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保乾三角洲前缘带演变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立武 李建忠 +1 位作者 王兆云 卢宗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408,共5页
岩性油藏是松辽盆地最主要油藏类型之一 ,而三角洲前缘带是形成岩性油藏的有利相带。通过保乾三角洲沉积体系在不同地质时期沉积微相和沉积模式的深入研究 ,动态再现了保乾三角洲前缘带的演化过程。前缘带砂体经历了退积、进积和大规模... 岩性油藏是松辽盆地最主要油藏类型之一 ,而三角洲前缘带是形成岩性油藏的有利相带。通过保乾三角洲沉积体系在不同地质时期沉积微相和沉积模式的深入研究 ,动态再现了保乾三角洲前缘带的演化过程。前缘带砂体经历了退积、进积和大规模迁移三个过程 ,物源方向总体由西南向西北方向逐步迁移 ,三角洲朵体形态由“深湖型”朵叶式逐步转变为“浅湖型”树枝式。保乾三角洲前缘带不同沉积时期的迁移规律对岩性油藏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保乾三角洲 前缘带 沉豫演化 岩性油藏
下载PDF
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及其前缘带石油天然气远景预测 被引量:15
2
作者 韩应钧 丁玉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及其前缘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和西缘,除龙门山南段前缘东部(龙泉山断褶带至名山向斜东侧)主要层系已基本完成区带评价勘探外,尚有面积约6.5×10~4km^2地区处于区带评价勘探或盆地评价勘探阶段(不含西南石油局勘... 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及其前缘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和西缘,除龙门山南段前缘东部(龙泉山断褶带至名山向斜东侧)主要层系已基本完成区带评价勘探外,尚有面积约6.5×10~4km^2地区处于区带评价勘探或盆地评价勘探阶段(不含西南石油局勘探区,龙门山及其前缘带 2.54×10~4km^2、米仓山及其前缘1.31×10~4km^2、大巴山及其前缘2.65×10~4km^2)(图1)。上个世纪50、60年代地质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龙门山 米仓山 大巴山 前缘带 油气远景预测
下载PDF
龙门山唐王寨地区逆冲推覆体及其前缘带含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松林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71-82,共12页
通过有机地化研究表明,逆冲推覆体及其前缘带有下寒武统黑灰色页岩、二叠系深灰色生物灰岩及黑灰色页岩、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白云岩,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灰黑色泥岩及煤层等四套较好的生油岩系。本区储集层以低渗低孔为特征,构造破坏强烈,油... 通过有机地化研究表明,逆冲推覆体及其前缘带有下寒武统黑灰色页岩、二叠系深灰色生物灰岩及黑灰色页岩、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白云岩,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灰黑色泥岩及煤层等四套较好的生油岩系。本区储集层以低渗低孔为特征,构造破坏强烈,油气保存条件较差,但在前缘带受力弱、保存完整的构造上,仍是寻找构造油气藏或岩性——构造油气藏的最有利地区,如天井山背斜东南翼的断层下盘及枫顺场突起背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体 前缘带 含油性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带三角洲前缘中沉积微相识别标志及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会东 刘万洙 +1 位作者 单玄龙 杨亮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带含油层系已成为吉林油田近期勘探方向。西部前缘带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包括前缘席状砂、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通过岩性、沉积构造、岩石结构、测井特征、粒度分析和砂地比等综合分析,探讨了...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带含油层系已成为吉林油田近期勘探方向。西部前缘带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包括前缘席状砂、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通过岩性、沉积构造、岩石结构、测井特征、粒度分析和砂地比等综合分析,探讨了各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应用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完成青一段二砂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分析出有3个物源:西部物源、西南物源和西北物源;席状砂、河口坝和远砂坝等三个微相带为油气聚集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带 含油层系 沉积微相 识别标志
