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肺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
1
作者 武琳 廖燕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94-3098,共5页
目的探讨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肺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1.15±3.... 目的探讨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肺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1.15±3.96)岁,体重指数(22.87±1.15)kg/m2,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3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51.28±4.12)岁,体重指数(22.92±1.13)kg/m2,TNM分期:Ⅰ期7例,Ⅱ期39例。对照组采取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麻醉诱导后,选择22G神经阻滞针进针,抵达前锯肌表面时,先给予2 ml试验剂量,见液性暗区,回抽无血、无气,再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复合全麻。测定术中、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记录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评价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诱导前(T0)、划皮时(T1)、手术30 min(T2),两组HR、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苏醒期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观察组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10.22±2.54)μg比(20.52±4.58)μg]、术后苏醒时间[(15.02±3.06)min比(22.58±4.72)min]、恢复自主呼吸时间[(16.82±3.34)min比(25.75±4.18)min]、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10.22±2.27)次比(18.72±3.72)次]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 h、12 h、24 h、48 h观察组静息、活动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52%(3/46)比23.91%(11/46)](χ^(2)=5.391,P=0.020)。结论肺癌根治术采取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和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前锯肌神经阻滞 全麻 自控静脉镇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和前锯肌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分析
2
作者 樊晓燕 赵宁 张国娇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8期51-53,6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和前锯肌神经阻滞对于胸腔镜肺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行胸腔镜下肺部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的麻醉方式分组,对照组40例...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和前锯肌神经阻滞对于胸腔镜肺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行胸腔镜下肺部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的麻醉方式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研究组40例则采取前锯肌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术后2 h静息、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 h研究组静息时(3.74±0.42)分、咳嗽状态下(4.11±0.4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15±0.54)分、(5.78±0.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0、10.686,P均<0.05);研究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胸腔镜下肺部手术过程中,麻醉方式采取超声引导下进行的前锯肌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胸椎旁神经阻滞更好,且术后镇痛持续时间长,患者疼痛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胸椎旁神经阻滞 前锯肌神经阻滞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朱聪颖 周春莲 +1 位作者 林峰 王均炉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5期910-91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复合SAPB,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缝皮前开启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24小时QoR-40评分、VAS评分、手术总费用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用量及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苏醒时间和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亦显著缩短(P<0.05),术后24小时的QoR-40评分、VAS评分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3.3%)与对照组(8.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APB)麻醉手法能够显著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物用量,提高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恢复质量,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前锯肌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光远 吕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713-715,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2例进行择期肝癌开腹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53)。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2例进行择期肝癌开腹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53)。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40-item Recovery quality rating scale,QoR-40)、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QoR-4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肝癌患者术后镇痛中效果显著,可提高镇痛效果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 腹直神经阻滞 全麻手术 镇痛 肝癌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晨 张慧玲 +2 位作者 刘秀祥 王超 王晴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SAPB)联合肋间神经阻滞(ICNB)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SAPB)联合肋间神经阻滞(ICNB)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阻滞组(n=50)和ICNB组(n=50)。联合阻滞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SAPB+ICNB,ICNB组接受超声引导下ICNB。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总出血量、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及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用量、术前及术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每分最大通气量(MVV)]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总出血量、PACU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的下床时间为(25.61±3.04) h,显著短于ICNB组[(31.64±3.