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前立柱加强件热冲压成形的温度场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梦寒 王彦丽 陈明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8-100,105,共4页
利用Dynaform软件对汽车前立柱加强件的热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工艺参数(冲压速度、压边力、模具温度)对板料温度的影响,并分析了板料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冲压速度和模具温度对板料温度影响较大,压边力对板料温度的影响... 利用Dynaform软件对汽车前立柱加强件的热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工艺参数(冲压速度、压边力、模具温度)对板料温度的影响,并分析了板料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冲压速度和模具温度对板料温度影响较大,压边力对板料温度的影响较小;在冲压速度80 mm/s,压边力70 MPa,模具温度50℃时零件成形效果较好;板料温度分布不均匀,压边区域温度最低,表面和侧壁温度最高。试验获得了合格制件,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压成形 汽车前立柱加强件 温度场 工艺参数
下载PDF
汽车前立柱下角撑热成形热-力-相变耦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谢晖 王晨磊 +2 位作者 徐伟力 蒋浩民 吴磊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7,共5页
依据相变动力学理论,对高强度钢板热成形微观组织转变与力学性能预测模型进行研究。基于该模型建立汽车前立柱下角撑的热成形有限元模型,采用热-力-相变耦合分析方法对热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制件的温度、组织和硬度的分布及变化... 依据相变动力学理论,对高强度钢板热成形微观组织转变与力学性能预测模型进行研究。基于该模型建立汽车前立柱下角撑的热成形有限元模型,采用热-力-相变耦合分析方法对热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制件的温度、组织和硬度的分布及变化。以高强度硼钢USIBOR1500为试验材料对汽车前立柱下角撑进行试制,并从成形件上取样进行微观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成形件的微观组织为均匀板条状马氏体,抗拉强度达到1 400MPa以上,3个典型位置的硬度均大于450HV,且力学性能分布与模拟结果一致,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立柱下角撑 热成形 热-力-相变耦合
下载PDF
前立柱横梁对火箭橇被试品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洋 张晨辉 +1 位作者 吕水燕 李康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4,共6页
为了确定运行速度800 m/s双轨火箭橇前立柱横梁位置,采用SST湍流模型求解三维定常N-S方程,对5种横梁安装高度的火箭橇进行了仿真,从横梁周围流场、被试品气动特性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立柱横梁安装高度对横梁整流来流方向、整... 为了确定运行速度800 m/s双轨火箭橇前立柱横梁位置,采用SST湍流模型求解三维定常N-S方程,对5种横梁安装高度的火箭橇进行了仿真,从横梁周围流场、被试品气动特性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立柱横梁安装高度对横梁整流来流方向、整流表面最高压力值与位置、被试品与火箭橇相交激波、被试品气动升力、被试品压心系数、被试品表面压力分布均存在影响,并得出了以平均火箭橇运行过程中各爆炸螺栓工作载荷、稳定弹橇分离后被试品飞行姿态为目的的横梁安装高度与被试品质心系数的设计对照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橇 前立柱 横梁位置 气动特性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前开口井架前立柱有效长度系数修正
4
作者 周林帅 张勇 +3 位作者 余利军 邵崇权 汪浩 张振欣 《石油矿场机械》 2015年第11期27-30,共4页
通过理论假设和公式推导,给出了前开口井架前立柱各段绕y轴的有效长度系数ky取值的理论公式。结合设计经验,给出了对理论值ky的修正系数。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某实际生产项目,证明分析结果可以正确地反映出前开口井架前立柱的受力稳定性,... 通过理论假设和公式推导,给出了前开口井架前立柱各段绕y轴的有效长度系数ky取值的理论公式。结合设计经验,给出了对理论值ky的修正系数。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某实际生产项目,证明分析结果可以正确地反映出前开口井架前立柱的受力稳定性,可以为后期的生产设计提供依据,使得井架产品能顺利通过出厂载荷试验的检验。对类似前开口井架前立柱的无侧向支撑杆件受轴向压力情况下的稳定性设计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井架 前立柱 有效长度系数
下载PDF
前立柱加强板冲压成形分析及制件优化
5
作者 王乐勇 王鹏 王见伟 《模具制造》 2019年第11期22-24,共3页
建立前立柱加强板的拉伸模型,进行拉伸模拟分析.对起皱原因分析,提出制件的优化建议.制件修改后,再次进行了分析验证.
