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尾寒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1
作者 窦新雨 刘宇 +6 位作者 刘啸 祝斌 贾斐 王霖邦 金攻 沈飞 刘晓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合相关研究提供完备的动物模型和内植物性能的评估方案。方法选择小尾寒羊,改良术式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Cage)(对照组)、3D打印钛合金Cage(实验组1)及新方法钛合金Cage(实验组2)分别植入每只羊的不同颈椎节段(C2/3~C4/5),术后行血液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及材料生物安全性,利用X光、CT、Micro-CT及定量分析、硬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力学试验评估内植物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建立成功,血液学检测重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均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内植物生物安全性良好,X光及CT显示内固定位置及椎间融合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及6个月Micro-CT及定量分析表明,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内部的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目显著性升高(P<0.01),骨小梁间距显著性降低(P<0.01),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骨质长入更多(P<0.01),硬组织切片染色表明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孔隙内有明显骨质长入且较为密实,结合较PEEK Cage组略好,生物力学试验显示,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颈椎屈伸、侧弯、扭转运动范围(P<0.05),同时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P<0.05)。结论建立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后,利用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说明3种材料的Cage均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较PEEK Cage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性能更强,可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盘切除融合 盘突出症 绵羊模型 融合器
下载PDF
不同融合材料辅助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高锋 王林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95-97,12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融合材料在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基于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 目的:观察不同融合材料在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基于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自体组(30例)、异体组(30例)及联合组(30例),自体组术中采用修饰后的自体髂骨治疗,异体组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结合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联合组术中采用修饰后的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三组术后颈椎疼痛情况、颈椎高度、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后2、4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术后2、4周颈椎高度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随访第3、6、12个月时的日本骨科学会治疗分数(JOA)评分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随访第3、6、12个月时的植骨融合率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结论:修饰后的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Cage椎间融合器联合用于ACDF手术可促进患者颈椎高度及功能恢复,对提高植骨融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 前路盘切除减压融合 自体髂骨 异体同种骨 Cage融合器
下载PDF
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宗余 姜为民 +4 位作者 李雪峰 汪恒 史金辉 陈洁 杨惠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0-516,共7页
目的:对比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或cage联合前路钛板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ROI-C在颈椎病前路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1月我科采用桥形锁定椎间融合器或cage联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患... 目的:对比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或cage联合前路钛板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ROI-C在颈椎病前路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1月我科采用桥形锁定椎间融合器或cage联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患者共104例。其中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组(A组)患者46例,共89个节段,作为观察组;应用cage联合前路钛板内固定组(B组)患者58例,共106个节段,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动力位X线片,CT冠矢状重建,MRI检查,术后3d摄片复查,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定期随访,行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片复查,选择性复查CT及MRI,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吞咽困难、术前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椎间高度、融合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8个月。A组手术时间(一个节段73.2±8.1min,两个节段127.4±13.4min,三个节段152.7±19.4min)及术中出血量(1个节段62.3±20.2ml,2个节段83.2±32.4ml,3个节段 110.5±54.3ml)均明显低于B组(手术时间:一个节段84.3±7.2min,两个节段147.6±13.1min,三个节段184.1±21.3min;术中出血量:1个节段100.2±22.1ml,2个节段128.3±35.3ml,3个节段190.6±57.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分别为9.49±0.83分和12.45±1.00分,B组分别为9.21±1.00分和12.04±0.89分,两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分别为2.94±0.56分和1.24±0.44分,B组分别为2.88±0.54分和1.26±0.43分,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VA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前、术后Cobb角分别为20.35°±7.12°和26.82°±6.13°,B组分别为18.34°±7.32°和25.32°±8.91°,两组术后颈椎生理曲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前、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分别为5.83±1.02mm和8.47±1.83mm,B组分别为5.54±1.82mm和8.03±2.43mm,两组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6.52%,46例患者中仅有3例术后出现轻度吞咽困难,且症状在1个月内逐渐缓解;B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34.48%,58例患者中,轻度吞咽困难13例,中度吞咽困难7例。A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A组45例融合,融合率为97.8%;B组55例融合,融合率为94.8%;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未融合病例,至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改善明显,无相关不适。两组患者均无气管、食管损伤及喉返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能有效地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可以获得满意的融合率,且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周围组织损伤较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等优点,有望替代cage联合钛板固定应用于治疗颈椎病的前路融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融合 桥形锁定融合器(ROI—C)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对颈椎前路融合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世财 马飞 +7 位作者 唐超 廖烨晖 唐强 陈诗雨 李洋 周佳俊 王清 钟德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830-4835,共6页
