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Frame拉钩在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谭军 谢宁 +2 位作者 陈雄生 周许辉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微创条件下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技巧。方法:采用AO多用途脊柱拉钩SynFrame经腹膜外入路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20例,其中L4/512例,L5/S18例。结果:前路手术时间90~120min,失血量125~200ml,拉钩深度12~18cm,植... 目的:探讨在微创条件下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技巧。方法:采用AO多用途脊柱拉钩SynFrame经腹膜外入路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20例,其中L4/512例,L5/S18例。结果:前路手术时间90~120min,失血量125~200ml,拉钩深度12~18cm,植骨块高度最大25mm,最小12mm,平均17mm,。随访5~24个月,平均10.1个月。患者疼痛消失,动态X线片见椎间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2.5~5.5个月,平均2.8个月。未出现大血管损伤、男性交感链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腹膜外入路SynFrame拉钩下完成L4/5和L5/S1的椎间融合术创伤小、手术难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Frame拉钩 前路椎体间融合 手术技巧 腹膜外入路 手术指征
下载PDF
腹腔镜下前路椎体间融合术
2
作者 应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 前路椎体间融合 脊柱融合
下载PDF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高乾坤 《临床研究》 2020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对比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5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病变类型与合并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即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组)与腰... 目的对比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5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病变类型与合并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即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组)与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ALlF组)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ALlF组的手术时间短于PLIF组,出血量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L4~L5、S5~S1椎间高度较术前均有所好转,但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 0.05),另外术后两组患者的脊髓功能评定标准(JOA)评分与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升,但组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 0.05)。结论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均能获得理想手术效果,但需要根据病变类型以及合并症合理选择,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融合 前路椎体间融合 滑脱 内固定
下载PDF
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L5-S1峡部裂伴腰椎滑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武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治疗老年L 5-S 1峡部裂伴腰椎滑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3例老年L 5-S 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ALIF治... 目的探讨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治疗老年L 5-S 1峡部裂伴腰椎滑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3例老年L 5-S 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ALIF治疗,术后评价其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的改善情况,复查腰椎X线片观察患者脊柱融合情况。结果43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3.74±25.8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92.14±54.69)mL,其中1例术中出现左髂总静脉轻微外侧损伤。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6.38±8.29)个月,JOA评分由术前(15.9±4.7)分增加至末次随访(27.8±2.9)分,ODI指数由术前(58.2±22.6)%降低至末次随访时(21.3±14.2)%,腰痛、腿痛VAS由术前(6.5±2.1)、(6.2±1.7)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1.4±1.6)、(1.6±1.6)分,滑脱度由术前(19.2±7.3)%降至末次随访时(5.9±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显示,植骨融合率100%。结论ALIF治疗老年L 5-S 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缓解腰部及腿部疼痛,促进腰部及腿部功能恢复,植骨融合良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性腰滑脱 前路融合 手术
下载PDF
L_(5)/S_(1)节段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神经解剖学分析
5
作者 李维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7期592-595,共4页
目的观察L_(5)~S_(1)椎体腹侧的腰自主神经,为L_(5)/S_(1)节段前路腰椎手术提供神经解剖学数据。方法将10具成人腰骶部标本用于解剖学观察,仔细去除腹腔内脏器,然后在显微镜下分离出L_(5)~S_(1)椎体腹侧的腰自主神经,并观察其形态、走... 目的观察L_(5)~S_(1)椎体腹侧的腰自主神经,为L_(5)/S_(1)节段前路腰椎手术提供神经解剖学数据。方法将10具成人腰骶部标本用于解剖学观察,仔细去除腹腔内脏器,然后在显微镜下分离出L_(5)~S_(1)椎体腹侧的腰自主神经,并观察其形态、走行、分布规律等解剖学特征。采用精确到0.01 mm的游标卡尺测量上腹下丛的长度及其右侧缘分别在L_(5)下终板平面(D2)和S_(1)上终板平面(D3)与腹正中线的距离,上腹下丛右侧缘在L_(5)下终板平面与右髂总/内动脉之间的距离(D4)、在S_(1)上终板平面与右髂内动脉之间的距离(D5)及其最右侧缘与腹正中线的距离(D6)。结果上腹下丛由腹主动脉丛、肠系膜下丛以及双侧的第3和第4腰内脏神经的神经纤维汇合而成,主要分布于L_(5)/S_(1)椎间隙腹侧,其主干长度为(59.10±5.31)mm。D2在腹正中线左侧(3.72±3.09)mm,D3在腹正中线右侧(1.79±6.00)mm,D6在腹正中线右侧(4.74±5.60)mm,D2与D3之间有统计学差异(F=6.666,P=0.019),D2与D6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F=17.502,P=0.010),但是D3与D6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1.296,P=0.270)。D4为(17.42±6.99)mm,D5为(20.58±9.01)mm,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0.767,P=0.393)。上述数据在不同性别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L_(5)/S_(1)椎间盘平面上,右髂总/内动脉逐渐走向腹中线外侧,故其与上腹下丛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上腹下丛右侧缘和右髂总/内动脉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其与腹正中线的距离,且在右髂总/内动脉和腹正中线之间存在极其少量的腰自主神经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融合 腰自主神经 上腹下丛 解剖
下载PDF
