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前足畸形第5跖骨头是否切除成形的临床对比研究
1
作者 唐润 杨杰 +3 位作者 梁晓军 李毅 王军虎 刘承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前足畸形重建术第5跖骨头切除成形与不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76足)女性RA致前足中重度畸形患者,依据第5跖趾关节退变情况,行RA前足重建第5... 目的: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前足畸形重建术第5跖骨头切除成形与不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76足)女性RA致前足中重度畸形患者,依据第5跖趾关节退变情况,行RA前足重建第5跖骨头保留或切除术,分为第5跖骨头保留组(保留组)和第5跖骨头切除组(切除组)。保留组24例,年龄47~81(60.37±8.60)岁;病程13~22(19.00±3.06)年;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28(23.53±2.47)kg·m-2;中度拇外翻畸形6例(6足),重度拇外翻畸形18例(30足);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4跖趾关节成形及第5跖趾关节清理术治疗。切除组26例,年龄30~80(58.53±13.70)岁;病程8~25(17.94±3.92)年;BMI为20~28(24.60±2.03)kg·m-2;中度拇外翻畸形4例(4足),重度拇外翻畸形22例(36足);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2-5跖趾关节跖骨头切除成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s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metatarsals,IMAFS),第1-5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s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fifth metatarsals,IMAFF)变化情况,并采用日本足踝外科协会(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Foot,JSSF)评价临床疗效。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切除组随访时间为14~46(25.30±8.83)个月;保留组随访时间为12~48(24.30±11.12)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JSSF评分、HVA、IMAFS、IMAFF分别由术前的(45.09±3.35)分、(38.90±13.67)°、(12.88±1.72)°、(32.50±2.99)°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81.60±3.27)分、(15.40±0.96)°、(9.06±2.27)°、(22.20±1.98)°(P<0.05);保留组分别由(47.09±3.96)分、(43.30±12.65)°、(13.99±3.13)°、(33.20±6.14)°改善至(83.10±3.66)分、(15.20±1.54)°、(8.99±1.02)°、(24.70±1.88)°。两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SSF评分、HVA、IMAFS、IMAF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SSF评分中疼痛、畸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类风湿前足重建术还是前足重建第5跖趾关节清理术,术后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均明显改善。对比类风湿前足重建术,类风湿前足重建第5跖趾关节清理术治疗类风湿前足中重度畸形,疼痛改善明显,但畸形改善较差。对于类风湿引起的前足中重度畸形,第5跖趾头关节面轻中度退变畸形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前足畸形 关节融合 关节成形术
下载PDF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2
作者 周兴 朱自强 +2 位作者 谢久虎 郝宝辉 黄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9-22,3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MSAP)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5月-2022年5月,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11例。一期行VSD覆盖,二期均行MSAP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4.0 cm×7.0 cm~7.0 cm&...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MSAP)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5月-2022年5月,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11例。一期行VSD覆盖,二期均行MSAP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4.0 cm×7.0 cm~7.0 cm×10.0 cm。术后2周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观察皮瓣外观、感觉、供区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曼彻斯特-牛津足部调查问卷(MOXFQ)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1例MSAP均成活,1例出现静脉危象,探查后皮瓣成活。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穿鞋满意,2例因皮瓣臃肿行皮瓣修整。5例感觉恢复至S3级,5例感觉恢复至S2级,1例感觉恢复至S1级。供区均直接缝合,伤口仅留线性瘢痕,无功能影响。结论MSAP皮下脂肪薄,毛发少,外形美观,穿支较恒定,血管蒂长,供区可直接缝合,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修复 前足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前足手术二例报告
3
作者 栗剑 黄公怡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前足手术二例报告栗剑1黄公怡2类风湿的前足畸形包括爪形趾、外翻和跖趾关节脱位等多种畸形,这些畸形可以造成疼痛和功能障碍。成年人类风湿侵犯前足的发生率为85%~91%[1]。北京医院自1995年11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前足手术二例报告栗剑1黄公怡2类风湿的前足畸形包括爪形趾、外翻和跖趾关节脱位等多种畸形,这些畸形可以造成疼痛和功能障碍。成年人类风湿侵犯前足的发生率为85%~91%[1]。北京医院自1995年11月采用跖骨头切除治疗2例因类风湿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前足手术 X线诊断 前足畸形
下载PDF