背景:目前研究报道椎间融合器材料是影响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之一,但关于相同材料不同几何形状对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 背景:目前研究报道椎间融合器材料是影响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之一,但关于相同材料不同几何形状对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22例,根据术中使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不同分为柱形组(n=60)、马蹄形组(n=62)。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融合节段高度、C_(2-7)角、融合节段矢状成角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 d、1年及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降低(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影响降低(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马蹄形组术后6,12个月的融合率高于柱形组(P<0.05),术后6,12个月的改良Brantigan评分均低于柱形组(P<0.05);③末次随访时,马蹄形组融合器下沉高度低于柱形组(P<0.05),两组融合器沉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间手术前后的C_(2-7)角、融合节段矢状成角、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矢状成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显示,在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中,使用马蹄形及柱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其中应用马蹄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可提高早期融合率并减少椎间隙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融合 融合器 形状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6
下载PDF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彦 范子文 廖壮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527-2530,共4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ACIFC)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手术特点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型ACIFC行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结合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ACIFC)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手术特点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型ACIFC行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结合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长节段钢板内固定术(ACCF)治疗MCSM患者25例,分析手术特点及术后并发症,对比手术前后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s角变化和判断术后稳定性、融合率情况。结果 25例患者术后随访12~33个月,平均(22.5±6.5)个月,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8%。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不断提高(P<0.01),末次随访JOA评分优良率为84%。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融合节段Cobbs角度明显改善(P<0.01),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无明显Cobbs角度丢失(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融合器、钢板、螺钉移位,末次随访颈椎X线及CT检查判断ACIFC行ACDF融合率为71%,单椎体ACCF融合率为100%。结论零切迹ACIFC结合锁定钢板治疗MCSM可更多保留椎体结构、骨量及充分减压,同时避免前路长节段钢板的应用,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并保证手术节段术后稳定性及融合率,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 融合 零切迹颈前路融合器
下载PDF
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在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退变性颈椎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理平 沙卫平 +4 位作者 王黎明 严飞 宋锦程 吴耀刚 张兴祥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评价退变性颈椎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科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对104例退变性颈椎... 目的评价退变性颈椎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科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对104例退变性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椎间减压ROI-C融合固定术,共植入108枚ROI-C。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脊髓型颈椎病56例。术后3d、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随访并复查X线片或CT,用JOA、VAS评分评价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情况,根据末次随访时颈椎X线片或CT评价椎间隙高度和ROI-C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本组10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1±7.39)个月,平均8~30个月;手术平均时间:单节段(51.30±2.17)min,双节段(105.53±7.14)min;平均出血量:单节段(43.72±2.63)mL,双节段(71.57±4.20)mL。神经根型颈椎病: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椎间隙高度平均为(16.79±0.95)分、(2.36±0.90)分及(6.76±1.11)mm,与术前的(14.53±1.02)分、(7.70±1.60)分及(3.94±0.7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脊髓型颈椎病:末次随访时JOA、VAS评分及椎间隙高度平均为(14.21±1.82)分、(1.44±0.79)分及(6.50±1.13)mm,与术前的(10.18±1.62)分、(3.53±1.46)分及(3.71±0.80)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104例均获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单节段(4.20±1.53)个月,双节段(5.41±6.15)个月。本组病例未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脊髓损伤、吞咽困难等并发症,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感染、ROI-C松动移位或下沉等。结论退变性颈椎病行ACDF应用ROI-C能有效重建病变椎间隙高度,获得可靠的颈椎稳定性及椎间融合率,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低,术后神经功能及疼痛改善显著,因此颈椎病行ACDF中单独应用ROI-C安全、有效,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桥形锁定融合器 融合 前路盘切除融合
下载PDF
