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3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联合神经节苷脂在急性颈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蒋春闪 张磊峰 程向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7期10-14,共5页
目的:分析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联合神经节苷脂在急性颈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前路减压组及联合减压... 目的:分析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联合神经节苷脂在急性颈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前路减压组及联合减压组,各40例。前路减压组单进行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联合减压组在前路减压组基础上增加神经节苷脂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脊髓损伤ASIA的运动及感觉指数评分表(ASI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进行对比,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水平和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3、6及12个月,联合减压组ASIA评分均高于前路减压组(P<0.05);治疗1个月后的联合减压组的躯体生活自理表(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评分均低于前路减压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与前路减压组相比,联合减压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较低(P<0.05);治疗1个月后,与前路减压组相比,联合减压组优良率较高(P<0.05)。结论: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颈脊髓损伤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其生活能力,减轻脊髓和神经元的损伤,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脊髓损伤 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 神经节苷脂 水平移位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2
作者 孙鸣晓 王金财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开放ACDF治疗,B组40例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参数,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1年的疼痛度、颈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测量颈椎Cobb角,并计算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B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较A组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发生2例脑脊液漏,B组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组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年NRS、JOA评分、颈椎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而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89.47%与B组的92.5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失血量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手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 颈椎病 并发症 疼痛度 颈椎神经功能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Ⅰ、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伴椎管狭窄对比观察
3
作者 席健伟 马超 +4 位作者 刘磊 刘光普 韩猛 卜晋辉 王鑫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DS指标[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矢状面平衡(SVA)]、SS指标[下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PT、SVA均减小,LL均增大(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LL、PT、S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均>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的DS伴SS效果均较好,且并发症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植骨融合内固定 脊柱融合 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 脊柱侧凸 退行性脊柱侧凸 椎管狭窄
下载PDF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4
作者 万小彬 徐启飞 赵广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微创组予以小切口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ILF)。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 d、3 d免疫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评分(ODI评分)、疼痛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低,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较短(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与常规组(12.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降低,且微创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改善,且微创组改善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总满意度(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80.85%)(P<0.05)。结论同传统PLIF相比,TILF治疗单节段LSS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引流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椎管形态恢复,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腰椎管狭窄症 硬膜囊面积 疼痛程度
下载PDF
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效果
5
作者 郭亮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究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浠水县中医院治疗的98例D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椎板减压术)与观察组(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各49... 目的:探究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浠水县中医院治疗的98例D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椎板减压术)与观察组(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各49例,对比两组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影像学指标[胸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椎体滑移度、滑脱角、椎间盘高度]、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C反应蛋白(CRP)]、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胸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椎体滑移度、滑脱角、椎间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椎体滑移度、滑脱角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椎间盘高度、胸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TNF-α、IL-1α、CRP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SS接受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腰椎功能,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腰椎功能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的效果对比
6
作者 曾娘华 易伟宏 +2 位作者 王尔天 杨大志 褚千琨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2、4、12、24 h,研究组疼痛评分分别为(1.25±0.15)、(3.11±0.98)、(2.54±0.52)、(1.64±0.3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0.68)、(5.13±1.57)、(4.63±1.65)、(3.79±1.03)分(P<0.05)。结论 对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来说,在其治疗过程中加以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干预,止痛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泵 切口浸润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 后疼痛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7
作者 杜壮文 欧阳帆 +1 位作者 王恩梁 曾繁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骨代谢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疼痛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病人创伤更小,利于恢复,安全性更高,治疗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 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8
作者 宋小艳 白珂阳 刘永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69-0172,共4页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患者行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颈椎病患者100例,依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组(优质护理...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患者行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颈椎病患者100例,依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组(优质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干预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焦虑程度、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CSA-GA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NDI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均快于护理前(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均大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CSA-GAS评分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NDI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均快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1/50)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24.00%(12/50)(χ2=10.699,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00%(46/50)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66.00%(33/50)(χ2=10.187,P<0.05)。