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0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享决策干预对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钱瑜 刘欢 +3 位作者 赵中晶 赵磊 杜巨豹 陈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6期834-838,共5页
目的:分析共享决策干预对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64)接受常... 目的:分析共享决策干预对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64)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n=64)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共享决策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前1日、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比较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轴性症状评分、日本骨科学会颈椎评分及术后改善率的差异、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共享决策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轴性症状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颈椎评分项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颈椎评分改善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共享决策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的程度,减轻患者轴性症状,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决策干预 颈椎 前路颈椎减压融合术 预后 预康复
下载PDF
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在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退变性颈椎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理平 沙卫平 +4 位作者 王黎明 严飞 宋锦程 吴耀刚 张兴祥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评价退变性颈椎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科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对104例退变性颈椎... 目的评价退变性颈椎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科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对104例退变性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椎间减压ROI-C融合固定术,共植入108枚ROI-C。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脊髓型颈椎病56例。术后3d、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随访并复查X线片或CT,用JOA、VAS评分评价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情况,根据末次随访时颈椎X线片或CT评价椎间隙高度和ROI-C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本组10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1±7.39)个月,平均8~30个月;手术平均时间:单节段(51.30±2.17)min,双节段(105.53±7.14)min;平均出血量:单节段(43.72±2.63)mL,双节段(71.57±4.20)mL。神经根型颈椎病: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椎间隙高度平均为(16.79±0.95)分、(2.36±0.90)分及(6.76±1.11)mm,与术前的(14.53±1.02)分、(7.70±1.60)分及(3.94±0.7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脊髓型颈椎病:末次随访时JOA、VAS评分及椎间隙高度平均为(14.21±1.82)分、(1.44±0.79)分及(6.50±1.13)mm,与术前的(10.18±1.62)分、(3.53±1.46)分及(3.71±0.80)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104例均获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单节段(4.20±1.53)个月,双节段(5.41±6.15)个月。本组病例未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脊髓损伤、吞咽困难等并发症,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感染、ROI-C松动移位或下沉等。结论退变性颈椎病行ACDF应用ROI-C能有效重建病变椎间隙高度,获得可靠的颈椎稳定性及椎间融合率,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低,术后神经功能及疼痛改善显著,因此颈椎病行ACDF中单独应用ROI-C安全、有效,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 颈椎 椎间融合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下载PDF
双节段前路颈椎自锁式融合器融合术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洋 黎庆初 +5 位作者 朱召银 刘则征 闫慧博 尹刚辉 吕海 金大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3,共8页
目的 :观察应用自锁式融合器行前路颈椎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160例接受ACDF的双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应用MC+融合器(单锚定组)78... 目的 :观察应用自锁式融合器行前路颈椎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160例接受ACDF的双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应用MC+融合器(单锚定组)78例,ROI-C融合器(双锚定组)82例。测量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的影像学参数,包括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height of operation segment,HOS)、椎间隙角度(angle of operation segment,AOS)、C2-C7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 SVA)及T1倾斜角(T1 slope,T1S),并应用Erk五度分级法评价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植骨融合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160例患者各时间点影像学参数间的相关性;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同时间点两组间各影像学参数的差异;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时各参数进行对比;两组间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等级对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组内融合等级对比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术后随访13.42±6.01个月(6~31个月)。