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术后早期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公伟 刘勇 刘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 研究椎间融合器作为植入物在下颈椎骨折脱位行颈椎前路手术后的早期稳定性。方法 统计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单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均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术后随访3~6个... 目的 研究椎间融合器作为植入物在下颈椎骨折脱位行颈椎前路手术后的早期稳定性。方法 统计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单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均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术后随访3~6个月,对比术前术后颈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术前术后植骨愈合后颈椎在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颈椎前凸角、椎体后缘移位情况)及水平位(椎体高度)的稳定性。结果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优于术前,术后颈椎在冠状位稳定性略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矢状位及水平位稳定性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植骨愈合前后,颈椎在冠状位及水平位稳定性稍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矢状位稳定性稍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稳定性研究需从椎体矢状位、水平位及冠状位3个方向着眼。颈椎压缩性骨折或撕脱性骨折伴脱位患者可行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固定。椎间融合器在术后早期恢复中存在椎体下沉及矢状位移位问题,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骨折脱位 稳定性 前路手术 融合器
下载PDF
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矢状位平衡随访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华 吴迪 +3 位作者 孙贺 张义龙 信丽丽 李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矢状位平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行单节段ACDF手术的6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实验... 目的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矢状位平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行单节段ACDF手术的6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实验组30例应用3D打印钛合金椎间融合器,对照组30例应用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平均住院日、各阶段随访的VAS、JOA评分和相关影像参数,评估疗效和矢状位平衡。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76.1±5.7)min和术中出血量(33.7±6.5)mL,均少于对照组的(85.5±6.5)min和(45.3±5.8)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JOA和VAS评分分别为(4.8±2.3)分、(7.7±1.5)分和(5.1±2.1)分、(8.0±1.6)分,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15.5±1.3)分、(1.0±0.6)分和(14.3±1.5)分、(1.8±0.7)分,两项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组间对比末次随访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各影像参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时段的影像参数与本组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椎间高度分别为(6.8±1.3)mm、(5.7±1.4)mm,椎间角度分别为(7.3±1.3)°、(6.0±1.4)°,C_(2~7)Cobb角分别为(23.6±5.3)°、(19.3±5.4)°,T1倾斜角分别为(24.3±2.2)°和(20.3±2.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钛合金椎间融合器应用于ACDF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临床效果良好,在改善并维持椎间高度、颈椎矢状位平衡等方面优于传统PEEK融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盘切除融合 3D打印 融合器
下载PDF
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凡栋 郑佳状 +4 位作者 陈宇 宋昭君 刘元彬 唐龙 王淼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 比较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 比较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颈前路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ACDF手术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参数(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两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5.17%),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0.34%),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ACDF手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融合器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 脊髓型颈 日本骨科协会评分
下载PDF
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何彦国 《中外医疗》 2015年第9期101-102,105,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颈椎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cage联合前路钛板内固定,观察组进行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固定,手术前后均进行了X... 目的研究和分析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颈椎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cage联合前路钛板内固定,观察组进行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固定,手术前后均进行了X线片的检查,将两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病变椎间高度、吞咽困难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程度、病变椎间高度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能够使颈椎的生理曲度和病变椎间高度得到有效的恢复,而且术后患者的吞咽困难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形锁定融合器 前路减压融合
下载PDF
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前路接骨板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怀霜 陆英杰 +4 位作者 朱天峰 钮俊杰 杨惠林 朱雪松 邹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881-887,共7页
背景:随着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广泛应用,ROI-C也被应用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目的:比较ROI-C及传统前路接骨板cage系统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 背景:随着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广泛应用,ROI-C也被应用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目的:比较ROI-C及传统前路接骨板cage系统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其中23例采用ROI-C(ROI-C组),19例采用传统前路接骨板cage系统(接骨板固定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包括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融合率、颈椎生理曲度、手术节段椎间盘高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与接骨板固定组患者比较,ROI-C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各出现2例轻度吞咽困难。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患者JOA评分、NDI均较术前改善,颈椎生理弧度、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0.01),且均获得满意椎间融合。