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臂背侧骨间神经综合征误诊为网球肘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永华 吴卓一 +1 位作者 卢国平 洪晓亮 《中国医药》 2009年第2期100-100,共1页
前臂背侧骨问神经综合征又称桡神经卡压旋后肌综合征。由于发病初以肘关节肱骨外髁周围疼痛和明显的局部压痛,常被误诊为“网球肘”,久治不愈。我院2008年3月收治了1例,术后随访7个月,恢复正常。
关键词 前臂背侧骨间神经综合征 网球肘 临床治疗 误诊分析
下载PDF
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2
作者 王东昕 李靖年 《医师进修杂志》 2000年第8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前臂神经卡压综合征 X线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益 童培建 李象钧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1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方法。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手术切除腱鞘囊肿、骨间背侧神经松解术治疗5例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35~60岁,平均50.4... 目的:探讨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方法。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手术切除腱鞘囊肿、骨间背侧神经松解术治疗5例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35~60岁,平均50.4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3~10个月,平均6.3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前臂上段外侧处酸痛,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伸腕力弱,肌电图检查呈现神经源性损害或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根据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将神经损伤后按制订的标准结合临床进行运动、感觉功能评定。结果: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为8.5个月,术后患者切口愈合可,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疗效评价,优(M4S3+及以上)3例,良(M3S3)2例。5例患者伸拇、伸掌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达到正常生活要求。结论:手术切除腱鞘囊肿、骨间背侧神经松解术治疗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彻底解除骨间背侧神经卡压,促进该神经的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神经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手术治疗18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学明 翟广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97-297,共1页
关键词 神经 卡压综合征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双侧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诊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涛 郑文祯 张巨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20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神经外膜松解治疗双侧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疗效。方法:对收治的7例双侧骨间背神经自发性卡综合征引起双手示、中、环指背伸受限患者,采取切开、松解卡压神经纤维及其外膜,术后配合营养神经及早期保护性功...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神经外膜松解治疗双侧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疗效。方法:对收治的7例双侧骨间背神经自发性卡综合征引起双手示、中、环指背伸受限患者,采取切开、松解卡压神经纤维及其外膜,术后配合营养神经及早期保护性功能练习。随访患者的患指背伸活动度及肌力。结果:术后随访患者10-15个月,平均随访12.5个月。患者双手掌指关节伸指欠伸ROM为0°-30°,平均15°。Dargan标准评估疗效,优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达85.71%。结论:早期行卡压纤维及外膜显微外科松解手术治疗双侧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疗效滿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卡压 松解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14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思胜 聂存平 周雯 《内蒙古中医药》 2002年第3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卡压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临床报告
下载PDF
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7
作者 林清高 程添栋 《安徽医学》 2000年第4期16-17,共2页
目的;报道18例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该病临床特点是伸掌指关节障碍,但手背桡侧感觉正常。一旦确诊,尽早行神经松解术。无效再行肌腱转位术。结果:12例神经功能在10个月内完全恢复,对6例术后1年仍未... 目的;报道18例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该病临床特点是伸掌指关节障碍,但手背桡侧感觉正常。一旦确诊,尽早行神经松解术。无效再行肌腱转位术。结果:12例神经功能在10个月内完全恢复,对6例术后1年仍未恢复者行肌腱转位术。结论: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误诊较多,确诊后应尽早行神经松解。如无效再行肌腱转位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Frohse弓 前臂 卡压综合征
下载PDF
骨间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8
作者 王换新 李锦永 +1 位作者 胡洪良 程学锋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0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骨间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的显微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8月~2014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11例骨间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患者,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8~52岁,平均40岁。均为重体力劳动者。左侧4例,右侧7例。病程3个月... 目的:探讨骨间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的显微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8月~2014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11例骨间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患者,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8~52岁,平均40岁。均为重体力劳动者。左侧4例,右侧7例。病程3个月~2年10个月。致病原因:慢性职业劳损5例,Monteggia氏骨折4例,肘部挫伤1例,无明显诱因1例。临床表现为肘外侧及前臂近端伸肌群处酸胀不适伴手指背伸乏力,但无手部感觉障碍。患者均行2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未见明显疗效,再行手术治疗。彻底解除嵌压因素后,9例行神经外膜松解,2例行束间松解。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3个月~3年6个月,平均2年3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拇长展肌、拇长伸肌、食指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旋后肌功能大部分或正常;1例尚可,功能部分恢复;1例较差,术后1年未见明显恢复。结论:骨间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临床少见,易漏诊、误诊。一旦确诊,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抓紧时机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压迫综合征 神经 神经嵌压 显微外科技术 神经松解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附14例报道)
9
作者 张思胜 聂存平 周雯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关键词 神经卡压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吻合皮神经的游离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小面积缺损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宁 刘飞 +2 位作者 康志学 黄存 杨建明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1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吻合皮神经的游离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术式及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科手足显微外科组应用游离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对8例小面积手指中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 目的总结应用吻合皮神经的游离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术式及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科手足显微外科组应用游离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对8例小面积手指中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其中6例皮瓣将指固有神经与前臂外侧皮神经外侧支分支吻合。结果本组游离移植皮瓣8例,均I期愈合,经随访6~12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质地如常,无色素沉着,其中6例吻合皮神经的皮瓣痛触觉逐步恢复,术后6个月时两点辨别觉8~10mm,手功能恢复优良。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7例,良1例。结论以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覆盖手指中末节皮肤缺损创面,具有穿支血管相对固定、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质地优、供区损伤小的优点,同时可通过吻合皮神经恢复皮瓣感觉,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缺损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支皮瓣 神经 手指皮肤缺损 游离移植