电视腹腔镜辅助下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鹏 杨庆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常规入路前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差异性。 方法将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 (4只 ) ,前路切开手术组 (4只 )和腹腔镜手术组 (6只 )。记录术中的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定期拍片以观察融合进程 ,术后 3月处死动...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常规入路前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差异性。 方法将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 (4只 ) ,前路切开手术组 (4只 )和腹腔镜手术组 (6只 )。记录术中的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定期拍片以观察融合进程 ,术后 3月处死动物并取材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和组织学定性及定量评价。 结果放射学检查不能确定融合节段发生了完全的椎体间融合。生物力学显示两手术组在融合节段处的僵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前路切开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之间的差别不明显。光镜下 ,两种手术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残余椎间盘组织 ,终板下软骨破坏和椎间隙内纤维样组织或各成熟阶段的骨小梁并与宿主骨小梁发生连接。图像定量分析显示尽管前路切开手术组的椎间盘终板摘除率均高于腹腔镜手术组 ,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电视腹腔镜辅助下前路腰椎融合术能达到切开手术时相似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腹腔镜 前路融合 生物力学 图象分析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胡益文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将48例下腰椎不稳患者按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前路融合内固定(ALIF组)20例,后路融合内固定(PLIF组)28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椎间高度、术...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将48例下腰椎不稳患者按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前路融合内固定(ALIF组)20例,后路融合内固定(PLIF组)28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椎间高度、术后并发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椎间高度、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IF和PLIF内固定均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有效术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病变类型加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融合 后路腰融合 下腰不稳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刘枫 王露露 +1 位作者 杨忠利 汪银魁 《大医生》 2024年第15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收治的200例MCSM患者为...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收治的200例MCS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ACCF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ACD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颈椎功能和脊柱功能评分、生物力学特征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降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NDI评分更低,JOA评分更高(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C2~C7 Cobb'角和颈椎总活动度(ROM)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DF治疗MCSM有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疗效,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盘切除植骨融合 前路次全切除融合 多节段脊髓型颈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开放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银 陈根元 +2 位作者 胡龙 萧文耀 王建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3期2415-2422,共8页
背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采用微小切口经可扩张通道进行,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相比,微创技术视野小,操作更为精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恢复。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 背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采用微小切口经可扩张通道进行,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相比,微创技术视野小,操作更为精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恢复。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及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检索2005至2012年间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4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纳入以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为研究对象,比较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队列研究及回顾性队列研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经过筛选纳入7个研究(856例患者)。7个研究圴选用手术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手术操作时间与开放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1);6个研究选用术中出血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手术(P<0.00001);2个研究选用手术后下地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术后下地时间短于开放手术(P<0.00001);6个研究选用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并发症与开放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5);3个研究选用融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术后融合率与开放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1.00)。提示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较理想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关节植入物循证医学 退行性腰疾病 单节段 融合 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 META分析 随机对照 前路椎体间融合 后路融合
下载PDF
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与标准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10
作者 罗东 罗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4期127-127,129,共2页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与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S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各自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症,以丰富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选择。方法:利用日本千叶大学的评分方法...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与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S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各自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症,以丰富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选择。方法:利用日本千叶大学的评分方法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年内的优良率均在90%以上,无显著差异;在2年以后,ADIF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S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DIF和SD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正确选择,但从其远期疗效来看,ADIF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标准的腰盘髓核摘除术 前路盘切除融合 远期疗效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白索综合征1例