各随访时间点两组患者JOA评分、NDI、颈椎生理弧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即术后首次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ROI-C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大于接骨板固定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ROI-C组患者椎间隙高度下降多于接骨板固定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手术能有效改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相比传统接骨板,ROI-C手术时间少,创伤小,且术后短期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恢复更为显著,但仍需注意颈托固定,防止早期椎间隙高度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前路手术 自锁定式零切迹融合器 传统接骨板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前路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柱海 曾建成 +3 位作者 王贤帝 谢天航 林润 黄石书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目的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前路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OLIF联合前路内固定治疗的76例腰4-5节段DL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前路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OLIF联合前路内固定治疗的76例腰4-5节段DL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于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在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L)、手术节段前凸角(SL),在CT矢状面重建图像测量椎间隙高度(DH)、滑脱距离(SD)、融合器沉降距离,计算滑脱改善率,评估融合情况及融合率。结果手术时间为(99.2±13.1)min,术中出血量为(37.8±7.1)ml。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术后3个月、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个月、12个月的LL、SL、DH、SD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时DH较术后1 d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术中出现腰5椎体上终板损伤,17例患者术后出现融合器沉降,2例患者出现大腿前侧麻木。术后12个月共有70例患者实现椎间植骨融合,融合率为92.11%。结论OLIF联合前路内固定治疗DLS临床疗效满意,能够有效矫正腰椎前凸及节段前凸,椎体滑脱部分复位,椎管减压效果确切,是治疗DLS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融合 退行性腰滑脱症 前路内固定 融合器沉降
下载PDF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宁 何百祥 +3 位作者 鲍刚 廉民学 李传坤 廉海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77,186,共5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28例单节段颈椎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患者使用传统颈前路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28例单节段颈椎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患者使用传统颈前路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A组),12例患者使用颈前路Zero-P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JOA评分及JOA改善率、NDI评分、吞咽困难发生率以及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吞咽困难发生率B组低于A组;两组JOA评分及JOA改善率在术后相同时间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NDI评分相比,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B组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融合节段椎体高度及高度增加率在术后1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B组明显大于A组(P〈0.05);两组融合节段Cobb角术后各时间段B组均明显大于A组(P〈0.05);两组C2~C7节段Cobb术后各时间段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椎间融合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单节段颈椎病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Zero-P椎间融合器能降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并在手术时间、术后颈椎生理结构恢复方面优于传统钛板椎间融合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 融合器
下载PDF
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淳德 孙浩林 +4 位作者 刘宪义 李宏 林景荣 邑晓东 刘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6月 ̄2006年3月对13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前路减压连续3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使用JOA评分评定其临床效果;测量并统计术前、术后1周...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6月 ̄2006年3月对13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前路减压连续3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使用JOA评分评定其临床效果;测量并统计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手术节段前柱高度;观察椎间植骨融合情况、椎间融合器沉降和移位、邻近节段有无退变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颈椎曲度D值比术前增加3.3±2.9mm(P<0.01),手术节段前柱高度比术前增加4.2±2.7mm(P<0.01);术后1个月时JOA评分较术前增加4.2±1.0分;随访12 ̄59个月,平均31.3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D值比术后1周减少1.1±1.9mm(P>0.05);手术节段前柱高度比术后1周减少1.8±2.4mm(P<0.05);手术节段融合率为91.7%;椎间融合器沉降发生率为35.9%;未发现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结论:选择恰当的适应证,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疾患 多节段 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融合器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金成春 鲍广全 徐宏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4-6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cage融合组35例和植骨融合组38例。分别行颈前路减压cage...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cage融合组35例和植骨融合组38例。分别行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及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8个月日本颈椎矫形外科学会评分(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曲度。结果 cage融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一过性咽部不适、供骨区疼痛发生率均低于植骨融合组(P均<0.05)。两组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18个月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曲度均升高(P均<0.05),而两组术后1周及18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均较好,但cage植骨融合术手术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单一颈节段 前路减压 融合器 植骨融合 自体髂骨块
下载PDF
