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前节光学断层成像量化观察超声乳化术后前房深度及屈光度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峰 童峰峰 +1 位作者 刘云芳 马子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95-396,共2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后随时间推移,在眼内的前后位移度及其和屈光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一体式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02例102眼,检测和分析术后人工晶状体在眼前节光学断层成像(OCT)图像...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后随时间推移,在眼内的前后位移度及其和屈光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一体式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02例102眼,检测和分析术后人工晶状体在眼前节光学断层成像(OCT)图像中的位移表现,于术后1、3、6mo,2a分别记录前房深度变化值,远近视力及屈光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平均随访24±3.8mo。结果:所选102眼术后1、3、6mo,2a远视力平均分别为0.78±0.13、0.75±0.14、0.72±0.12、0.72±0.10,近视力平均分别为0.38±0.12、0.41±0.13、0.46±0.12、0.47±0.10,患者术眼术后平均前房深度分别为3.75±0.16、3.69±0.13、3.61±0.12、3.62±0.11mm,患者术后屈光度分别为-0.47±0.26、-0.65±0.28、-0.93±0.24、-0.95±0.20D。眼前节OCT图像显示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随时间推移向前移位,术后1、3、6mo组间各数值两两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术后6mo和术后2a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随时间推移向前移动,出现"视近漂移",远视力降低,近视力增加,术后6mo基本达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前节光学断层成像 房深度
下载PDF
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BostonⅠ型人工角膜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青华 谢小燕 +3 位作者 林芳丽 徐泽全 王丽强 黄一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683-686,696,共5页
目的应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对Boston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后患者进行观察。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18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病房行Boston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患... 目的应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对Boston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后患者进行观察。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18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病房行Boston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患者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visual acuity,BCVA)及应用AS-OCT进行观察的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植入BostonⅠ型人工角膜并应用AS-OCT观察1年。所有病例人工角膜植入眼术前视力为光感或手动;术后1年内,BCVA恢复至0.05~0.8,平均0.41±0.25,BCVA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保持相对稳定(P=0.779)。术后1个月AS-OCT观察到人工角膜镜前增殖膜生长,至术后1年共出现7例(7/31,22.6%);术后3~6个月,共6例出现角膜交界面组织溶解(6/31,19.4%)。根据AS-OCT结果,1例于术后6个月进行角膜镜前增殖膜切除手术,6例患者因角膜交界面组织溶解进行修补手术(2例于术后3个月修补,3例于术后6个月修补,1例随访至术后9个月修补)。结论Boston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手术后1年是并发症高发期,AS-OCT可用于观察人工角膜前增殖膜及供体角膜交界面组织溶解,为及时处理并发症提供依据,从而稳定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BostonⅠ型人工角膜 角膜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