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AOS与C2-C7角、C2-C7角与T1S、AOS与T1S、T1S与C2-C7 SVA均呈正相关(P〈0.01),C2-C7SVA与AOS、C2-C7角均无显著相关性(P〉0.01)。术后3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HOS、AOS、C2-C7角及T1S较术前均有增加(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双锚定组AOS、C2-C7角及T1S均高于单锚定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融合等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等级较术后3个月时下降(P〈0.05)。结论:应用两种自锁式融合器行双节段ACDF均可恢复手术节段椎间隙的高度、角度以及颈椎曲度,ROI-C融合器较MC+融合器对维持术后手术节段角度及颈椎前凸更具优势。ACDF术后颈椎曲度的丢失可能引起胸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路颈椎融合术 自锁式融合器 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前路颈椎自锁钢板加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及失稳 被引量:3
4
作者 谭远超 刘峻 +1 位作者 张恩忠 邵诗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前路颈椎 自锁钢板 椎间融合器 颈椎骨折 颈椎脱位 颈椎失稳
下载PDF
钩椎关节骨赘切除前路颈椎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重症颈椎病(附112例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鸿儒 陈新 +1 位作者 查振刚 董炘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探讨对以切除钩椎关节椎后增生骨赘一切致压物为主的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重症颈椎病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确诊后 ,手术部位在局麻加颈丛麻醉下进行 ,术中全部使用我们设计的JZ— 1型颈椎病特殊器械行前路病椎椎间... 目的 探讨对以切除钩椎关节椎后增生骨赘一切致压物为主的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重症颈椎病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确诊后 ,手术部位在局麻加颈丛麻醉下进行 ,术中全部使用我们设计的JZ— 1型颈椎病特殊器械行前路病椎椎间盘切除、钩椎关节骨赘刮除、取自体髂骨作植骨 ,融合椎间盘及稳定椎体 ,应用于严重的各种不同的压迫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OALL型及创伤型颈椎病 )。结果 手术共实施 1 1 2例各型颈椎病 ,按型施术。经 7年 5个月~ 1 8年的远期随访 ,经分级标准分析优良率达 96 4% ,术后大部分已康复。结论 颈椎病由于解剖、生理学上的特殊 ,手术时既要应用精确的手术器械 ,讲究手术技巧 ,消除术中震荡及副损伤 ,又要解除主要致病因素和缩短术程。掌握有关颈椎病微细解剖结构及主要的神经血管配布 ,处理好术中意外情况 ,减少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颈椎 钩椎节节骨赘切除 前路颈椎减压椎间融合术 治疗 远期疗效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前路颈椎术后咽喉及椎前软组织水肿致气道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戴建强 陈坤 +3 位作者 蔡学究 张亮达 黄显华 尹庆水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5期3029-3033,3038,共6页
前路颈椎术后常因咽喉及椎前软组织水肿导致气道损伤,当患者出现严重气道梗阻时需要紧急气管插管,而对于带管患者何时方可安全拔管存在争议。为有效应对此类气道损伤,需要熟知相关解剖知识、风险因素、诊断及防治措施。依据是否存在主要... 前路颈椎术后常因咽喉及椎前软组织水肿导致气道损伤,当患者出现严重气道梗阻时需要紧急气管插管,而对于带管患者何时方可安全拔管存在争议。为有效应对此类气道损伤,需要熟知相关解剖知识、风险因素、诊断及防治措施。依据是否存在主要(即手术)风险因素可将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类别,并通过改善麻醉策略、优化手术操作、拟制特定术后气道保护方案等措施,可以降低术后气道损伤的发生率,并达到安全拔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颈椎手术 咽喉水肿 椎前软组织水肿 术后气道损伤 气道保护方案
下载PDF
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固定的影像学测量 被引量:1
7
作者 侯黎升 白雪东 +4 位作者 葛丰 何勍 阮狄克 李海峰 程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1-1476,共6页
目的利用CT及MRI横断面图像行距离及角度测量以评价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ACPS)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于海军总医院行颈椎CT检查且排除骨性畸形的50例男性的下颈椎影像学资料及其中38例的颈椎MRI横断面T2WI图... 目的利用CT及MRI横断面图像行距离及角度测量以评价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ACPS)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于海军总医院行颈椎CT检查且排除骨性畸形的50例男性的下颈椎影像学资料及其中38例的颈椎MRI横断面T2WI图像。在CT骨窗图像上测量最佳进针点距椎体正中线(MVB)的水平距离(DOM)、椎弓根轴线长度(CPA)、椎弓根外宽度(OPW)、同侧实际钉道(AST)长度(根据3.5mm直径螺钉的螺帽半径为2.25~2.50mm得出调整后进钉点在同侧距MVB水平距离为-2.5mm处)、钉道有效宽度(ATW)、椎弓根外倾角(PTA)、钉道外倾角(TTA)。在MRI图像上测量椎动脉-椎弓根距离(DAP)、脊髓-椎弓根距离(DCP)和椎动脉直径(DVA)。结果任一测量值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同序列同一参数的左、右侧测量数据予以合并进行后续分析。在C_(3~6),OPW大于ATW、PTA大于TTA(P均<0.05)。以4.5mm为界,C_3、C_4、C_5、C_6分别有20%、18%、17%、8%的OPW及70%、64%、38%、29%的ATW有椎弓根穿破风险。由于DAP和DCP存在,ACPS非严重移位(分别为2.9和4.4mm)可无临床症状。C_7的ATW最小为5.6mm。结论使用双侧ACPS时椎弓根穿破率高,非严重穿破时由于DAP和DCP的存在可无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非严重穿破 钉道有效宽度 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
下载PDF