下载PDF
压气机叶片的带平台圆弧形前缘 被引量:22
5
作者 陆宏志 徐力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2-536,共5页
带平台圆弧形前缘的研究是为了优化前缘形状,抑制前缘流动分离。研究中使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和氢气泡流动显示实验方法。对带平台圆弧形前缘设计参数做了定义,并讨论了参数选择的准则。此前缘特有的双吸力峰的强度远远弱于圆弧形前缘的单... 带平台圆弧形前缘的研究是为了优化前缘形状,抑制前缘流动分离。研究中使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和氢气泡流动显示实验方法。对带平台圆弧形前缘设计参数做了定义,并讨论了参数选择的准则。此前缘特有的双吸力峰的强度远远弱于圆弧形前缘的单吸力峰。在不同攻角下,其削弱前缘吸力峰,抑制流动分离的效果不亚于椭圆形(长短轴比=2)前缘,而且对加工精度要求低,更适合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片 前缘 平台圆弧形前缘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建忠 赵文智 +2 位作者 胡素云 杨涛 董大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是指一组受岩相、岩性或地层变化影响而形成的成藏组合,控制了具有相似地质背景和成因类型的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要勘探对象,具有明确的勘探目的层系,对描...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是指一组受岩相、岩性或地层变化影响而形成的成藏组合,控制了具有相似地质背景和成因类型的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要勘探对象,具有明确的勘探目的层系,对描述手段的要求更高。根据成因主控因素,将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划分为岩性变化带和地层变化带两大类,并进一步按照沉积相类型和地层接触关系划分为前缘带、近岸扇体、河道、超覆带、不整合带5种主要的区带类型。对不同类型区带的基本特征和控藏规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 岩性地层油气藏 前缘带 近岸扇体 河道 超覆 不整合
下载PDF
重新讨论1985年8月23日新疆乌恰M_(S)7.4地震地表破裂带
7
作者 胡伟华 常想德 +3 位作者 陈建波 张勇 黄帅堂 伊力亚尔·阿不力孜 《内陆地震》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前人研究1985年8月23日乌恰M_(S)7.4地震在卡兹克阿尔特断层上破裂了15 km,本次研究确定该地震在乌恰盆地南缘断层上也破裂了24 km,最终确定本次地震总破裂长度为39 km。实测乌恰盆地南缘断层地表破裂带最大垂直位移量为1.2 m,最小垂直... 前人研究1985年8月23日乌恰M_(S)7.4地震在卡兹克阿尔特断层上破裂了15 km,本次研究确定该地震在乌恰盆地南缘断层上也破裂了24 km,最终确定本次地震总破裂长度为39 km。实测乌恰盆地南缘断层地表破裂带最大垂直位移量为1.2 m,最小垂直位移量仅0.2 m,平均垂直位移量0.55~0.64 m,这些断层陡坎只是在地表呈现轻微的隆起,肉眼通常难以识别,因此也是震后未能及时发现的重要原因。探槽开挖揭露该逆冲断层倾向南,倾角仅为20°,计算平均水平缩短位移量为1.51~1.76 m,平均倾滑位移量为1.61~1.87 m,与卡兹克阿尔特断层地表破裂带运动性质相同、断错位移量相当。在最大主压应力南北方向投影显示,两条破裂带基本不重合,即本次大地震的极震区西部的应变能量是由乌恰盆地南缘断层破裂释放,东部的应变能量则由卡兹克阿尔特断层破裂释放,隐含着乌恰盆地南缘断层和卡兹克阿尔特断层之间构造关系密切。这两条断层深部很可能归并为同一条软弱的膏盐滑脱面,均属于帕米尔俯冲带的薄皮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恰M_(S)7.4地震 地表破裂 同震位移 帕米尔前缘俯冲
下载PDF
四川省芦山M_S7.0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传友 徐锡伟 +8 位作者 甘卫军 闻学泽 郑文俊 魏占玉 许冲 谭锡斌 陈桂华 梁明剑 李新男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1-683,共13页
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4·20"M S7.0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震中地区分布多条NE向断裂,构造较为复杂。这次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为逆冲型地震,破裂面为NE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和走向一致。地表调查只在大川... 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4·20"M S7.0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震中地区分布多条NE向断裂,构造较为复杂。这次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为逆冲型地震,破裂面为NE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和走向一致。地表调查只在大川-双石断裂(前山断裂)和新开店断裂(大邑断裂南段)发现局部分布的NE向地表裂缝、沿地表裂缝分布的喷砂冒水和砂土液化,不规则的边坡开裂等地表变形,以及断裂沿线较严重的滑坡崩塌和房屋破坏。