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钱瑜 刘欢 +4 位作者 赵中晶 肖玮 吴浩 王凯 冯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62例接受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62例接受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ERAS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术后疼痛程度、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静息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ERAS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接受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椎病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
下载PDF
ROI椎间融合器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病变早期临床结果 被引量:6
2
作者 华江 刘福存 王玮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877-880,共4页
[目的]评估ROI融合器治疗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早期临床结果及影像学结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最后1个患者随防末期的时间)我院应用ROI融合器对16名患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临床结果应用神经根数字疼痛分级量表(numeric rat... [目的]评估ROI融合器治疗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早期临床结果及影像学结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最后1个患者随防末期的时间)我院应用ROI融合器对16名患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临床结果应用神经根数字疼痛分级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估。在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采集数据。颈椎影像学资料在术后当日以及术后3、6、12个月采集。应用动力位X光片和颈椎CT来评估椎间融合情况。另外记录每个节段所需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NDI、NRS评分均按时间顺序逐渐降低,半年后趋于稳定,1年后两者平均评分分别从23.32、8.93降至8.64、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角术后即增加,后逐渐降低,半年后趋于稳定,1年后平均角度为3.6°。椎间高度术后最大,然后逐渐降低,1年后平均椎间高度为5.32mm左右。1年后16例患者椎间全部获得了融合。短期融合率达到100%。[结论]应用ROI融合器行颈前路椎间融合可以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及影像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退行性病变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 ROI融合 早期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雅普 侯秀伟 +1 位作者 吴广良 夏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6541-6548,共8页
背景:通过前期的临床随访研究发现,前路颈椎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速度要快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相较于前路颈椎融合可以保持良好的置换节段活动度,是否置换后邻近椎间盘的应力情况与融合之间存在着差异需要进一步研... 背景:通过前期的临床随访研究发现,前路颈椎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速度要快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相较于前路颈椎融合可以保持良好的置换节段活动度,是否置换后邻近椎间盘的应力情况与融合之间存在着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对比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选择1名30岁健康男性志愿者,人工颈椎间盘和颈椎前路钢板实物进行薄层CT扫描,通过Mimics 10.01及Geomagic Studio.v11软件重建出三维图像,将以上三维数据导入Abaqus 6.9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赋值、应力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模拟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及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结果与结论:(1)在相同的预载荷条件下,前屈、后伸、侧屈等运动状态时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应力明显大于正常人相应节段椎间盘应力;而人工椎间盘植入后与正常人相比,在前屈、后伸、侧屈等运动状态时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应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组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组相比较,融合组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应力较置换组增大10.3%-51.6%;(3)有限元分析方法发现,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大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组,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相较于传统前路减压融合,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可能将更好地发挥其对邻近节段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应力 物理 有限元分析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人工椎间盘置换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 邻近节段应力
下载PDF
3D外视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志鹏 熊承杰 +3 位作者 杨赛 姚亚伟 朱方强 徐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3D外视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6月3D外视镜辅助ACDF治疗的15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16个月,平均(14.40±1.45)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 目的探讨3D外视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6月3D外视镜辅助ACDF治疗的15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16个月,平均(14.40±1.45)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结果所有病人均在3D外视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11.33±17.88)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平均(44.67±28.50)ml。末次随访JOA评分[(14.27±1.03)分]较术前[(9.60±1.68)分]明显增加(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在50%~80%,平均(63.41±9.54)%;其中优3例,良12例,优良率为100%。所有病人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3D外视镜辅助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够提供良好的放大和照明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3D外视镜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保君 闻久全 蒋阅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082-1083,共2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辅助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与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2例,均进行显微镜辅助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随访至少1年,分析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评估手术安全性。结... 目的分析显微镜辅助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与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2例,均进行显微镜辅助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随访至少1年,分析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评估手术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手术,神经症状及功能明显缓解,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复查,固定位置满意,颈椎弧度良好,减压充分,术前压迫症状基本消失。所有患者无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及声音嘶哑等并发症。4例有轻微吞咽不适症状,随后症状消失。随访期间2例发现1枚螺钉松动少许退出,后无继续退出,患者无不适感。结论显微镜辅助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小、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辅助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 椎病 安全性