正常足与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与跖骨头下压力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温建民 桑志成 +3 位作者 钟红刚 徐颖鹏 胡海威 成永忠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1期641-643,共3页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外翻足承重比例及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将测试对象分为正常组(160足)、轻中度(足母)外翻组(100足)、重度(足母)外翻组(56足)三组,运用我所生物力学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足...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外翻足承重比例及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将测试对象分为正常组(160足)、轻中度(足母)外翻组(100足)、重度(足母)外翻组(56足)三组,运用我所生物力学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轻中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较正常足增加,重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介于正常足与轻中度(足母)外翻足之间。(足母)外翻足存在着前足压力外移的趋势,这种改变和畸形的程度相关。结论 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足母)外翻前足承重比例及各跖骨头下压力的变化随(足母)外翻畸形程度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 前足 横弓 压力
下载PDF
足趾皮瓣修复前足部小面积皮肤缺损 被引量:16
5
作者 郭志民 丁真奇 +3 位作者 林山 沙漠 陈卫 叶文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4-505,共2页
目的探讨4种足趾皮瓣修复前足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前足部小面积皮肤缺损伴骨、肌腱外露患者提供一种有效修复方法。方法2004年4月-2006年12月,采用口止母趾腓侧皮瓣、趾侧腹皮瓣、趾蹼皮瓣和第2趾全趾皮瓣修复前足部小面... 目的探讨4种足趾皮瓣修复前足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前足部小面积皮肤缺损伴骨、肌腱外露患者提供一种有效修复方法。方法2004年4月-2006年12月,采用口止母趾腓侧皮瓣、趾侧腹皮瓣、趾蹼皮瓣和第2趾全趾皮瓣修复前足部小面积皮肤缺损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2~56岁。伴有跖趾骨骨折骨外露者7例,单纯趾伸肌腱外露2例,趾伸肌腱断裂并外露2例。皮肤缺损范围1.5cm×1.0cm~6.0cm×5.5cm。伤后距手术时间8h~28d。皮瓣切取范围1.8cm×1.2cm~6.5cm×6.0cm。结果11例均获随访4~17个月,平均7.6个月。9例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切口延期愈合;1例皮瓣周围植皮区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无伤口感染、皮瓣坏死发生,患足外形好,皮瓣有满意感觉,耐磨擦耐压,无皮肤破溃发生,皮瓣不臃肿,穿鞋方便,患肢行走功能正常。结论足趾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好、不臃肿,是修复前足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足 皮肤缺损 趾皮瓣 修复
下载PDF
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缺损创面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玉兵 徐永清 陆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缺损创面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5 年 1 月- 2007 年 8 月,应用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6 例。男 4 例,女 2 例;年龄 28 ...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缺损创面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5 年 1 月- 2007 年 8 月,应用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6 例。男 4 例,女 2 例;年龄 28 ~ 53 岁。左足 2 例,右足 4 例。重物压砸伤 5 例,车祸伤 1 例。患足均伴肌腱、骨外露或坏死皮肤软组织切除后肌腱、骨外露。急诊手术 2 例,择期手术 4 例。清创后创面缺损为 7.0 cm × 5.0 cm ~ 9.0 cm × 5.5 cm。皮瓣旋转点位于内踝上 1 ~ 3 cm 处,切取皮瓣大小为 8.0 cm × 6.0 cm ~ 13.0 cm × 6.5 cm。其中 2 例将皮瓣内隐神经近断端和创面内足背内侧皮神经残端吻合。供区创面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4 例术后皮瓣顺利成活;2 例术后 2 d 皮瓣远端出现肿胀、水疱,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供区植皮全部成活。6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 ~ 18 个月。皮瓣厚薄、颜色及质地接近受区。术中吻合神经的 2 例皮瓣痛、温觉恢复,两点辨别觉分别为 8 mm 和 9 mm;未吻合神经的4 例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患足负重行走正常,皮瓣无皮肤破溃。结论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血供可靠,是修复前足背侧缺损创面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 前足 软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顽固性溃疡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志新 路来金 +2 位作者 刘志刚 刘彬 王雪莹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98-400,共3页
目的 为临床前足底顽固性溃疡的修复提供一种方法。 方法 自 1 998年起 ,应用以足底内侧血管束远端为蒂的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顽固性溃疡 5例 ,同期矫正局部畸形 ,皮瓣切取范围 3.5~ 5.0 cm×4.0~ 5.5 cm,术后注意... 目的 为临床前足底顽固性溃疡的修复提供一种方法。 方法 自 1 998年起 ,应用以足底内侧血管束远端为蒂的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顽固性溃疡 5例 ,同期矫正局部畸形 ,皮瓣切取范围 3.5~ 5.0 cm×4.0~ 5.5 cm,术后注意皮瓣区近期不负重 ,保持清洁干燥。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6~ 1 4个月 ,皮瓣质地好 ,可见较厚角化层 ,但皮瓣痛觉迟钝 ,患足可负重行走 ,溃疡无复发。 结论 以足底内侧动静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内侧 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 前足 顽固性溃疡
下载PDF
吻合皮神经腓肠筋膜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7
8
作者 谷增泉 孙雪生 +4 位作者 吕伯实 朱涛 王加利 申立林 蔺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6-737,共2页
