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健 韩雪 +3 位作者 周荣真 陈金耀 陈盈 季文斌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前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选择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前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多层螺旋CT的平扫及增强表现;并将47例分为正确诊断组32例及误诊组15例,比较两组纵径、长径、短径以及平扫CT... 目的探讨前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选择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前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多层螺旋CT的平扫及增强表现;并将47例分为正确诊断组32例及误诊组15例,比较两组纵径、长径、短径以及平扫CT值、动静脉期增强扫描CT值和动静脉期CT增强扫描强化幅度。结果前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病变密度均匀,病变形态多样,病变带蒂,大部分为单囊,少部分为双囊或多囊,平扫多为液性密度,静脉期增强后无强化;误诊组囊肿纵径、长径、短径均较正确诊断组短(P<0.05),平扫CT值、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增强扫描CT值以及动脉期的CT强化幅度较正确诊断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典型的支气管源性囊肿具有水样密度,增强后无强化;对于不典型的支气管源性囊肿,需辅以CT增强扫描观察静脉期无强化为其特征,并结合不同呼吸时相的变化、边缘弧形钙化、带蒂等特点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 CT 增强扫描
下载PDF
易误诊的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及影像特点
2
作者 李姝琪 李杰 +5 位作者 范璐 孙玮 孟令思 楚阿兰 杨宏星 刘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64-66,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mediastinal bronchogenic cyst,MBC)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期降低误诊率、提高其临床诊断率。方法收集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胸腔镜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MBC 27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术前22... 目的通过分析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mediastinal bronchogenic cyst,MBC)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期降低误诊率、提高其临床诊断率。方法收集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胸腔镜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MBC 27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术前22例被误诊,分析这22例被误诊病患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据此归纳其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27例术前确诊率为18.5%,误诊22例,误诊率为81.5%,其中前纵隔病变20例(占比74.1%),6例误诊为胸腺瘤,4例考虑淋巴结,误认为心包囊肿及胸腺囊肿各2例,囊性畸胎瘤1例,中纵隔病变2例(7.4%),均误诊为平滑肌瘤,后纵隔病变5例(18.5%),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3例、食管囊肿及食管平滑肌瘤各1例。27例全部为单发病例,其中液性密度8例,CT值范围约-3-12HU,平均13HU;19例为软组织密度影,CT值范围约23-73HU,平均41HU。结论将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和影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对临床医生做出正确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支气管囊肿 易误诊 临床 影像特点
下载PDF
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表皮样囊肿
3
作者 赵巍 孟威威 +3 位作者 王庆兴 王丽 李静 方玉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患儿女,7岁。颈部囊肿6年。皮肤科检查:颈部右侧类圆形淡红色囊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囊肿结构,囊肿内衬可见纤毛,周围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散在杯状细胞。诊断: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
关键词 囊肿 支气管 皮肤 表皮样囊肿
下载PDF
Mimics三维重建在胸腔镜支气管源性囊肿切除术前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刘毅 周雄 +2 位作者 李敏 黄智雄 卢秋良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3期482-485,共4页
目的 分析在单操作孔胸腔镜支气管源性囊肿切除术前应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的效果。方法 收集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源性囊肿6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应用Mimics软件进行术前三维重建规划,将其分为为术前规划组40例... 目的 分析在单操作孔胸腔镜支气管源性囊肿切除术前应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的效果。方法 收集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源性囊肿6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应用Mimics软件进行术前三维重建规划,将其分为为术前规划组40例和不规划组20例。比较2组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规划组手术切口长度较不规划组更短,规划组手术时间[(106.50±28.15)min]、术后胸管留置时间[(3.91±0.84)d]、术后住院天数[(8.50±1.04)d],均短于不规划组[(147.32±24.42)min、(5.43±0.63)d、(9.97±1.63)d],规划组术中出血量[(50.42±25.62)ml]、术后胸腔总引流量[(386.17±119.23)ml]均少于不规划组[(91.64±24.18)ml、(647.25±203.47)ml]。规划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未规划组低(P<0.05)。结论 术前规划应用Mimics三维重建技术可显著提高单操作孔胸腔镜支气管源性囊肿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规划 三维重建 单孔胸腔镜
下载PDF
心外膜支气管源囊肿左前胸小切口切除一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王锐 陈晓东 +2 位作者 李昊彦 刘芃鑫 杨苏民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632-1636,共5页