下载PDF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监护的应用
6
作者 毕成 黑龙 +3 位作者 丁惠强 刘南平 周立明 张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明确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监护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对辨别可逆性神经损害的原因是否有用。方法采用回顾2007年3月-10月20例SSEP监护ACDF病人的诊疗记录。最后的神经... 目的明确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监护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对辨别可逆性神经损害的原因是否有用。方法采用回顾2007年3月-10月20例SSEP监护ACDF病人的诊疗记录。最后的神经状况是通过电话联系病人或门诊随访确定。结果假阳性1例(5%),假阴性1例(5%),真阴性2例(10%)。结论尽管术中SSEP信号正常,但是仍能出现神经根损伤。SSEP与肌电图或运动诱发电位同时监护可能是一种理想的监护手段,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 神经电生理监护
下载PDF
单节段与双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对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柴燕武 于宪贵 沈广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接受单节段与双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对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单节段ACDF手术治疗与术后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的75例老年CSM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收集同期完成...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接受单节段与双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对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单节段ACDF手术治疗与术后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的75例老年CSM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收集同期完成双节段ACDF手术治疗与术后随访的93例老年CSM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仔细阅览所有患者病历资料与随访资料,记录并对比两组骨融合率、术后6个月并发症(切口感染、吞咽障碍、植骨移位及硬膜撕裂等)发生率、患者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颈椎功能[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评分标准(JOA)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及椎体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较单节段更利于改善患者椎体功能、提高椎体融合率,且双节段并不会增加患者疼痛感及术后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单节段 双节段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 椎功能
下载PDF
单节段/多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翻修率和并发症--一项基于管理数据库的研究
8
作者 林世水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94-94,共1页
研究背景:颈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的自然演变过程尚未得到很好的描述。即便是有多节段颈椎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证据,采取单节段还是多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能否达到良好的长期临床疗效尚未明晰。研究目的:描述国内单节段或多节段... 研究背景:颈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的自然演变过程尚未得到很好的描述。即便是有多节段颈椎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证据,采取单节段还是多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能否达到良好的长期临床疗效尚未明晰。研究目的:描述国内单节段或多节段ACDF术后翻修率、并发症、再入院趋势。研究设计:官方管理数据库统计研究。研究对象:2006—2010年间,在Thomson Reuters Market Scan数据库记录在案的有92 867例患者行ACDF手术。限定随访时间>24个月,28777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2744例(44%)行单节段ACDF和16033(56%)例行多节段ACDF。结果评价标准:翻修率和术后并发症。研究方法:根据住院时登记的通用过程术语编码,在Market Scan数据库查找2006—2010年间所有行ACDF手术的患者。使用第9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或通用过程术语编码,评价临床结果。研究结果:多节段ACDF更容易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OR)1.4;95%可信区间(CI)1.2~1.6;P<0.0001]。单节段ACDF术后硬膜外类固醇注射率较高(OR0.88;95%CI 0.8~1.0;P=0.01)。术后3 0天内,多节段A C D F组更可能需要翻修,是单节段ACDF组的1.6倍(OR 1.6;95%CI 1.1~2.4;P=0.02)。术后2年随访,单节段ACDF组和多节段ACDF组术后翻修率分别为9.13%和10.7%(OR 1.2;95%CI 1.1~1.3;P<0.0001)。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多节段ACDF组术后2年随访期间接受翻修手术(OR 1.1;95%CI 1.0~1.2;P=0.001)、不同原因再次入院(OR 1.2;95%CI 1.1~1.4;P=0.007)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高(OR 1.3;95%CI 1.1~1.5;P=0.0003)。研究结论:本研究报道了单节段与多节段ACDF术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翻修率。初次手术融合节段越多,再次手术率可能性也就越大。扩大手术范围的多节段ACDF通常需要更广泛的手术翻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并发症 数据库研究 MarketScan疗效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分型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申荣华 李秀莉 +1 位作者 王健 杨洁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3173-3177,共5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分型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ACDF术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分型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ACDF术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Tampa评分量表、多维度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患者运动恐惧分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运动恐惧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37例ACDF术后患者,其运动恐惧分为2个潜在剖面类别:“高恐惧—运动恐惧型”54例占39.4%,“低恐惧—运动回避型”83例占60.6%。相比较于“低恐惧—运动回避型”,女性、体重指数>24.0 kg/m^(2)、运动自我效能得分低的患者发展为“高恐惧—运动恐惧型”的概率大(OR=0.476、0.700、-1.305,P<0.05)。结论ACDF术后患者运动恐惧有2种潜在剖面类别,医护人员应根据其运动恐惧分型,实施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其康复运动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运动恐惧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术后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姝玥 樊思远 +2 位作者 庄子逸 移平 唐向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术后使用中药是否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术后使用中药是否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8例患者被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手术联合中药组,其中单纯手术组32例,手术联合中药组26例。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纳入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患者均完成术后12个月内的随访。单纯手术组和手术联合中药组的VAS评分在术后1个月、3个月(3.00±0.75 vs 2.00±1.00;2.00±1.00 vs 2.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I评分在术后3个月、6个月(15.00±3.00 vs 13.00±3.00;13.94±1.90 vs 12.5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可解除患者颈神经受压状态,术后联合使用中药可以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术后疼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椎病 中医中药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尾寒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11