野外调查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GPS测量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位于芦山县城附近或其以东,而芦山西侧的断裂也可能参与了部分活动。根据野外地质调查、GPS观测、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余震分布等结果综合判定,芦山7.0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是芦山之下、大川-双石断裂和新开店断裂之间的龙门山前缘滑脱带。此滑脱带在该段的运动导致了这次地震的发生,并可能带动了它上面的大川-双石和新开店等断裂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7 0级地震 发震构造 龙门山断裂 龙门山前缘滑脱
下载PDF
武隆鸡尾山滑坡形成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许强 邓茂林 +1 位作者 李世海 王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12-2021,共10页
2009年发生的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因滑源区斜坡岩层整体缓倾山内,缺乏有效的临空面和滑移空间,因此,在滑坡孕育过程中存在前缘岩溶带压缩变形、底部剪切滑移、后缘拉裂以及最终前缘关键块体(岩溶带)侧向剪断滑出等一系列的复杂动力学... 2009年发生的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因滑源区斜坡岩层整体缓倾山内,缺乏有效的临空面和滑移空间,因此,在滑坡孕育过程中存在前缘岩溶带压缩变形、底部剪切滑移、后缘拉裂以及最终前缘关键块体(岩溶带)侧向剪断滑出等一系列的复杂动力学行为。这一过程存在显著的连续变形向非连续变形的过渡与转化,单纯用连续介质的有限元和离散介质的离散元来分析模拟都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探究鸡尾山滑坡的孕育过程和失稳机理,运用将连续–非连续单元有机耦合的大型数值模拟软件CDEM,模拟鸡尾山滑坡的失稳过程和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滑体前方岩溶发育带具有"可压缩性",为滑体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变形空间;滑源区下方的采矿活动产生应力重分布,滑带抗剪强度降低,滑体沿其底部软弱带发生剪切蠕滑,并逐渐形成滑体后缘拉裂缝;滑动块体在向前滑移过程中不断挤压向前缘"易压缩带",坡体应力自组织调整,并逐渐在前部三角区形成垂直的第二破裂面,前缘抗力体(关键块体)形成,最后剪断岩溶带个别与稳定山体咬合岩块,整体失稳破坏。数值模拟结果较好地揭示了武隆鸡尾山滑坡前缘视倾向展布岩溶带"软基效应"所提供"准临空面",重现了鸡尾山滑坡"蠕滑—拉裂—压缩(压碎)—剪切滑出"的致灾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缘岩溶 采矿 软岩 周界裂缝 视倾向滑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成藏要素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43
10
作者 关德师 李建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
松辽盆地南部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形成主要受控于三大地质要素。三角洲前缘相带中砂岩、泥岩地层交互发育 ,控制着岩性油藏总体含油范围 ;与砂体分布方向近于垂直相交的北北西向断层为岩性成藏提供了有效的侧向封堵条件 ;湖侵过程中形成的... 松辽盆地南部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形成主要受控于三大地质要素。三角洲前缘相带中砂岩、泥岩地层交互发育 ,控制着岩性油藏总体含油范围 ;与砂体分布方向近于垂直相交的北北西向断层为岩性成藏提供了有效的侧向封堵条件 ;湖侵过程中形成的多套湖相泥岩提供了重要的直接盖层 ,是形成大面积含油的必要条件。西部、西南、东南 3个大三角洲的前缘相带是下一步寻找大面积岩性油藏的主攻方向 ,也是近期寻找地质储量的现实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岩性油藏 控制要素 勘探方向 三角洲前缘 湖相泥岩 断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惠安堡地区构造地质及铀成矿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贾恒 李保侠 荆国强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48-151,186,共5页
文章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大地构造背景、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以及西缘褶断带和马家滩段构造地质特征。以构造相对活动地区的相对稳定地段为铀矿找矿总体指导思想和部暑思路,笔者通过多年的铀矿地质勘查和研究,提出了逆冲推覆构造前... 文章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大地构造背景、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以及西缘褶断带和马家滩段构造地质特征。以构造相对活动地区的相对稳定地段为铀矿找矿总体指导思想和部暑思路,笔者通过多年的铀矿地质勘查和研究,提出了逆冲推覆构造前缘带为铀成矿的有利地段。明确指出区内存在两期层间氧化作用,即早期以红色氧化为主,形成古氧化带;晚期以黄色氧化为主。两期层间氧化作用均对铀成矿有控制作用。早期红色氧化砂岩经历了逆冲推覆、抬升剥蚀、叠合埋深及断块分隔等后期改造作用;晚期黄色氧化作用沿背斜两翼发育,倾向于继承早期红色氧化并对其进行叠加改造。初步总结了区内的铀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缘褶断 逆冲推覆前缘带 早期古氧化 晚期氧化叠加成矿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的重力滑动构造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玉山 张光亚 +6 位作者 王桐 李程 赵岩 李曰俊 黄彤飞 赵甜玉 高艳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1-422,共12页
