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肽释放酶激活纤溶酶原机理的研究
1
作者 童芹 戚正武 +1 位作者 徐也鲁 王振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97-300,共4页
作者研究了血浆和组织激肽释放酶激活纤溶酶原的机制。经SDS-PAGE和HPLC分析,提示血浆激肽释放酶裂解纤溶酶原的位点与t-PA、UK的相同,只是前者的酶反应速度明显低于后二者。组织激肽释放酶裂解纤溶酶原的位点除了与血浆激肽释放酶相同... 作者研究了血浆和组织激肽释放酶激活纤溶酶原的机制。经SDS-PAGE和HPLC分析,提示血浆激肽释放酶裂解纤溶酶原的位点与t-PA、UK的相同,只是前者的酶反应速度明显低于后二者。组织激肽释放酶裂解纤溶酶原的位点除了与血浆激肽释放酶相同的部份外,尚有其它作用位点。因此认为这两种激肽释放酶激活纤溶酶原的机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 纤溶酶原 血浆 激活
下载PDF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中前激肽释放酶激活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冯毅果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0-222,共3页
关键词 生物制品 人血白蛋白 释放 激活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青 刘建如 +4 位作者 张志强 冯立 王洪军 吴益民 赵久阳 《沈阳部队医药》 2007年第2期76-78,共3页
为探讨基因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及细胞受损程度的影响,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含量,以间接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肾组织激肽释放酶活性的,以放射免疫... 为探讨基因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及细胞受损程度的影响,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含量,以间接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肾组织激肽释放酶活性的,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内皮素-1、肾cAMP。结果表明,糖尿病治疗组(DK)肾小球基质面积、肾小球截面积、肾小球系膜、肾小球基底膜、TGF-β1等肾组织形态变化指标明显优于糖尿病对照组(DC);注射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后,模型大鼠体内NO、cAMP增加,ET-1含量降低;16周时DK组和DC组肾组织中组织激肽释放酶的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NC),但DK组高于D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组织释放酶原 大鼠 肾组织
下载PDF
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表达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
4
作者 杨青 刘建茹 +4 位作者 张晓丹 张志强 冯立 张丽华 张玉奎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表达proHUK,系统优化表达条件。方法:用改进的方法对昆虫细胞进行了无血清悬浮适应培养,用ELISA、SDS-PAGE方法对各种条件下proHUK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Sf-9、Hi-5细胞在血清减量速度为5%、1%,接...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表达proHUK,系统优化表达条件。方法:用改进的方法对昆虫细胞进行了无血清悬浮适应培养,用ELISA、SDS-PAGE方法对各种条件下proHUK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Sf-9、Hi-5细胞在血清减量速度为5%、1%,接种密度分别为2×106cells/mL1、×106cells/mL时能很快适应无血清悬浮培养。在病毒感染复度MOI为10,细胞接种密度为1×106cells/mL条件下培养96h后,proHUK的表达量最高可达30mg/L。结论:改进的方法使昆虫细胞能更快适应无血清悬浮生长条件,获得了高表达proHUK的方法,为其大规模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释放酶原 昆虫细胞 表达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前激肽释放酶和激肽酶动态变化
5
作者 焦克荣 刘蔚 +3 位作者 金春和 许克诚 彭启明 刘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50-52,56,共4页
本文通过测定合成缓激肽的前激肽释放酶活力和使缓激肽灭活的激肽酶活力,探讨缓激肽与急性心肌梗塞时胸痛和低血压发生的关系。结果提示:激肽释放酶被活化,缓激肽产生增多。激肽酶活力下降,缓激肽灭活减少,导致血浆中缓激肽含量增加,可... 本文通过测定合成缓激肽的前激肽释放酶活力和使缓激肽灭活的激肽酶活力,探讨缓激肽与急性心肌梗塞时胸痛和低血压发生的关系。结果提示:激肽释放酶被活化,缓激肽产生增多。激肽酶活力下降,缓激肽灭活减少,导致血浆中缓激肽含量增加,可能与急性心肌梗塞时胸痛和低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释放
下载PDF
5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前激肽释放酶活性变化的分析