作者 窦新雨 刘宇 +6 位作者 刘啸 祝斌 贾斐 王霖邦 金攻 沈飞 刘晓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合相关研究提供完备的动物模型和内植物性能的评估方案。方法选择小尾寒羊,改良术式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Cage)(对照组)、3D打印钛合金Cage(实验组1)及新方法钛合金Cage(实验组2)分别植入每只羊的不同颈椎节段(C2/3~C4/5),术后行血液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及材料生物安全性,利用X光、CT、Micro-CT及定量分析、硬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力学试验评估内植物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建立成功,血液学检测重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均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内植物生物安全性良好,X光及CT显示内固定位置及椎间融合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及6个月Micro-CT及定量分析表明,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内部的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目显著性升高(P<0.01),骨小梁间距显著性降低(P<0.01),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骨质长入更多(P<0.01),硬组织切片染色表明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孔隙内有明显骨质长入且较为密实,结合较PEEK Cage组略好,生物力学试验显示,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颈椎屈伸、侧弯、扭转运动范围(P<0.05),同时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P<0.05)。结论建立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后,利用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说明3种材料的Cage均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较PEEK Cage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性能更强,可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椎间盘突出症 绵羊模型 椎间融合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艾义翔 刘俭涛 +7 位作者 郝定均 龚禧 朱以涵 李幸橼 张熙伟 王考 孙佳俊 张淑媛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42例CSA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42例CS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17例;年龄30~74(53.9±11.0)岁。单节段病变18例,2个节段病变17例,3个节段病变7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及平衡委员会评分(Committee on Hearing and Equilibrium,CHE)、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椎曲度Cobb角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14.0±5.2)个月;手术时间95~220(160.38±36.77)min,术中出血量30~85(53.60±18.98)ml。2例术后出现轻度吞咽困难,给予雾化吸入等对症处理后均好转。CHE评分由术前(4.05±0.96)分降低至术后6个月的(2.40±0.70)分(t=12.97,P<0.05)。术后6个月38例眩晕改善,改善率90.5%。NDI评分的由术前的(34.43±8.04)分降低至术后6个月的(20.76±3.91)分(t=11.83,P<0.05)。颈椎曲度Cobb角由术前的(8.04±6.70)°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12.42±5.23)°(t=-15.96,P<0.05)。结论:ACDF术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突出,手术通过解除骨性压迫,重建颈椎曲度,可快速缓解患者的发作性眩晕症状。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明确患者眩晕原因,对保守治疗无效的CSA患者,ACDF手术可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椎病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 性眩晕
下载PDF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
13
作者 熊礼顺 谭菁华 +1 位作者 尹健 晏怡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65-3171,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ACD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零切迹组)... 目的对比分析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ACD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零切迹组),18例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钛板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测量颈椎Cobb角(C2-7)、融合节段Cobb角、平均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高度;通过术后CT观察融合器内外骨桥接情况评估融合情况及融合器下沉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JOA评分、NDI评分、平均椎间隙高度及融合节段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零切迹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钛板组(P<0.05),术后3个月零切迹组的融合节段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除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节段Cobb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器外骨桥接(ExGB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随访时间点其余影像学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DF中,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和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临床疗效相似,均能显著改善颈椎功能及术后影像学指标,但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较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显著降低吞咽困难发生率;终末期随访,前者对融合节段Cobb角的改善效果及其ExGBB情况优于后者,更有利于促进植骨融合;两种融合器均有发生下沉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椎间融合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椎病 椎间融合 钛板
下载PDF
不同融合材料辅助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王高锋 王林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95-97,12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融合材料在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基于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 目的:观察不同融合材料在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基于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自体组(30例)、异体组(30例)及联合组(30例),自体组术中采用修饰后的自体髂骨治疗,异体组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结合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联合组术中采用修饰后的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三组术后颈椎疼痛情况、颈椎高度、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后2、4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术后2、4周颈椎高度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随访第3、6、12个月时的日本骨科学会治疗分数(JOA)评分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随访第3、6、12个月时的植骨融合率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结论:修饰后的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Cage椎间融合器联合用于ACDF手术可促进患者颈椎高度及功能恢复,对提高植骨融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 自体髂骨 异体同种骨 Cage椎间融合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刘枫 王露露 +1 位作者 杨忠利 汪银魁 《大医生》 2024年第15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收治的200例MCSM患者为...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收治的200例MCS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ACCF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ACD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颈椎功能和脊柱功能评分、生物力学特征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降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NDI评分更低,JOA评分更高(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C2~C7 Cobb'角和颈椎总活动度(ROM)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DF治疗MCSM有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疗效,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融合 多节段脊髓型椎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前路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6