60岁男性患者,因发现心脏占位病变1月入院。超声心动图及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心尖部占位病变,且与心包界限不清。2021年8月1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心脏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随访2年,患者心功能良好,未见肿瘤复发... 60岁男性患者,因发现心脏占位病变1月入院。超声心动图及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心尖部占位病变,且与心包界限不清。2021年8月1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心脏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随访2年,患者心功能良好,未见肿瘤复发。我们对该罕见病例进行报道,并作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囊肿 支气管囊肿
下载PDF
机器人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许世广 王希龙 +8 位作者 童向东 刘博 徐惟 李博 王通 刘星池 滕洪 高昕 王述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切除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7月-2013年9月25例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9例(2011年3月前),应用达芬奇... 目的总结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切除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7月-2013年9月25例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9例(2011年3月前),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切除16例(2011年3月后),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组1例术中见囊肿与右主支气管形成瘘口,行瘘口修补,术后发生脓胸,再次行脓胸清除术后恢复良好;机器人组1例术中见囊肿与食管关系密切,在胃镜辅助下行囊肿大部切除。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机器人组(84.1±37.6)min,胸腔镜组(128.8±73.4)min,t=-2.031,P=0.054],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机器人组均小于胸腔镜组[出血量:中位数5 ml(0-50 ml)vs.20 ml(0-600 ml),Z=-2.169,P=0.030;术后引流时间:2 d(1-8 d)vs.5 d(1-12 d),Z=-2.285,P=0.022);术后住院时间:(5.8±2.4)d vs.(11.0±6.3)d,t=-3.003,P=0.006]。术后随访机器人组1-20个月[(12.1±6.8)月],胸腔镜组24-51个月[(36.1±9.5)月],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与胸腔镜手术相比,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具有安全、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微创外科手术 机器人 达芬奇手术系统
下载PDF
纵隔内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敏 赵滨 王春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9-690,共2页
1病例简介男,5个月。主诉:产前发现纵隔囊性肿物。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2.5 mg/L,白细胞6.16×10^(9)/L。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冠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图像示:右侧后上纵隔无强化囊性包块,考虑前肠囊肿;其右... 1病例简介男,5个月。主诉:产前发现纵隔囊性肿物。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2.5 mg/L,白细胞6.16×10^(9)/L。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冠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图像示:右侧后上纵隔无强化囊性包块,考虑前肠囊肿;其右前方软组织密度影伴明显强化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提示肺隔离症(图1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纵隔肿瘤 支气管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一例
8
作者 肖繁 吴涯昆 +2 位作者 刘袁君 田银生 戴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5期972-974,共3页
支气管源性囊肿(BC)是源于胚胎早期原始前肠异常发育所致的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良性囊性肿瘤,常见于肺实质及后纵隔,位于腹膜后的支气管源性囊肿(RBC)在临床中极为罕见。RBC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通常行上腹部增强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偶然发... 支气管源性囊肿(BC)是源于胚胎早期原始前肠异常发育所致的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良性囊性肿瘤,常见于肺实质及后纵隔,位于腹膜后的支气管源性囊肿(RBC)在临床中极为罕见。RBC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通常行上腹部增强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囊肿,少数患者可因囊肿感染、破裂或压迫周围器官而出现腰疼、腹痛、发烧、高血压等临床症状。RBC的临床表现、术前检查常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中易误诊为肾上腺或胰腺肿瘤,多需手术切除后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本文将对收治的1例RBC中年男性患者进行病例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归纳总结RBC的诊疗特点,为提高临床医生对RBC的认识提供科学的实验及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支气管囊肿 临床特征 病理学特征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右前颅底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水顺 李榕 +1 位作者 蔡维平 郭爱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61-161,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0岁,因双侧嗅觉消失10年,右侧鼻腔流清水样液1周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侧嗅觉丧失,颈软,头低前倾位右鼻腔见清水样液体流出,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头颅CT示:有侧额叶及前颅...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0岁,因双侧嗅觉消失10年,右侧鼻腔流清水样液1周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侧嗅觉丧失,颈软,头低前倾位右鼻腔见清水样液体流出,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头颅CT示:有侧额叶及前颅底囊性占位性病变。脑池造影后行CT冠状位扫捕见高密度造影剂与鼻窦腔相通(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脑脊液鼻漏 上皮样囊肿