位于南大西洋东岸被动大陆边缘之上的尼日尔三角洲发育一大型重力滑动构造。自非洲大陆向南大西洋方向,该重力滑动构造可以划分出前缘挤压构造变形区和后缘拉张构造变形区。前缘挤压构造变形,形成褶皱冲断带;后缘拉张构造变形,形成堑垒... 位于南大西洋东岸被动大陆边缘之上的尼日尔三角洲发育一大型重力滑动构造。自非洲大陆向南大西洋方向,该重力滑动构造可以划分出前缘挤压构造变形区和后缘拉张构造变形区。前缘挤压构造变形,形成褶皱冲断带;后缘拉张构造变形,形成堑垒构造;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发育滑脱褶皱。三角洲沉积的时代为始新世—第四纪,地层剖面自下而上依次是海相页岩(Akata组)、近海三角洲相砂岩—页岩互层(Agbada组)和陆相冲积砂岩(Benin组)。3个岩石地层单元都是穿时的,向大洋方向变新。重力滑动构造的主滑脱面位于Akata海相页岩中。根据生长地层、不整合以及卷入变形的地层时代,重力滑动构造起始于约12 Ma,伴生有广泛发育的泥构造。重力滑动构造的形成可能与新生代喀麦隆火山带(Cameroon volcanic line)的火山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三角洲 重力滑动构造 泥构造 Akata海相页岩 南大西洋东岸被动大陆边缘 前缘褶皱冲断 后缘堑垒构造
下载PDF
哈浅101地区三叠系稠油油藏勘探成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勇 王学忠 +1 位作者 董臣强 席伟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4,141,共5页
针对乌夏断裂带哈山南缘南东倾斜坡地层超剥带构造特征及地层超剥关系复杂的情况,改进了地震采集和解释技术,得到了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时间域、深度域三套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重建了工区中生界构造模式,地层呈底超顶剥特征,整... 针对乌夏断裂带哈山南缘南东倾斜坡地层超剥带构造特征及地层超剥关系复杂的情况,改进了地震采集和解释技术,得到了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时间域、深度域三套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重建了工区中生界构造模式,地层呈底超顶剥特征,整体呈单倾斜坡,内部被次级断层切割,形成多个断块.建立了哈浅101地区三叠系成藏模式,油源断层沟通,垂向运移,毯内横向运移,在高部位聚集成藏.钻探的哈浅101井首次在该区钻遇到三叠系油层,埋深为202 ~258 m,厚度为52.1 m/3层,热采获得了工业油流,从而找到了1块相对优质的储量.建议在直井热采获工业油流基础上,试验水平井热采,提高单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成效 哈浅101地区 三叠系 稠油油藏 前缘超剥 哈山地区 准噶尔盆地北缘
下载PDF
康滇地轴西缘的矿产与成矿条件
14
作者 曾忻耕 《四川地质学报》 1991年第4期269-275,共7页
康滇地轴西缘的矿化,较为集中地分布在“金河-菁河弧形带”和“锦屏山-小金河弧形带”。本文对这两弧形带的性质(冲断推覆构造),以及矿产的分带情况,成矿作用、成矿的物理化学因素进行了论述;同时对成矿特征和富集条件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前缘冲断 后缘冲断 侧分泌成矿 变质成矿
下载PDF
直升机主桨叶翼尖前缘保护带胶接工艺方法的改进
15
作者 徐少林 《昌河科技》 2005年第4期3-5,共3页
本文主要针对我公司的直8A型机主桨叶翼尖前缘保护带的胶接工艺方法、结构性能及其改进后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讨论。
关键词 主桨叶翼尖前缘保护 附着力 固化 加压 不锈钢材料 吹砂
原文传递
大情字井油田裂缝性储层压裂技术探讨
16
作者 张艳峰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2期188-189,共2页
本文针对大情字井——乾北地区三角洲前缘带裂缝性、敏感性、超低渗透、裂缝性薄(互)层现有常规压裂液体系给压裂改造提高产能带来的难题,开展了超低渗透、裂缝性薄(互)层天然裂缝评价、支撑天然裂缝设计及工艺研究及高温生物酶应用配... 本文针对大情字井——乾北地区三角洲前缘带裂缝性、敏感性、超低渗透、裂缝性薄(互)层现有常规压裂液体系给压裂改造提高产能带来的难题,开展了超低渗透、裂缝性薄(互)层天然裂缝评价、支撑天然裂缝设计及工艺研究及高温生物酶应用配套技术的研究。通过两年来在大情字井——乾北地区三角洲前缘带裂缝性、敏感性储层超低渗透、裂缝性薄(互)层的集成研究与压裂实践,取得了认识,为此类储层产能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带 裂缝性 敏感性 天然裂缝 生物酶 缔合压裂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