作者 段亮 祁洁 +3 位作者 刘海勇 刘军 弓立群 范亚一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前路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nterior percutan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APECD)、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 目的探讨经皮前路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nterior percutan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APECD)、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APECD组23例和ACDF组1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改善率。结果2组均手术成功;APECD组手术时间[(95.48±14.16)min]较ACDF组[(76.00±16.37)min]长,术中出血量[(80.00±20.67)mL]较ACDF组[(121.54±19.51)mL]短(P<0.05),住院时间[(6.0±3.8)d]与ACDF组[(8.0±2.8)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出现1例轻度吞咽困难及1例一过性不完全脊髓损伤,对症治疗后均缓解;APECD组和ACDF组术前VAS评分[(6.57±0.84)、(6.69±0.75)分]、JOA评分[(8.91±0.99)、(8.54±0.97)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VAS评分[(2.17±0.72)、(1.62±0.51)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13.04±1.43)、(14.01±1.02)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ACDF组较APECD组变化明显(P<0.05);APECD组改善率[(50.2±21.1)%]低于ACDF组[(63.3±13.2)%](P<0.05)。结论 2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把握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前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 疗效
原文传递
零切迹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17
作者 仓定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融合器加钛板固定治疗,试验组给予零切迹融合器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影像学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前,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JOA)量表评分较高,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NDI)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前,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颈椎Cobb角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应用零切迹融合器可获得传统融合器加钛板固定相当的治疗效果,并且应用零切迹融合器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可降低患者术后吞咽困难以及相邻节段退变发生风险,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融合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多节段脊髓型椎病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混合富血小板血浆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刘宪翠 王路 +1 位作者 徐浩 李贤海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0期1853-1855,1995,共4页
目的分析含富血小板血浆(PRP)混合同种异体骨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CDF)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行ACDF术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椎间融合器混合自体骨为A组,30例采用颈椎融合填充同种异体... 目的分析含富血小板血浆(PRP)混合同种异体骨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CDF)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行ACDF术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椎间融合器混合自体骨为A组,30例采用颈椎融合填充同种异体骨混合富血小板血浆作为对照组B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3月及6月的融合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融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颈椎正侧位X片显示,A、B组术后3个月影像学融合率分别为76.7%、80%,术后6个月影像学融合率分别为97%、100%,两组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DF中采用同种异体骨混合富血小板血浆可以替代自体骨,减少手术创伤提高融合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同种异体骨 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住院时间延长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9
作者 顾洪闻 王洪伟 +4 位作者 唐世磊 韩康恩 张智昊 胡寅 于海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04-609,共6页
目的 开发一种临床预测模型,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因素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914例因脊髓型颈椎病(CSM)接受ACDF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筛选条件最终纳入8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开发... 目的 开发一种临床预测模型,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因素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914例因脊髓型颈椎病(CSM)接受ACDF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筛选条件最终纳入8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开发队列(n=560)和验证队列(n=240)。运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从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3个方面评估预测模型,以曲线下面积(AUC)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性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本研究最终确定与住院时间延长显著相关的5个因素为男性、BMI异常、轻中度贫血、手术时间阶段(上午、下午、夜晚)、饮酒史。开发队列的AUC为0.778(95%CI:0.740~0.816),截断值为0.337;验证队列的AUC为0.748(95%CI:0.687~0.809),截断值为0.169,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同时,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DCA证明本预测模型应用于临床有效。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综合性能优异,能较好地预测住院时间延长的发生风险,可以指导临床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住院时间 列线图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
20
作者 赵东升 张伟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80-82,86,共4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治疗,研究组给予ACDF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高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DF治疗CSM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VAS评分,提高腰椎功能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和椎间高度,其效果优于颈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 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