目的:为前足撕脱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避免截肢.方法:用腓肠筋膜皮瓣带蒂治疗前足广泛挤压撕脱伤32例,其中显微修复皮神经30例.结果:随访10个月~6年,2例发生磨损溃疡,其余伤足功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对广泛挫伤的伤足该方法安全可靠,... 目的:为前足撕脱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避免截肢.方法:用腓肠筋膜皮瓣带蒂治疗前足广泛挤压撕脱伤32例,其中显微修复皮神经30例.结果:随访10个月~6年,2例发生磨损溃疡,其余伤足功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对广泛挫伤的伤足该方法安全可靠,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伤足长度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筋膜皮瓣 皮神经 前足 撕脱伤
下载PDF
茶角盲蝽触角和前足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政 孟倩倩 +4 位作者 刘爱勤 桑利伟 孙世伟 苟亚峰 高圣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65-2170,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茶角盲蝽Helopeltis theivora Waterhouse雌、雄成虫的触角、前足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茶角盲蝽触角为线状,共4节,即柄节、梗节和2个鞭节。触角感器共有5种,分别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乳形感器,其... 利用扫描电镜对茶角盲蝽Helopeltis theivora Waterhouse雌、雄成虫的触角、前足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茶角盲蝽触角为线状,共4节,即柄节、梗节和2个鞭节。触角感器共有5种,分别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乳形感器,其中毛形、锥形感器各有2个亚型,刺形感器有3个亚型,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分布情况各不相同。雌、雄成虫的触角感器存在性二型现象,其中乳形感器为雄虫所特有。前足感器共有5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Bo··hm氏鬃毛,其中刺形感器有2个亚型,这些感器在雌、雄成虫的前足上均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角盲蝽 触角 前足 感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踝前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学胜 刘雪涛 劳克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50-1151,共2页
目的总结踝前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5年11月,以足底深支为旋转蒂的逆行踝前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8~51岁。其中重物砸伤8例,车祸伤8例,压伤7例。创面均为前足背侧,伴骨、肌腱外露... 目的总结踝前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5年11月,以足底深支为旋转蒂的逆行踝前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8~51岁。其中重物砸伤8例,车祸伤8例,压伤7例。创面均为前足背侧,伴骨、肌腱外露;合并跖骨骨折5例,第1趾缺损7例。皮肤缺损范围3.0cm×2.3cm~10.0cm×5.4cm。急诊手术13例,择期手术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h~10d。切取皮瓣范围4.0cm×3.5cm~11.0cm×5.0cm。结果术后23例皮瓣均成活,无皮缘坏死发生。术后随访8~19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质地好,外形美观,踝及足功能满意。均保持了跖趾关节功能,能负重行走,无跛行。供区植皮耐磨,无破溃,患者满意。结论以足底深支为旋转蒂的逆行踝前皮瓣血运可靠,成活率高,是一种理想的前足部皮肤缺损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皮瓣 前足 皮肤缺损 修复
下载PDF
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楚炎 李文庆 +4 位作者 姚海波 朱小弟 陈传煌 毛仁群 WANG Wen-sheng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共从住院病人组织缺损患者中选择10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9例患者的皮瓣均顺利... 目的评价应用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共从住院病人组织缺损患者中选择10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9例患者的皮瓣均顺利成活。1例患者有皮瓣远端皮缘坏死现象,经切痂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外形不臃肿,色泽、质地优良,耐磨无破溃。结论采用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切取方便,其术后皮瓣质地柔软,外形美观,供区损伤小等特点,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前足 隐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下载PDF
三种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背及前足组织缺损 被引量:14
12
作者 胡稷杰 金丹 +3 位作者 王钢 余斌 任高宏 黎健伟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隐动脉穿支皮瓣及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足背及前足软组织、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8月至2014年10月35例足背及前足组织缺损患者,创面面积为9 cm×4.5 cm^26 cm×13 cm。采用游离膝降... 目的探讨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隐动脉穿支皮瓣及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足背及前足软组织、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8月至2014年10月35例足背及前足组织缺损患者,创面面积为9 cm×4.5 cm^26 cm×13 cm。采用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2例(A组),游离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8例(B组),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15例(C组)。若为开放性损伤,则在皮瓣移植术前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5~7 d。结果术后34例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女童,7岁)股前外穿支皮瓣远端1/3坏死,2周后经削痂植皮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38个月,平均12.3个月。皮瓣修复后外形大多令人满意,术后3个月A组有3例、B组有2例进行二次修薄手术。A组有1例出现小腿持续肿胀,1例出现供区切口愈合不良;B组有5例出现供区肢体持续肿胀,3例出现供区切口愈合不良,4例供区远端出现皮疹。结论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及游离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后大多需行二次修薄手术。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质地好,切取面积大,可避免二次修薄手术,受区影响较小,但仅可用于单纯足背或前足软组织覆盖。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可制备皮-骨或皮-肌(肌腱)复合瓣用于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前足 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中前足严重损伤的治疗(附137例报告)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曲家富 曹立海 +4 位作者 王志伟 刘志权 高建华 李绍光 杜晓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关键词 前足损伤 血管损伤 软组织损伤 筋膜室综合征
