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佩戴镍铬合金烤瓷冠对尿镍铬水平影响的前瞻性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新明 王珏 +5 位作者 夏刚 徐碧瑶 沈庆平 钟群 姜庆五 陈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镍铬合金烤瓷冠的佩戴是否会导致机体尿镍铬水平升高。方法对33例镍铬合金烤瓷冠佩戴者进行佩戴前和佩戴2月后的尿镍和尿铬重复测量,并采用配对t检验和重复测量数据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尿镍铬水平的变化与镍铬合金烤瓷冠佩戴的关... 目的探讨镍铬合金烤瓷冠的佩戴是否会导致机体尿镍铬水平升高。方法对33例镍铬合金烤瓷冠佩戴者进行佩戴前和佩戴2月后的尿镍和尿铬重复测量,并采用配对t检验和重复测量数据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尿镍铬水平的变化与镍铬合金烤瓷冠佩戴的关系。结果镍铬合金烤瓷冠佩戴2月后,机体尿镍水平(67.6μg.mol-1肌酐)略高于佩戴前(46.4μg.mol-1肌酐),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女性患者佩戴前为44.8μg.mol-1肌酐,佩戴后为73.7μg.mol-1肌酐(P=0.068)。佩戴2月后,机体尿铬水平(99.4μg.mol-1肌酐)明显高于佩戴前(57.0μg.mol-1肌酐)(P=0.024),这种差异仅在女性中明显(佩戴前为59.8μg.mol-1肌酐,佩戴后为124.4μg.mol-1肌酐,P=0.023)。重复测量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机体尿镍铬的排泄与是否佩戴镍铬合金烤瓷冠、佩戴数量及金属裸露面积有关。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冠的佩戴可导致机体尿镍和尿铬水平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铬合金 尿镍 尿铬 前瞻随访研究
下载PDF
化瘀通脉汤剂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恒和 毛静远 +8 位作者 李明 张宇 张运 王强 张其梅 郑颖 王占武 黄芪 赵志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5-458,共4页
目的:就化瘀通脉汤剂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48例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进行随访总结。方法:该研究为一非对照的随访研究。入选病例为2004年5月—2006年5月间成功行PCI术,并于术前1天至术后1个月服用化瘀通... 目的:就化瘀通脉汤剂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48例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进行随访总结。方法:该研究为一非对照的随访研究。入选病例为2004年5月—2006年5月间成功行PCI术,并于术前1天至术后1个月服用化瘀通脉汤剂的患者,共48例。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入选患者的基线特征、冠脉病变特征、中医症状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及1、6、12个月随访结果。随访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锳dverse镃ardiac镋ventds,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LR)、脑卒中、再次PCI或CABG。结果:48例患者中3例(6%)分别于术后1个月左右时失访,其余45例患者均保持联系。长期随访45例患者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1±3.5)个月,5例(11%)有MACE事件发生,其中心绞痛4例(9%)、脑卒中发生1例(2%),低于国外文献报道的26%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及国内近期有关临床报道的12~1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4]。结论:化瘀通脉汤剂对防治PCI术后MACE事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通脉汤剂 不良心血管事件 前瞻随访研究
下载PDF
上海社区自然人群急性传染病前瞻性随访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雅旭 俞晓 +9 位作者 吴寰宇 吴立明 陈健 肖文佳 黄卓英 林声 方绮雯 刘锐 张浩 陈昕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例,介绍基于社区自然人群的急性传染病前瞻性随访研究方法在传染病监测中的探索与应用,为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按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上海市16个行政区所有街镇进行抽样,建... 【目的】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例,介绍基于社区自然人群的急性传染病前瞻性随访研究方法在传染病监测中的探索与应用,为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按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上海市16个行政区所有街镇进行抽样,建立基于社区自然人群的急性传染病监测队列,对所有监测对象开展基线调查,并发放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收集2022年12月21日—2023年9月30日前瞻性随访监测对象每周新冠病毒抗原、核酸检测情况,描述监测对象的基线特征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急性传染病监测队列共纳入12881名监测对象,男性6098人(47.3%),女性6783人(52.7%),基线调查显示35.2%(4540/12881)的监测对象既往有新冠病毒感染史。2022年12月21日—2023年9月30日随访期间,该队列人群发病密度为0.61/人·年,女性(0.63/人·年)发病密度高于男性(0.59/人·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0.64/人·年)和有基础性疾病者(0.67/人·年)发病密度较高。医务人员的发病密度(0.84/人·年)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截至2023年9月30日,该队列人群中共有340人发生二次感染,首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70 d。【结论】本研究将队列研究方法应用于急性传染病监测中,为社区急性传染病感染率估计和传染病预测预警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可作为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监测方法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前瞻随访研究 社区自然人群 发病密度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11-2013年男男性行为者梅毒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的前瞻性随访研究
4
作者 张越 张金艳 +6 位作者 罗凤基 吕林芳 徐杰 李东亮 殷雨天 蒋玲玲 李波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中梅毒的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完成MSM基线队列招募,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和性行为...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中梅毒的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完成MSM基线队列招募,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和性行为情况,并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3年内梅毒抗体阴性基线共招募1074名MSM,6个月随访到660人,梅毒新发感染率为6.12/100人年[95%可信区间(CI)=4.09~8.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大专以下的文化程度[风险指数(HR)=2.47,95%CI=1.24~4.91,P=0.01],首次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年龄(HR=2.24,95%CI=1.04~4.80,P〈0.01)和2011-2013年3年内艾滋病病毒检测次数(HR=3.94,95%CI=1.49~10.41,P〈0.001)是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MSM中梅毒新发感染率仍处在较高水平,急需针对梅毒新发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开展预防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梅毒 新发感染率 危险因素 前瞻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三层缝合法处女膜修补术131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魏蜀一 李强 +3 位作者 李森恺 周传德 李峰永 周宇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评估三层缝合法处女膜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系列随访研究方法,2011年1月-2014年7月连续招募接受三层缝合法处女膜修补术患者131例,准确记录其基线资料并拍摄术前术后照片。术后一个月随访,观察处女膜切口愈... 目的评估三层缝合法处女膜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系列随访研究方法,2011年1月-2014年7月连续招募接受三层缝合法处女膜修补术患者131例,准确记录其基线资料并拍摄术前术后照片。术后一个月随访,观察处女膜切口愈合情况和早期并发症;术后6个月电话随访,了解术后初次性生活满意度、见红率和远期并发症。结果 131例患者中,1例术后4h切口出血约100ml,次日返院行清创缝扎成功止血;118例(90.8%,118/130)术后一个月复查,110例患者切口愈合,8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裂开,切口愈合率为93.2%(110/118)。术后6个月成功电话随访75例(57.3%,75/131),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月经改变、生殖器炎症、性交困难等远期并发症。在70例(93.3%,70/75)术后有性生活患者中,第一次性生活满意率为92.9%(65/70),见红率为59.4%(41/69)。结论三层缝合法处女膜修补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女膜修补术 三层缝合法 疗效 病例系列 前瞻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