下载PDF
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压痛点定位规律及其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强 杨波 李义凯 《解剖学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276-278,290,共4页
目的探讨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常见压痛点的体表定位规律及临床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例骨间背神经综合征患者进行压痛点体表定位观测与统计分析,并针对压痛区域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常见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体表压痛处距髁间连线为(47.... 目的探讨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常见压痛点的体表定位规律及临床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例骨间背神经综合征患者进行压痛点体表定位观测与统计分析,并针对压痛区域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常见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体表压痛处距髁间连线为(47.80±7.72)mm;与前臂正中线的垂直距离为(34.99±6.59)mm。围绕此痛点的解剖标本上可看到骨间背神经行至旋后肌处,穿过一弧形结构,即Frohse弓。前臂被动旋前时,旋后肌管变窄,骨间背神经被拉紧,在Frohse弓处被压;前臂被动旋后时,旋后肌管变宽,骨间背神经松弛,无Frohse弓卡压骨间背神经现象。结论明确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准确体表定位及临床解剖学特点,有利于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准确诊断及针对痛点的各种治疗手段的精确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卡压综合征 压痛点 解剖学
下载PDF
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损伤12例漏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达利 王玉明 程代薇 《临床误诊误治》 2000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前臂 神经损伤 诊断 漏诊
下载PDF
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及其诊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永璜 《中医正骨》 1995年第4期7-8,共2页
报告11例急性、亚急性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结合临床资料和有关文献分析认为,该神经直接受牵扯。或周围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炎性水肿、粘连、挛缩的刺激,以及占位性病变的卡压等,均可导致本征的发生。强调了软组织损伤型早期诊... 报告11例急性、亚急性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结合临床资料和有关文献分析认为,该神经直接受牵扯。或周围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炎性水肿、粘连、挛缩的刺激,以及占位性病变的卡压等,均可导致本征的发生。强调了软组织损伤型早期诊治的重要性;提出早期制动,给予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祛风止痛中药内服,是治疗该征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卡压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旋后肌综合征——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症的非手术治疗
14
作者 乔松 董立功 《吉林医学信息》 1997年第8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旋后肌综合征 神经卡压症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15
作者 王晨明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6期373-373,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卡压综合征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封闭治疗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16例
16
作者 郎国兴 李保庆 郭来金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74-74,共1页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门诊就诊的18例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近期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性4例,女性12例,年龄25~60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1.5年,均为长期从事手工作业者,15...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门诊就诊的18例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近期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性4例,女性12例,年龄25~60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1.5年,均为长期从事手工作业者,15例为优势手。病人肘部外侧疼痛,并有夜间加重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卡压综合征 局部封闭治疗 醋酸氢化泼尼松 肘部外疼痛 普鲁卡因 近期疗效 旋后肌 手工作业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枕睡致前臂骨间背侧神经麻痹
17
作者 钟正仁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04-205,共2页
骨折、脱位引起前臂骨间背侧神经麻痹已有报道,枕睡致前臂骨间背侧神经麻痹临床上少见,文献报道很少。1988年至1991年我院诊治4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前臂 神经麻痹
下载PDF
骨间背侧神经受压综合征
18
作者 姚新德 《桂林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关键词 神经 受压综合征
下载PDF
带皮神经的前臂骨间背侧动脉远端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19
作者 梁好 陈莹恩 +2 位作者 陈书奎 王起印 郭广惠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中远端穿支位置及前臂背侧皮神经走行设计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6例手腕、手背及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缺损面积... 目的探讨改良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中远端穿支位置及前臂背侧皮神经走行设计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6例手腕、手背及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缺损面积:10 cm×7 cm^15 cm×13 cm,切取皮瓣面积:10 cm×8 cm^16 cm×14 cm。结果术后有3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保守治疗后创缘愈合。16例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皮瓣外形无明显臃肿,质地良好,感觉恢复达S3+1例,S36例,S29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0例,良4例,可2例。结论改良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手术操作简单,风险较低,血管蒂可灵活设计,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动脉 穿支皮瓣 前臂神经 软组织缺损 手损伤
下载PDF
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分支规律与临床治疗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清泉 《甘肃科技》 2011年第5期145-146,共2页
探讨了前臂骨间背侧神经(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us,pIN)的分支规律及其在临床对伸肌腱损伤的影响。在24例成人尸体上,通过前臂背侧切口进入,找到穿出该肌深浅头出口之间的pIN。对pIN各分支距起点的距离及pIN支配各伸肌肌支的数目... 探讨了前臂骨间背侧神经(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us,pIN)的分支规律及其在临床对伸肌腱损伤的影响。在24例成人尸体上,通过前臂背侧切口进入,找到穿出该肌深浅头出口之间的pIN。对pIN各分支距起点的距离及pIN支配各伸肌肌支的数目等进行观测。pIN有3处主要分支点:pIN近端:pIN分支至指伸肌肌支(3±1)、尺侧腕伸肌肌支(4±1)处,距pIN出口(24±3)mm,其中指伸肌肌支28例(47%)位于近侧,32例(53%)位于远侧;pIN中端:pIN分支至指伸肌肌支(3±1)、拇短伸肌肌支(1±1)、拇长展肌肌支(2+1)、小指伸肌肌支(2±1)处,距pIN出口(47±3)mm;pIN远端:pIN分支至拇短伸肌肌支(1±1),拇长展肌肌支(2±1),拇长伸肌(2±1),示指固有伸肌(2±1)处,距pIN出口(81±3)mm。24例中23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3例pIN或其分支损伤完全恢复,最快恢复时间为2个月。pIN分支复杂但有规律可循,其不同节段的损伤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神经 前臂 伸肌腱 临床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