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语前照应和后照应代词的在线加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迪 吴明军 +1 位作者 高行珍 Zhang Jun Lawrence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100,148,149,共13页
本研究通过一个自定步速阅读实验,探讨二语包含前照应和后照应两种代词句子的加工是否存在差异。我们记录了包含两个子句的句子阅读时间,每个子句中有一个人名或代词,性别或相同,或不同。阅读完句子后,受试回答一个是非问句,根据答案可... 本研究通过一个自定步速阅读实验,探讨二语包含前照应和后照应两种代词句子的加工是否存在差异。我们记录了包含两个子句的句子阅读时间,每个子句中有一个人名或代词,性别或相同,或不同。阅读完句子后,受试回答一个是非问句,根据答案可知代词是否和人名同指。阅读时间的结果表明,在第一个子句中后照应代词条件的消解速度快于前照应代词条件,在第二个子句中前照应代词的消解速度快于后照应代词;在前照应代词消解中存在性别不一致效应,而在后照应代词消解中没有该效应。指称判断的结果支持阅读时间的结果,差异源于代词和专有名词的不同词汇特征和语篇功能,以及二语学习者对人名—代词和代词—人名不同配对的不同加工方式:前照应代词消解采用链接和诊断方法,后照应代词消解采用积极搜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照应代词 照应代词 代词消解 语篇显著性表征模型
原文传递
英汉文中指示代词照应作用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邝萍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38-140,共3页
指示代词照应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很常见的语法性粘连手段,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指示代词照应时所存在的异同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并以实例说明了解这些异同对于翻译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 指示代词 照应 前照应
下载PDF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照应与法语相应结构的对比
3
作者 侯瑞琴 贾秀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2-35,52,共5页
认知语言学家Van Hoek通过对英语句子内部照应现象的分析,认为确定观念参照点的三个因素中,显著性和观念联系性对句内共指的影响要优先于线性语序,而一些汉语研究者认为汉语严格遵守线性语序。文章从法语入手,对法语中的照应现象作一分... 认知语言学家Van Hoek通过对英语句子内部照应现象的分析,认为确定观念参照点的三个因素中,显著性和观念联系性对句内共指的影响要优先于线性语序,而一些汉语研究者认为汉语严格遵守线性语序。文章从法语入手,对法语中的照应现象作一分析,检验Van Hoek的照应理论是否能够解释法语中的句内及语篇照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单向性 前照应 照应
下载PDF
空间情境模型的更新:认知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先友 杨惠 +2 位作者 李惠娟 魏玉兵 Danielle McNamara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7-1262,共16页
采用前照应解决(anaphora resolution)与学习探测相结合的实验范式以及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空间情境模型更新能力的差异。实验1发现,场依存性被试在高预见性条件下表现出空间距离效应,低预见性条件下则没有;而场独立性... 采用前照应解决(anaphora resolution)与学习探测相结合的实验范式以及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空间情境模型更新能力的差异。实验1发现,场依存性被试在高预见性条件下表现出空间距离效应,低预见性条件下则没有;而场独立性被试刚好相反。实验2通过在关键句中提示路径房间的一个物品深入探讨更新过程中不同认知方式个体更新模式的差异,结果发现,两类被试在低预见性记叙文中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距离效应。这表明,场独立性个体的空间情境模型更新能力高于场依存性个体的更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阅读 认知方式 空间情境模型 前照应解决
下载PDF
汉语前后照应转换规律的认知语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光茂 冯喆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认知照应理论框架下考察了汉语前后照应的转换规律,重点探讨概念联系性的作用,并从结构和事件过程两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发现汉语前置修饰语与主句的语义联系程度仍是决定前照应能否转为后照应的主要因素。这一发现基本符合认知照应理... 在认知照应理论框架下考察了汉语前后照应的转换规律,重点探讨概念联系性的作用,并从结构和事件过程两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发现汉语前置修饰语与主句的语义联系程度仍是决定前照应能否转为后照应的主要因素。这一发现基本符合认知照应理论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照应 照应 概念参照点 概念联系性
原文传递
论前后照应的转换规律
6
作者 贾光茂 《外国语言文学》 2008年第3期159-164,共6页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认为凡是能用前照应的场合,也可用后照应表达。但研究者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前后照应转换规律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前照应未必都可以转为后照应;句子结构、观念联系性、线性语序以及篇章修辞等因素都会...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认为凡是能用前照应的场合,也可用后照应表达。但研究者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前后照应转换规律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前照应未必都可以转为后照应;句子结构、观念联系性、线性语序以及篇章修辞等因素都会制约前后照应的转换;对于前照应出现频率较高的前置从属结构,其与主句的语义联系程度往往决定是否可以将前照应转为后照应,但观念联系性只是一个由强到弱的连续体,因此应对过程内部和外部修饰语的二分法再细分才能更好解释前后照应转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照应 照应 转换规律
原文传递
英语弱跨越结构中前、后照应语的二语加工研究
7
作者 吕骏 陈艺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本研究通过自控速实验考察了中国学生对英语弱跨越结构中前、后照应语的习得情况。在弱跨越结构中,代词约束不合法。研究结果显示,在前照应语加工中,二语母语者无法有效地运用填充词-语缺线索对句子后续结构预测,未展现出弱跨越效应;在... 本研究通过自控速实验考察了中国学生对英语弱跨越结构中前、后照应语的习得情况。在弱跨越结构中,代词约束不合法。研究结果显示,在前照应语加工中,二语母语者无法有效地运用填充词-语缺线索对句子后续结构预测,未展现出弱跨越效应;在后照应语加工中,二语者虽受弱跨越机制的影响,但对后置先行语的预测慢于母语者。这两个现象表明,二语者较难对句子结构或后置先行语预测。本实验结果对二语加工理论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加工 弱跨越 前照应 照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