结论 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 颈椎病 FTS理念 优质护理干预 颈椎活动度 颈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黄菁 李琴 +4 位作者 万琴 罗小英 黄正 黄菊 赖娟 《医疗装备》 2023年第7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医院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脊椎损伤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 探讨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医院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脊椎损伤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由专科护士及手术室护士分别按病区护理常规与手术室护理常规各自施护),观察组接受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比较两组焦虑程度、术时气管推移有效配合率和体位正确配合率、术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前、术后访视结束时,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时气管推移有效配合率和体位正确配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对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降低焦虑程度,提高术时有效正确配合度,降低术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士 专科护士 协同护理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永胜 张晓璇 +3 位作者 宋兴华 田慧中 郑君涛 谢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1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R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术式情况分为单纯减压组(31例)和减压内固定融合组... 目的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R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术式情况分为单纯减压组(31例)和减压内固定融合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脑脊液漏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年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单纯减压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减压内固定融合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减压内固定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9%vs 71.43%;χ^(2)=0.069,P=0.793)。两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均可有效治疗RLDH,单纯减压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再手 单纯减压 减压内固定融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颈椎前路X形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刘浩 刘洋 +5 位作者 王贝宇 丁琛 孟阳 王宏 戎鑫 洪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2-601,共10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X形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X-shape-corpectomy and fusion,ACX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骨科行ACXF治疗的双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X形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X-shape-corpectomy and fusion,ACX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骨科行ACXF治疗的双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的双节段颈椎病患者进行比较。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信息、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及1年时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和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估;测量ACXF组术中前方截骨距离以及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颈椎整体曲度、手术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e unit,FSU)活动度及高度、后方减压范围、骨性椎管前后径(anterior-posterior diameter,APD)和面积(spinal canal area,SCA)等影像学参数,评估椎间融合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相关并发症。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其中17例行ACXF,29例行ACCF。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ACXF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44.71±30.44min、109.41±55.51ml和8.35±1.46d,ACCF组分别为155.17±27.86min、126.90±51.55ml和12.03±3.34d,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ACXF组住院时间显著性少于ACCF组(P<0.001)。两组患者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和1年时的JOA评分、VAS评分及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时的NDI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两组同时间点的JOA评分、VAS评分和ND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颈椎曲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即刻、6个月和1年时ACXF组显著性大于ACCF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FSU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1),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即刻FSU高度较术前显著性增加(P<0.01),ACXF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CXF组后方减压范围为11.66±1.31mm,显著性小于ACCF组(16.32±2.00mm)(P<0.001);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骨性椎管APD和SCA均术前显著性增大,ACXF组术后各时间点的骨性椎管SCA及术后1年时的APD小于同时点ACCF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的融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CXF组内置物下沉的发生率分为别17.65%(3/17)、23.53%(4/17)及23.53%(4/17),均显著性低于同时间点ACCF组(P<0.05)。ACXF组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轻度吞咽困难,予以保守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出院时症状消失;无脑脊液漏发生。ACCF组术后出现4例吞咽困难,行康复训练,出院时症状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3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予以延迟拔管等对症治疗,出院时治愈。结论:ACXF可以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与ACCF一致;且在保证充足减压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术后内置物沉降的发生,是治疗合并椎体段狭窄的双节段颈椎病的一种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颈椎病 颈椎前路X形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固定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固定 椎体段狭窄
下载PDF
Dynesys动态固定联合显微内镜减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纪强 翟睿 +2 位作者 巴成磊 孙刚 刘小坡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Dynesys动态固定联合显微内镜减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青岛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8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联合显微内镜减... 目的观察Dynesys动态固定联合显微内镜减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青岛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8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联合显微内镜减压术治疗的101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的8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手术节段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度(ROM)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30d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术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障碍指数表评分、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疾患评分均较术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手术节段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对于椎间隙高度的维持较对照组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ROM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观察组仍保留手术节段部分R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ASD加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症状性退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联合显微内镜减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远期临床疗效显著;可保留手术节段部分ROM,仍不能消除AS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Dynesys动态固定 显微内镜减压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
下载PDF
