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内镜前路经椎体联合后路经椎板间隙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1例报告
1
作者
王正基
廖文波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998-100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入路全内镜技术治疗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全内镜前路经椎体与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进行治疗,并使用相应临床评分与影像学手段对手术效果进行监测。结...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入路全内镜技术治疗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全内镜前路经椎体与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进行治疗,并使用相应临床评分与影像学手段对手术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都得到了缓解,VAS评分显示颈部及三角肌区疼痛明显缓解,JOA评分显示颈部功能得到明显恢复。MRI显示突出椎间盘被有效摘除,CT显示椎体内镜通道获得了骨性愈合,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存在,无颈椎不稳。结论联合入路全内镜技术治疗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初步展示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
颈
椎间盘
突出
联合全内镜技
术
前路经皮经椎体颈椎间盘切除术
后
路经
皮全内镜
颈
椎间盘
切除
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达
赵经纬
田伟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8年第1期52-56,共5页
一、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 1.手术历史与发展 下颈椎是指第3 -7颈椎节段.手术入路主要包括颈前入路和颈后入路2种,有时亦需前、后路联合手术.1955年,Robinson和Smith[1]最早报道了8例接受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患者.该研究入路并...
一、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 1.手术历史与发展 下颈椎是指第3 -7颈椎节段.手术入路主要包括颈前入路和颈后入路2种,有时亦需前、后路联合手术.1955年,Robinson和Smith[1]最早报道了8例接受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患者.该研究入路并非原创,而是将食管手术的标准入路应用于颈椎,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而来.随后,Southwick和 Robinson[2]详细描述了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的基本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
路
颈
椎间盘
切除
椎
间融合
术
颈
椎
前
路
椎
体
次全
切除
手
术
入
路
后入
路
颈
前
入
路
联合手
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后纵韧带切除与保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洪旭伟
曹国良
+2 位作者
蔡耿喜
刘情
丁自海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7-799,共3页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 Robinson 和 Cloward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伤病的手术方法,它能有效消除突向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增生骨赘及骨折碎片等。经前入路操作...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 Robinson 和 Cloward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伤病的手术方法,它能有效消除突向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增生骨赘及骨折碎片等。经前入路操作简单,体位改变少,并可同时植骨融合,以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压迫,重建椎体间高度,间接扩大椎管及神经根管容积,从而达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维持病变节段稳定的目的[1-2]。在外科治疗各类颈椎病的术式中,ACDF 较前入路椎体切除及融合术、椎板扩大成形术、椎板切除术等有明显的优势[3-4],并且 ACDF 的手术方式一直在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减压效果和更少的并发症。在手术中,彻底去除脊髓受压因素,如切除骨性致压物、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等硬性致压物已成为共识,但对非骨性因素,尤其是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是否切除及切除后的疗效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 ACDF 中关于 PLL 切除与保留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
前
路
减压融合
术
后纵韧带
切除
前
入
路
椎
体
切除
椎
板
切除
术
椎间盘
组织
神经功能恢复
外科治疗
脊髓受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思考
被引量:
49
4
作者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1-482,共2页
颈椎病作为骨科的常见病,其诊断和治疗一直受到重视。应用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病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以经前路途径为主,Smith-Robinson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技术曾一度成为颈...
颈椎病作为骨科的常见病,其诊断和治疗一直受到重视。应用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病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以经前路途径为主,Smith-Robinson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技术曾一度成为颈椎病治疗的主流术式。80年代后期,伴随对颈椎管狭窄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学者对颈椎病治疗理念的影响.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leminoplasty)逐渐成为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式并重的常用手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颈
椎
病
术
式
手
术
入
路
颈
前
路
椎间盘
切除
颈
椎
后纵韧带骨化
颈
椎
病治疗
手
术
治疗
椎
体
间植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内镜前路经椎体联合后路经椎板间隙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1例报告
1
作者
王正基
廖文波
机构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遵义医科大学组织损伤修复与再生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998-100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2060415)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项目[NO:教科技厅函(2020)39]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NO:黔科合平台人才-CXTD(2021)009]。
文摘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入路全内镜技术治疗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全内镜前路经椎体与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进行治疗,并使用相应临床评分与影像学手段对手术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都得到了缓解,VAS评分显示颈部及三角肌区疼痛明显缓解,JOA评分显示颈部功能得到明显恢复。MRI显示突出椎间盘被有效摘除,CT显示椎体内镜通道获得了骨性愈合,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存在,无颈椎不稳。结论联合入路全内镜技术治疗混合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初步展示了其可行性。
关键词
双节段
颈
椎间盘
突出
联合全内镜技
术
前路经皮经椎体颈椎间盘切除术
后
路经
皮全内镜
颈
椎间盘
切除
术
Keywords
two-segment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combined full endoscopic technique
anterior percutaneous transcorporeal cervical discectomy
posterior percutaneous full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达
赵经纬
田伟
机构
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8年第1期52-56,共5页
文摘
一、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 1.手术历史与发展 下颈椎是指第3 -7颈椎节段.手术入路主要包括颈前入路和颈后入路2种,有时亦需前、后路联合手术.1955年,Robinson和Smith[1]最早报道了8例接受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患者.该研究入路并非原创,而是将食管手术的标准入路应用于颈椎,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而来.随后,Southwick和 Robinson[2]详细描述了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的基本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关键词
前
路
颈
椎间盘
切除
椎
间融合
术
颈
椎
前
路
椎
体
次全
切除
手
术
入
路
后入
路
颈
前
入
路
联合手
术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后纵韧带切除与保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洪旭伟
曹国良
蔡耿喜
刘情
丁自海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微创外科解剖研究所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7-799,共3页
文摘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 Robinson 和 Cloward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伤病的手术方法,它能有效消除突向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增生骨赘及骨折碎片等。经前入路操作简单,体位改变少,并可同时植骨融合,以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压迫,重建椎体间高度,间接扩大椎管及神经根管容积,从而达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维持病变节段稳定的目的[1-2]。在外科治疗各类颈椎病的术式中,ACDF 较前入路椎体切除及融合术、椎板扩大成形术、椎板切除术等有明显的优势[3-4],并且 ACDF 的手术方式一直在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减压效果和更少的并发症。在手术中,彻底去除脊髓受压因素,如切除骨性致压物、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等硬性致压物已成为共识,但对非骨性因素,尤其是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是否切除及切除后的疗效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 ACDF 中关于 PLL 切除与保留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颈
前
路
减压融合
术
后纵韧带
切除
前
入
路
椎
体
切除
椎
板
切除
术
椎间盘
组织
神经功能恢复
外科治疗
脊髓受压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思考
被引量:
49
4
作者
刘忠军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1-482,共2页
文摘
颈椎病作为骨科的常见病,其诊断和治疗一直受到重视。应用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病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以经前路途径为主,Smith-Robinson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技术曾一度成为颈椎病治疗的主流术式。80年代后期,伴随对颈椎管狭窄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学者对颈椎病治疗理念的影响.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leminoplasty)逐渐成为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式并重的常用手术技术。
关键词
脊髓型
颈
椎
病
术
式
手
术
入
路
颈
前
路
椎间盘
切除
颈
椎
后纵韧带骨化
颈
椎
病治疗
手
术
治疗
椎
体
间植骨
分类号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内镜前路经椎体联合后路经椎板间隙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1例报告
王正基
廖文波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下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何达
赵经纬
田伟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后纵韧带切除与保留的研究进展
洪旭伟
曹国良
蔡耿喜
刘情
丁自海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思考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