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结果应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12...目的探讨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结果应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12、16周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定临床疗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及个人和社会功能评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PSP)分别评定认知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同时使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及做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检查,以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PANSS评分为(59.62±6.29)分,治疗8周PANSS评分为(54.83±7.37)分,治疗12周PANSS评分为(49.34±7.93)分,治疗16周PANSS评分(44.68±8.73)分,均低于治疗前的(62.93±5.55)分(P<0.001);治疗4、8、12和16周的CGI、PSP、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01)。治疗16周TESS评定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异常与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因检测可显著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基因检测可促进该病的临床合理用药、精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展开更多
目的:依据药物基因组学结果,探讨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对照...目的:依据药物基因组学结果,探讨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对照组依据医师经验用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16周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定疗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classification tests,WCST)及个人和社会功能评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PSP)评定认知及社会功能,并在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比较,同时评定药物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及作实验室检查,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总分、CGI、TESS、PSP、WCST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01),研究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01),治疗后12~16周肝功能损害也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血常规等实验室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因检测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合理、精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结果应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12、16周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定临床疗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及个人和社会功能评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PSP)分别评定认知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同时使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及做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检查,以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PANSS评分为(59.62±6.29)分,治疗8周PANSS评分为(54.83±7.37)分,治疗12周PANSS评分为(49.34±7.93)分,治疗16周PANSS评分(44.68±8.73)分,均低于治疗前的(62.93±5.55)分(P<0.001);治疗4、8、12和16周的CGI、PSP、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01)。治疗16周TESS评定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异常与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因检测可显著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基因检测可促进该病的临床合理用药、精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
文摘目的:依据药物基因组学结果,探讨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对照组依据医师经验用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16周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定疗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classification tests,WCST)及个人和社会功能评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PSP)评定认知及社会功能,并在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比较,同时评定药物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及作实验室检查,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总分、CGI、TESS、PSP、WCST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01),研究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01),治疗后12~16周肝功能损害也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血常规等实验室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因检测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合理、精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