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术后2、4、8、12、24 h静息时VAS评分分别为(2.24±0.81)、(2.68±0.79)、(2.19±0.80)、(1.68±0.52)、(1.09±0.33)分,咳嗽时VAS评分分别为(3.78±0.98)、(3.88±1.06)、(3.09±0.67)、(1.96±0.43)、(1.59±0.38)分,显著低于ICNB组相同时间点的VAS评分[静息时:(3.41±0.94)、(3.89±0.94)、(3.40±0.92)、(2.44±0.58)、(2.05±0.29)分,咳嗽时:(4.67±0.91)、(4.56±1.09)、(4.15±0.62)、(2.99±0.60)、(2.53±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和48 h舒芬太尼用量和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为(360.85±81.64) mg、(1.29±0.38) mg、(27.45±5.73) mg、(65.40±10.07) mg和(6.85±2.34)次,均显著少于ICNB组[(398.47±90.12) mg、(1.56±0.32) mg、(34.83±5.28) mg、(69.65±9.42) mg和(8.91±2.5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术后FEV1、FEV1/FVC、MVV分别为(2.19±0.36) L、(63.64±3.67)%和(62.28±3.11) L,均显著高于ICNB组[(1.89±0.42) L、(56.61±3.19)%和(57.52±3.48)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00%,稍高于ICNB组的1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SAPB+ICNB可有效缓解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用量,改善术后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切除术 前锯肌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急性疼痛 麻醉药用量 肺功能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应用乳腺癌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6
作者 邬文伟 王伟昌 +2 位作者 朱海坤 丘妙玲 薛玲玲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4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和全麻组各50例。全麻组采用插管全麻,神经...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和全麻组各50例。全麻组采用插管全麻,神经阻滞组在插管全麻的基础上,采用彩超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治疗后观察评估两组麻醉效果、术中各时间点收缩/舒张压、心率及脑电双频指数、术后VAS评分。结果:神经阻滞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阻滞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不同时刻比较无差异(F_(时刻)=1.432,P=0.234),组间比较存在差异(F_(组别)=5.639,P=0.020),变化趋势存在差异(F_(时刻×组别)=5.840,P=0.018);两组不同时刻收缩压比较存在差异(F_(时刻)=3.053,P=0.039),组间比较存在差异(F_(组别)=5.639,P=0.020),变化趋势无差异(F_(时刻×组别)=0.756,P=0.495);两组不同时刻心率比较存在差异(F_(时刻)=4.057,P=0.020),组间比较存在差异(F_(组别)=5.921,P=0.017),变化趋势无差异(F_(时刻×组别)=1.406,P=0.248);两组不同时刻脑电双频指数比较无差异(F_(时刻)=0.814,P=0.454),组间比较无差异(F_(组别)=0.409,P=0.524,变化趋势无差异(F_(时刻×组别)=1.595,P=0.203)。结论:彩超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癌手术中能有效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对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影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 平面神经阻滞 乳腺癌手术 镇痛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和前锯肌平面阻滞用于肋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崔杰 杨立荣 +1 位作者 张俊伟 李之明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3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和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在多发肋骨骨折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T组)和前锯肌平...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和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在多发肋骨骨折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T组)和前锯肌平面阻滞(S组),每组20例。两组均行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T组超声引导下行椎旁阻滞,S组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结果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滞平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阻滞范围比T组广泛,S组镇泵按压时间晚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椎旁阻滞与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结合PCIA行肋骨骨折术后镇痛均有良好效果,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降低了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胸椎旁阻滞 平面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肋间神经阻滞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何梅 秦东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87-89,共3页
探讨胸外科手术中,超声引导下对前锯肌进行肋间神经阻断的疗效。方法 本课题拟通过分析60例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中应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3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应用超声引... 探讨胸外科手术中,超声引导下对前锯肌进行肋间神经阻断的疗效。方法 本课题拟通过分析60例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中应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3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探讨和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自主静脉止痛次数、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苏醒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小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对比,观察组(5.92±1.15)min、(15.51±3.26)min较对照组(10.25±2.06)min、(23.97±4.05)min短,P<0.05;静脉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观察组(10.19±2.08)次较对照组(19.34±3.46)次少,P<0.05;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24h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3.33%)、(3.14±0.68)分较对照组(20.00%)、(5.06±0.97)分低,P<0.05。结论 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肋间神经阻滞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起到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还能预防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缩短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故建议临床推广应该该项麻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肋间神经阻滞 胸外科手术
下载PDF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袁忠 马海南 王科军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4期91-94,共4页
目的:分别使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共10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改良根治术在对照组患者中施行,观察组行保乳术,比... 目的:分别使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共10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改良根治术在对照组患者中施行,观察组行保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过程出血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引流液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呼吸抑制、低血压、呕吐、恶心、瘙痒等方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随访1年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FACT-B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6个月FACT-B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并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前锯肌神经阻滞 乳腺癌 生存质量 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