加巴喷丁用于颈椎前路颈椎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兵 文传兵 牟玲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920-1922,共3页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用于经前路颈椎手术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择ASAI~Ⅱ级40例择期经前路颈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G组(n=20)于手术开始前2h口服加巴喷丁胶囊300mg,C组(n=20)于手术开始前2h口服维生素E胶囊。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后1h...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用于经前路颈椎手术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择ASAI~Ⅱ级40例择期经前路颈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G组(n=20)于手术开始前2h口服加巴喷丁胶囊300mg,C组(n=20)于手术开始前2h口服维生素E胶囊。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后1h、4h、8h、12h及24h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价患者的镇静情况;观察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嗜睡、眩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G组术后1h、4h及8h 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G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P<0.05);嗜睡、眩晕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在两组相似。结论加巴喷丁超前镇痛可以增强经前路颈椎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前路颈椎手术 超前镇痛
下载PDF
有监测的麻醉看护在老年前路颈椎手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继洛 侯志远 +1 位作者 常庚申 康定坤 《中医正骨》 2001年第1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颈椎 麻醉 治疗 前路颈椎手术
下载PDF
前路颈椎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少娟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于前路颈椎骨折患者实施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22例前路颈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普通组11例与干预组11例,均接受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普... 目的探讨对于前路颈椎骨折患者实施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22例前路颈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普通组11例与干预组11例,均接受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普通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期护理服务,干预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重点做好术中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普通组患者满意度为54.55%,干预组为90.91%,干预组满意度较高。结论针对接受颈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而言,提供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对患者术后结果影响较好,大部分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表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颈椎骨折 复位 内固定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改良前路颈椎脊髓减压术中的护理配合
11
作者 郭垂芸 刘丽珠 +2 位作者 杜暖华 蔡丽莉 邱赛琴 《天津护理》 2003年第5期237-238,共2页
为提高前路颈椎手术的疗效及减少创伤,达到充分减压,又兼顾稳定性及动力学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改良显微前入路开窗摘除椎间盘,刮除增生骨赘,利用术中自体骨碎屑加EC生物胶粘合回植治疗54例累及多节段颈椎病致脊髓压迫患者,取得... 为提高前路颈椎手术的疗效及减少创伤,达到充分减压,又兼顾稳定性及动力学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改良显微前入路开窗摘除椎间盘,刮除增生骨赘,利用术中自体骨碎屑加EC生物胶粘合回植治疗54例累及多节段颈椎病致脊髓压迫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颈椎脊髓减压术 护理 临床资料 手术配合 器械护士 脊髓型颈椎
下载PDF
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颈前路颈椎手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卿朝辉 尧新华 +2 位作者 鲁义 谭花 陈陈燕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颈前路颈椎手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择期行颈前路颈椎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每组随机选取30例。术毕瑞芬太尼靶控浓度分别为0.5 ng/m L(观察1组),1.5 ng/m L(观察2组),... 目的:观察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颈前路颈椎手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择期行颈前路颈椎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每组随机选取30例。术毕瑞芬太尼靶控浓度分别为0.5 ng/m L(观察1组),1.5 ng/m L(观察2组),2.5 ng/m L(观察3组)。而各组右美托咪定则为0.3 ug/kg/h输注,直至术毕。观察三组第一时间睁眼时刻(T1)、气管导管被拔除时刻(T2)以及气管导管被拔出后5 min(T3)时,三个时间点相对应的心率(HR)和无创袖带动脉平均血压(MAP),术毕,记录患者第一时间睁眼(T4)、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即刻所用的时间(T5),评定苏醒躁程度评分(RSRA)和镇静评分(Ramsay),观察术毕呼吸抑制的情况。结果:观察1组患者的HR、MAP在T1~T3均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2组、观察3组的HR、MAP在T1~T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手术结束至睁眼、拔管所用时间短于观察3组(P<0.05),而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手术结束至睁眼、拔管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3组(P<0.05),而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AS和Ramsa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 ng/m L靶控浓度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可抑制颈前路颈椎手术全麻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平稳苏醒,无呼吸抑制,获得满意的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前路颈椎手术 苏醒质量