6
作者 陈世伦 崔志澄 +2 位作者 赵燕军 刘晋玮 吴小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1期19-20,共2页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血浆激肽系统的变化,我们动态观察51例AMI后血浆前激肽释放酶(PK)的活性变化,与40例正常人血浆PK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MI一周内血浆PK最低,以后逐步恢复正常;有并发症组低于无并发症组,死亡组明显低于存活组。...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血浆激肽系统的变化,我们动态观察51例AMI后血浆前激肽释放酶(PK)的活性变化,与40例正常人血浆PK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MI一周内血浆PK最低,以后逐步恢复正常;有并发症组低于无并发症组,死亡组明显低于存活组。这提示,AMI时测定血浆PK浓度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了解预后亦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释放
下载PDF
心房利钠因子和前激肽释放酶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意义的探讨
7
作者 张月兰 焦克荣 许克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33-36,共4页
本文总结了心房利钠因子、前激肽释放酶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含量的改变。结果:①高血压病组血浆心房利钠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②高血压病组血浆前激肽释放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的缓激肽含量可能减少。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心房利钠因子 释放
下载PDF
前激肽释放酶(PK)含量测定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8
作者 林惠 黄秀琼 +1 位作者 陈卫闽 罗心绮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58-58,共1页
前激肽释放酶(PK)含量测定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福建省立医院林惠,黄秀琼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卫闽,罗心绮血浆前激肽释放酶PK是血浆激肽释放酶K的前体,由肝脏合成和分泌的,是凝血系统与凝血因子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在凝血... 前激肽释放酶(PK)含量测定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福建省立医院林惠,黄秀琼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卫闽,罗心绮血浆前激肽释放酶PK是血浆激肽释放酶K的前体,由肝脏合成和分泌的,是凝血系统与凝血因子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在凝血的接触系统中占重要地位,故检测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 释放酶K 血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液稀释治疗对急性脑梗塞血浆激肽释放酶原、蛋白C和蛋白S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慕容慎行 徐剑峰 +2 位作者 黄一镗 陈锦峰 许国英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对16例接受等容血液稀释治疗及15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5d和第30d检测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蛋白C(PC)和蛋白S(PS)含量,并以20名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治疗... 对16例接受等容血液稀释治疗及15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5d和第30d检测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蛋白C(PC)和蛋白S(PS)含量,并以20名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治疗后第5d稀释治疗组血浆PK含量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第30d稀释治疗组PC含量显著下降(P<0.05),未经稀释治疗的病例其相应指标无显著性变化。提示血液稀释疗法可能有提高脑梗塞患者抗凝系统的活性及调节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血液稀释 释放酶原
下载PDF
速率法检测血浆前激肽释放酶初探
10
作者 滕飞鹏 杨明清 叶长林 《医学科技》 1991年第24期90-93,共4页
本试验设计引入正交试验,优选前激肽酶测定的最适条件,根据极差 R 值的大小.发现底物浓度是诸因素中的重要因素,并对其详加考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简单,快速,可靠的速率法.并进行了必要的方法学评价,同时,对一些实验现象作了研讨.
