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指标以及患者并发症观察
1
作者 王健屹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指征和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黔南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前纵隔肿瘤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经剑突下组(15例)和经...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指征和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黔南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前纵隔肿瘤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经剑突下组(15例)和经侧胸入路组(15例)两组。经侧胸入路组行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切除术治疗,经剑突下组患者行经剑突下胸腔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等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发生皮肤感觉异常、肺水肿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剑突下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胸腔引流量均少于经侧胸入路组患者(P<0.05)。术后2 h经剑突下组患者PGE_(2)、5-HT和ACTH指标均低于经侧胸入路组(P<0.05)。经剑突下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和48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经侧胸入路组(P<0.05)。经剑突下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侧胸入路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胸腔引流量,减轻应激,缓解术后疼痛,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用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对前纵隔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金星 许川 +2 位作者 梅宏 刘迪 胡剑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对前纵隔肿瘤患者使用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36)和乙组(n=36)。对甲组患者使用经胸侧胸腔镜前纵隔... 目的:探讨对前纵隔肿瘤患者使用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36)和乙组(n=36)。对甲组患者使用经胸侧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乙组患者使用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甲组患者,P<0.05;乙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结论:对前纵隔肿瘤患者使用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经剑突下 经胸侧
下载PDF
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疼痛应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邹辉 吕小夏 +1 位作者 申江峰 金卫国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8期675-67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疼痛应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的前纵隔肿瘤患者120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经侧胸入路组(60例)和经剑突下入路组(60例)。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疼痛情况、疼痛应...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疼痛应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的前纵隔肿瘤患者120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经侧胸入路组(60例)和经剑突下入路组(60例)。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疼痛情况、疼痛应激、生活质量、中转开胸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最大直径、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剑突下入路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短于经侧胸入路组(P<0.05)。2组术后2 d、3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经剑突下入路组低于经侧胸入路组(P<0.05)。2组术后3个月健康生活量表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较术前均升高(P<0.05),且经剑突下入路组高于经侧胸入路组(P<0.05)。2组术后7 d的5-羟色胺(5-H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经剑突下入路组低于经侧胸入路组(P<0.05)。2组中转开胸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侧胸入路相比,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可获得相当的临床效果,同时还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经剑突下入路 经侧胸入路 疼痛应激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三孔式”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40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晓庆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三孔式"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行传统术式的3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行"三孔式"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4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三孔式"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行传统术式的3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行"三孔式"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4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精心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式"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舒适度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式”胸腔镜 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临床护理
下载PDF
经剑突下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对比及对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俞经生 高从荣 +4 位作者 裴韶华 陈李李 江春苗 孙建 刘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7期3332-3336,共5页
目的:对比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经侧胸入路或经剑突下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n=57,经侧胸入路)和B组(n=58,经剑突下入路)。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应激反应... 目的:对比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经侧胸入路或经剑突下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n=57,经侧胸入路)和B组(n=58,经剑突下入路)。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炎症因子,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P<0.05)。术后1 d,两组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术后1 d,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28%,B组的为6.90%,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手术期间,经剑突下入路虽然较经侧胸入路手术时间更长,但可减轻术中损伤,减轻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经侧胸入路 经剑突下入路 疗效 应激反应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鹏 郝登荣 +3 位作者 彭彦才 席俊峰 张志斌 李伟伟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目的 比较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拟实施前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经侧胸... 目的 比较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拟实施前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于手术前后,比较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3.47±7.22) mL、(3.49±1.03) d、(7.35±1.24) d,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76.39±7.52) mL、(4.86±1.09) d、(9.57±1.37)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VAS评分分别为(2.54±0.87)分、(2.01±0.50)分、(1.37±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1.03)分、(2.95±0.62)分、(2.28±0.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8.16±1.82) mg/L、(8.52±1.36)×10^(9)/L、(61.25±5.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9±1.91) mg/L、(10.43±1.50)×10^(9)/L、(70.13±5.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2.33%,略低于对照组的6.9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用于前纵隔肿瘤切除术,不仅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拔管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而且能减轻炎症反应及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剑突下入路 经侧胸入路 胸腔镜 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萧氏双C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庄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5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萧氏双C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预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拟行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 目的探讨萧氏双C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预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拟行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实施萧氏双C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焦虑、舒适程度、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降低、舒适度评分升高,且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围术期焦虑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7.50%),研究组患者以高度舒适为主,对照组以中度舒适为主;研究组干预后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PR)、机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绪角色(RE)和-心理健康(MH)均显著增高,且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萧氏双C护理干预可降低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氏双C护理干预 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并发症预防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达博 程再轩 王瑞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17期39-42,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患者68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将经剑突下入路的34例作为观察组,将经侧胸入路的3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患者68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将经剑突下入路的34例作为观察组,将经侧胸入路的3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前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 d、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术后7 d 5-HT(5-羟色胺)、NPY(神经肽Y)、PGE2(前列腺素E2)、ATC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32.35%),术后3个月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剑突下入路可取得很好的效果,还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经侧胸入路 经剑突下入路 后并发症发生率
原文传递
胸腔镜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治疗前纵隔肿瘤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恒孝 王江 +2 位作者 胡德宏 孙同瑜 徐统震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剑突下入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微创前纵隔肿瘤切除术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剑突下入路前纵隔肿瘤切除术34例,经侧胸入路纵隔肿瘤切除术47例,对比分析两种入路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 目的探讨剑突下入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微创前纵隔肿瘤切除术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剑突下入路前纵隔肿瘤切除术34例,经侧胸入路纵隔肿瘤切除术47例,对比分析两种入路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肿瘤最大径以及病理类型、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等差异无显著性;而在胸管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镜经剑突下入路相比于经侧胸入路,术后胸管引流量及胸管留置时间明显减少,同时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也明显减轻,可成为纵隔肿瘤手术切除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剑突下入路 胸腔镜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