下载PDF
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11
14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5 位作者 曾麟杰 李文恒 卢家灵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9期565-567,共3页
目的总结逆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7例,皮瓣面积为9 cm×6 cm^7 cm×5 cm,修复受区创面... 目的总结逆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7例,皮瓣面积为9 cm×6 cm^7 cm×5 cm,修复受区创面大小为8 cm×5 cm^6 cm×5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35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穿支蒂皮瓣 修复 前足 皮肤缺损
下载PDF
低位小腿带蒂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宏伟 廖湘波 +3 位作者 梁正忠 曹建保 张晋 李伟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低位小腿带蒂皮瓣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低位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与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部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结果所有病例皮瓣均成活,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有2例出现小部分皮缘坏死,二期行坏死... 目的观察应用低位小腿带蒂皮瓣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低位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与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部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结果所有病例皮瓣均成活,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有2例出现小部分皮缘坏死,二期行坏死组织清创及换药愈合.随访16例,随访3-16个月,2例轻度肿胀,1例返院行皮瓣修薄术;14例步行走如常,2例微跛,与患者前足损伤部分组织缺损有关.采用皮瓣修复前足部损伤,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肢体功能,减少病残率.结论低旋转点带蒂皮瓣是一种手术简单易行,能以较小的供瓣区代价、美观有效的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前足 显微外科 穿支皮瓣
下载PDF
拇外翻术后应用超趾石膏托与前足减压鞋维持矫形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耿翔 黄加张 +4 位作者 马昕 王旭 张超 陈立 王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4234-4239,共6页
背景:拇外翻矫形是足踝外科最常见的手术操作之一,但术后传统的石膏托固定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苦。前足减压鞋理论上可以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并且能避免行走时前足的受力,但其与传统石膏托固定相比的优劣仍不得而知。目的:对... 背景:拇外翻矫形是足踝外科最常见的手术操作之一,但术后传统的石膏托固定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苦。前足减压鞋理论上可以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并且能避免行走时前足的受力,但其与传统石膏托固定相比的优劣仍不得而知。目的:对比拇外翻矫形术后应用超趾石膏托与前足减压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远端Chevron截骨或Scarf截骨拇外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短腿超趾石膏托固定,试验组穿着前足减压鞋。术后6周行影像学评估,证实骨性愈合后解除固定;末次随访时进行临床评分及主观满意度调查,并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共125例患者(157足)完成随访,对照组83例(95足),试验组42例(62足),2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参数、术前术后影像学评估及临床评分、骨愈合时间、总体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但试验组患者出现跖趾关节或趾间关节僵硬、踝关节活动受限、手术侧踝关节以上疼痛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若重新选择,试验组患者更愿意再接受相同治疗(P<0.05);(3)结果表明,与传统石膏托固定相比,前足减压鞋不但能维持矫形效果,还可减少关节僵硬、受限或肢体疼痛等并发症,更容易被患者主观上接受和认可,在拇外翻术后康复过程中应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组织构建 拇外翻 前足减压鞋 石膏托 术后固定 康复
下载PDF
(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为 古丽扎尔·阿布都热西提 +1 位作者 黄文华 江小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92-1596,共5页