11
作者 周文明 南伟 张海鸿 《中国医药》 2023年第5期750-752,共3页
脊髓型颈椎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CDF)是颈椎病最为经典的传统术式之一。但ACDF除了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外亦有许多相关并发症,如血肿形成压迫、术中直接损伤脊髓等,最为凶险的... 脊髓型颈椎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CDF)是颈椎病最为经典的传统术式之一。但ACDF除了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外亦有许多相关并发症,如血肿形成压迫、术中直接损伤脊髓等,最为凶险的当属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白索综合征(WCS)是SCIRI影像学上的特殊表现,特点为手术颈椎相应节段的脊髓出现呈白色索状的大面积水肿。本研究报道1例ACDF术后发生瘫痪,在排除血肿压迫和术中直接损伤脊髓后证实发生了WCS,经积极行后入路扩大减压术后患者瘫痪症状明显减轻,结果表明对于ACDF术后发生WCS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非常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挽回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盘切除植骨融合 白索综合征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极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入路安全性及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磊 戎利民 董健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6-1050,共5页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经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经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前路手术常需普通外科或血管外科医生协助,存在大血管与内脏损伤、男性还存在逆行射精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融合 相关并发症 极外侧入路 后路腰融合 安全性 lumbar 退行性疾病 孔入路
下载PDF
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与标准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比较
13
作者 任伟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与标准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S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远期疗效、各自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证,以丰富LDH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选择。方法:应用日本千叶大学的评分方法...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与标准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S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远期疗效、各自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证,以丰富LDH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选择。方法:应用日本千叶大学的评分方法和JOA评分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长期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年内优良率均在90%以上,差异无显著性;2年后,ADIF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S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JOA得分较术前均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2年以后的JOA评分SD组和ADIF组分别为(20.98±8.20)分和(26.13±8.8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两年SD组和ADIF组患者不满意率分别为43.8%和1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DIF和SD用于LDH的治疗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正确选择,但从其远期疗效来看,ADIF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标准腰盘髓核摘除术 前路盘切除融合 远期疗效
下载PDF
用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孟庆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2期282-282,共1页
目的 :观察用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0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前路... 目的 :观察用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0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锥间高度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00ml,平均手术时间为155min,术后的平均锥间高度为9.2mm,其中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腹胀(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12%)。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20ml,平均手术时间为220min,术后的平均锥间高度为9.0mm,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神经根牵拉症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0%)。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症状均好转。结论 :用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均较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融合 后路腰融合 下腰不稳
下载PDF
不同融合方式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成俊 宋跃明 +2 位作者 陈均容 陈经勇 李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5577-5581,共5页
背景:腰椎融合已广泛应用于腰椎疾患,但腰椎融合后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存争议,不同融合方式的节段稳定性及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腰椎融合节段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相邻上节段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将新西兰大白... 背景:腰椎融合已广泛应用于腰椎疾患,但腰椎融合后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存争议,不同融合方式的节段稳定性及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腰椎融合节段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相邻上节段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前路椎体间融合组(切除L5~6椎间盘,终板去皮质化,自体髂骨移植)、后外侧融合组(L5~6双侧横突去皮质化后自体髂骨移植)、环状融合组(先行前路椎体间融合,1周后作后外侧融合)、对照组(不作手术)。术后12周处取标本作影像学检查、手触测试、生物力学测试。对融合标本分别施加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纯力矩,比较不同融合方式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及邻近节段运动范围。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前路椎体间融合组、环状融合组、后外侧融合组L5~6节段屈曲活动度分别下降86.24%(P<0.05),88.74%(P<0.05),73.10%(P<0.05),融合节段近上节段L4~5屈曲运动范围分别增加52.22%(P<0.05),55.89%(P<0.05),27.11%(P<0.05)。说明3种融合方式均显著提高融合节段稳定性,环状融合提供的节段稳定性最高,后外侧融合提供的节段稳定性最低。3种融合方式均使融合节段邻近上节段运动范围显著增加。前路椎体间融合,360°融合使邻近上节段屈曲运动范围增加无统计学差异。后外侧融合使邻近上节段屈曲运动范围增加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体间融合 360°融合 后外侧融合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探讨前路ACDF与后路PDDL术对颈椎疾患非典型症状的缓解及可能机制