下载PDF
后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CT及MRI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静 徐硕 +1 位作者 崔豹 于学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339-1342,共4页
目的探讨后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手术病理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3例,对其临床资料及CT、MRI影像学表现特点,并复习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例后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均为... 目的探讨后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手术病理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3例,对其临床资料及CT、MRI影像学表现特点,并复习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例后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均为中青年男性,体检发现,2例位于左后下纵隔,1例位于右后中纵隔。肿物呈圆形、类椭圆形,直径3.0~4.0 cm,质地较软,密度或信号均匀。平扫CT值平均为28.5 HU,CT增强无明显强化,CT值平均为36.7 HU,囊壁可轻度强化。MRI平扫呈水样均质信号,并可见低信号囊壁。结论发生于后纵膈的支气管源性囊肿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结合CT平扫、增强及MRI平扫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胎儿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的MRI诊断(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朝湘 陈文俊 +1 位作者 沈敏 韩鹏慧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在产前MRI上的特点。方法对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胎儿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产前MRI特点结合产后CT表现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总结胎儿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产前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胎儿纵隔支气管源性... 目的探讨胎儿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在产前MRI上的特点。方法对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胎儿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产前MRI特点结合产后CT表现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总结胎儿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产前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胎儿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多为单发,类圆形,边界清楚的囊性肿块,少数可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多与气管支气管关系密切。鉴别诊断包括食管重复囊肿、淋巴管瘤、神经肠源性囊肿等。结论胎儿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其产前MRI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诊断 支气管囊肿
下载PDF
肺内型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恶性肿瘤1例
12
作者 刘拂甬 裴建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5,共1页
病例男,69岁。以“体检发现左肺下叶占位,伴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肺癌相关抗原及肿瘤标记物未见明显异常,临床查体未见异常。CT平扫(图1~3)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见大小约4.5 cm×3.6 cm×3.0 cm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39 HU... 病例男,69岁。以“体检发现左肺下叶占位,伴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肺癌相关抗原及肿瘤标记物未见明显异常,临床查体未见异常。CT平扫(图1~3)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见大小约4.5 cm×3.6 cm×3.0 cm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39 HU,形态欠规整,可见浅分叶及长毛刺征,与胸膜相连,动脉期CT值约55 HU,静脉期约50 HU,轻度强化,动脉期病灶边缘可见条状血管影。影像诊断:左肺下叶恶性占位。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病理诊断(图4):支气管源性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后纵隔迷走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天伟 孙晓良 《吉林医学信息》 1998年第7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纵隔迷走支气管囊肿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肾上腺囊肿1例报道
14
作者 刘正理 郑飞 +2 位作者 邹久林 肖芝松 郑宝寿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14-817,共4页
胃支气管源性囊肿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发育异常疾病。2020年1月该院收治1例胃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前误诊为左侧肾上腺囊肿。对于影像学检查考虑诊断胃后壁、左侧肾上腺区囊实性肿块无法明确其器官来源时,要注意与胃支气管源性囊肿相鉴别... 胃支气管源性囊肿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发育异常疾病。2020年1月该院收治1例胃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前误诊为左侧肾上腺囊肿。对于影像学检查考虑诊断胃后壁、左侧肾上腺区囊实性肿块无法明确其器官来源时,要注意与胃支气管源性囊肿相鉴别。该例患者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首选经腹腔手术入路,术后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误诊 肾上腺囊肿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骶前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报告