目的探讨(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来源,为其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和固定下肢标本各12例,解剖观测(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形成及伴行神经、静脉的管径、走形、分布情况,据此设计以(足母)... 目的探讨(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来源,为其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和固定下肢标本各12例,解剖观测(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形成及伴行神经、静脉的管径、走形、分布情况,据此设计以(足母)展肌动脉弓为蒂逆行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并重建远端血运术式。结果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及其发出分支的前后支与(?)趾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吻合形成的(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成为跗内侧、足内侧与足底内侧动脉网的轴心线。内踝前动脉外径(1.02±0.03)mm,伴随静脉外径(1.01±0.03)mm,多为1条,占91.67%,偶见两条,占8.33%;跗内侧动脉外径(0.73±0.04)mm,伴随静脉外径(0.81±0.04)mm,多为1条,占91.67%,偶见两条,占8.33%;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外径(0.56±0.02)mm,伴随静脉外径(0.57±0.01)mm,多为1条,占91.67%,偶见两条,占8.33%;(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远端外径(0.53±0.14)mm,伴随静脉外径(0.61±0.02)mm,多为1条,占91.67%,偶见两条,占8.33%。结论 (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逆行岛状皮瓣可设计三种术式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以内踝前动脉与跗内侧动脉、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以三条动脉共同为主要血供动脉;可设计以第一跖骨颈、第一跖趾关节以远为转移点的两种皮瓣,使该皮瓣血管蒂长、可切取面积大,增加了临床应用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肌 岛状皮瓣 前足缺损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前踝上皮瓣在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洪翔 李超 +2 位作者 邹欣欣 曹金林 宁涛 《安徽医学》 2009年第6期612-613,共2页
目的探讨前踝上皮瓣在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于2007年2月至2008年7月采用前踝上皮瓣修复前足部外伤致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关节、肌腱外露患者25例。皮瓣面积9cm×7.5cm~6cm×5cm。结果皮瓣全... 目的探讨前踝上皮瓣在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于2007年2月至2008年7月采用前踝上皮瓣修复前足部外伤致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关节、肌腱外露患者25例。皮瓣面积9cm×7.5cm~6cm×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血管危象发生。术后2~13个月有20例得到随访。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外形满意,能走路且较稳。踝上供区植皮愈合良好,无破溃发生。结论认真研究前踝上皮瓣的解剖特点,熟练掌握皮瓣切取方法,应用前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中可以解决前足缺损修复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前足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
下载PDF
游离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前足中小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力 幸超峰 +6 位作者 沈立云 周明武 杨瑞甫 王飞云 熊颖杰 朱杰 李士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探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前足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给予骨折内固定、血管神经肌腱修复、皮肤回植及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等处理,7~10d后,待组织坏死界限清晰后,进行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 目的 探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前足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给予骨折内固定、血管神经肌腱修复、皮肤回植及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等处理,7~10d后,待组织坏死界限清晰后,进行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皮瓣切取面积为3.0cm×5.0cm~6.0cm×10.0cm,供区全厚皮打包加压包扎.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出现动脉血管危象,探查后部分成活,植皮后痊愈.10例获得了1个月~2年随访,无色素沉着及溃疡,外观满意.8例感觉达S 3,4例达S 2.结论 游离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瓣为穿支皮瓣的延伸,符合现代皮瓣移植的最新观点,具有可一期修薄,不牺牲主干血管,解剖相对简单,供区损伤小,手术在同一区域等优点,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浅动脉 前足缺损 穿支皮瓣
下载PDF
前足外侧缺损复合皮瓣转移修复再造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丽 韩悦 杨媛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5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带腓血管蒂的小腿外侧复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外侧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济南军区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收治的38例急诊或择期行带腓血管蒂的小腿外侧复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再造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采用带腓血管蒂的小腿外侧复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外侧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济南军区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收治的38例急诊或择期行带腓血管蒂的小腿外侧复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再造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行复合皮瓣移植手术,移植皮瓣最终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患者足活动无疼痛,行走无跛行,足部外形基本满意,可以穿鞋,可以参加正常的生产劳动及参与社会活动。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有利于小腿外侧复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外侧缺损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足 皮瓣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