关键词 释放 血浆 速率法
下载PDF
速率法检测血浆前激肽释放酶初探
11
作者 滕飞鹏 王洪英 +1 位作者 周安平 宋川英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为提高血浆前激肽释放酶 (PK)的检测水平 ,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 ,根据极差R值的大小 ,优选PK测定的最适条件。结果 :发现底物浓度是诸因素中的重要因素 ,并对其详加考查。并确立PKA80 μl,S2 30 2 80 μl ,酶 30... 目的 :为提高血浆前激肽释放酶 (PK)的检测水平 ,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 ,根据极差R值的大小 ,优选PK测定的最适条件。结果 :发现底物浓度是诸因素中的重要因素 ,并对其详加考查。并确立PKA80 μl,S2 30 2 80 μl ,酶 30 μl,pH7.8为最佳组合。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简单、快速、可靠的速率法 ,并进行了必要的方法学评价。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 速率法 检测 血浆
下载PDF
低剂量坎地沙坦对小鼠脑梗死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的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晓燕 李蓉 马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坎地沙坦(Cand)对小鼠脑梗死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6只)、rt-PA组(52只)、rt-PA+Cand组(52只)。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rt-PA组和... 目的探讨低剂量坎地沙坦(Cand)对小鼠脑梗死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6只)、rt-PA组(52只)、rt-PA+Cand组(52只)。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rt-PA组和rt-PA+Cand组在MCAO开始后2 h股静脉注射rt-PA(10 mg/kg),rt-PA+Cand组MCAO术前口服Cand 2周[0.5 mg/(kg·d)]。术后24 h评价各组神经功能、脑出血转化情况、出血转化体积及伊文思蓝渗出浓度,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法检测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laudin-5基因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MMP-9、Claudin-5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血浆激肽释放酶(Pka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R)及缓激肽受体(B2R)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及rt-PA+Cand组一般功能损伤评分、局灶功能损伤评分、出血转化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及伊文思蓝渗出浓度显著低于rt-PA组(均P<0.01)。与rt-PA组比较,对照组及rt-PA+Cand组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及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Claudin-5 mRNA相对表达量及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0.01)。对照组及rt-PA+Cand组Pkal、AT1R、B2R表达显著低于rt-PA组(P<0.05~0.01)。结论低剂量Cand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使用rt-PA的出血并发症,这可能是通过减少AngⅡ-AT1R/Pkal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缺血再灌注 出血转化 血浆释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血浆抗凝纤溶及激肽释放酶原检测的意义
13
作者 刘增延 杨彬 +4 位作者 李翰文 张文妹 岳桂芳 李殿青 杜春蔚 《山西白血病》 1993年第1期27-28,共2页
对白血病37例(急淋16例,急非淋14例,慢粒7例)进行抗凝,纤溶及激肽释放酶原的测定。结果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C)及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补体C_1-抑制... 对白血病37例(急淋16例,急非淋14例,慢粒7例)进行抗凝,纤溶及激肽释放酶原的测定。结果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C)及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补体C_1-抑制物(C_1-INH)无差异(P>0.05)纤溶酶原抗原(PLG:Ag)三组水平降低,以急淋及慢粒组下降明显,差异非常显著(P<0.01),激肽释放酶原活性(PK:C):急淋水平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急非淋及慢粒无差异(P>0.05)抗凝指标下降,示高凝状态;纤溶指标下降,示纤溶亢进,可视为白血病出血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抗凝 纤溶 释放酶原
下载PDF
激肽释放酶原缺乏症孕妇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海洪 许瑶 +2 位作者 钟阳青 罗杰林 姚建良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4,共1页
患者,女,28岁,2013年9月25日产科门诊就诊,停经56 d,要求终止妊娠,孕4产2,自述第一胎曾因经济原因,在私人门诊未做任何检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第二胎和第三胎在他院顺产,当时检测凝血功能提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94.3 s,而患... 患者,女,28岁,2013年9月25日产科门诊就诊,停经56 d,要求终止妊娠,孕4产2,自述第一胎曾因经济原因,在私人门诊未做任何检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第二胎和第三胎在他院顺产,当时检测凝血功能提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94.3 s,而患者生产婴儿时亦无任何出血不止和血栓形成现象,临床医师未重视,也未采取任何措施。患者B超提示单活胎、早孕,遂来本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术前筛查发现其凝血功能APTT 146.4 s,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均正常,血小板数目和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酶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 无痛人工流产术 孕妇 凝血酶原时间 门诊就诊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恶性肿瘤血浆激肽释放酶原、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的观察
