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生代中国天山北侧的变形过程及其对山体生长的指示意义(英文)
被引量:
1
1
作者
常宏
涂宏志
+1 位作者
崔建新
李乐意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455-469,共15页
活动大陆造山带大多以活跃的断裂错断及褶皱发育为特征,这些过程同时改变区域高程与地势,进而影响气候变化的进程。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天山山脉南北两侧均发育有明显的三列褶皱-断裂系统。根据褶皱地层中前生长地层和生长地层均可计算区...
活动大陆造山带大多以活跃的断裂错断及褶皱发育为特征,这些过程同时改变区域高程与地势,进而影响气候变化的进程。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天山山脉南北两侧均发育有明显的三列褶皱-断裂系统。根据褶皱地层中前生长地层和生长地层均可计算区域地层的隆起高度。东天山北侧近平行分布着齐古、玛纳斯和独山子褶皱-逆冲带,根据前生长地层能够开展区域隆升过程分析和天山生长历史恢复。本文通过三列褶皱-断裂体系地层组成分析及地层变形特征测量,获得天山平均高程在中新世早期约1800米,在中新世晚期约2600米,而晚上新世与现在高度接近。结合前人对中新世以前区域高程的恢复数据,天山北侧褶皱和断裂活动是区域生长的主要构造形式,也造成了区域阶段性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天山
新生代沉积
生长
地层
前生长地层
构造隆起
缩短率
逆冲断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近纪以来青海南山的隆起高度:再论青海南山的隆起
2
作者
常宏
李乐意
关冲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5期270-275,共6页
新生代以来青海南山的隆起过程研究对解析青海湖一共和盆地地区盆地分异演化、现代地貌特征的形成等关乎青藏高原东北部生长的过程与形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而且隆起高度的研究为确定古青海湖盆地的范围及其演化过程,提供地...
新生代以来青海南山的隆起过程研究对解析青海湖一共和盆地地区盆地分异演化、现代地貌特征的形成等关乎青藏高原东北部生长的过程与形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而且隆起高度的研究为确定古青海湖盆地的范围及其演化过程,提供地质学证据。通过青海南山南侧新生代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共和盆地西北部那头沟剖面新近纪地层厚度超过2270m,记录了新近纪以来盆地沉积环境变化及沉积地层构造变形特征。依据地层变形形态及碎屑特征,可划分为生长地层和生长前地层。根据生长前地层变形形态及厚度估算,获得晚上新世以来青海南山的隆起高度在1601~1922m(生长前地层865m,倾角变化为57°~63°)。从剖面起点。沿地层倾向线反方向到青海南山顶部的最大高差为1070m左右,所以,青海南山大部分地区在隆起之前可能低于现在共和盆地底部和青海湖湖面高度。表明,青海南山隆起之前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可能为统一的“古青海湖”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南山
盆地演化
生长
地层
生长
前
地层
隆起高度
上新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代中国天山北侧的变形过程及其对山体生长的指示意义(英文)
被引量:
1
1
作者
常宏
涂宏志
崔建新
李乐意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出处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455-469,共15页
基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420104008,41572166)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YZDY-SSW-DQC001,XDB26000000)~~
文摘
活动大陆造山带大多以活跃的断裂错断及褶皱发育为特征,这些过程同时改变区域高程与地势,进而影响气候变化的进程。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天山山脉南北两侧均发育有明显的三列褶皱-断裂系统。根据褶皱地层中前生长地层和生长地层均可计算区域地层的隆起高度。东天山北侧近平行分布着齐古、玛纳斯和独山子褶皱-逆冲带,根据前生长地层能够开展区域隆升过程分析和天山生长历史恢复。本文通过三列褶皱-断裂体系地层组成分析及地层变形特征测量,获得天山平均高程在中新世早期约1800米,在中新世晚期约2600米,而晚上新世与现在高度接近。结合前人对中新世以前区域高程的恢复数据,天山北侧褶皱和断裂活动是区域生长的主要构造形式,也造成了区域阶段性隆升。
关键词
中国天山
新生代沉积
生长
地层
前生长地层
构造隆起
缩短率
逆冲断裂
Keywords
Chinese Tian Shan
Cenozoic deposit
growth strata
pre-growth strata
tectonic uplift
shortening rate
thrust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近纪以来青海南山的隆起高度:再论青海南山的隆起
2
作者
常宏
李乐意
关冲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5期270-27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20104008
41290250
41572166)
文摘
新生代以来青海南山的隆起过程研究对解析青海湖一共和盆地地区盆地分异演化、现代地貌特征的形成等关乎青藏高原东北部生长的过程与形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而且隆起高度的研究为确定古青海湖盆地的范围及其演化过程,提供地质学证据。通过青海南山南侧新生代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共和盆地西北部那头沟剖面新近纪地层厚度超过2270m,记录了新近纪以来盆地沉积环境变化及沉积地层构造变形特征。依据地层变形形态及碎屑特征,可划分为生长地层和生长前地层。根据生长前地层变形形态及厚度估算,获得晚上新世以来青海南山的隆起高度在1601~1922m(生长前地层865m,倾角变化为57°~63°)。从剖面起点。沿地层倾向线反方向到青海南山顶部的最大高差为1070m左右,所以,青海南山大部分地区在隆起之前可能低于现在共和盆地底部和青海湖湖面高度。表明,青海南山隆起之前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可能为统一的“古青海湖”盆地。
关键词
青海南山
盆地演化
生长
地层
生长
前
地层
隆起高度
上新世
Keywords
Qinghai Nanshan
evolution of basin
growth strata
pre-growth strata
uplifted height
Pliocene
分类号
P542.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生代中国天山北侧的变形过程及其对山体生长的指示意义(英文)
常宏
涂宏志
崔建新
李乐意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近纪以来青海南山的隆起高度:再论青海南山的隆起
常宏
李乐意
关冲
《地球环境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