下载PDF
前路颈椎减压及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13
作者 张兴祥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437-437,共1页
采用前路颈椎减压,环锯法取骼骨块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9例,结果,优5例,良3例,不变1例。并对其术式优点进行讨论。
关键词 颈椎 脊髓型 前路颈椎减压术 融合术
下载PDF
前路颈椎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新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4期96-97,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接受前路颈椎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前路颈椎骨折患者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 目的:研究分析在接受前路颈椎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前路颈椎骨折患者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着重做好围术期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护理颈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时,开展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有利于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复位 前路颈椎骨折 护理配合
下载PDF
第三代喉罩全麻在颈前路颈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玉霜 倪建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819-820,共2页
目的:观察第三代喉罩全麻在颈前路颈椎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例颈椎病变患者在常规全麻诱导下,头部位置不变经口盲探法置入第三代喉罩,记录诱导前、置喉罩后即刻SB P、D B P、M A P、H R的变化,观察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 目的:观察第三代喉罩全麻在颈前路颈椎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例颈椎病变患者在常规全麻诱导下,头部位置不变经口盲探法置入第三代喉罩,记录诱导前、置喉罩后即刻SB P、D B P、M A P、H R的变化,观察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 O2)、Paw等指标的变化及术中、术毕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麻醉诱导期置喉罩前后心血管反应较轻(P>0.05),手术全程麻醉平稳,术中SPO2、Pet C O2、Paw均在正常范围。术中、术毕未发生呛咳、躁动、喉痛等相关并发症。结论:第三代喉罩全麻应用于颈前路颈椎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平稳、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全麻 前路 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前路颈椎手术 SPO2 手术中应用 第三代喉罩 心血管反应 麻醉诱导期 相关并发症 全麻诱导 颈椎病变 头部位置 正常范围 不良反应 实用价值 盲探法 SBP DBP MAP Pet CO2 平稳
下载PDF
前路颈椎融合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达惠 徐晓曦 代群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4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究前路颈椎融合术后发生吞咽困难(DYS)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前路颈椎融合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DYS分为DYS组(28例)与... 目的探究前路颈椎融合术后发生吞咽困难(DYS)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前路颈椎融合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DYS分为DYS组(28例)与非DYS组(74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内固定器、术中出血量和脊椎病类型等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路颈椎融合术后发生DYS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吸烟史、手术节段及合并糖尿病均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手术时间>3h、有吸烟史及合并糖尿病均为前路颈椎融合术后发生DYS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女性、手术时间>3h、有吸烟史及合并糖尿病均为前路颈椎融合术后发生DYS的独立高危因素,因此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对行前路颈椎融合术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颈椎融合术 吞咽困难 危险因素 护理策略
下载PDF
前路颈椎结核病灶清除联合钛网与同种异体骨环支撑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颖博 殷翔 +2 位作者 刘鹏 赵建华 胡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46-450,共5页
目的探讨钛网与同种异体骨环支撑在颈椎前路病灶清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科行经前路颈椎结核病灶清除、钛网或同种异体骨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3例颈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钛网与同种异体骨环支撑在颈椎前路病灶清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科行经前路颈椎结核病灶清除、钛网或同种异体骨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3例颈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同种异体骨环组(n=11)和钛网组(n=12)。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ESR变化(红细胞沉降率)、植骨融合率、内植物塌陷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钛网组和同种异体骨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异体骨环组术后3个月红细胞沉降率为(19.2±5.8)mm/h,钛网组术后3个月红细胞沉降率为(31.7±6.1)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钛网组有5例出现内植物塌陷(5/12),同种异体骨环组出现1例内植物塌陷(1/11)。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多重耐药结核菌抗结核治疗无效导致融合失败及内固定移位,2组其余患者均获得良好融合,无内固定移位及断裂。结论前路颈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钛网支撑及同种异体骨环支撑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移植物无明显排斥反应,均有较高的植骨融合率,但同种异体骨环具有较低的内植物塌陷率,可作为前路清除术后椎体结构缺损的理想替代材料用于颈椎结核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结核 同种异体骨 椎体融合内固定术 前路颈椎结核病灶清除 钛网
