要素,可... 历史故事是敦煌变文的重要题材来源,其中如《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舜子变》《前汉刘家太子传(变)》等,在历史事实和史籍记载的基础上,大量融合民间传说而形成自己的故事结构与情节。仔细考察上述敦煌讲史类变文故事的核心要素,可以发现其与上古神话和古史传说的密切关系,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仪式文化内涵,既反映了古代成人仪式文化对敦煌变文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 讲史 成人仪式 伍子胥 帝舜 前汉刘家太子传
下载PDF
关于“都卢”的考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关中 《杂技与魔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5-15,共1页
在汉代的杂技表演中,"都卢寻橦"占有重要地位。汉、晋的诗赋对此描写颇多。如张衡的《西京赋》云:"乌获扛鼎、都卢寻橦";傅玄在《正都赋》中亦有:"都卢捷足,缘修竿",寻和缘都有沿着的意思;橦,说文解字是&... 在汉代的杂技表演中,"都卢寻橦"占有重要地位。汉、晋的诗赋对此描写颇多。如张衡的《西京赋》云:"乌获扛鼎、都卢寻橦";傅玄在《正都赋》中亦有:"都卢捷足,缘修竿",寻和缘都有沿着的意思;橦,说文解字是"帐柱也",而《汉书·马融传》的注释是"橦,旗之竿也,则缘幢犹云缘竿……"。可见"寻橦"和"缘修竿"二者是相同的,就是在木竿或竹竿上攀缘而上下。至于"都卢寻橦"和"都卢捷足"的都卢作何解说呢?按《西京赋》"乌获扛鼎、都卢寻橦"而言,乌获是人名,战国时期的力士,因此,依排句对偶而沦,都卢也应是人名,或者是地名。据考证,对"都卢"有三种不同解释:一、国名说。1.《前汉书·西域赞传》注释:晋灼云"都卢,国名也"。李奇云"都卢,体轻善缘者也"。2.《前汉书·地理志》:"合南浦有都卢国"。颜师古注释云:"都卢国人劲捷善缘高,故张衡《西京赋》云‘都卢寻橦’。3.《大唐地志》:"都卢国其人善缘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技表演 前汉 西京赋 乌获 善缘 排句 晋灼 诗赋 中亦 缘竿
下载PDF
论刘邦、刘秀、刘备三个“汉”政权的“继承”关系
16
作者 朱小农 《文史杂志》 2015年第3期41-45,共5页
西周、东周,西晋、东晋,北宋、南宋,这几个政权,虽然经历了皇帝改换,地盘缩小,但是整个朝廷及官僚机构并无大的改变,皇帝也是嫡系,继承关系很明确,所以统称为周、晋、宋,名副其实,不存在异议。而西汉和东汉这两个王朝却是没有多大继承... 西周、东周,西晋、东晋,北宋、南宋,这几个政权,虽然经历了皇帝改换,地盘缩小,但是整个朝廷及官僚机构并无大的改变,皇帝也是嫡系,继承关系很明确,所以统称为周、晋、宋,名副其实,不存在异议。而西汉和东汉这两个王朝却是没有多大继承关系的;如果硬要将它们联系起来,那么刘备对汉的"继承"关系并不差于刘秀,更应该以前汉、中汉、季汉相区别并统称为"汉"。当然,从历史实际情况去研究,可以发现,这三个都以"汉"为国名的政权其实是没有多少联系的独立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政权 前汉 中汉 季汉 继承关系
下载PDF
“梓童”考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肇咏 《运城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56-56,共1页
在我国古代传奇小说及戏曲中,皇帝呼后妃为“梓童”,其名所由何来!倒是值得考证一下。 《西游记》第84回:“那国王急睁眼睛,见皇后的头光,他连忙爬起来,道:‘梓童,你如何这等?’”《封神演义》第7回:“妲己引导姜皇后到殿前行礼毕。纣... 在我国古代传奇小说及戏曲中,皇帝呼后妃为“梓童”,其名所由何来!倒是值得考证一下。 《西游记》第84回:“那国王急睁眼睛,见皇后的头光,他连忙爬起来,道:‘梓童,你如何这等?’”《封神演义》第7回:“妲己引导姜皇后到殿前行礼毕。纣王曰:‘命左右设坐,请梓童坐。’”可见,梓童是帝王对后妃的称呼。但从字面上看,“梓”是一种树名,“童”称小儿、童子,难于挂上钩,颇令人费解。 其实,“梓童”犹“子童”,不仅是帝王对后妃的称谓,也是后妃或仙子的自称。大约是表示自己年轻的一种谦称。这正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自己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一样。不过,“童子”不分性别,有“男童”、女童”之别。故子童就成为上层宫廷女子自称的专利品了。这个复合词为联合式,即“子十童”,都可表示年轻女子之意。如谓予不信,可看书证:《前汉书平话》卷中:“吕后曰:‘子童领圣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童 《滕王阁序》 《封神演义》 传奇小说 树名 爬起来 妲己 纣王 联合式 前汉
下载PDF
《全汉志传》、《两汉开国中兴传志》研究绪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大塚秀高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5-33,共9页
本文从阐明有关《前汉书平话续集》、《全汉志传》、《两汉开国中兴传志》的研究史开始,继而指出其中所存在而没有被留意的版本学之问题,最后提出我对《全汉志传》、《两汉开国中兴传志》两种书出版情况的看法。
关键词 前汉书平话续集》《全汉志传》 《两汉开国中兴传志》
下载PDF
浙江古代名人有多少?
19
作者 徐吉军 《浙江学刊》 1985年第5期116-116,共1页
在二十四史的前汉、后汉、唐、北宋、南宋、明、清七代列传的人物中,有籍贯可考的共计有一万一千七百六十九人,其中属浙江籍的各代人数和其在全国所居的地位是:
关键词 二十四史 浙江籍 古代名人 浙江人 南宋 前汉 籍贯 后汉 北宋 列传
下载PDF
二十四史中福建有多少人物?
20
作者 伍伯文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4年第5期28-28,共1页
在二十四史的前汉、后汉、唐、北宋、南宋、明六代列传中,有籍贯可考的共有五千七百余人,其中属福建籍的各代人数和占该代人物总数的比率是:
关键词 二十四史 文化教育 福建经济 南宋 北宋 前汉 后汉 籍贯 列传 比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