16
作者 邱淳烈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2期196-198,202,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interbody fusion,ACDF)和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posterior double open door laminoplasty,PDDL)对颈椎病患者非典型症状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8月~2018年8...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interbody fusion,ACDF)和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posterior double open door laminoplasty,PDDL)对颈椎病患者非典型症状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3例,所有患者均存在颈肩痛和上肢放射痛、麻木、精细运动能力减退等颈椎病典型症状;同时,伴有至少以下任一项非典型症状:包括视力模糊、头痛、恶心、心悸、耳鸣、眩晕、记忆力减退和腹部不适等。颈髓受压1~2个节段的51例患者酌情选择ACDF手术治疗(ACDF组),颈髓受压≥3个节段的42例患者则接受了PDDL手术(PDDL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前非典型症状构成情况进行比较;术后2年时,门诊观察两组患者的非典型症状改善情况,并作分组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前非典型症状构成情况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时,两组的非典型症状均获得显著缓解,但两组的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DF与PDDL手术对颈椎病患者的非典型症状均可起到缓解作用;颈椎病非典型症状可能不是源于后纵韧带交感神经纤维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盘切除融合 后路双开门板成形术 非典型症状 交感神经
下载PDF
国人下腰椎前方血管解剖结构特点和入路分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梅洋 谭军 +2 位作者 贾连顺 李家顺 万卫平 《颈腰痛杂志》 2004年第6期385-388,共4页
目的研究国人下腰椎前方血管与椎间隙之间的解剖特点,并进行解剖结构分型,为下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入路,尤其是腹腔镜下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94例国人腰椎MRI片,观察腰3-4、腰4-5,腰5-骶1椎间隙横断面前方的大... 目的研究国人下腰椎前方血管与椎间隙之间的解剖特点,并进行解剖结构分型,为下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入路,尤其是腹腔镜下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94例国人腰椎MRI片,观察腰3-4、腰4-5,腰5-骶1椎间隙横断面前方的大血管解剖结构,判断腹主动脉的分叉位置和左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位置,并进行解剖结构分型。结果根据腹主动脉分叉、左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点与腰4-5椎间隙的上边缘之间的关系,确定4种类型。21例(22.3%)被归为A类(低分叉/低汇合),34例(36.2%)被归为B类(高分叉/高汇合),38例(40.4%)被归为C类(高分叉/低汇合),1例(1.1%)被归为D类(低分叉/高汇合)。在腰5-骶1间隙腹主动脉均已分叉,左髂总静脉均未汇合。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腰椎前方血管解剖位置具有多变性,以腰4-5椎间隙为著,使腹腔镜下手术入路变的复杂。术前常规腰椎MRI图像能用来进行血管解剖位置的分类,并设计最佳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融合 脊柱血管的生理结构 腹腔镜下脊柱融合 手术入路 MRI
下载PDF
显微镜与直视下ACDF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小民 刘明 +3 位作者 原文琦 詹学华 常龙 卢荣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ACDF)术中是否应用显微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显微镜组与非显微镜组38例。术后随访时间>2年,比...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ACDF)术中是否应用显微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显微镜组与非显微镜组38例。术后随访时间>2年,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微镜组与非显微镜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2.0±18.2)min和(78.0±14.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3±23.5)mL和(84.6±19.2)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少。显微镜组与非显微镜组患者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显微镜组与非显微镜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定位错误、大血管损伤和术后感染。结论 ACDF术中应用显微镜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未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显微镜下行ACDF操作更精细、损伤小、术中出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前路盘切除植骨融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ALIF在治疗L_5/S_1腰椎滑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鋆 徐杰 肖毓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腰椎滑脱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分为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退变性、创伤性和病理性5类,其中以L_5/S_1滑脱较为多见。腰椎滑脱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与腰部活动有明确关系的疼痛,伴间歇性跛行或根性疼痛,约2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必... 腰椎滑脱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分为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退变性、创伤性和病理性5类,其中以L_5/S_1滑脱较为多见。腰椎滑脱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与腰部活动有明确关系的疼痛,伴间歇性跛行或根性疼痛,约2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必须有明确的适应证。目前,治疗腰椎滑脱的术式较多,本文以近年来文献报道为基础,对前路腰椎间椎体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在治疗L_5/S_1腰椎滑脱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前路融合
下载PDF
下腰椎不稳症的骨科治疗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刚 舒敏锐 袁晓军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8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下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腰椎不稳症患者45例,并实施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椎间高度、JOA评分、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下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腰椎不稳症患者45例,并实施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椎间高度、JOA评分、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80.86±28.33)mL,平均手术时间为(151.61±27.24)min,术后经X线复查显示内固定效果良好,定期复查结果显示治疗优良率为88.89%;术后1年椎间高度及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例(11.11%)有明显腹胀症状,采取禁食和胃肠减压等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或腰椎再次滑脱等不良情况。结论采取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临床疗效显著,但需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不稳症 前路融合内固定术 高度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