下载PDF
针麻复合颈丛麻醉在经前路颈椎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云 董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4期595-596,共2页
目的观察针麻复合颈丛麻醉实施经前路颈椎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名颈椎间盘突出症(CDH)和脊髓型颈椎病(CSM)分为A、B两组。A组为针麻复合颈丛组,B组为单纯颈丛组。两组颈丛阻滞方法及用药方法相同,术中观测病人血压、脉搏、... 目的观察针麻复合颈丛麻醉实施经前路颈椎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名颈椎间盘突出症(CDH)和脊髓型颈椎病(CSM)分为A、B两组。A组为针麻复合颈丛组,B组为单纯颈丛组。两组颈丛阻滞方法及用药方法相同,术中观测病人血压、脉搏、心电图,是否需加用局麻及改为全麻。结果 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结论针麻复合颈丛麻醉用于前路颈椎手术麻醉效果肯定,能减少局麻药的用量及降低全麻的几率,方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麻 颈丛麻醉 前路颈椎手术
下载PDF
前路颈椎融合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化龙 熊敏 +3 位作者 陈森 何宁 刘志刚 王志勇 《华中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19-320,322,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前后颈椎X线和MRI表现,探讨节段融合手术是否加重邻近节段的退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5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C5~6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手术,术前1月内和术后1年时拍正侧位片及MRI,计算融合... 目的通过观察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前后颈椎X线和MRI表现,探讨节段融合手术是否加重邻近节段的退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5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C5~6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手术,术前1月内和术后1年时拍正侧位片及MRI,计算融合邻近节段的前凸角和椎间盘的退变指数。结果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前凸角变小,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指数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间隔节段椎间盘退变指数术前术后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颈前路椎间融合术加剧了融合邻近节段的退变速度,术后应力集中以及活动度的代偿性增加可能是加剧退变的主要原因,前凸角变小是次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磁共振成像 X线
下载PDF
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单节段椎体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椎间隙塌陷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伟 王鹏 +3 位作者 左威 程超 曾文 李维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3期2548-2552,共5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单节段椎体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术后椎间隙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采用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单节段固定椎体术治疗...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单节段椎体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术后椎间隙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采用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单节段固定椎体术治疗的62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患者随访期间发生椎间隙塌陷(CS)的情况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根据患者在随访期内是否发生CS分为塌陷组和未塌陷组。对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骨密度、手术节段、术前颈椎生理曲度(CA)、前后凸角(SA)、前高度(ADH)、后高度(PDH)等因素进行COX单因素分析。对分析结果有差异的因素进一步做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最后绘制术前CA值预测患者术后CS的ROC曲线并分析术前CA值对于术后CS发生的最佳预测点。结果完成随访的有62例患者,有27例发生CS(塌陷组),35例至终未发生CS(非塌陷组)。患者的术前SA、术前CA、术前ADH对患者术后发生CS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节段、术前骨密度及术前PDH对患者术后发生CS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将术前SA值、CA值、ADH进一步行COX多因素分析,术前SA值以及ADH对术后CS的发生无显著影响(P> 0. 05),患者术前CA值是术后CS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 461,P=0. 018)。术前CA评估术后CS发生的AUC为0. 753,术前CA的最佳预测值为2. 960,其敏感度为68. 6%,特异度为18. 5%。结论术前CA值是单节段ACDF联合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单节段椎体治疗CSM术后发生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值取2. 960时,对术后发生CS的预测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 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 椎间隙塌陷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