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草原小说语言分析
1
作者 黄薇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90-94,共5页
前草原小说的语言是一种对日常的大众语言进行改造、加工的新的文学语言形态,这种语言是以文学高于生活,文学比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更强烈的认识为前提的。基于这种认识,前草原小说的语言剔除了生活语言中不符合“高于生活”条件的... 前草原小说的语言是一种对日常的大众语言进行改造、加工的新的文学语言形态,这种语言是以文学高于生活,文学比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更强烈的认识为前提的。基于这种认识,前草原小说的语言剔除了生活语言中不符合“高于生活”条件的所有成分和因素;而60年代以后的语言则有极浓的意识形态性。1984年以后的草原小说的语言则表现为“杂语”形态,即承认日常生活语言的多层次。这种语言更接近生活语言,表达的是社会普通人的声音。与后草原小说(普遍的)小题材、小主题相适应,语言中的革命和意识形态色彩要远远逊于前草原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草原小说 语言形态 杂语形态 日常生活语言
下载PDF
后草原小说概观 被引量:7
2
作者 黄薇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3-58,共6页
我把解放以来的蒙古族小说分为两部分:前草原小说和后草原小说。这样划分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历时态标准:前草原小说开始于解放初期,以玛拉沁夫、扎拉嘎胡、敖德斯尔等为代表;后草原小说由1984年白雪林《兰幽幽峡谷》开始,随时间向后延展... 我把解放以来的蒙古族小说分为两部分:前草原小说和后草原小说。这样划分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历时态标准:前草原小说开始于解放初期,以玛拉沁夫、扎拉嘎胡、敖德斯尔等为代表;后草原小说由1984年白雪林《兰幽幽峡谷》开始,随时间向后延展。但这个标准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因为属于前草原小说的一些作家在1984年以后也有作品问世,却不能将其归于后草原小说。另一个标准是共时态标准:所谓“前”“后”,各指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按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丹尼尔·贝尔的说法,在社会发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小说 前草原小说 蒙古族小说 自省小说 城市蒙古人 民族身份 审美价值 民族精神 牧民 民族性格
原文传递
后草原小说:一种新的话语事实
3
作者 黄薇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5-69,共5页
关键词 前草原小说 小说文本 文本意义 小说创作 民族文学 蒙古族小说 宗教 现代主义 无神论 草原
原文传递
试析当代蒙古族小说作家身份与创作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薇 《前沿》 2001年第8期49-53,共5页
关键词 蒙古族小说 作家身份 前草原小说 文学创作
原文传递
“草原文学”流派之争与两个“草原文学”概念的讨论
5
作者 黄薇 《前沿》 2018年第2期120-126,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10年,本土文学曾有过三次关于草原文学(小说)的讨论、阐释及研究,这也是有据可查的公开出版的刊物及专著中使用"草原文学(小说)"这个概念而非口头的或偶尔提及的形象性说法。文章分析和讨论了这三个概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10年,本土文学曾有过三次关于草原文学(小说)的讨论、阐释及研究,这也是有据可查的公开出版的刊物及专著中使用"草原文学(小说)"这个概念而非口头的或偶尔提及的形象性说法。文章分析和讨论了这三个概念各自的内涵、所指以及在其论述问题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学流派 前草原小说(文学) 草原小说(文学) 草原文化意识 草原小说 草原神幻主义小说
原文传递
飘过来的一道彩云——读黄薇《当代蒙古族小说概论》
6
作者 扎拉嘎胡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5-96,共2页
有关蒙古族当代小说的论著已有很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评说蒙古族当代小说成败得失者不乏其人其事,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妙语精文。对当代蒙古族小说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审美价值、社会影响等等,约定俗成地有了"公认"的评... 有关蒙古族当代小说的论著已有很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评说蒙古族当代小说成败得失者不乏其人其事,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妙语精文。对当代蒙古族小说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审美价值、社会影响等等,约定俗成地有了"公认"的评价和定位。但近日读了黄薇的《当代蒙古族小说概论》,似感到青色的蒙古族的艺术天空上,出现了一道亮丽的彩云。读过这部书后,猛升一股别有一番洞天的感慨。这部书中展现出来的是作者视野开阔,不仅专注蒙古族当代小说创作,还把目光投向民族文化的高地和民族历史的纵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文学 前草原小说 当代小说 自省小说 十七年 概论 不同角度 审美价值 文化背景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