15
作者 杨国元 虞泳知 +4 位作者 徐炎华 黄伟荧 吴达农 王昌富 张万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0-221,共2页
应用较为先进的检测手段,对84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纤溶酶原(PLG)、纤维蛋白原(FIG)进行测定,共100例次。结果表明:PK、PLG明显降低,其中肺癌、消化道癌及白血病降低明显。病情越重,降低越著。本文检测结果提示恶性肿... 应用较为先进的检测手段,对84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纤溶酶原(PLG)、纤维蛋白原(FIG)进行测定,共100例次。结果表明:PK、PLG明显降低,其中肺癌、消化道癌及白血病降低明显。病情越重,降低越著。本文检测结果提示恶性肿瘤病人纤溶活性增强,存在高凝状态及继发性纤溶,本文还分析了上述指标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释放酶原 纤溶酶原 FIG
下载PDF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的细胞表达及分离纯化技术
16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 2003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人组织释放酶原 细胞表达 分离 纯化技术 丝氨酸蛋白酶
下载PDF
原因不明的反复流产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相关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于松 张为远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3330-3331,共2页
关键词 释放 系统 反复流产 原因不明 凝血纤溶系统 血管内皮 毛细血管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友病因子前肽及凝血纤溶因子的水平测定及分析
18
作者 韩纪举 张铁 +3 位作者 吴亚平 王云 赵晓民 夏作理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614-2614,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血友病因子 血友病因子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下载PDF
近亲婚配分别导致遗传性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原缺陷症2个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19
作者 陈碧乐 谢作听 +4 位作者 郑周 陈元 陈荟琳 王明山 金艳慧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探讨2个近亲婚配分别导致遗传性激肽释放酶原(PK)和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缺陷症家系的分子致病机制。方法选取分别于2021年12月3日和2022年6月16日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个PK缺陷症家系(共4代10人)和1个HMWK缺陷症家系(... 目的探讨2个近亲婚配分别导致遗传性激肽释放酶原(PK)和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缺陷症家系的分子致病机制。方法选取分别于2021年12月3日和2022年6月16日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个PK缺陷症家系(共4代10人)和1个HMWK缺陷症家系(共3代6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相关凝血指标。提取受试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后,对KLKB1和KNG1基因进行测序,并对候选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通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号:KY2022-R193)。结果先证者A为29岁女性,与其弟弟血浆PK活性均极度降低(<1.0%)。先证者B为66岁男性,血浆HMWK活性极度降低(<1.0%)。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A及其弟弟KLKB1基因第5外显子均存在c.417_418insCATTCTTA(p.Arg140Hisfs*3)纯合插入变异,其祖母、外祖母、父亲、母亲、妹妹和儿子均携带杂合插入变异,其外祖父和丈夫均为野生型;先证者B的KNG1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c.460C>A(p.Pro154Thr)纯合错义变异,其儿子携带杂合错义变异,家系其他成员均为野生型。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上述2个变异分别被评定为致病性(PVS1+PM2_Supporting+PM4)与可能致病性(PS4+PM2_Supporting+PP3+PP4)。结论KLKB1基因c.417_418insCATTCTTA(p.Arg140Hisfs*3)与KNG1基因c.460C>A(p.Pro154Thr)变异可能分别为2个家系PK活性与HMWK活性降低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酶原缺陷症 高分子量原缺陷症 KLKB1基因 KNG1基因
原文传递
血管内介入联合rt—PA静脉溶栓及尤瑞克林治疗超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朱勤 朱晔宁 +2 位作者 王达 罗伟良 刘武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995-99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及尤瑞克林治疗超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超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7例,采用分层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及尤瑞克林治疗超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超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7例,采用分层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2),观察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rt—PA(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标准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纽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90d预后良好率7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4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30d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rt-PA静脉溶栓及尤瑞克林治疗超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血栓形成/药物疗法 释放酶类/ 治疗应用 脑梗死/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