关键词 冲压成形 拉伸 起皱 前立柱加强板 制件优化
下载PDF
卧式铣镗床前立柱与床身结合时底面铣削量的计算
6
作者 黄继舟 关锡友 《钻镗床》 1993年第2期1-3,38,共4页
关键词 卧式铣镗床 前立柱结合面 铣削
下载PDF
客车前围立柱断裂原因分析
7
作者 侯慎刚 《人民公交》 2001年第5期33-33,共1页
本文对引起客车前围立柱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客车 立柱 断裂 分析
下载PDF
ZDY3200S坑道钻机立柱断裂原因分析及优化设计
8
作者 高勇 《煤矿机械》 2023年第8期142-144,共3页
应用Unigraphics NX软件对ZDY3200S坑道钻机前立柱进行三维建模,根据钻机主机结构进行立柱受力分析,确立了立柱简化计算模型。应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导入立柱模型进行应力计算,分析了钻机立柱根部在施工过程中断裂原因。应用Unigraphics... 应用Unigraphics NX软件对ZDY3200S坑道钻机前立柱进行三维建模,根据钻机主机结构进行立柱受力分析,确立了立柱简化计算模型。应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导入立柱模型进行应力计算,分析了钻机立柱根部在施工过程中断裂原因。应用Unigraphics NX软件对立柱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的立柱模型经有限元分析计算可以满足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计算 坑道钻机 前立柱 断裂原因分析 三维建模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两柱掩护式综放支架对端面顶煤稳定性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宁波 刘长友 +2 位作者 于文海 王少义 杨培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4,共4页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在软煤、中硬煤和硬煤不同煤层硬度力学条件下,由改变两柱式液压支架立柱前倾角得到的不同水平支护阻力对端面顶煤控制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合理的支架水平力可以有效的控制工作面端面冒顶,但顶煤硬度不同时,控...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在软煤、中硬煤和硬煤不同煤层硬度力学条件下,由改变两柱式液压支架立柱前倾角得到的不同水平支护阻力对端面顶煤控制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合理的支架水平力可以有效的控制工作面端面冒顶,但顶煤硬度不同时,控制效果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的顶煤硬度条件下存在一个合理的立柱前倾角度,硬煤条件时需75°~80°的前倾角度,中硬煤条件时需70°~75°的前倾角度。一般情况下,煤层硬度越小,立柱前倾角应越小;当煤层较软时,两柱掩护式综放支架需采取减小端面距等措施进行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柱式综放支架 端面顶煤稳定性 支架工作阻力 水平力 立柱倾角
下载PDF
两柱掩护式支架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靳亚强 《煤》 2021年第10期38-39,共2页
为研究两柱掩护式支架对工作面围岩的影响,以某矿430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四柱和两柱掩护式支架在不同的立柱前倾角度下工作面端面顶煤的破坏规律。结果表明,两柱掩护式支架可以提供较大的向前水平力,有效保证了... 为研究两柱掩护式支架对工作面围岩的影响,以某矿430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四柱和两柱掩护式支架在不同的立柱前倾角度下工作面端面顶煤的破坏规律。结果表明,两柱掩护式支架可以提供较大的向前水平力,有效保证了工作面围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柱掩护式支架 立柱倾角度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汽车驾驶员前视野拓展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亮 刘雨繁 +1 位作者 南洋 刘扬 《计量技术》 2019年第2期60-62,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引入汽车转向助力系统的转角传感器的信号,搭建了电子软硬件系统,从而实现了凸面镜的驱动控制来消除前方立柱的视野盲区,对减少车辆转向引发的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前立柱 AT89C51单片机 视野盲区
原文传递
仰采综放工作面端面煤岩稳定性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郭卫彬 鲁岩 +3 位作者 黄福昌 刘长友 裴孟松 杜英山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6-412,共7页
为了保障仰斜开采综放工作面煤壁及端面顶板的稳定性,确保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仰采工作面煤壁和直接顶的失稳特点,建立了保持煤壁和端面顶板稳定性的力学关系模型和条件,探讨了支架初撑力、立柱前倾角和仰... 为了保障仰斜开采综放工作面煤壁及端面顶板的稳定性,确保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仰采工作面煤壁和直接顶的失稳特点,建立了保持煤壁和端面顶板稳定性的力学关系模型和条件,探讨了支架初撑力、立柱前倾角和仰采角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得出,当仰采角增大时,提高支架初撑力、减小立柱前倾角,有利于仰斜工作面煤壁及端面顶板的稳定性控制;当仰采角小于11°时,工作面应以控制顶板下沉为主;当仰采角大于11°时,工作面应以控制煤壁片帮和顶板下滑为主。结合某煤矿80113仰采综放工作面的生产地质条件,确定了合理的支架初撑力和立柱前倾角,提出了针对性的端面煤岩稳定性控制措施,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柱倾角 仰采角 支架初撑力 综放工作面 端面围岩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