15
作者 张烨 冯继周 +1 位作者 白安胜 魏茂富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46-246,共1页
1病例报告:男,17岁.运动后血尿3周,B超发现膀胱后方囊性包块收入院.全程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影像学表现 诊断
下载PDF
胸骨前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16
作者 成继民 王少文 +1 位作者 赵龙坡 江泓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5期323-401,共2页
病例 男.24岁.胸骨柄前皮下肿物24年。病人出生后肿物较小,约指尖大。近1年肿物生长较快,无自觉症状。手术见肿物位于皮下,约3cm×3cm×3cm大小。肿物囊性与皮肤粘连.与深部结缔组织无粘连.不沟通。囊内充满灰黄色粘稠液体.无... 病例 男.24岁.胸骨柄前皮下肿物24年。病人出生后肿物较小,约指尖大。近1年肿物生长较快,无自觉症状。手术见肿物位于皮下,约3cm×3cm×3cm大小。肿物囊性与皮肤粘连.与深部结缔组织无粘连.不沟通。囊内充满灰黄色粘稠液体.无味。临床诊断:胸壁皮脂腺囊肿伴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皮肤 皮脂腺囊肿 胸骨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皮下肿物 结缔组织 嗜酸白细胞 国际和平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胸前壁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小华 王保平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54-254,共1页
关键词 肿块 支气管囊肿 皮肤 粘连 治疗 查体 大小 表皮 发现
下载PDF
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明井 何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MBC)的CT表现及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MBC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26例均为单发,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前纵隔14例,均呈软组织密度,5例边缘见少许钙化灶;中... 目的:探讨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MBC)的CT表现及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MBC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26例均为单发,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前纵隔14例,均呈软组织密度,5例边缘见少许钙化灶;中纵隔9例,均呈软组织密度;后纵隔3例,2例呈软组织密度,1例呈水样密度。结论:MBC可发生于纵隔任何部位,其密度多样,但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发生于纵隔、单发、密度均匀、边界清且增强扫描后无强化的水样密度或软组织密度灶,应考虑MBC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支气管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影像特征及误诊报告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树林 胡玲丽 +1 位作者 沈金丹 范光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3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mediastinal bronchogenic cyst,MBC)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18例MBC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4例,仅行CT平扫1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及... 目的探讨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mediastinal bronchogenic cyst,MBC)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18例MBC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4例,仅行CT平扫1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及MRI平扫1例;余12例均行CT增强扫描。18例影像学检查囊肿大小不一,均为单发,以类圆形、椭圆形为主;2例为水样密度型,16例为软组织密度型;17例CT增强扫描示8例未强化,4例为轻度均匀强化,3例为中度均匀强化,1例为轻中度强化,1例为囊内未强化而囊壁强化。1例行MRI检查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压脂序列呈高信号。18例术前确诊3例,误诊15例,误诊率83.33%;位于前纵隔者误诊为胸腺瘤6例,淋巴结增大和良性病变各2例,胸腺囊肿1例;中纵隔者报告为良性病变1例;后纵隔者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淋巴管瘤和良性病变各1例;误诊时间2个月~1年。18例均于胸腔镜下行囊肿切除术,皆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MBC,术后均予常规治疗。随访1~6个月,18例皆无复发,预后较好。结论MBC具有一定影像特征,CT是其首选检查方法,增强CT检查有助于定位、定性诊断,MRI是其补充检查手段,但确诊需依赖术后病理检查。MBC术前误诊可能与发病率较低、接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扫描方案不完善及囊肿成分复杂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误诊 胸腺瘤 胸腺囊肿 淋巴管瘤
下载PDF
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20
作者 周红斌 王俊鹏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207-207,共1页
病例女,48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胸闷、气短,并针刺样胸痛,深吸气、咳嗽、劳累时加重,伴咳嗽、全身乏力、发热,最高体温达37.6℃,无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不适,未予重视。2个月前在外院查体B超发现左心房后方囊性占位,... 病例女,48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胸闷、气短,并针刺样胸痛,深吸气、咳嗽、劳累时加重,伴咳嗽、全身乏力、发热,最高体温达37.6℃,无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不适,未予重视。2个月前在外院查体B超发现左心房后方囊性占位,心包积液。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纵隔包块"收入胸外科,专科查体:心前区无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支气管囊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