吞咽功能状况评估下精细化康复护理在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晶晶 刘洁 张东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状况评估下精细化康复护理在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12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状况评估下精细化康复护理在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12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实施吞咽功能状况评估下精细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护行为、营养指数、疼痛情况及颈椎功能等变化。结果:出院后,两组自护行为、营养指数、疼痛情况及颈椎功能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实施吞咽功能状况评估指导下精细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策,在强化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改善机体营养状态、降低疼痛程度的同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 吞咽功能状态评估 精细化康复护理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患者颈椎挥鞭样损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凯 蔡凯文 +4 位作者 罗科锋 卢斌 张威 陆继业 蒋国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1-447,共7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因颈椎间盘突出致颈椎管狭窄患者遭受颈椎挥鞭样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50例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因颈椎间盘突出致颈椎管狭窄患者遭受颈椎挥鞭样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50例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5~75岁(53.6±13.6岁)。根据术前颈椎MRI T2加权相中矢状位上目标节段纤维性椎管最小矢状径分为狭窄组(最小矢状径≤13mm,32例)和非狭窄组(最小矢状径>13mm,18例),两组间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狭窄组随访25.6±7.4个月,非狭窄组27.4±8.3个月,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ASIA评分的总分、感觉评分、运动评分,计算术后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和末次随访时的手术改善率,记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SIA评分总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上肢运动评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下肢运动评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IA感觉评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狭窄组与非狭窄组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37.3%和55.9%,术后1年分别为61.3%和73.6%,末次随访分别为77.3%和91.1%,上述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狭窄组手术改善率为88%(28/32),非狭窄组为(94%)(1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出现4例颈部轴性疼痛;狭窄组13例、非狭窄组11例术后出现吞咽疼痛或吞咽异物感,行对症治疗后改善;狭窄组出现1例椎前血肿和2例C5神经根麻痹,经神经营养、消肿等对症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摔倒等意外突发事件。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外伤前合并有颈椎间盘突出致颈椎管狭窄的患者术后短期疗效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 颈椎间盘突出 挥鞭样损伤 颈椎椎管狭窄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
15
作者 高志祥 王红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减压组(常规椎管减压术治疗,n=40)和植骨组(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分析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减压组(常规椎管减压术治疗,n=40)和植骨组(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n=40)。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疗效、脊柱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前后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36(SF-36)]。结果:植骨组优良率高于减压组,卧床时长、骨折端愈合时长短于减压组,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管侵占率、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植骨组优于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可加快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恢复脊柱功能,纠正脊柱参数,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椎管减压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刘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68-70,共3页
探究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1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按机数字表法分类,观察组和对照组... 探究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1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按机数字表法分类,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滑脱度(SP)、腰骶角(LSA)、骨盆入射角(PI)、骶骨水平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滑脱角(SA)、腰1垂线与骶1的距离(LASD的差异。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SP、LL、SA和LS-A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SS、PT和LSA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滑脱复位率分别为(63±23)%和(5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L、△SA分别为(-3.2+6.9)°和(-2.2+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10.2)°和(2.3+5.5)°(P<0.05);观察组的△LASD(4+10)m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0)mm(P<0.05)。结论 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在减小LL和SA方面,微创手术效果更为显著;在滑脱复位方面,传统开放手术的滑脱复位率高于微创手术,且传统开放手术可明显减小LSAD,改善脊柱-骨盆矢状位力线平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盘镜 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Ⅰ、Ⅱ 度退变性腰椎滑脱 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良意 周杰 +2 位作者 曹前来 杨海涛 王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2年1月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48...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2年1月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48~76岁,平均52.32±5.73岁。脊髓型颈椎病26例,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病变累及3个节段29例,累及4个节段3例。术前JOA评分为8.07±1.82(5~11)分,颈前柱高度为67.29+2.63(61.98.73.01)mm,颈椎曲度C值为2.86±2.63[(一3.14)~8.42]。均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其中脊髓主要受压节段采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脊髓次要受压节段行椎间隙减压。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时JOA评分、颈前柱高度与颈椎曲度C值的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90~16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100—350ml,平均200ml。术后1例出现饮水呛咳,术后2周恢复正常;2例出现声音嘶哑,经对症处理均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随访12~24个月,平均14.0+3.1个月。术后6~12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无假关节形成和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术后l周、6个月、12个月时颈前柱高度、颈椎曲度C值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68-38±11.07)%,按改善率评定手术疗效,优11例,良17例,好转4例。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病 前路减压 内固定 脊柱融合
下载PDF
颈前冷敷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国妹 万冬花 +4 位作者 龙新华 周荣平 姚剑英 周玉娟 刘志礼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531-3532,共2页
目的探讨冰袋颈前冷敷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术后给予常规气道雾化,观察组39例在常规气道雾化的基础给予冰袋颈前冷敷。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冰袋颈前冷敷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术后给予常规气道雾化,观察组39例在常规气道雾化的基础给予冰袋颈前冷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9),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吞咽困难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袋冷敷切口能有效减少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缩短吞咽困难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吞咽困难 冷敷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9
作者 李玲 毛贵超 +1 位作者 韦柳情 邓盼盼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6期61-64,共4页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椎管减压术,观察组接受椎间植骨融合...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椎管减压术,观察组接受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Cobb角、脊柱功能障碍、舒适度、心理状态、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度数小于对照组,脊柱功能障碍评分、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应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可更好地促进患者脊柱生理曲度恢复,改善患者脊柱功能,还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对其心理、睡眠和生活质量均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单纯椎管减压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临床护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窦锐 曹艳霞 +1 位作者 金秀均 吕卫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术后关键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颈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30例CSM患... 目的探讨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术后关键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颈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30例CSM患者术后病情均明显好转,大部分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1例出现喉上神和喉返神经损伤,3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的术后护理对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CSM保证手术疗效、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减压 前路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