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单节段椎体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椎间隙塌陷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伟 王鹏 +3 位作者 左威 程超 曾文 李维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3期2548-2552,共5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单节段椎体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术后椎间隙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采用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单节段固定椎体术治疗...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单节段椎体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术后椎间隙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采用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单节段固定椎体术治疗的62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患者随访期间发生椎间隙塌陷(CS)的情况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根据患者在随访期内是否发生CS分为塌陷组和未塌陷组。对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骨密度、手术节段、术前颈椎生理曲度(CA)、前后凸角(SA)、前高度(ADH)、后高度(PDH)等因素进行COX单因素分析。对分析结果有差异的因素进一步做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最后绘制术前CA值预测患者术后CS的ROC曲线并分析术前CA值对于术后CS发生的最佳预测点。结果完成随访的有62例患者,有27例发生CS(塌陷组),35例至终未发生CS(非塌陷组)。患者的术前SA、术前CA、术前ADH对患者术后发生CS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节段、术前骨密度及术前PDH对患者术后发生CS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将术前SA值、CA值、ADH进一步行COX多因素分析,术前SA值以及ADH对术后CS的发生无显著影响(P> 0. 05),患者术前CA值是术后CS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 461,P=0. 018)。术前CA评估术后CS发生的AUC为0. 753,术前CA的最佳预测值为2. 960,其敏感度为68. 6%,特异度为18. 5%。结论术前CA值是单节段ACDF联合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单节段椎体治疗CSM术后发生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值取2. 960时,对术后发生CS的预测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盘切除植骨融合 前路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 隙塌陷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椎前路钢板整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黎明 徐杰 +5 位作者 姚京东 荆珏华 沈海琦 侯明夫 桂鉴超 曾逸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前路钢板整合融合器 治疗 脊髓型颈
下载PDF
早期颈部康复训练对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行颈前路融合术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晓云 李玉伟 +2 位作者 温艳 郑艳红 王启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7-339,共3页
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 profile anterior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system,Zero-P),是一种置入颈椎间隙的内固定融合装置,与食管无接触、对相邻椎间盘无影响,固定强度及稳定性在侧屈和旋转方面强于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 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 profile anterior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system,Zero-P),是一种置入颈椎间隙的内固定融合装置,与食管无接触、对相邻椎间盘无影响,固定强度及稳定性在侧屈和旋转方面强于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而在屈伸活动方面与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没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融合 融合器 康复训练 切迹 内固定系统 疗效 患者 颈部
下载PDF
单节段颈前路椎间融合术后ROI-C融合器沉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国 吴建峰 黄稳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3-1069,共7页
目的:分析采用ROI-C行颈前路单节段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融合器沉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总结采用ROI-C行单节段ACDF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83例患者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 目的:分析采用ROI-C行颈前路单节段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融合器沉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总结采用ROI-C行单节段ACDF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83例患者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手术节段、吸烟史及骨密度检查结果。在术前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整体曲度(cervical alignment,CA)、融合节段角度(segmental angle,SA)、椎间隙前高度(anterior disc height,ADH)和椎间隙后高度(posterior disc height,PDH)。将随访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线片与术后即刻比较,ADH或PDH丢失>2mm判定为融合器沉降,分入沉降(subsidence)组(S组,22例),并记录沉降的部位;≤2mm分入未沉降(nonsubsidence)组(N组,61例)。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对以上参数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单节段ACDF术后ROI-C沉降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进一步分组使用χ2检验计算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进行评价。结果:单节段ACDF术后ROI-C沉降发生率为26.5%(22/83),其中陷入椎体前方终板者占63.6%(14/22)。S组、N组年龄分别为59.86±12.11岁、52.77±10.3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性别、吸烟史、手术节段和骨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组术前的CA、SA、ADH分别为-0.800°±5.637°、0.432°±2.162°和3.768±1.210mm,N组分别为4.893°±5.718°、1.198°±1.826°和5.066±1.257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1和P〈0.001),两组的P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A和年龄是ROI-C沉降的危险因素(P=0.014和P=0.038)。根据术前CA情况将患者分为术前CA后凸(CA<0°)和前凸(CA≥0°)组,根据术前年龄将患者分为<60岁和≥60岁组,χ2检验显示术前CA后凸和60岁以上病例ROI-C沉降概率分别比前凸和60岁以下病例高12.5倍和4.5倍(LR=12.529,P〈0.001;LR=4.454,P=0.030)。结论:术前CA后凸和年龄60岁以上是单节段ACDF术后ROI-C沉降的危险因素。选择ROI-C行单节段ACDF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时应考虑这两项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盘切除减压融合 融合器 沉降 曲度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置入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袁致海 赵海康 +1 位作者 陈明生 荣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置入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联合RO...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置入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联合ROI-C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ACDF联合前路钛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手术节段前凸角和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法评价颈椎病神经功能。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前凸角、Cobb角较对照组明显增大,且JOA评分及JOA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DF采用ROI-C置入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桥形融合器 脊髓型颈 并发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